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殺呂伯奢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你有什麼感觸?

誠摯人生為夢啟航


曹操的這句話,其實就是給自己個臺階下。

曹操生性多疑,他睡覺有人在旁邊也會感覺不安心。呂伯奢出口打酒很長時間沒回來,曹操自然以為是出去告狀報信,曹孟德與陳宮一商量,一不做二不休就殺了他全家算了。

殺人之前,在屋外聽裡面磨刀,等殺了之後才知道原來人家準備烹牛宰羊招待他,此時曹操心中已有愧疚。但已經殺了人只能趕緊逃命。路上又遇到了打酒歸來的呂伯奢,因為不能回答對方的問題,也怕知道自己殺人後被告官,只能殺了呂伯奢。

陳宮對曹操第二次殺人很不滿意,曹操那麼自負的人怎能認錯,就順口嘟囔兩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其實也就是安慰一下自己,卻沒成想傳遍天下。

曹操不記仇。張繡在宛城殺了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子建,還有曹孟德最信任的貼身護衛典韋,但後來張繡投奔曹操,他依然收留並重用。徐庶回來後一言不發、蔣幹盜書被反間,曹操依然養著二人。

所以,不要因為一句話而給別人定性,能寫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等大氣磅礴詩歌的曹操,絕對不是斤斤計較的小人。


歷史轉角359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人生幾何,對酒當歌”,這麼精美的詩句,坊間街巷怕是有多人不知出自誰口,而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相信十人中有九人會答出,這不是大奸臣曹操說的麼。

精美的詩句與十有九知的那句話,都與一個人有聯繫,三國魏王曹操。

曹操倘若有知,會很煩惱,有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的頭銜,也有白臉勾黑線的亂國奸臣面譜。後一條全賴一個人所賜。

六百多年前,明朝初年小說家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小說以東漢末年亂世為背景,展現了魏、蜀、吳三國爭霸、開基創業的歷史煙雲。他沒有想到,這本小說在後世的時光長河中,名傳華夏,乃至全球。火熱之勢,就沒出現過低焰之時。他沒有想到,就這一本演義的書,永遠把一個原本異於常人——曹操,摁趴在地下。

他的小說中,以蜀漢劉備集團為正角,為了抬高正角,與劉備爭鋒的曹魏、東吳,都被用來作為反襯、鋪墊。其中曹魏老大曹操,被貶低猶甚。

羅貫中刻畫曹操奸雄之墨,最深一筆就是曹操借宿好友呂伯奢家,殺呂一家人之段落了。曹操誤殺了款待他的呂伯奢及家人,還放話:“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一副心狠意絕的形象躍然紙上。華夏我族最大一默契的道德觀念,就是知恩圖報,敬重感恩之人。羅貫中這一濃筆墨之,倒是達到了烘抬正角劉備才是忠善的目的,卻沒想到,他的書在後世影響之廣大,不啻東海之深,圈粉億計,足可攪動後世對歷史煙雲的思維取向。

曹操不奸誰還奸,曹操不狠誰還狠。寧可對不起別人,也不能讓人對不起他。這臉皮得多厚哦!讀粉生嘆。更有原本心硬心劣之人,拿來用作處事教條說事。足這一筆,就難讓曹操洗淨數百年來,戲劇舞臺上永遠白臉奸陰的油彩。

史官輕重一筆,都可讓他記錄的人物產生良與偽的走向。別說是膾炙人口的用真名虛其事的歷史小說了。古代人文化普及率低,文娛方面書籍有限。描寫計略、戰爭出眾的《三國演義》如大餐硬菜,時人咀嚼之大悅,多奉為正史。劉忠曹奸於心中已消化為固化的思維。

