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儿海之战,明朝军队运用什么样的战术击败敌人?

泰林说趣史


徐达北伐

公元1368年,朱元璋派遣徐达率领25万军队向元朝的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进发,进行北伐。而元顺帝早就知道了消息,当徐达大部队来到通州的时候,元顺帝就带着元朝的皇室成员直接跑到了北方,他们逃到了草原上,继续称王称霸,建立了北元,而徐达则奉朱元璋的命令,继续扫荡北元的残余势力,在公元1370年元顺帝病逝,

元顺帝的儿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即位,这一年徐达在在沈儿峪大战之中,大破北元俘虏了文武官僚1800多人,士兵8万多人真是一场大捷。同时明朝的大将李文忠在应昌大胜北元,俘虏了元昭宗的嫡长子。

在随后的几年中,明朝和北元经过多次拉锯战,谁也不能消灭对方。北元军队也再也没有能够打到北京城。

猫鼠游戏

北元的小朝廷只能在草原上称王称霸,做一个游牧偏安政权,在公元1387年,明太祖扫荡四川,云南和辽东之后,派遣蓝玉为大将军,率领15万军队北伐,朱元璋要求一仗剿灭北元的残余势力。当时北元的皇帝是元昭宗的另一个儿子,他的年号为天元,所以被称为天元帝,蓝玉大军出边关之后从大连出发一直打到青州,一路上日夜兼程,但是并没有找到敌人的踪迹,蒙古人早已经吓得如惊弓之鸟,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和明朝的军队玩起了猫鼠游戏。

这样耗下去显然不是一个办法,包括蓝玉在内的很多将领都已经不想再向北方打了,自从出了边关之后天气越来越冷,部队的军需补给成了困难,这15万兵马每天吃喝拉撒,都是很高的耗费,因此军队的士气越来越低。

硬汉王弼

关键时刻有一个人,那就是定远侯王弼他站了出来。他是正宗的凤阳人是朱元璋的老乡,这位硬汉随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王弼这个时候就说到我们15万人出征大军已经深入草原,如果现在不明不白的回去,怎么对得起皇帝呢?正因为蓝玉的部队中有王弼这样态度坚决的汉子,这才导致了战争没有半途而废,

1388年蓝玉大军终于获得的情报,北元军队就在捕鱼儿海附近这个情报,价值千金,蓝玉立刻下令,让王弼担任先锋,带领军队直扑捕鱼儿。

人衔枚马疾走

王弼的先锋部队一路偃旗息鼓。人衔枚马疾走,实行军事静默政策。

这种巡军打仗的政策策略很热很奏效,而这个时候捕鱼儿海刮起了沙尘暴,能见度很低,王弼的部队在沙尘暴中。像一群幽灵一样慢慢前行,终于逼近了蒙古人最后的堡垒,当时北元的皇室成员还有蒙古士兵,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都在自己的帐篷中享福,甚至连岗哨都没有,

而当王弼的大军一声不吭的接近大帐的时候,蒙古的军队居然毫无察觉,这些明朝的军队就像神兵天降一般。对北元的部队发起了闪电打击战斗。结果也是相当的一边倒,北元皇室遭到了毁灭的打击,除了天元帝和他的长子逃脱之外,明朝俘虏了他的次子和皇室男性是64人公主,嫔妃等59人,以及其他皇室贵族2900人。

俘获的牛马羊,俘获的牛羊更是数以万头。而这个时候蓝玉的军队还是相当的仁慈,并没有对这些残兵败将大开杀戒,只是将他们的盔甲烧光,这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

说明军没有大开杀戒,明朝的军队相对于蒙古人来说相当的仁慈的。蒙古人对于被自己打败的敌人经常是斩草除根一个不留的,而这个时候也轮到他们了,不过他们的下场相对好了一些,而这个时候美元就从实质上灭亡了,而就在这一年,天元帝父子被蒙古的贵族也速迭尔所杀,

