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家在乱世时救世,和平时归隐?

菜鸟微成长


拨乱反正,黄老之术为天之道,以万物为刍狗,长短之术,权术之道可以安天下。兔死狗烹要懂得及时隐退!

儒家仁义礼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繁文缛节可以治天下。


道器于身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有着渊源的历史,至今超过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道教包罗万象,它以中国古代的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

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道士乱世下山救世,盛世归隐深山!

道教讲究悬壶济世,惩恶扬善。道教是求真理大同,仙风道骨,不管你帝王如何。乱世当中,道士下山为苍生征战天下的事情屡见不鲜

姜 子 牙

最早的道士下山,见于殷商纣王时期的姜子牙等人。纣王无道,姜子牙出山辅佐姬氏,并且号召师兄弟及徒儿助武王伐纣。虽然很多事情是神话杜撰,但是姜子牙助武王伐纣确是事实。后来周朝建立,姜子牙被封在了如今山东的一部分区域,是为齐国。

张 良

秦末时期,始皇暴虐,群雄并起。刘邦本是一个泗水亭亭长,直到遇到了道士张良,刘邦才有了主心骨,起兵造反。张良运筹帷幄,为刘邦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诸 葛 亮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汉朝分支皇叔刘备三顾茅庐,请了诸葛亮出山,助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诸葛亮也是道士,五行八卦天象兵法无其不通。另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水镜先生,也是道士,庞统,也是个道士。

刘 伯 温

元末的朱元璋做过和尚,但就做了几天,而真正让明朝建立起来的,出了贡献的还是道士,刘伯温。刘伯温就是老朱的张良,为朱元璋打理了大大小小很多事。最后朱元璋功成名就,刘伯温也成为了唯一一个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最后得了善终的股肱之臣。

由此可见,道士下山自古有之,并非空穴来风。 而在我们非常熟悉的抗日战争当中,很多道士都下山救世了。像李圆通,黎遇航,曹信义,田信良等,这些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下山救世的有名道士。

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招摇。”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每逢乱世总会看到道士下士救人的场景。

说一个听说过的关于道士的故事。据说很多年前,一位记者上山拜谒道观,观里只有一个道士。记者纳闷,问老道为何只有他,老道说,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师父带着师兄弟都下山去抗日了,只留下他,让他守好山门,而师兄弟们连同师傅,这一下山,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位老道士的话,让人唏嘘。

道教又称黄老之学或玄门,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信仰,是继承华夏民族古代原始宗教之血脉。

如果说,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那么西汉张道陵就是创建者。张道陵在创立道教之初,就倡导“不争”的教义,把不争作为修道之人的修行准则。

中国道教协会对道教“自然无为”这条教义做出如下的记载,“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静寡欲的教义外,还应持守朴素无为的人生态度。

消灭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为强求,基本企求不要脱离社会实际,以全身修道为目标,却危离咎,最终达到忘其形骸,无所执著,自然无为的境界。”

可以这样说,真正的道士追求的是长生不死以及得道成仙,所以他们在太平盛世的时候都躲在深山中,修炼着属于自己的道,然而一旦乱世降临,道士便会下山,救济红尘炼本心。

下面笔者给大家展示一些百年前道士老照片,大家感受下当时道士的真实形象。先说说最有名的一位吧(说张三丰的就算了哈,咱说的是现代的)。

一他是开国上将,曾当枪匹马俘虏47人,被称为“赵子龙”,虽然只有一只胳膊,但是武艺高强,他就是独臂将军---贺炳炎!

贺炳炎将军小时候就是武当山的小道士,生逢乱世,15岁的小道士就拜别了师傅,加入了鄂西红四军。从此开始了贺将军的军旅生涯。

尽管在战争中,他失去了一条左臂,但是贺道士的威名还是让鬼子胆颤!后来,这位下山的道士就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的军长。

二茅山道士黎遇航,1937年抗战爆发,21岁的黎遇航道长在“抗日救国”的号召下,组织茅山宫观众多道士积极的投入到革命中去,为部队做向导,送情报,后来又成为情报站的站长,此时的黎道长只有22岁,2002年黎道长羽化。

三狼牙山道场的李圆通道长,他原名李药夫,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的第十九代传人。厌倦军阀混战的他一直在道场潜心修炼,直至抗战爆发。