現代社會科技時代,訊息妙傳,思維縱橫發展。更多的人認識到《三國演義》與正史還差著個小說的距離。生活中,誰要是淨做對不起人的事,還不能讓人對不起他,那這個人將是寸步難行,得到的只能是拉黑再拉黑。更多的人知道,曹操原話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是羅貫中為小說服務,在裡面加了倆字:天下。這一加,在結合當時的劇情,性質就大變了。上升到毀滅地球之大boss的級別了。

事實上,曹操過呂伯奢家,是懷疑呂家謀害他,致成誤殺,還是呂家卻有謀害之心,史料中一直沒有清晰的說法。散發弄舟本人,覺得最可信的是東晉中期史學家孫盛所著的《孫盛雜記》,該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重點在悽愴二字。悽愴的現在釋義是:淒涼悲傷。這二字道出了曹操當時的心境,是傷心的悲疚的。說出那句話,很明顯,是對自己釀錯的一種負疚心理,找一下自我安慰的平衡或發洩。事實上,很多孩子包括成人,在對某一件事犯了大錯後,出現的對應,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揪頭跪地,哭悲流涕。重愧重壓之下,反而會出現一種錯就錯了,愛咋地咋地的逆反心態。這,並不表示他心中無愧,而是壓力太大的一種自我找平。

曹操其實一生做的很對的起人的事多了。有個“分香賣履”的典故,就是出自曹操。曹操在《遺令》中說:我的婢妾和歌舞藝人,都很辛苦,好好安置她們,就讓她們住在銅雀臺。餘下的香分給諸夫人,不用祭祀。各房的人無事做,可以學著製作帶子、鞋子賣。後世人們把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臨死不忘妻妾。還有曾讓位大將軍於袁紹,操心讓蔡文姬歸漢。就算例舉小說中的,也有大家都知道的,曹操明知劉備是梟雄,還推薦給獻帝認親封官,視為密友。要是真負人之人,早動刀了,何至成為日後大患。關羽,明知要去投奔劉備,日後與之為敵,還是贈金相送。要是真狠絕之人,後世哪得再有廟拜關公之說了。

小說之言,今世之人,足不可再盡信也。

我是愛看古書愛侃古史的散發弄舟,歡迎同好關注交流賜教。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曹操殺呂伯奢家人是誤殺,殺呂伯奢就是故意為之。其目的除了滅口,還有就是為了迅速脫身繼續逃亡,畢竟曹操是董卓嚴令通緝的要犯。陳宮斥責曹操:“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曹操便回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曹操的奸雄本質展露無遺。

這句流傳千古的話還有一個版本,記載在孫盛所著的《雜記》中。原文如下: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細細品讀,便會發現,這是一個不同的曹操。

首先肯定,絕對是誤殺,不存在滅口的問題。下手果決,乘夜殺人,乾淨利落。很快發現殺錯了人,於是曹操才說出這句話。

參考一下當時的背景:曹操拒絕了董卓的任命,改名換姓,逃出京城。在逃亡途中,為了個人安危,曹操的“草木皆兵”,心生疑而殺人也就可以理解了。

悽愴,這個詞提現了曹操當時的心情。誤殺故人的悲傷與悔恨,而說出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句話,更是表現出曹操的痛苦和無可奈何。

拋開《三國演義》中的刻版印象,正史中的曹操絕對不是一個奸雄。尤其是青年和壯年時期的曹操,簡直就是一個頂天立地、智勇雙全的英雄。

來看一下《三國志•武帝紀》中的記載:

武藝高強,膽識過人。

曹操曾經潛入宦官張讓內室,被發覺後,揮舞短戟,越牆而走。

執法嚴峻,不畏強權。

漢靈帝寵幸的宦官蹇碩叔叔違法夜行,被曹操依法處死。

深謀遠慮,不立危牆。

王芬、許攸等人聯絡地方豪傑,圖謀廢除靈帝,擁立合肥侯為皇帝。他們希望曹操參與,曹操果斷拒絕。事實證明了曹操的選擇是正確的,廢立之謀就很快失敗了。

如此般的英雄人物,誤殺故人,悽愴而言,也就能說得通了。

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也是關於呂伯奢。《魏書》中說,曹操借宿呂家,呂伯奢不在。其子與門客竊取曹操的馬匹和財物,曹操反擊,“手刃擊殺數人”。

