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王树山书法原文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公元1175年,南宋淳熙二年,元旦。35岁的辛弃疾,在北方强敌压境,南宋国势日衰,宋孝宗不思收复故土,偏安于江左,沉湎歌舞升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在这种悲愤的心情下,辛弃疾写了《青玉案·元夕》这首词。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元宵节也是古代的“情人节”,青年男女往往在这天灯会上相互表达爱慕、相思之情。比如姜夔《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虽然分隔两地,甚至物是人非,但一想到从前的美好,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首情词,怀人词,因此称其为辛弃疾少有的婉约之作。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东风夜放花千树。元宵节,街头到处是花灯,江南温柔的东风吹着,仿佛吹散了千树繁花,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达官贵人们都沉醉在这温柔之乡里。豪华的马车满路的芳香,悠扬的排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看上去,上阙都是写景,极写都城杭州之繁花,又何来悲愤之情呢?其实,这正是一种以喜衬悲的反衬手法。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在中国古诗词创作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文学手法。比如杜甫在《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正是春天的美好景色,反衬自己推崇诸葛亮却不得见的怅然之感。再比如王昌龄在《闺怨》中写,“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杨柳青青,春日融融的良辰美景,却让闺妇的孤苦之情更加扣人心弦。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下片专门写人。他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金缕缠就的春幡春胜。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这么些丽者,都非主人公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她,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都没有意义与趣味。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见解。如王静安《人间词话》认为这首词实际是一首阐述做学问境界的词。他说,你只有怀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鹊踏枝》)的意志,耐得住寂寞,并经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的不懈追求,,才能达到第三重境界,才能得到你的学问和事业。这时候,你才能“眸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我认为,辛弃疾的一生,收复北方失地,是他的毕生志向,是他的“意中人”。因此,即便杭州城“东风夜放花千树”、“笑语盈盈暗香去”,也不是他想要的,他的意中人曾千百回的追寻而不得,她就是灯火零落的北方。为何灯火阑珊?因为在金人的铁骑之下,生灵涂炭,哪有“花千树”,哪有“宝马香车”,哪有“蛾儿雪柳黄金缕”?有的只是稀疏的灯火,有的只是无尽的悲愤和哀愁。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一首以婉约形式抒发难酬报国的隐晦豪放词,里面蕴含着他对现实的不满,以及欲改变现实的不懈抗争。“灯火阑珊处”的情人其实是他自己,是他一身许国、一心爱国、一生报国,不入主流,不被重用,被冷落边缘的真实写照。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一、辛弃疾从小受过良好的爱国教育。他出生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这时他的家乡山东历城已经沦陷在金人之手。可以说,他一出生就是亡国奴。然而,他的家庭有着忠义奋发的传统,祖父辛赞在他童年时就常带着他四处游览,指点大好河山,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民族思想。辛弃疾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长大,抗争爱国成了他的毕生追求。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二、辛弃疾有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公元1161年,金军在完颜亮的率领下,再次南下入侵南宋。时年21岁的辛弃疾趁机揭竿而起,聚集沦陷区两千青壮男儿,一起参加义军领袖耿京领导的抗金部队。在耿京的重用下,极具文学才华的辛弃疾被任命为掌书记,负责机要工作,掌管义军的印信。还受命联络南宋政权,以期遥相呼应,一举打败金军。就在辛弃疾赶往临安完成联络任务后返回义军部队的途中,没有想到的是,耿京在海州抗金时被叛将张安国杀害。噩耗传来,令血气方刚的辛弃疾大怒,亲率50名骑兵连夜赶往5万人的金军大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敌军,活捉张安国后,又立即狂奔千里,把张安国押到临安,交给南宋朝廷处置。豪情万丈的青年辛弃疾在战场上表现出的英武侠气,令宋高宗赵构刮目相看,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步入仕途。时年,辛弃疾25岁。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三、爱国是辛弃疾一生的追求。宋高宗没有重用辛弃疾带兵打仗的本领,只欣赏他可以管理地方的实际才干。辛弃疾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从25岁到42岁期间,没有机会亲临一线上阵杀敌,而是被频繁调动,先后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之类的地方官职,主要负责地方民政和社会治安等等事务。后来,辛弃疾在湖南任安抚使时,还专门训练了一支作战勇猛有2500人的嫡系部队"飞虎军",以期能得到启用,可以"收拾旧山河"。遗憾的是,辛弃疾始终未能如愿。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四、壮志难酬。1207年10月3日文武双全的南宋爱国名将辛弃疾在江西铅山离开了这个世界,卒年68岁。直到临终前,他仍喊着"杀贼!杀贼!"。这一悲壮的场景令宋宁宗大为感动,即追封他为"龙图阁待制",享四品大员的哀荣。后来,宋理宗加赠"光禄大夫",宋恭帝追赠为少师,谥号"忠敏"。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五、令人仰慕的难得人才。后世的评价:1、爱国诗人陆游: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2、陈亮: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动,不知须鬓之既斑,庶几胆力无恐。呼而来,麾而去,无所逃天地之间;挠弗浊,澄弗清,岂自为将相之种。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为天宠也。(《辛疾弃画像赞》)。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3、刘宰:命世大才,济时远略。挺特中流之砥柱,清明寒露之玉壶。十载倦游,饱看带湖之风月;一麾出镇,迥临越峤之烟霞。上方为克复神州之图,公雅有誓清中原之志。 (《上安抚辛待制》)。4、刘克庄: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辛稼轩集序》)。5、徐元杰:摩空节气,贯日忠诚。绅绶动色,草木知名。《阳春白雪》,世所共珍。秋水瓢泉,清哉斯人。 (《稼轩辛公赞》)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6、谢枋得:以此比来,忠义第一人,生不得行其志,殁无一人明其心。全躯保妻子之臣,乘时抵瞒之辈,乃苟富贵者,资天下之疑,此朝廷一大过,天地间一大冤,志士仁人所深悲至痛也。公精忠大义,不在张忠献、岳武穆下。一少年书生,不忘本朝,痛二圣之不归,闵八陵之不祀,哀中原子民之不行王化,结豪杰,志斩虏馘,挈中原还君父,公之志亦大矣。耿京死,公家比者无位,犹能擒张安国,归之京师,有人心天理者,闻此事莫不流涕。使公生于艺祖、太宗时,必旬日取宰相。入仕五十年,在朝不过老从官,在外不过江南一连帅。公没,西北忠义始绝望,大雠必不复,大耻必不雪,国势远在东晋下。五十年为宰相者,皆不明君臣之大义,无责焉耳。 (《宋辛稼轩先生墓记》)

书法定制收藏--王树山草书展示

7、爱新觉罗·玄烨:君子观弃疾之事,不可谓宋无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驾驭之耳。使其得周宣王、汉光武,其功业悉止是哉! (《御批通鉴纲目》)

王树山书法 内容源自网络 请书友鉴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