流放到琉球

做了俘虏的地保奴,后来被朱元璋流放到琉球,从此忽必烈的嫡系子孙就在中国大陆彻底断绝了,而北边这个小朝廷也从历史上除名了。

杀掉天元帝父子的蒙古贵族就是当年托雷家的阿里不哥的后代,忽必烈的嫡系子孙在一个多世纪之后命丧阿里不哥的直系后裔,只能说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历史思想家


导语: 捕鱼儿海,位于外蒙古贝尔湖。捕鱼儿海之战,是明朝与北元最终一战。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卫北方,彻底击灭世敌蒙元,从而掌控草原巩固大明政权的重要战役。此战役主要目标是北元遗孽末代小朝庭,北元末代可汗脱古思贴木儿,以及残余北元王公贵族和军队。大明派出悍将蓝玉为统帅,唐胜宗,郭英为副将。统领十五万明军步骑集团军远征大漠。

一,收买蒙奸,情报侦查准确。主帅有谋。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朝军队在战略上首先剪除敌人羽翼。蓝玉先后扫荡十多个蒙古部落,采取收买蒙奸的战术,成功收买了以观童为首等蒙古小部落做带路党,迅速掌握了北元末代小王朝主要驻扎地和军队数量,从而迅速为战役实施提供了情报。大明第一个成功制胜是侦查和情报的准确。在获得北元残余在喀尔喀河,贝尔湖,克鲁伦河一带游牧情报,蓝玉迅速判断敌情,果断出兵,大明统帅蓝玉打仗经验丰富,是第二个制胜要素,有一个智勇双全的统帅是决战的基础。

二,隐蔽出击,闪电战迅雷不及掩耳。

明朝军队第三个制胜战术是隐蔽出击,闪击战。当时北元小朝庭十几万人流动,如果不能做到隐蔽出击,反而打草惊蛇,北元残部就会迅速逃窜,让十五万明军步骑扑个空,这样劳师远征,是不可能让明军在大漠草原打游击战的。《明史.蓝玉列传》记载: 侦知元君在捕鱼儿海,间道兼程进至百眼井,去海四十里地。明朝步骑在蓝玉率领下,秘密穿插从小路间道进击至百眼井战略要地,距目标捕鱼儿海只有四十里。从而实现了战术突然性,隐蔽性,加上闪击战,彻底奠定了明元捕鱼儿海之战胜局。

总结:明朝军队获胜最后一个法宝,就是上下同心,意志坚定,采取步骑急行军方式,人不卸甲,马不停蹄快迅到达目标区域,从而抓住了稍瞬即逝的战机,在北元未反应过来,十五万步骑已经包围敌人,结果是北元小朝庭措手不及,被打了个歼灭战。此战明朝以最小代价,彻底击灭宿敌北元残余。共俘虏三千王公贵族,官吏,男女部众七万人,北元中央禁卫军全军覆没。末代可汗脱古思帖木儿只身逃亡,北元最终消亡于历史长河。






红红火火讲历史


捕鱼儿海一战,在《明史·蓝玉传》记载的较为详细。

首先这是一场奇袭战。

“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帅师十五万征之。出大宁,至庆州,谍知元主在捕鱼儿海,间道兼程进至百眼井。”

明君的情报工作做的好,得知北元小朝廷在捕鱼儿海附近,便“人不卸甲、马不离鞍”,从间道兼程而进,到达了捕鱼儿海附近,

“去海四十里,不见敌,欲引还。定远侯王弼曰:‘吾辈提十余万众,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玉曰:‘然。’令军士穴地而爨,毋见烟火。乘夜至海南,敌营尚在海东北八十余里。”

蓝玉大军到了离捕鱼儿海四十里的地方,没有发现北元的踪迹,蓝玉以为情报出现了错误,打算撤退,在定远侯王弼的劝说下决定认真搜寻北元踪迹,结果终于发现了北元朝廷的位置。