事實真相究竟如何,就留待後人見仁見智了。









史文書苑


曹操原話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意思是:寧可我對不起其他人,不能其他人對不起我。

自從曹操這一番話一出之後,給後人的感觸很深,很多人咬文嚼字,一字一字地進行研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該句最早出現在孫盛《雜記》中。曾經有人理解為 “難道是我對不起別人,沒有別人對不起我嗎?”,但是該理解不符合古漢語的特點,古漢語。

先來看著這段文字要注意的兩個地方

一、既而悽愴曰

從人的心理角度上來看,人知己鑄成大錯,愧疚難當,悲愴慟哭者,乃人之常情,很簡單的說,一個人在悲痛的時候,他說的話定然是飽含痛苦之情的,當他因為自責而悲痛的話,語句中的感情色彩更加是自愧難當的,這裡總結來說,姑勿論曹操後來所說的話的意思,就從感情色彩來說,在曹操殺死呂伯奢一家以後,若是發表言論,那當然是愧疚悲傷的語句的。

二、“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為什麼在“寧”和“毋人”上面加上雙引號呢?當然是為了著重這兩個詞的意義了。

(1)“寧”字的意思有很多,比如說解成“寧願”、“寧可”、“女子歸省”等等等等,那麼當代社會在“寧”字的解釋中,有哪個解釋能符合這一句話呢?

有兩個,一個是“寧願”、“寧可”;另外一個就是“難道”、“難道說”了(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那麼“寧我負人”這一句話就有兩個意思了:“寧可我辜負/對不起別人”和“難道是我辜負/對不起別人”。

那麼來看“毋人”的意思了。

(2)“毋”字的意思也有很多,“毋”字有“不要”、“不”、“沒有”、“無”等禁止的意思。

那麼到底哪一種適合用在解釋“毋人負我”一句上呢?

我們先看此前的一個說法:“不可天下人負我”,好了,這個解釋裡面,“不可”包含了兩個意義:一是禁止詞“不”,二是允許詞“可”。

那麼按照上面對於“毋”字的使用例子來看,要說成“不可”的意思的是“毋或”,只有“毋”是不能表示“不可”的,而在“毋人負我”這句中,“毋”是一個代詞而非動詞,那麼適合的意思就是“沒有”、“沒有人”。

那麼整句的解釋應該怎麼說呢?“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就應該是:“難道是我辜負\\對不起別人,沒有人辜負\\對不起我嗎?”

在這句話裡面,不可能把“毋人”解釋成“莫叫人”、“不可天下人”,為什麼呢?把“莫叫人”攤開來說,就是:“不要讓人”,把“不可天下人”攤開來說就是“不可讓天下人”,就是說,即使勉強把“毋”解釋成“不可”、“莫”等意思,但是這句話裡面卻缺少了一個詞,就是要解釋成“讓”、“使”意思的詞,這個詞可以說是整句中的重心詞,也就是說,這個詞是不可省略的。然而“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一句中正是沒有解釋成“讓”、“使”等意思的詞,那麼這句話的解釋就不可能解釋成“寧叫天下人負我,莫叫(不可)天下人負我”了。

所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應該是一個反問句,自責的反問句,“難道是我對不起別人,沒有人對不起我嗎?”

