捱打真的需要勇氣?為何克里米亞被奪烏克蘭始終不敢對俄動武?

靜夜史


烏克蘭之所以沒有對克里米亞事件用武力回應,原因很多。

木叔總結三點,沒一點都不支持烏克蘭和俄羅斯對著幹:

第一,克里米亞事件之前,俄羅斯軍事力量已經實際控制了當地。

1997年烏克蘭總統庫奇馬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簽署了兩國友好條約。規定俄羅斯承認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烏克蘭讓克里米亞實施自治。

從此之後,當地俄羅斯族的實力增大,特別是由於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租用了軍港,所以俄羅斯人也不斷進入。讓當地實際上出現了一種俄羅斯族和俄羅斯軍事力量管理的現實。

2014年的時候,俄羅斯軍隊在當地其實已經能控制各個重要交通要道和主要政府部門了。

在此背景下,烏克蘭軍隊都沒有辦法進入,因為克里米亞自治當局的軍隊,本質上也聽俄羅斯的。

第二,烏克蘭軍隊實力不行。

這點其實不用多說,是明擺著的事情。

烏克蘭在冷戰結束後軍事實力越來越差,很多軍工廠都被拆除,軍事實力大減,根本無力阻止俄羅斯對該國的打擊。

不只是在克里米亞,即使是在如今烏克蘭東部地區的頓巴斯,烏克蘭軍隊也沒能力但憑自己的力量,掃除障礙。

對付反政府分子都這樣,更別提對付俄羅斯正規軍了。

第三,西方不支持烏克蘭武力解決。

沒有西方的參與和支持,烏克蘭不敢也不可能對俄羅斯發動軍事進攻來奪取克里米亞。

就如同以上木叔提到的,烏克蘭自己的軍事實力和俄羅斯沒法比,所以要動武,必須有外援。

西方作為外援,當然會考慮自己的利益。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開戰,不能保障西方的利益,他們怎麼可能支持?

因此面對克里米亞的亂局,西方沒有提供軍事幫助,烏克蘭自己當然也不能冒險打擊俄羅斯。

因此客觀而言,烏克蘭當年沒用武力解決克里米亞危機,其實算是理性的選擇。


木春山談天下


俄烏不會兵戎相見,俄烏不會學美國的反恐戰爭出現的怪事徒弟打師傅而因克里米亞大打出手,克里米亞雖然是俄烏重歸於好爭論的焦點,但是如果烏克蘭急於求成反而什麼都得不到,等到俄烏兩開誠佈公友好合作之時,烏克蘭採取法律措施就算是不水到渠成,在法律法規面前還是有一絲希望的。

克里米亞是俄烏的事非之地,也是烏克蘭的領土,俄用西方所謂的民主在兄弟身上公投,真是讓人啼笑皆非,真相對錯只有俄烏兩國的法律法規知道,我們不必多言,但是在地緣政治戰略的今天,克里米亞是塊肥肉,美國虎視眈眈,北約又不離克里米亞左右,既然克里米亞已經拼入了俄羅斯,俄羅斯只有堅守,烏克蘭謂有走俄烏合作之路才有可能實現雙方治理克里米亞的可能,否則後果相反。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塘坳美如畫


蘇聯的解體是1991年12月25日,正值西方的“聖誕節”。在一片投降西方去過“好日子”的思潮中,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沒做好分家後如何過日子的準備。兩個國家滿腦子都是如向被西方接納,從此過上“吃香喝辣”好日子的夢想。烏克蘭比蘇聯解體早4個月就開始單幹了,葉利欽雖然很會折騰,把一個龐大的帝國折騰到破敗,卻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辦,只會每天用伏特加澆愁,根本沒考慮過克里米亞歸屬這個小問題,你想,十多個加盟共和國都丟了,克里米亞算什麼?烏克蘭也不是沒有考慮克里米亞問題,它們認為俄羅斯最有可能的是要回塞瓦斯托波爾,因為黑海艦隊在那裡,這個海港城市最大的可能是:和加里寧格勒一樣,成為俄羅斯的一塊飛地。



但出人意料的是,這件事竟很容易的解決了:一方面是葉利欽的好說話,另一方面是烏克蘭給了克里米亞高度的自治。這樣,有60%以上的俄羅斯人安心了,黑海艦隊基地也以租的形式得到了解決了,這件事已劃上了句號。但烏克蘭內部卻折騰不已,讓自己走向了不確定:一會要向俄,一會要向歐,這主要是烏克蘭以第聶伯河為界的東西兩部分意見不同造成的,還有國外勢力的操弄。第聶伯河以東,受俄羅斯影響大,工業發達,願意歸順俄羅斯。第聶伯河以西曾與波蘭,立陶宛,奧地利有過聯繫,主張加入歐洲。