“玉令弼为前锋,疾驰薄其营。敌谓我军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设备。又大风扬沙,昼晦。军行,敌无所觉。猝至前,大惊。迎战,败之。杀太尉蛮子等,降其众。”

由于这是一场奇袭战,北元朝廷也犯了轻敌大意的错误,最终被蓝玉打了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北元大败。

这一战是实实在在的大捷,战果极为丰富。

“元主与太子天保奴数十骑遁去。玉以精骑追之,不及。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并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马驼牛羊十五万余。焚其甲仗蓄积无算。”

蓝玉“奏捷京师”,明太祖大喜,“赐敕褒劳,比之卫青、李靖。”

捕鱼儿海是蓝玉军事生涯的顶峰之作,他所率领的这支远征大军多是从元末以来征伐天下走过来的,很多人仍为他们才是大明最精锐野战军。

捕鱼儿海之战,明军依靠准确的情报,大军奔袭北元主力所在,出其不意,取得大胜。


微史春秋


捕鱼儿海,又称清水泊,位于明奴儿干都司哈剌孩卫境内,即今贝尔湖。

1388年2月,蓝玉率领大军15万开始了对脱古思帖木尔的征讨,蓝玉得到情报说元朝皇帝脱古思帖木尔在捕鱼儿海,也就是今天的中国与蒙古国交界处的贝尔湖附近,于是蓝玉率兵军队抄近路日夜兼程到达了百眼井,这个地方距离捕鱼儿海只有四十里了,但是仍然没有发现元朝皇帝脱古思帖木尔的踪迹,于是蓝玉就想要撤兵,部将王弼不同意退兵,王弼说,我们领兵千里迢迢来到了捕鱼儿海,没有见到元军的踪迹就撤退,不好向上面交待。蓝玉觉得王弼说得有理,于是命令部队继续前进,并且采用了王弼的建议穴地而炊,这样元军就无法看到明军做饭的烟火之气,不容易被元军发现。就这样明军继续秘密前进,后来侦查到元朝皇帝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里的地方,于是蓝玉命令王弼为先锋迅速出击,直奔元朝大营。

脱古思帖木儿所率领的北元小朝廷以为明军不熟悉地形,且难以找到水源,绝不会这么快杀到,因而防备极为松懈。

明军在大风沙的掩护下,突然发动袭击,猝不及防的北元军队顿时乱作一团,混乱中被杀死数千人,这次战役,明军俘获了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地保奴、嫔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员三千余、军士七万七千多、马驼牛羊十五万多头,以及大量印章、图书、兵器、车辆等。

捕鱼儿海战役是北元贵族遭到的最大的失败,脱古思帖木儿死后,蒙古内部就开始陷入了不断的内讧之中,其间虽然有过统一,但对明朝未能构成实质性威胁。


时光隧道2019


|导语:汉家衣冠今复见,但使遗民泪满襟!历经近百年的元朝统治,明太祖朱元璋起于乱世,以淮右布衣之身,逐鹿于群雄并起之时,以其雄才大略,策划了一场又一场堪称经典的不世战例!


捕鱼儿海之战,是自盛唐以来最为波澜壮阔、功业盖世的一次伟大的境外作战!凡参与此役之战者,无论官兵,与有荣焉!这场战斗的总策划是明太祖朱元璋,导演是大明一代战神蓝玉!

“捕鱼儿海”又称“捕鱼儿那兀儿”,今称贝乐湖,与呼伦湖犹如漠北的一对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南边缘!

“捕鱼儿海”盛产多种鱼类,周边更是牧草丰满的优良牧场,谁能想到这个渔歌声声、羊群成行的海泡子,632年前,两个国家曾经在这儿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会战!史称“捕鱼儿海之战”!

此役,明大将蓝玉率领的明军,以微不足道的损失,大破元军,蒙元损失十万人左右,“不费寸兵,以收其效。”


捕鱼儿海之战的背景:

大明崛起,犹如烈火焚天,逐蒙元于漠北。然蒙元残部,经常利用其善于骑兵作战、机动性强的优势,骚扰边境、抢掠大明,为害甚烈!