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遂行。 --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回) (演義中誤作“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其實是別有用心,實為貶低曹操。而曹操原話又加上說話的語調則更能說明他是在進行自我安慰。 )

解釋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解釋:我曹操心懷天下,若天下太平,我死不足惜。但漢末天下紛亂,我死後誰來誅董卓匡扶天下?天下人雖多但又有誰?有志有能,能夠做到?恐怕只有我一人吧!我之命要為將來天下人博取幸福。他呂伯你陳宮對我如此,不正是對我寄予厚望嗎?而天下有識之士也有許多望著今日之我曹操,故我寧願負了一些人,但絕不負天下人對我之所望。正因為這樣,我不得不慎。因此曹操悽慘悲傷道:“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我是這樣認為,感觸曹操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了打天下“我寧可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我”。


王松林


曹操錯殺了呂伯奢以後到底是怎麼應對陳宮的責問的?《三國志》跟《三國志通俗演義》以及毛倫、毛宗崗編輯加工過的《三國演義》說的不一樣。

在《三國志》裡頭曹操應對陳宮的話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在《三國志通俗演義》裡頭曹操應對陳宮的話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在《三國演義》裡頭曹操應對陳宮的話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看得出來,《三國志通俗演義》跟《三國演義》記錄的曹操的話意思一樣。

羅貫中寫《三國志通俗演義》,目的是把陳壽的《三國志》通俗化、普及化,是“演義”《三國志》,不是“演義”三國,所以他的底本就是《三國志》。那麼要分析曹操應對陳宮的話最有可能是哪一句,自然是《三國志》記錄的可信度最高。也就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字面意思就是:“難道天底下只有我曹操看錯別人?對不起別人?我曹操就沒有被別人看錯過?我曹操就沒有被別人傷過的時候?”

曹操說這話想表達什麼意思?他想表達的是:看走眼,把好人當成壞人,這是誰都有可能會犯的錯誤。(曹操要是跟我們活在同時代,他很可能會借用成龍的邏輯替自己向陳宮解釋:“我曹操犯的錯誤,屬於全天下男人都容易犯的錯誤。”)

這麼理解曹操的話有沒有道理呢?

這就需要我們換位思考,還原歷史場景,設想自己是曹操,從人之常情的角度思考一下他當時的情緒反應。

曹操錯殺了呂伯奢一家,陳宮數落他。曹操自然也知道自己理虧,但是為了面子,他少不了要為自己辯解。那麼,他會說“寧可我對不去別人,也不能讓別人對不起我”這樣不講理的話嗎?不可能。要是曹操當時的地位已經穩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他說出這樣霸道的話不奇怪。但是,他當時是在逃亡的路上,正是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候,他會槓精似的跟陳宮說話嗎?別說是奸雄曹操不會那麼說話,換了任何智商正常的人都不可能說出那麼招人恨的話。你說是不是?(沒有懷疑你智商的意思,哈哈)

所以,當時曹操的姿態是合夥人的姿態,他在跟陳宮解釋、辯解,不會擺出一副大老闆訓小員工的姿態向陳宮甩話:“我tama就這樣!你願意跟就跟,不願意跟趁早gundan!”

“演義”一下當時的場景、對話,就是這樣的——

曹操當時見陳宮一副鄙視自己的表情,面子就有點兒掛不住,虛張聲勢地辯解說:“這事兒能光怨我嗎?他們就沒責任嗎?錯殺好人?好人被錯殺,歷朝歷代有的是!錯殺好人,全國錯殺過好人的人多了,咋能老說我!”


武彪跟你說真的


說兩點吧。

一、曹操殺呂伯奢家人是假想防衛,殺呂伯奢是故意殺人

假想防衛是指一個人由於想象和推測,在認識上產生了錯誤,把實際上不存在的侵害行為誤認為存在,因而錯誤的實行了防衛,造成他人無辜的損害。

曹操刺殺董卓不成出逃,和陳宮一起來到呂伯奢家,呂伯奢吩咐家人殺豬款待,自己則前往西村買酒。但曹操生性多疑,誤以為呂家人的磨刀是要殺死自己,於是殺死了呂氏一家。曹、陳離開呂家後,路上遇見買酒回來的呂伯奢,雖然已經知道是一場誤會,但曹操因擔心呂伯奢告發自己,於是揮劍砍死了呂伯奢。

