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唐诗,本是一封乞求官职的信,写得太好成了千古名诗

说到唐诗,笔者小时候读过的第一首唐诗就是《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小诗很美,他的作者也一位是风度翩翩的帅哥——孟浩然。

大家知道,李白可是桀骜不逊出了名的,他不仅对朝廷的权贵们不屑一顾,就是大诗人杜甫对他一再献殷勤,他也爱理不理。可是,李白也有一个偶像,那就是孟浩然。

这首唐诗,本是一封乞求官职的信,写得太好成了千古名诗

李白曾赠给孟浩然一首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的魅力了。他风流潇洒,品行高洁,年少时就放弃官场,老了仍然在山林间快活,他的品格高山仰止。所以,李白才会直白地说:“孟浩然,我爱你!”

然而,生活中的孟浩然并没有这么洒脱,他也是个凡人,也要吃饭、养家、交友,脱离不了社会,从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就可以看出。

这首唐诗,本是一封乞求官职的信,写得太好成了千古名诗

这首诗可以分为两部分。

前半部分,是描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色。笔者有一次去岳阳楼游玩时,就被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的景色迷住了,孟浩然笔下的洞庭湖是八月份,应该是雨季刚过,湖水满涨,与堤岸齐平了,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一色,异常壮观。洞庭湖所处的古云梦泽,放眼望去,湖中的水汽氤氲缭绕,白茫茫的一片,而汹涌的波涛似乎将整个岳阳城都要撼动。

后半部分,画风突变,诗人由景转向了抒情,说到了自己。看到如此美景,宝宝我却心里苦,因为我想渡水却找不到船桨,在这样一个大唐的太平盛世,堂堂大丈夫本来该有一番作为,可是我天天都在鬼混唐朝。你看,我现在闲坐着观看别人钓鱼,可我却没带鱼竿,看着他们钓了一条又一条的大鱼,只有羡慕嫉妒恨啊!

这首唐诗,本是一封乞求官职的信,写得太好成了千古名诗

这首诗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诗人一生不得志,现在想求个官做,却不好意思直说,只好以一种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地表达出来。全诗的灵魂在一个“济”字,一语双关,运用得十分巧妙。

他这首诗赠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九龄。史书说,公元733年,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孟浩然刚好西游长安,于是写下这首诗请求张九龄引荐。

可是,张丞相为人正直,虽然他与孟浩然私下交情不错,但毕竟公事还得公办,孟浩然没有因为这首诗获得官职。

这首唐诗,本是一封乞求官职的信,写得太好成了千古名诗

孟浩然虽然满腹诗书,朋友遍天下,但一生却科举屡试不中,难得有一次在大诗人王维的引荐下,见到了唐玄宗,他却不明不白地写下了一句昏头的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唐玄宗看了这句诗后,心中十分不快。就像大家在找工作时,面试官问起离职原因,你回答说是老板眼光不行,不赏识自己,这无疑是在自寻死路。

心灰意冷的孟浩然最后回归自然,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田园诗篇,得以留名青史,也应该无憾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