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長歌君按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遠古壁畫中的牛

飼養動物作為人類食物的來源,早在遠古時期就已出現。再把動物加工成肉類食物之前,必有一道工序,那就是宰殺。在中國古代,有一種別緻的宰殺方式“椎擊”,多用來宰殺牛,堪稱中華民族殺牛方式的一個創舉。

長歌君引

一、何謂“椎牛”?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借魔童哪吒椎子一用,用來椎牛,請不要跳戲

“椎”,《說文》:擊也,又鐵棰也。又寫作“槌”或“棰”,從木,“隹”聲。本來是一種用具,在西部地區叫“榔頭”。今天普遍寫為“錘”。用於“椎牛”,讀音[chuí],是古代一種木製的類似榔頭的擊打器物,其椎頭部分,往往為器質較硬、較重的木料製成,掄起來後,力的作用點集中於椎頭之上。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嘉峪關新城古墓出土“椎牛”畫像磚

古人“椎牛”時只需一人,手持木椎,右手牽牛,左手掄椎。不需要多人協助。但此項宰殺,必須要有準確的擊打技術,才能一椎擊中要害,因此一般情況下,椎牛者也多是職業屠宰者。當然,“椎”在很長時期也被當作兵器和其他用途的擊打器,因此後來演變出各種各樣的錘,在中國古代史書中屢見不鮮。

二、“椎牛”方式考述

“椎牛”這項屠宰方式到底開始於何時,目前難下定論。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殷商卜辭

殷商卜辭中多有“卯牲”的記載,歷史學者解釋為“椎牛”。

卜辭屢言卯幾牛,卯幾未詳,與尞、瘞、沈等同為用牲之名。以音言之,則古音卯劉同部,疑卯即劉之假借字。《釋詁》雲“劉,殺也。”漢時以孟秋行劉之禮,亦謂秋至始殺也。——《戩壽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釋》

根據王國維的考證,可以肯定早在殷代(甲骨文)時期,就已經有“椎牛”的宰殺方式。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天子禘郊之事

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諸侯宗廟之事,必自射牛、刲羊、擊豕,夫人必自舂其盛。——《國語·楚語》

然《國語》裡記載當時諸侯宗廟祭祀時宰牛的方式為“射”,只有豬才用“擊”的方式,用於祭祀的牲的宰殺方式往往是對先世的記憶,因此,不能代表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方式。即便如此,至遲在戰國時期出現“椎牛”應該並無爭論。

《史記》記載有戰國李牧椎牛享士,《韓詩外傳》亦有曾子“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雞豚逮存親也”的記載,莊子“庖丁解牛”以及鄭國“弦高犒軍”的故事等,都確認春秋戰國時期牛作為肉食原料的普遍和重要,因此宰殺牛的方式“椎擊”應當存在無疑。

《史記》記載戰國時期著名的的“信陵君竊符救趙”故事中有一個關鍵情節,如何解決在外統帥魏國軍隊的晉鄙的信任問題?候生早已胸有成竹,請屠市的職業屠戶朱亥,參與行動,在會見晉鄙時,出其不意,抽出藏在袖中的錘,一錘打死晉鄙。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信陵君竊符救趙

公子行,侯生曰:“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於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於是公子請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所以不報謝者,以為小禮無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與公子俱。公子過謝侯生。侯生曰:“臣宜從,老不能。請數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以送公子。”公子遂行。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史記·魏公子列傳》

顯然朱亥在護衛森嚴的情況下準確的打擊,正是他職業生涯所練就的椎牛純熟技術,而司馬遷強調其椎為鐵質,重四十斤,則平時椎牛未必是此椎。但司馬遷在文中也透露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椎柄必短小以利於藏於袖中,雖然古人袖袍寬大,但椎柄長度不能過肘,過肘則難以藏匿。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藏族的牛頭祭品

漢代以後,不僅關於椎牛的文字史料逐漸增多,而且出土了許多圖像史料,這些椎牛圖像大同小異,意趣相似,與宴飲內容一體。《樂府詩集》中有一首據說是出自北朝胡族的詩歌《地驅歌樂辭》,其中有“槌殺野牛,押殺野羊”句,顯然詩歌中兩次出現野字,應為狩獵,說明在北方地區,狩獵時也採用過“椎擊”的宰殺方式屠殺野牛。

三、“椎牛”的場合

縱觀歷代“椎牛”的史料,可把“椎牛”的場合分為三個:

一是祭祀慶典椎牛,即在重要慶典上椎牛來作為祭品。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牛頭祭品

古者,庶人魚菽之祭,春秋修其祖祠。士一廟,大夫三,以時有事於五祀,蓋無出門之祭。今富者祈名嶽,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舞像。中者南居當路,水上雲臺,屠羊殺狗,鼓瑟吹笙。貧者雞豕五芳,衛保散臘,傾蓋社場。——《鹽鐵論·散不足》

不僅祭祀名山名嶽,在墓所祭祀祖先時,也需要椎牛,為此引發了儒家對此問題的爭論:

曾子曰:往而不可還者,親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養,而親不待也,木欲直,而時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雞豚逮存親也。——《韓詩外傳》

此類儀式中的椎牛,實際上是以宰殺牛作為祭品的祭祀。

二是椎牛饗士以激勵士氣,即椎牛來犒勞士兵激勵士氣。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當擊牛釃酒以待百官

漢乃勃然裹創而起,椎牛饗士。——《後漢書·吳漢》

援乃擊牛釃酒,勞饗軍士。——《後漢書·馬援傳》

“椎牛饗士”在漢代甚至成為了戰前犒勞激勵士氣的慣常舉動。

三是饗客椎牛,通俗一點來講就是椎牛來招待客人。

而趙王不問多少,日擊牛灑酒,勞賜士大夫,賞異有加,故能立威名。——《風俗通義·正義》

宮陳兵大會,擊牛釃酒,饗賜慰納之,越人由是遂安。——《後漢書·藏宮傳》

臣子當擊牛釃酒以待百官。——《後漢書·耿弇傳》

以椎牛招待客人,史書記載比比皆是。以椎牛為代表的饗客,也往往成為隆重宴飲的代名詞。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戊申進饌圖

上金殿,著玉樽。延貴客,入金門。入金門,上金堂。東廚具餚膳,椎牛烹豬羊。主人前進酒,彈瑟為清商。投壺對彈棋,博奕並復行。朱火颺煙霧,博山吐微香。清樽發朱顏,四坐樂且康。今日樂相樂,延年壽千霜。——漢樂府《古歌》

由此看出漢代隆重的宴客,也需要椎牛。漢代大量的畫像石椎牛內容,無疑應為宴會的椎牛。

長歌君探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嘉峪關新城5號墓 畜牧圖

動物作為人類最主要的食物原料來源之一,與人類保持著特殊的關係,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區域的人們,選擇不同的動物作為主要的肉食來源,從而形成了相對固定的食肉傳統。而這種食肉傳統,又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飼養成本的變化以及飲食觀念等發生一些變化,既有傳承也有變異。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牛身體部分結構圖

而把動物加工成為食物之前,需要進行一道必須的工序屠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宰殺動物的方式是不同的,既是是同一類動物,其宰殺的方式也因文化傳承而不盡相同,除了技術傳統,對動物的身高、體重、肢體構造特點的瞭解程度等有關外,也與各種信仰觀念,如生死觀、靈魂觀、人與動物的關係、飲食觀、淨潔觀等密切相關。

而古代生活在中原地區的漢族,早期食譜上的主要動物,除了豬牛羊兔等外,還有狗。後來狗逐漸退出主要肉食原料之列,而為了保護生產資料,歷代朝代不斷髮布一些“禁屠令”,禁止屠殺大牲畜,如牛、馬和驢等。牛作為主要的耕作畜力,在肉食原料中的地位相對下降,因此有關“椎牛”的史書記載次數逐漸少了起來,只有在盟誓、特殊節日時,才會有椎牛的行為。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椎牛”又稱“擊牛”,並非一般的盲目打擊,將牛打死或打暈,而是有著科學的原理。牛的雙角中間稍後部位,分佈有中樞神經,一經擊打,牛便會昏闕過去,然後再施以刀斧,是一種簡便、安全、人道的宰殺方式,是很人道的宰殺方式,是和虐殺方式相對的人道屠殺方式,是古代先人的一大屠殺發明。

長歌君觀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魏晉苦水口墓出土殺牛壁畫

椎牛,是中華民族在長期屠宰實踐活動中的一大屠宰發明,是簡便、高效的宰殺方式,不僅提高了屠宰效率,也減少了被屠宰動物的痛苦,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關於屠宰牛方面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2.范曄.後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圖片製作者的辛勤付出,若有侵權,請聯繫長歌君刪除

小考“椎牛”宰殺方式,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科學、人道的屠殺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