呂氏一家磨刀是為了殺豬款待曹操,而曹操卻認為他們要殺死自己,錯誤的實施了防衛行為,造成呂伯奢家人死亡,這顯然是假想防衛。事後,曹操為防止呂伯奢告發自己,又將其殺死,這明顯是故意殺人。曹操這些罪名,按照現行的法律,應該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二、曹操事後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顯示出了他極度自私自利的性格,但自私的人卻可能活得更好

自私的人最好命。他們時刻以自己的利益為先,根本不考慮別人的利益和感受。自私的人實施的行為,雖然往往在道德上站不住腳,但是他們往往能夠邏輯自洽,不會引起內心的矛盾衝突。反觀那些不夠自私的人,做起事來瞻前顧後,拖泥帶水,生怕這個不高興,那個不好受,最後只得自己吃些虧,落得個自己心安。

曹操這個人,寧願對不起別人,損害別人的利益,也堅決不讓別人損害絲毫自己的利益。本來他殺死呂伯奢家人已經是鑄下大錯,但是他緊接著毫不猶豫的殺了呂伯奢,將錯就錯,斬草除根,是梟雄本色,也是一個極度自私的表現。但是他能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話,並終生以此為準則行事,做到不勉強,不後悔,也令人非常佩服,以至於心底發寒。這樣的人,我們應該離他遠一點,免得被他傷害、犧牲。


磊落故人


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說這話的,不是曹操。誰呢?是寫了三國演義的羅貫中,因為根據三國演義這個小說裡交代。背景是曹操當時行刺董卓未遂,棄官逃亡,逃到了中牟縣,被軍士給抓住了,為求脫身。曹操自稱客商,當時守關的軍士,並不認識曹操。而中牟縣的縣令叫陳宮認識他,知道他是朝廷通緝的要犯。本來陳宮可以不說破的,但他卻當眾說破,還揚言要押解曹操去京城請賞。陳宮是已決定棄官不做,跟隨曹操一起起兵打董卓。到了晚上親手把曹操放了棄官攜款隨曹操一起逃亡。

兩個人一路逃竄到了曹操家的世交,叫呂伯奢的住處。呂伯奢誠意相待,外出置酒,家人的是殺豬接風。不料磨刀聲霍霍驚醒曹操。曹操以為這家人要殺他,因此殺掉呂的家人逃出呂家,路上又遇到了呂伯奢打酒歸來,是倍感懊悔呀。但是又怕呂伯奢回去以後看到家人慘死心生報復。所以呢,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呂伯奢一個殺了之後就量下的這句狠話,“寧叫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說白了,就是說我老曹絕對不能吃一丁點兒虧,誰讓我吃虧我弄死誰,但是《三國演義》是本小說。我們來看看陳壽的正史《三國志》武帝紀,裡邊明確就寫了: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字刃擊殺數人。也就是說,不是刺殺董卓失敗了啊,是看到董卓實在成不了事官居不做了,跑了。也沒有出現陳宮放曹,只是數騎到故人家,故人不在,其子與賓客想劫物,於是被迫的自衛反擊。沒有曹操殺人之後所發的這個感慨的記載。而在東晉。有一位史學家孫盛,他寫的一本《雜記》,裡面又說: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注意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不是三國演義裡頭那幾個字。根據《雜記》的記載,雖然說殺人的起因有點跟三國演義類似。但是他殺完人的情感狀態。我們細細分析一下,和三國演義裡頭的可不一樣。應該是他在已知鑄成大錯時,是愧疚難當啊。在悲愴痛哭時說的那句話,翻譯過來就是,難道是我對不起別人,沒有人對不起我嗎。這應該是一個自責的反問句,而絕對不是“寧可我辜負天下人,也不能讓天下人辜負我”來凸顯曹操是個無毒不丈夫的奸臣。

