疫情防控戰公安在一線(54)

疫情防控戰公安在一線(54)

A:把老大送咱爸媽家,讓咱姐來醫院照顧老二,這樣行不?

B:只有這樣了,別的也沒辦法

A:那我去送老大,你給咱姐打電話吧!

B:行,你自己多注意

A:好的,你也注意


電話的兩端是看護管理大隊副大隊長畢凌和她的愛人交警支隊民警焦書軍。


疫情防控戰公安在一線(54)


這是普通而又特殊的一次家庭工作安排,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春節祥和的氣氛,也打亂了這個四口之家的平靜,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畢凌主動請纓。

疫情防控戰公安在一線(54)


在抗擊疫情的一線

她不但像男兒一樣扛起責任

不懼風險,迎難而上

也用女性的溫柔

輸出友愛,傳遞溫情


我們只看到了

她奔赴戰場的剛毅與果敢

卻未曾看到她離開家時的不捨與眷戀


我們只看到了她頭頂閃閃的國徽

卻未曾看到她口罩下的一臉疲憊


疫情防控戰公安在一線(54)


畢凌曾先後在交警大隊、市公安局警令部情報中心、機要通信檔案科工作。從警16年來,忠誠為警,一心為民,2019年帶領年輕的看護管理大隊圓滿完成了市紀委監委的留置看護工作。春節期間,本想讓同為警察的丈夫安心值班,她來照顧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時,卻被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寧靜。


召必回


畢凌在接到市公安局全市公安機關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後,快速響應,積極備戰,主動請纓。一邊肩負看護大隊300名輔警的日常隊伍管理,隊員日常身體狀況彙報及是否與武漢返鄉人員有接觸史的統計、防控知識培訓等工作,確保每一位隊員在疫情期間身體健康,同時安頓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她把大女兒送回年逾古稀的父母家中,兩歲的小女兒由於平時疏於照料,高燒住院,她便打電話給親戚幫忙去醫院照看,轉身離開時,女兒還抱著媽媽不撒手:“媽媽不上班,媽媽別上班,寶寶聽話……”


回必戰


按照市公安局統一安排部署,她積極響應,第一時間下沉到長江東路醫專三附院門口執勤。該院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就診定點醫院(該醫院已有確認新冠肺炎病例),人員流動大,發熱症狀就診患者多,風險較大,疫情防控工作任務較重。但即便如此,她也扼守要位,堅守一線,並在醫專三附院門口以承諾牌形式向社會公開承諾“陣地在 有我在”。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信息登記、消毒等工作,對在外活動人員進行勸離,確保秩序穩定。

戰必果


畢凌在醫專三附院執勤點與同事們一道共登記和檢測進出醫院患者及家屬682人次,接觸、安撫、疏導發熱病人31人,現場依法處置醫患糾紛2例,並耐心的向進出人員做好防疫宣傳工作。在執勤中發現有群眾購買酒精用於消毒,便及時提醒注意消防安全,避免使用不當引起火災。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她凍僵了雙手,沙啞了嗓音,卻從未退卻!


在做好防疫第一線工作的同時,也嚴格落實市公安局要求,教育大隊輔警做好自身防護,及時掌握每位輔警動態,普及防疫知識,嚴格要求同志們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


由於執勤卡點的特殊性,畢凌在參加一線執勤後,沒有回過一次家,主動在單位進行自我隔離,保證家人和上崗的雙安全。


雙警家庭齊上陣 不同崗位同一個戰場


畢凌的丈夫焦書軍是南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科技科民警。防控阻擊戰期間,為保障電子警察設備能準確識別來自疫區的車輛號牌,與工程師們連夜開發了交警卡點快速登記平臺。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兩人的見面也僅限於微信視頻。一家四口,分居四處,“注意安全”是他們如今最浪漫的情話,“你多保重”是他們之間最長情的告白,“爸爸媽媽,我等你們下班回來”,是一家人最溫情的期盼。


疫情防控戰公安在一線(54)


當“警察藍”遇上“警察藍”

堅守,是他們的信仰

互相鼓勵,互相支持

疫情面前,他們不退


“我們知道接下來會很忙,我們必須全身心投入,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當醫院裡小女兒哭喊著想媽媽的時候,也只能通過視頻看著站在寒風中的媽媽,滿眼淚花的喊著:“媽媽,我想你了!你什麼時候來醫院看我啊?我怎麼每天都看不到你啊!”


每一個警寶和其他孩子一樣,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能陪在身邊。然而作為一名警察,需要他們守護的人還有很多,或許他們的時間無法留給孩子,但他們的愛卻從未缺席!


為了戰勝疫情

他們堅守在一線

為了守護更多個家

他們默默奉獻

有他們在

相信這場風雨將會很快過去

一切都將重歸於美好

疫情防控戰公安在一線(54)


正如畢凌請戰書上所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崗位就是戰場。她用奉獻和堅守為群眾築起了一道阻擊疫情的堅固防線。百姓平安就是她的錚錚誓言,人民安康就是她的熱血使命。她用赤子之心,熱血之勇,堅守之毅,鑄忠誠,戰疫情,護民安。


疫情不退,警察不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