在国难当头之际,李道长毅然率领山上众弟子下山,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去。

作为玄门弟子参与民族解放斗争的典范,抗战胜利后,李道长没有接受荣誉,而是离开狼牙山,云游四海。后来定居恒山,以自己精良的医术为当地人民造福。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的人总是在危难关头对国家伸出援手。属于中华的本土文化传承,更值得我们尊重和推崇。

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说道教是“盛世不露面,乱世却下山”,其实这也没错,毕竟道教一贯秉承的就是乱世救世济人。



A李锡A铭


楼主应该是问的道教,道家和道教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但在乱世救市,和平时归隐这一点上却是出奇的一致。

原因是道教是在道学的基础出现的,基于这一点道教和道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混用。所以我以下的阐述不会刻意区别道家和道教,除非一定得区分。

为什么道教在乱世救市,和平归隐?

  • 道教认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乱世时出世救世,和平时功德圆满,如不隐世,容易物极必反,耗损功德,所以道教提倡急流勇退。
  • 道教徒的最终目的是成仙,乱世稳定后,必定论功行赏,道教徒不贪图名利,必定会隐世继续追求成仙的目的。
  • 道教(非道家)有欲成天仙(天仙是道教最高阶神仙,是与道合一的永恒存在的神仙)需集一千两百善,无德飞升必遭天劫的说法。乱世时,百姓处于水热火深,道教徒救世有莫大的功德。
  • “水善万物而不争,近于道”,水滋养万物而不表功,已经很接近大道了,道教徒的心胸和行为应该和水一样,水滋养万物,天下乱世时,道教徒救世,就是善万物;水不争,和平隐世,就是道教徒的不争 。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效仿的是道法,以上四点就是道法。

所以道教在乱世救市,和平归隐的行为是在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下产生的。


榴莲晕倒


首先我觉得这跟道家秉承的理念有关系,比如说道家秉承的最大的理念叫做无为而治,所以他们就有一个这样的思想,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有它发展的规律,而且只要它处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接下来就不用再对它进行干扰,让它顺其自然的发展下去。

但是在乱世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对这个乱世进行一个拯救,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就这样灭亡,所以出现了这种道士乱世下山救世,盛世归隐山林的现象。

其次也跟道家的行事风格有关系,要知道道士修炼一般都是躲在深山老林里面修炼的,乱事烦扰的红尘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累赘,所以他们天生就不适合在尘世间生活,除非他们需要出来应个劫,或者说应其它的什么劫,才会在尘世中进行一个走动,所以像平常是不会随便出来的,即使外面的生活再精彩。此外就是大部分道士对于这个世界是无欲无求的,并且对于他们来说,一辈子不娶妻不生子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在他们正式成为道士那一天,基本上跟自己的父母或者说亲戚朋友切断了所有的关系,所以红尘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什么羁绊的,并且到了这个阶段,他们的脑子里面唯一想的事情就是怎么把自己的道给修好。

但是话又说回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对这些道士还是比较佩服的,我认为他们是真正的那种能够守住自己本心的人,并且不会被外界所干扰。





了不起中国66


盛世天下佛门昌,道家深山独自藏。乱世菩萨不问事,老君背剑救沧桑。道教是一个不怎么热衷前世来生的宗教,道教认为现世就要积极努力有所作为。并不是把所有的罪孽都推给前世的报应或者期望死后上天堂。既然看重今生,自然是躲不过去要面对的。



沂蒙醉


讨教,什么时候有过道家救世的例子,道家真有救世的能力?


理想无限延伸


道家理念是尊崇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平时期遵循万事万物发展规律,不用对其干扰。而乱世社会生存基础破坏,,如果不拯救,就会灭亡。


哑铃64083090


道教是我们国家本土的宗教,流传千年。我们国家崇尚的国家天下,以国为先,有国有家。道家修的是个人修为,但实际上修的是家国精神。


南台老家院


儒释道,唯有道家是集伏羲氏,周易之精华,是中国本土之哲学,深不可测,可退可进,可攻可受。乱世,日月星辰,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道家人物是最佳的军师或参谋,道家最胜于乱中取胜也!治世或盛世,需要的是儒家或法家,一套稳定的社会伦理规范或法制,道家也就没必要再来插一脚,虽然也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治之学说。

道家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世俗的纷争不过是道的体现。道家对国家,阶级等概念,根本不在乎,与自然融为一体才是追求!乱世,救火队长。治世,归隐山林,道法自然也。


怀彬论道


乱世是救黎民于水火,盛世歌舞升平不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