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技公司能够做些什么?

范李英芳


科技公司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体现出责任和担当、诠释科技力。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捐款捐物

1月23日,快手科技向武汉市政府捐赠1亿元,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1月24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宣布捐赠3亿元,设立第一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基金。

1月24日,利亚德繁星教育基金向武汉捐赠一万只N95口罩,还将向北京市捐赠两万只医用口罩给用以防控疫情。

 1月25日,大年初一,阿里巴巴宣布设立10亿元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从海内外直接采购医疗物资,定点送往武汉市及湖北省的其他医院。

1月26日,唯品会宣布捐赠2000 万元

1月26日,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100万元资金,支持武汉地区抗击疫情。

1月26日,得物App向湖北省红十字基金会捐赠100万元成立“得物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项援助基金”。

1月26日,首批联想集团捐赠的IT设备,已到达武汉火神山医院筹建指挥部现场并开始调试。第二批捐赠的设备还包括450台PC、270台打印机和120台Pad。

如新中国1月27日宣布,将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湖北省武汉市等地捐赠100万元和400台如新空气净化器,捐赠总额达300多万元,用于支援湖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1月27日,支付宝保险平台工作人员为全国医护人员设立的“健康保障金”正式上线,医护人员在支付宝APP内搜索“蚂蚁保险”,进入页面就能认领保障,家属、同事代领功能也在加紧开发中。

...

二、药物研制

目前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祥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罗益(无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卓谊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中科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逸安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会员单位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

三、大数据防疫

利用大数据防止新型肺炎扩散。从源头上控制,对病源地出入、途径人员、确诊患者行为轨迹(信令定位、航班、铁路、车辆、视频监控等)进行分析,精准施治,加强管控。应对确诊患者及密切接触、近距离接触、间接接触人员早定位早隔离,对其行为轨迹进行分析,预警和指导各地卫生部门提前部署,防患未然。他解释说,根据确诊、疑似及接触人员行为轨迹,形成热力分布图,对重点区域进行卫生整治,预警可能的扩散区域,提前部署卫生健康资源(医院、医生、物资设备、防护用品等),制定应急预案。指导面向大众的预防护具(口罩等)精准投放,提醒大众可能有风险的区域。同时大数据可在精准治疗方面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基于患者基因大数据分析,科研人员研发特效药、疫苗等,靶向治疗。大数据来源于方方面面,比如GPS、手机号码,手机信令、身份证等人口数据、航班、车票(公交车、铁路、港口等)、车牌、视频监控、医院疾控中心挂号数据、药店药物及用品出售数据等。

四、防疫宣传

科技互联网提升了防疫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今日头条、微信、快手、抖音等让疫情信息传播到个人、村级单位。

五、协助诊治

微信提供患者举报入口、患者和家属通过微信和头条发声,获得可贵的求治机会。

六、减少聚集

钉钉和企业微信让在家办公更便捷、减少聚集,对阻断疫情传播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践行在家办公,科技企业发挥表率作用!

1.酷狗:2.6-2.7在家办公,2.10上班。

2.腾讯:2.3-2.7在家办公,2.10日上班。

3.滴滴: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异地返京自我隔离14天再上班。

4.58同城:2月10号上班,2.3-2.7作为调休,后续加班补回来。

5.阿里巴巴: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6.360:在家办公到2.10。

7.猿辅导:休假到2.3,在家办公到2.10。

8.脉脉:2.3-2.7在家办公,2.10正常上班。

9.去哪儿: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10.字节跳动:2.3开始在家办公,2.10正常上班。2.10未满14天观察的(外地同学)可以继续在家办公14天,直到2.25-2.27再返回公司上班。

11.网易:返回工作城市后,需在家中隔离观察满14天;若当前已在工作城市,2.10上班。

12.拼多多: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13.B站:2.3-2.7休息,即春节假期延长至2.9,2.10开工。

14.美团: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15.快手: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16.百度: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17.快看漫画: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异地返京自我隔离14天再上班。

18.微博: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19.宜信:2.3-2.14在家办公,2.17上班。

20.每日优鲜:2.3起在家办公,2.17无异常状况可回公司办公。

21.智联招聘:2.3-2.9在家办公,2.10上班。

22.Momenta:带薪休假到10号

23.陌陌: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24.携程: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25.比特大陆: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26.51信用卡: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27.三七互娱: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28.蘑菇街:2.10上班

29.京东:2.3-2.7在家办公,2.10上班。


后知后觉super


你好!我分享个科技公司“不捐口罩,不捐物资,捐1000个小时”的案例!它从天时、地利与人和的角度而言都是相当棒的,是个可值得学习的。

一、天时:疫情的“宅生活”

疫情肆虐,少出门宅家生活是多数人的共性。在狭小的空间里,最大的资源就是“闲暇”时间。

一方面是许多优秀的各个领域专家讲师,他们有的知识与经验,没有口罩和物资可以做贡献,更不能出门到处开讲座做分享,聚集人群就是给社会添乱。疫情之中,光有一身“墨水”,想用闲暇时间为社会贡献力量,该如何出力呢?