洪武二十一年,为了扫清以脱古思帖木尔为主的蒙元残部,大将军蓝玉率军十五万北征残元,明太祖要求“肃清沙漠,在此一举”。是年,明军来到了捕鱼儿海!

在寻找到蒙元残部主力之后,双方在捕鱼儿海展开厮杀。

一战,擒脱古思帖木尔次子地保奴、故太子必里秃及妃子、公主等宗室百余人!并获詹事院同知脱因贴木儿!

再战,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二千九百九十人,军士男女七万七千三十七人,得宝玺图书牌面一百四十九、宣敕照会三千三百九十道、金印一、银印三;马四万七千匹,驼四千八百四头,牛羊一十万二千四百五十二头,车三千余辆。聚虏兵甲焚之。”
又战,“破故元将哈剌章营,获其部下军士一万五千八百三户,马驴四万八千一百五十余匹”。

捕鱼儿海之战,元朝残部遭受到了明军毁灭性的打击,自从,蒙古残部就因为争权夺利陷入了连绵不断的内讧之中,一举解决了明朝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那么,明军在面对实力犹为强劲的蒙元残部时,是如何取得了风卷残云般的胜利呢?


一、以长途奔袭的作战方式,出其不意地打了一场歼灭战

蓝玉率领部队,“闻虏主脱古思贴木儿在捕鱼儿海,从间道,兼程而进”!间道即偏僻的小路,“兼程而进”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预定作战区域!

须知,北元尚余十余万人,如果不能一举歼灭,四散逃入茫茫的草原,于此战何益?未伤根本,实力优在,待明军退却,再聚为军,依旧是心腹大患!而明军却无法在后勤保养极为困难的草原上打持久战!所以出其不意、聚而歼之就是作战的总基调!

所以,在行军过程中,避开蒙元的游骑暗哨,是此战成功的关键!“玉以弼为前锋,直薄其营。虏始谓我军乏水草,必不能深入,不设备,又大风扬沙,昼晦,军行,虏皆不知。”

草原是游牧民族的天下,他们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明军缺乏水草必定无法深入草原,所以失去了戒心,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性!

天助大明!此时草原上又刮起了风沙,白天亦难视物,明军的行动,蒙元残部完全蒙在鼓里!


此时,漫漫风沙中,脱古思帖木尔正准备带领部族北行,明军却如神兵天降掩杀而至,猝不及防之下如大水溃堤,再无胜机,只得仓皇逃窜!

其后,元主脱古思贴木儿及其子天保奴在逃亡途中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所杀,与脱古思贴木儿一起逃亡的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于当年投降了明朝。

谋定而动、动如迅雷,是明军击破北元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察而后动、掌握敌踪,是此战胜利的前提

此战,双方对垒的胜败,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历经数十年铁血淬炼,大明的军队兵锋正盛、装备精良、人数上有压倒性优势!而蒙元残部,一路北逃,如丧家之犬,人心惶惶,物资缺乏,士气低落,若战,必败!

然而,蒙元残部也有自己的优势,游牧民族的机动性相当强,茫茫草原大漠,四面八方散去,明军追之不及!

再者,蒙元是主场作战,草原上的民族对明军天生就有深深的敌意,他们就是元残部的助力和耳目!所以,捕鱼儿海之战的前提,是能够确定北元主力的位置!


蓝玉是这么做的:首先,以小股部队四面出击,扫荡了分散在周围的蒙古小部落十余,剪除了北元的耳目助力。

其次,以厚金利诱、刀兵威胁,收买了观童等小型游牧部落,迅速摸清了北元残部的兵力部署、军队实力、驻扎地点。

一旦确定目标之后,立刻不再犹豫,兼程而进,一战奏功!


