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队员,个个都是千万富翁了,还有拼搏的精神吗?

用户452836107575


面对国家如此艰难的时刻,国足队员大都根毛不拔,这样的觉悟还能上场踢球?


长河3354


这个题目就是个伪命题,为什么变成千万富翁后就没有拼搏精神了?

现在中国社会上很多人从小打小闹开始,慢慢赚钱了,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之后就不想着赚钱了?就不想拼搏了?

如果是,那中国球员也是。如果不是,那中国球员也不是。

在这个生活上的人,脱离不了大环境,脱离不了整个社会体制。

许多球迷想着,国足队员已经赚了这么多钱了,那就不需要这么辛苦的赚钱了,已经够赚了,应该享受享受了,足球随便踢踢就行了,特别是在国家队,不要受伤就好,不要影响在俱乐部赚钱。

这个推测有没有道理?

肯定有。看看踢中国杯比赛的球员,很多就是这样收着踢,最后主教练看不下去了,下一次集训就不再征召这些球员了。

就拿前面所举的例子来说,许多千万富翁发家之后与发家之前的赚钱方法不一样了,他不需要再起早摸黑地干活了,他是通过另外的方式来赚钱了。

所以国足队员在拿到千万级别的工资以后,他的方式可能会改变,不再那么勤奋,进取心下降也是可能的。他只需要维持住现状,就能拿到同等级别的工资,而中国优秀的球员又是如此稀缺。

但是,并不是所有球员都是这样的。

比如武磊,比如郑智。

武磊在上海上港拿到的是顶级球员的工资,他完全可以继续在国内踢下去,舒舒服服地拿高工资。但是他在2018年赛季结束后选择了留洋,来到西班牙的西班牙人队踢球,重新创业,打算提高自己的对抗能力和水平。这是好事。但是工资比在国内相比,要少很多。

而郑智,早就可以退役了,39岁“高龄”的足球运动员,还能在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不惜体力,拼到最后一分钟不放弃。在国家队里面也是起到了一个大哥的作用,做好榜样工作。2019年初的阿联酋亚洲杯,他还是披挂上阵,特别是八分之一决赛,对阵伊朗,踢满全场,踢到最后一分钟。在0-3输球之后的采访中伤心落泪,让人动容,连伊朗球员也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

所以,不是所有的队员都会丧失进取心。

其次,我们的机制需要改变,需要完善。好的机制会把坏人变成好人,而坏的机制会把好人变成坏人。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

一是需要完善竞争机制。当你丧失进取心的时候,别的新队员会立马顶替你的位置,这样你就有了紧迫感。

二是需要有新目标来激励这些千万富翁。千万之后,有两千万,五千万,一亿的心目标。

三是除了金钱激励之外,还需要在精神方面提升球员的境界。先要满足温饱,然后是在精神文明方面提升这些球员的思想境界。比如职业精神,比如专业化发展,比如退役后的深造学习转业。

然而,我们的足球运动员基本上是文盲,在文化方面从小就是缺失的,没怎么读过书,又如何提高文化水平?


余慈球迷


我们的球员收入越来越高,成绩却越来越糟,可是放眼世界,c罗的收入也非常高啊,可是他十几年来依然保持着高水平,看到过很多报道,c罗长期保持生活自律,严格要求自己,训练也非常刻苦,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个优秀的特例,但是欧洲五大联赛的球员,收入都非常高,可他们的国家队始终是世界一流强队,高收入并没有限制这些国家球员提高水平。

当然国情不同足球环境不同,不能完全跟国外相比。我们有太多球员年轻时展现出一定的天赋和水平,可是后来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逐渐泯然众人,特别是有了钱以后,失去了目标,迷失了方向,陷入了攀比炫富和玩乐,这种情况下提高水平就无从谈起。国家队水平差,归根结底是优秀人才匮乏,选材面太窄造成的。

还有个例子是曾经的意大利队队长皮尔洛,央视也报道过,他的父亲是欧洲最大钢铁企业的老板,他父亲曾希望他子承父业,可是皮尔洛毅然选择了他热爱的足球作为自己的事业,并取得了成功。反观我们的球员就缺少了那种对足球纯碎的热爱,对目标的坚持,执着和追求。可以说从足协到各球队的管理者,对球员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都不够,没有使球员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和培养敬业精神,当然也有社会风气和环境的影响。这也许是我们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过的过程,我们还达不到足球强国那种成熟的环境和机制,但愿以后越来越好。


雨言42


养中国男足还比不上养猪,猪年年升值,男足一年比一年不值钱[捂脸],建议多建养猪场,多养猪,让猪肉价格降下来[耶]


宝贝眼镜


说得是,所以要军事化管理,不达标的一次罚100万,多来几次他就破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