另一方面则是疫情宅家的年轻人,不能工作,除了打游戏、刷剧之外,对自己的成长,很多人都是有焦虑和迷茫的。这份迷茫和焦虑,在疫情灾害之下,变得更为深重了。

这是两个“信息不对称”的人群,在疫情的这个“天时”下,专家们就捐赠时间,运用高科技在线来一场远程对话,给年轻人指点迷津,做到资源整合,切入点就出来,这就是“天时”的背景。

二、地利:宅生活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手机”

疫情的情况不明朗,复工时间的推迟,一方面是为了疫情,另一方面也是让手机载体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这就是最好的地利条件。

如今这种在线学习的各种软件多如牛毛,其实也都是科技公司开发的产品,如何借助这个“地利”,把产品推出去,培养用户的习惯,等疫情过后,如果体验很好,这个科技公司的产品自然就无形中培养了一批用户。

三、人和:寻找乐意捐出时间的专家讲师等

谁来做分享,如何汇集这样的一群老师就是属于“人和”。目前这个公益活动汇集包括:

类别一:组织创始人、合伙人、首席官等,这个名单里有来自各个公司的创始人、核心高管,例如奇葩说辩手邱晨、猎聘副总裁江莉、红杉资本合伙人曹曦等等。

类别二:福布斯中国“30 岁以下精英榜单”人物,例如,抑郁研究所所长任有病、青团社创始人莫凡、实习僧创始人陈俊宇等,他们将在不同领域,给与参与者答疑指导。

等等,只要拥有这些人的资源,举行这样的公益活动很容易被他们接受。

总之:科技公司通过这样公益活动,有两个难得的意义:

1、实现意义:一方面 能够给青年人分享经验的前辈,通常都比较忙碌,最近是难得他们在家略微有空的时候;另一方面是上进的青年人往往冲得比较猛,最近在家,是个难得的梳理自我和未来的时候。他们捐出的1小时远程交流,可能直接改变另一位年轻人的人生,价值意义重大!

2、公司的意义:科技公司就是助力这种特殊时期最好的机会,科技改变生活,产品就是最有力的工具。可以说,当前,各种各样可以节省人工,减少人员聚集,又能提升效率,给予用户便利的科技产品都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


醉井观商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成都市科技局立即组织开展应急科技攻关,首批将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市公共卫生医院(传染病医院)、成都峰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实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关键技术的优化与推广应用”“新型冠状病毒院感防控技术研究”等8个应急科技攻关项目立项支持280万元,加快推动疫情防控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新装备的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

  据了解,目前成都已在诊断试剂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近日,成都企业迈克生物成功研发出西南地区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可实现2小时内96份样本的快速检测,将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有效筛查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提供有力保障。日前,该公司首批1万人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测试剂盒已成功试生产,月底前就可以用于临床试验,同时进入国家药监局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试剂盒的快速审批通道提交相关资料,多个注册流程同步进行,同步审批。

  成都峰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也传来好消息,该公司已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即将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投用后可在1个小时左右完成病毒检测。据悉,为了应对疫情,企业在年前就已启动试剂盒的研发工作,大年初三,研发人员全面复工,目前正在进行操作说明书等细节的确定,并将于近日联合成都市疾控中心等单位,开展临床验证。

  据了解,成都市科技局围绕新型冠状肺炎治疗、防控及快速筛查等领域凝练筛选23项科技攻关任务,并对涉及近期应急攻关任务需求的8个项目,建立绿色通道立即组织启动科技攻关,这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以“硬核”科技赋能疫情防控,为科技防疫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

  按照工作安排,成都市科技局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关键技术的优化与推广应用”等4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分别给予50万元,对“新型冠状病毒院感防控技术研究”等4个技术创新项目分别给予20万元资助,涉及经费合计280万元,纳入2020年第一批医疗健康领域科技项目给予支持。

  这些项目中,有很多“硬核”含量很高的科技攻关任务,将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到重要的科技支撑。比如,依托成都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细胞受体多组学研究及网络药理学筛选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研究,探索并验证新型冠状病毒介导ACE2的发病机制,筛选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得到有效成分,从而为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增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能力。

  依托成都优势医疗卫生科研力量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关键技术的优化与推广应用,将通过创新建立5G互联网远程医疗会诊模式以共享优势医疗资源,开展联合应急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下一步,成都市科技局还将切实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围绕疫情防控技术需求,组织在蓉医疗(疾控)机构、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凝练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加大疫情防控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推广力度。


学佳市政建造师


科技公司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显神通。

1.智能机器人;在隔离病区与同一线医务人员共同抗疫。服务机器人在住院部为患者提供食物,提供所需物品。这样节省了医务人员的时间。

2.数字传媒;智慧屏助力科学防控疫情。智慧屏幕在社区、商业楼、写字楼实现在线传输科学信息,推出科学的防疫公益广告,覆盖众多城市。

3.互联网+;把学校、医院、政府“搬上”网络。

中国教育部已发布延迟开学通知,为实现“停课不停学”,互联网教育企业大量推出免费的在线课程。互联网医院平台也同样有专家在线提供随访指导,政府相关人员接受公众在线问答。

4.大数据搜索;可及时追踪疫情的“脚步”。成都无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了一款“新型肺炎确诊患者相同行程在线查询工具”,只需把自己近期乘坐的航班、车次日期、号码点击查询,就可知道是否有新型确诊患者与自己同行。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科技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全力配合政府抗击病毒,支援前线,成为打响全民保卫战的重要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