三、不世出的名将蓝玉为帅,是此战必胜的保障

千里杀将,三军夺帅!一支部队的战斗力能够发挥到什么程度,统帅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此战中,征北军在蓝玉的带领下彪悍突进、千里追袭,将北元残部杀得丢盔弃甲!

捕鱼海之战,蓝玉作为主帅,所制定的战术无懈可击,十五万大军深入漠北,出击如电、神出鬼没、用兵如神。作为一代战将常遇春的妻弟,蓝玉的用兵方式,深得常遇春真传,作为汉族将军,他却将骑兵运用得出神入化。

他作战刚毅果断、思虑周全又善于行险,堪称一代名将。如果换明朝其他将军作为统帅,大败北元亦无悬念,但是胜得如此彻底、干净利落,一只手就能够数得过来!论其军事才华,也仅次于徐达数人而已!

可惜的是,蓝玉有也自身的性格缺陷,纵兵抢掠,带兵叩关、强占元妃、肆无忌惮,这一切是朱元璋所无法容忍的,最终蓝玉被以谋逆罪名处死,大明蓝玉一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1.5万多人。一代战神落得此下场,可悲可叹!


结语:男儿何须裹尸还,大漠明月亦照人! “捕鱼儿海”一战,大明携大国初立之兵锋,大破北元!一举解决了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然,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既要记得蓝玉破虏的不世功绩,也不能忘记那些埋骨荒原的无名战士!


脂肪故事


导言:

捕鱼儿海之战是明朝对北元的最后一站,这一战基本上把北元王朝的战斗力打没了,再也没有能力复辟元朝,不在对明朝构成威胁,可以说这是明朝一统江山的决定性一战。<strong>

战役经过:

捕鱼儿海即今天的贝尔湖,1388年,明军兵临捕鱼儿海,此时风沙大起,白昼如晦,蓝玉指挥大军进击。北元军在毫无防范之下大乱,太尉蛮子仓皇间率少量部队拒战,兵败被杀。皇子地保奴、汗妃以及宗室大臣50余人,将领2994人,兵卒男女77037人以及牲畜15万余头全部被俘。随后,太师哈喇章的营盘也被攻破,被俘军兵15803人,马驼48000余,北元武装遭到毁灭性打击。此战基本上把北元的十万精锐全部打光,彻底解决了北元对明朝的威胁。

大捷的原因:

1、主将蓝玉骁勇善战,用兵如神

蓝玉乃明朝开国大功臣常遇春小舅子。此人长身赤面,仪表堂堂。是个勇略双全的大将材料。他最早在常遇春帐下,跟着常遇春学到了不少战术兵法,“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并和沐英一起平定云南,是明朝的战神之一。朱元璋派蓝玉作为主将,也是派明朝的最厉害的战将挂帅出征。

2、蓝玉善于侦查,能做到提前发现敌情,做到进攻出其不意

蓝玉大军进入沙漠,充分利用蒙古军官充作向导,解决了难以寻找水源的问题。

随时派兵侦查并得情报,在捕鱼儿海东北方向八十余里处发现北元小朝廷。

可见情报工作做得比较好,能够提前发现敌情,并部署站前准备。

从战争经过来看,元军对于明军的出现根本没有防备,他们根本就没料到明军会如此轻易的跨过沙漠,并如此迅速的找到在不断迁徙中的北元主力,更不会料到这么巧的出现大风沙,给了明军最好的掩护。因此,元军可以说完全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3、军队士气此消彼长,北元的战斗力大幅下降。

明朝刚刚推翻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士气正旺;而北元军队在中原地区连连吃败仗,退守北疆大漠已经是苟延残喘,早已不是驰骋天下的蒙古铁骑,只不过是北元的残兵罢了。

这群长期生活在中原的蒙古骑兵,可以说已经丧失了曾经的血性,从中原的花花世界迁到荒凉无比的沙漠草原,这群人能否很好的适应实在是个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这支部队战斗意志方面的问题,从其被杀数千,投降却高达七万多就可以看出,这些士兵显然是没有什么战斗意志的。