其實亂世當中啊人,是沒有什麼好人壞人之分的,曹操也一樣,但是無論怎麼說吧啊,羅貫中的這句話還是比較有霸氣的。


那時情節


“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一句話讓曹操留下了千古罵名,被稱為一代梟雄、奸雄。

在《三國志》中曹操原話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意思就是寧可我辜負他人,但不能讓他人辜負我。在古代儒家思想講究仁愛、正義、厚生,很多人在做一些大事的時候 動不動就打著拯救天下蒼生的旗號來體現自己做的事是多麼偉大 以此來獲取更多人的響應和跟隨。很少有人敢說出自己的私心,因為一旦說出就會受到世人的抨擊,下一個被討伐的對象也許就是你。



例如袁紹集結十八路諸侯討伐“逆賊董卓”,確實大義。但僅僅是為了匡扶漢室嗎?答案是否定的,正是十八路諸侯各有私心,才導致討賊失敗。

曹操準備殺呂伯奢前已經將呂伯奢一家上上下下全都誤殺了,這時候對他而言只有兩個選擇,第一,以死謝罪。第二,斬草除根。從曹操隻身刺董一行為可以看出 曹操已經決定要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他是個野心非常大的人,對於這樣一個人他怎麼甘心就這麼死了。



所以對他而言 只能選擇第一種。在選擇之後他能如此坦然地說出自己的私心,這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儒家思想濃厚的時代,即便是殺了,一般人也應該是戰戰兢兢 心生愧疚 心有不安的。曹操卻將自己的私心表露無遺,一句話道出了他的野心!

聽到這句話,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曹操這一生註定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註定要成為一代梟雄,當然也只能是梟雄,因為他的行為確實違背了君子之道。但他敢為他人所不敢為的勇氣和氣勢已經在這個極其看重名譽的世道中取得了勝利的先機。諸葛亮為劉備謀劃天下,《隆中對》已經將如何統一天下策略佈置的好了,只要按此一步步執行 天下可定,但劉備一生以仁義著稱,他成於仁義也敗於仁義。而曹操敢於冒天下大不韙這份勇氣正是他能統一北方,在三分天下中佔據領土最多的原因。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確實不義,但他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在統一北方之後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等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曹操一生節儉到死都沒有什麼自己的財產,甚至遺言中也要求自己喪事從簡,將自己衣物留給兒子。這樣一個人僅僅是一個奸雄、梟雄嗎?


歷史湮滅的足跡


曹操最著名的話可能就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那為什麼曹操會說這句話?

要先了解曹操是個怎樣的人。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政治上官至宰相,位極人臣;軍事上官渡之戰,以少勝多。文學上短歌行篇,千古流傳。可以說,曹操乃歷史少有,雄才偉略之大才。那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是怎樣的人呢?一樣的雄才偉略,但是多了奸詐。

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和陳宮逃到了呂伯奢家中。呂伯奢是曹操故人,待曹操如待親人。可生性多疑的曹操,卻殘忍殺害了呂伯奢及其家人。然後,對陳宮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至此,曹操不仁不義的真面目揭開。對於三國演義中的曹操,讀者多數持批評態度。可我覺得曹操奸詐是有理的。生於亂世,不奸詐難以活命,不奸詐難以成功。從來大奸似忠,大偽似真。曹操不否定自己的奸詐,反而把奸詐當成一把劍。用這把利劍,曹操統一了北方,走向了人生巔峰!





用喜歡溫暖愛


如果做為小說故事,可以說把曹操多疑自私的性格暴露無疑,寫的栩楊如生。但小說是小說,必竟不是真實的歷史,何況《三國演義》“擁劉反曹”人人皆知。經查陳壽所記錄的三國時期的正史《三國志》,曹操逃亡並非行刺董卓未遂,而是不接受董卓的封賞而逃亡,既沒有呂伯奢,也不存在陳宮,因此假的就是假的,應還原歷史的客觀真實。曹操也不愧偉大的政治家,而著稱,這大概是真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