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服務“不打烊”

“那你們雙方就按這個調解協議來,等疫情過去之後,再通知你們雙方過來簽字。”

“好的。”

日前,隨著張某同意了調解方案,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在南安市人民法院官橋法庭法官的微信調解下得以成功化解。

原來,2018年9月13日,張某的好友李某因資金週轉不靈向其借錢,雙方還約定了利息及借款期限。然而,借款期滿後,李某遲遲未償還該筆借款。今年1月15日,經多次催要沒有結果後,無奈的張某來到官橋法庭進行訴訟。

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受理該案件後,考慮到被告李某是泰寧人,主審法官從防疫大局和工作實際出發,決定對該案件通過法庭微信服務號的方式進行網上調解。

“畢竟金額才9000多元,你儘量提一個還款方案來,我們跟原告做工作。”“被告提出分期償還你這筆借款……”經法官溝通,雙方當事人表示贊同,並表態願意在法院的主持下在線調解。

隔著手機屏幕,主審法官細心地為他們分析利弊,針對雙方矛盾的焦點逐一進行解釋,講道理、說情理、明法理。最終,在主審法官的不懈努力和耐心調解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被告李某分期償還所欠借款,既及時了結當事人“心頭事”,也避免人員聚集增加防控風險。

通過微信在線交流調解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這是南安法院在疫情期間暢通司法為民服務渠道的縮影。據悉,連日來,為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同時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南安法院積極應對,推行“網上辦”“不見面”,疫情防控期間訴訟服務“不打烊”,獲得當事人好評,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福建法治報記者 林揚陽 通訊員 林瑞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