自宋朝灭亡,百年屈辱,终于在捕鱼儿海一战尽洗刷。从此蒙古再不复当年矣。从此蓝玉城为明朝一代战神,并朱元璋称为比肩卫青、李密。

<strong>





<strong>


遨游史海


明初建时,被赶回蒙古的北元小朝廷依然屡侵辽东,威胁明朝。朱元璋令蓝玉征伐实力最强的脱古思帖木尔部,要求“肃清沙漠,在此一举”。

1388年3月,蓝玉率明军十五万北进。4月,侦知元主盘踞于捕鱼儿海(今贝尔湖)一带,蓝玉率大军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昼夜兼程,直扑捕鱼儿海,将毫无防备“方欲北行,整车马皆北向”的北元军重重包围聚歼。

此役明军战果辉煌,既给予北元军毁灭性打击,又俘获了大批皇室成员,缴获无数战略物资。此后,蒙古各部陷入内讧中,无力再对明朝形成实质性威胁。

综上所述,蓝玉在捕鱼儿海之战中使用的战术是:长途奔袭。现在亦称“斩首行动。”


2许云辉


明朝建立后,蒙古人虽然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但在北方草原地区仍然有很大的势力,全国许多地区如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仍在元朝统治者手中,时刻都是明朝的重大威胁。

1387年朱元璋任命蓝玉为大将军,唐胜宗、郭英为左、右副将军,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塞,作战目的是彻底歼灭北元小朝廷。明军获得了重要的情报,知道北元小朝廷游牧到喀尔喀河、贝尔湖、克鲁伦河一带。蓝玉率师十五万由大宁(今内蒙古宁城一带)进至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一路搜索前进,终于把目标锁定在一个名叫“捕鱼儿海”的地方。所谓的“捕鱼儿海”,即是贝尔湖的古名。

将士们“人不卸甲、马不离鞍”,从间道兼程而进,蓝玉从巡逻骑兵那里得到情报,确定北元小朝廷在捕鱼儿海东北方向八十余里之外,便马上下令求战心切的王弼为先锋,“衔枚卷甲”,直扑其营。 脱古思贴木儿与身边的臣子们自以为明军不熟悉地形,难以找到水源的位置,决不会这么快杀到,因而防备疏松。明军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接近,发起突然袭击。北元主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北元朝小朝廷也未能幸免于难,大批皇室成员身陷囹圄,只有元主脱古思贴木儿、太子天保奴以及少数随从坐着数十匹战马乘乱逃出了包围圈,但在逃亡途中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所杀,与脱古思贴木儿一起逃亡的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于当年投降了明朝。

至此,这个以元朝小朝廷基本上瓦解!

捕鱼儿海之战,明军采取的战术:依靠准确的情报,奇袭北元主力,出其不意,采取“斩首行动”!完胜!!!


大江侃历史


明军为何能在捕鱼儿海战役中取得大胜,其实从《明史·蓝玉传》便能看出一些端倪。

“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帅师十五万征之。出大宁,至庆州,谍知元主在捕鱼儿海,间道兼程进至百眼井。”

“去海四十里,不见敌,欲引还。定远侯王弼曰:‘吾辈提十余万众,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玉曰:‘然。’令军士穴地而爨,毋见烟火。乘夜至海南,敌营尚在海东北八十余里。”

“玉令弼为前锋,疾驰薄其营。敌谓我军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设备。又大风扬沙,昼晦。军行,敌无所觉。猝至前,大惊。迎战,败之。杀太尉蛮子等,降其众。”

第一点:明军前期情报工作准备充分,能准确捕获北元部队的准确位置。

第二点:明朝开国初年,明军经过南方军阀混战和北伐元朝战争的磨练,军官战术素养高,军队战斗意志顽强,能完成长距离的深入敌后作战。

第三点:善于利用天气麻痹敌人,趁敌人不防备时突然发起袭击,在最短时间内打掉敌人的指挥首脑,使得敌人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首尾不能相顾自行丧失战斗力。

