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8岁女儿的“情书”这位妈妈泪目了

收到8岁女儿的“情书”这位妈妈泪目了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我都好多天没见到我的妈妈了。我在小姨家,我很想念妈妈,想到白天吃不下饭,想到晚上睡不着觉。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她总是在忙,在加班……”2月3日晚,三年级小学生小池将对母亲的思念写成了一封“情书”,在信的末尾,她甚至对“情敌”——“新型冠状病毒”宣战,“我讨厌你,快滚远点!”

收到8岁女儿的“情书”这位妈妈泪目了

小池的母亲,是成都市青白江区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薛晴,一名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战士”。在小池写这封信的时候,薛晴在工作岗位上,连续战斗了半个多月。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薛晴所在的青白江区疾控中心,迅速出击,奔赴全区一线开展防控工作。而她一人就担任了综合协调组、信息报送组、应急物资管理组、后勤保障及机动组四个小组的组长。

“妈妈,我不想去小姨家,我想和你在一起……”面对可爱的女儿,薛晴疲惫的眼神透出无奈的神情。“在小姨家,要听小姨和小姨父的话,妈妈忙完这阵就来接你。”薛晴正说着话,妹妹的车就到了小区门口,把女儿交给妹妹后,她转过身,忍住不看哭泣的女儿,“确实顾不了她,只能请妹妹代为照顾。”

收到8岁女儿的“情书”这位妈妈泪目了

没有一个正式的道别,薛晴匆匆离开,迅速返回工作岗位和同事们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她恨不得“三头六臂”,忙着安排应急队伍,忙着联系供货商,忙着和同事们奔赴一线指导发热门诊相关工作……甚至在除夕夜里,她还忙里抽空为同事们组织了一顿特殊的年夜饭。“时间紧,任务急,大家都回不了家,一起简单吃个饭,过个年。”在密密扎扎的24小时行程中,唯独没有女儿小池。

在同事眼里,薛晴就是那个“有我在”“我先上”“跟我来”的人;在女儿眼里,她是那个温柔美丽、无所不能的母亲;在她自己看来,她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禽流感和洪涝灾害卫生防疫,更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疾控人。

“我是一名党员,一名疾控人,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必须和我的战友们在一起,同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我的职责。”逐字逐句读完女儿的“情书”,薛晴的眼角湿润了,“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我相信女儿能懂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