由此三点,明军想不获胜都难。



七品阐史官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蓝玉率师十五万北进,四月来到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附近)。北元方面,在爱猷识理达腊离开和林之后,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死去,脱古思贴木儿嗣位。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脱古思贴木儿率部游牧到喀尔喀河、贝尔湖、克鲁伦河一带,在此遭到了明军歼灭性的打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前线统帅部获得了重要情报,探悉北元小朝廷游牧到喀尔喀河、贝尔湖、克鲁伦河一带。机不可失,蓝玉在同年三月亲率大军由大宁(今内蒙古宁城一带)进至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一路搜索前进,终于把目标锁定在一个名叫“捕鱼儿海”的地方。所谓的“捕鱼儿海”,即是今贝加尔湖的古名。当初元太祖成吉思汗按照蒙古游牧贵族的传统分封亲族时,将兀鲁灰河等地(相当于乌珠穆沁旗一带)封给了同母弟哈赤温的后裔。而邻近的捕鱼儿海亦应该是哈赤温后裔的势力范围。北元小朝廷以“捕鱼儿海”为栖身之地,这表明哈赤温的后裔仍然忠于大汗脱古思贴木儿。将士们“人不卸甲、马不离鞍”,从间道兼程而进,于四月九日,来到游魂南道,却在此地找不到水源,一时饥渴难耐。关健时刻,“带路党”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归顺的蒙古军官观童凭着多年来在塞外的生活经验于营地附近发现了一处泉水,为全军解了燃眉之急。克服重重障碍的蓝玉于十一日到达距离捕鱼儿海尚有四十余里的百眼泉,却突然间侦察不到敌军的影踪,失去了任何线索。他一度判断错误,以为敌人嗅到了什么蛛丝马迹而躲藏得无影无踪,想从这个环境恶劣的地方退兵。但他很快在定远侯王弼的劝阻之下改变了主意,决定留在原地再坚持一下,看看有什么新发现。为了不打草惊蛇,蓝玉下令官兵在地上挖洞煮饭,以免大量浓烟直上云宵而被敌哨兵望见。次日黎明,明军搜索到了捕鱼儿海的南岸,但此地空无一人,部队停了下来。“少憇饮马”。好消息突然来临,蓝玉从巡逻骑兵那里得到情报,确定北元小朝廷在捕鱼儿海东北方向八十余里之外,便马上下令求战心切的王弼为先锋,“衔枚卷甲”,直扑其营。 脱古思贴木儿与身边的臣子们自以为明军不熟悉地形,难以找到水源的位置,决不会这么快杀到,因而防备疏松。营地里的士卒正在牵马备鞍,整理辎重,把一大批车辆的车头都转向北方,准备转移。偏偏在这个时候扬起了大风,沙尘满地,白昼如晦,对明军起到了很好的掩护作用。王弼提着双刀带兵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接近,发起突然袭击。骤不及防的北元军队来不及列阵,在混乱中死了数千人,另外有七万七千多人与四万七千匹战马被俘。此外,成为明军战利品的还有四千八百四十头骆驼、十一万二千四百五十二头牛羊、三千余辆各式车辆以及一大批后勤辎重。北元小朝廷直属的中央禁卫军中的两员悍将,曾经参加过和林保卫战的太尉蛮子与太师哈剌章竭尽全力抵抗。其中蛮子被郭英当场挥刀杀死,而哈剌章的大营亦在十多天后被蓝玉击破,所部“一万五千八百三户”与“马驴四万八千一百五十余匹”被俘,哈剌章本人下落不明。 这两个元朝老臣子昔日在和林并肩作战,死中求生,却在捕鱼儿海劫数难逃。中央禁卫军作为北元正规军的主力,终于在这次决战中基本上被明军全歼。而北元地方部队的主力脱因贴木儿所部也是螳臂当车,逃脱不了全军覆灭的命运。脱因贴木儿逃跑时坠于马下,不得不潜伏在草丛之间,但最终未能躲过明军将士的搜捕。此后,各种史料再也没有王保保旧部的任何记载,由此可知,这支依靠镇压红巾军起家的部队已经在捕鱼儿海与北元小朝廷一起结束。北元主力既然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北元小朝廷也未能幸免于难。大批皇室成员身陷囹圄,这些人员包括已故君主爱猷识理达腊的妻子、现任君主脱古思贴木儿的后妃及次子地保奴、公主等,成为阶下囚的各类达官贵人总共有二千九百九十九人。值得一提的是,明军还在捕鱼儿海俘虏了北元吴王朵儿只。朵儿只是成吉思汗同母弟哈赤温的后裔。他在世袭的封地上被俘,意味着成吉思汗亲自分封的哈赤温汗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只有脱古思贴木儿、太子天保奴以及少数随从乘乱逃出了包围圈。明军出动精骑追击千余里,都督余通渊所部一直打到了克鲁沦河,因追之不及,方才撤了回来。战斗结束后,蓝玉为了以防万一,下令那些披挂着铠甲的俘虏兵卸甲。各类铁甲、皮甲在地上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明军一一放火焚毁,而蒙古铁骑的威名也伴随着各种盔甲在熊熊的火焰之中灰飞烟灭。但这绝不等于历史悠久的蒙古骑兵从此销声匿迹,这支被打散了的游牧军队能否东山再起有待后人。明军放了这把冲天大火之后,遂班师。捕鱼儿海之战,蒙元损失十万人左右。而明军的损失却是微不足道,据说是“不费寸兵,以收其效。”洪武五年和林之战中幸存下来的蒙元军队,主要有蛮子、哈剌章的军队及原属扩廓帖木儿的军队,这些军队全部参加了洪武二十一年的捕鱼儿海之战。他们虽然在和林逃脱了灭亡的命运,却最终在捕鱼儿海末能幸免。首先,蒙元小朝廷直属的蛮子及哈剌章二人的军队,他们一直承担着保卫蒙元小朝廷的任务,《明太祖实录》详细地记载了他们在捕鱼儿海与蒙元小朝廷一起覆灭的过程。其次,还有扩廓贴木儿的军队。扩廓贴木儿在和林之战之后跟随着爱猷识理达腊,转移到了“金山”,自然,扩廓贴木儿的军队也应该和爱猷识理达腊的军队会师在一起。《明太祖实录》记载扩廓贴木儿“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死亡时间是洪武八年八月。其后,明军在洪武二十一年的捕鱼儿海之战中,俘虏了蒙元“詹事院同知脱因贴木儿”,脱因贴木儿就是扩廓贴木儿的弟弟,而此战之后,各种史料再也没有关于原属扩廓贴木儿的军队的记载,由此可知,包括脱因贴木儿在内的原属扩廓贴木儿的军队,已经在捕鱼儿海遭到了明军毁灭性的打击。值得一提的是,明军还在捕鱼儿海俘虏了蒙元吴王朵儿只,朵儿只是成吉思汗同母弟哈赤温的后裔,他在世袭的封地上被俘,意味着成吉思汗亲自分封的哈赤温汗国的结束。元主脱古思贴木儿及其子天保奴在逃亡途中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所杀,与脱古思贴木儿一起逃亡的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于当年投降了明朝。自从元顺帝于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带领百官部属从元大都出逃之后,这个以元帝为首小朝廷经上都、应昌、和林、捕鱼儿海等一系列激战,至此基本上已经瓦解。胜利消息传到京师,明太祖大悦,遣使劳军,谕中比蓝玉为卫青、李靖,晋封蓝玉为凉国公。捕鱼儿海战役是北元贵族遭到的最大的失败,自脱古思帖木儿死,蒙古内部就开始陷入了连绵不断的内讧之中,其间虽然有过几次统一,但对明朝始终未能构成倾覆性威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