所以,西方以街頭運動,“顏色革命”顛覆了烏克蘭。烏克蘭與俄羅斯結盟數百年,在心理上與俄羅斯還是在一起的,但人們又受到了入歐盟過好日子的蠱惑,民意受操弄,始終處於動盪之中。尤先科上臺了,親西方勢力竊取了政權,作出了入歐的選擇。當亞努科維奇上臺後,明顯感到入歐並不會成功,想退回來,結果反對派以政變的形式把他趕下了臺,讓波羅申科上臺。由此來看,親西方勢力的上臺,確實違背了烏克蘭的民意,澤林斯基能以73%的支持率當選總統,說明了烏克蘭整體上是無法接受西方的。



這就很好地解釋了克里米亞只有60%多的俄羅斯族,80%的投票率,97%的票支持迴歸俄羅斯這一現象。烏克蘭要對克里米亞動武,不僅違背克里米亞的民意,同時也違背了烏克蘭絕對多數人的意願。由於克里米亞迴歸了俄羅斯,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哈爾科夫都宣佈了獨立。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有能力考慮對俄羅斯動武嗎?自己國內亂成“一鍋粥”了,還是“火燒眉毛顧眼前”吧!再說,烏克蘭有對俄羅斯動武的能力嗎?連美國都不敢這麼想,讓烏克蘭去做,豈不是為難它嗎?


天太2


烏克蘭不敢對俄動武,它已沒有收回克里米亞的底氣和實力,頓巴斯戰事是個試金石,東烏民兵組織在俄羅斯支持下力戰烏克蘭正規軍,幾乎耗盡後者有生力量。

冷戰後,歐洲從前南地區到烏克蘭戰事,大國勢力決定戰事走向乃至勝負

1999年,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當時的南斯拉夫78天,通過武力干預確立了科索沃的分離乃至獨立。南斯拉夫戰火熄滅後,歐洲紛爭主要集中在前蘇聯地區,2008年8月格魯吉亞薩卡什維利挑起戰事,結果遭到俄羅斯的沉重打擊;2013-2014年烏克蘭危機加劇,來自東部親俄政黨的亞努科維奇總統被趕下臺。俄羅斯不失時機“收回”克里米亞,此後,烏東部幾個俄語州戰事爆發,俄羅斯不公開卷入,讓波羅申科的烏克蘭政府軍隊吃盡苦頭。


美國為首的北約逼迫米洛舍維奇撤軍科索沃,俄軍出兵打贏格魯吉亞戰爭、“收回”格魯吉亞、決定性影響東烏戰事,大國勢力決定戰爭結果。

烏克蘭元氣大傷,無力東烏軍事行動,奢談收復克里米亞,只能依靠“諾曼底機制”+美國援助與俄羅斯周旋

1991年獨立時烏克蘭軍事賬單驚人,但國家意志薄弱,在美俄利誘下放棄核武,且大幅削減常規力量。更致命的是國家凝聚力、經濟實力、民族團結同步削弱,特別是尤先科、亞努科維奇、波羅申科三位總統執政時期,烏克蘭已經沒有方向感,任由東西兩大勢力左右,結果是國家分裂,經濟停滯。

澤連斯基上臺半年多,基本止住波羅申科時代國家社會螺旋式下滑的境況。內政上清算前任,經濟上尋求外資,外交上立足歐洲,靠德法引路重拾“諾曼底機制”。

烏克蘭倒向美國不現實,因為後者不會大舉軍援烏以惹翻俄羅斯

從特朗普暫扣軍援要挾烏查實競爭對手事件的另一面是,美國更多是利用烏克蘭,把它當作對抗俄羅斯的馬前卒。同時,美國又怕“惹毛”普京,軍援集中於“防禦武器”,包括通訊器材、偵察裝備,後來轉為炮火定位系統和反坦克導彈,數量有限,基本成不了大事。


沒有國內共識,沒有外部強援,自身實力不濟,烏克蘭再有“勇氣”,也不會冒險動武挑戰俄羅斯!


ruixuezhaofeng


克里米亞的複雜性不是武力可以解決的。

首先,克里米亞本身公投要求歸屬俄羅斯,因為它8O%的人口是俄羅斯族人。其二,它本身就自治,有部隊,而且俄羅斯還有軍事基地。烏克蘭想動手也打不過。其三,俄羅斯近幾年在普京的統治下,明顯強大了。西方社會已壓不住它。這是十分重要的一點。美國人和北約雷聲大,雨點小,讓烏克蘭錯判了形勢,扣艦事件一敗塗地。生米已熟。涼菜了。


山而436


實力決定你的底氣!就目前來看,烏克蘭想要收回曾經是蘇聯的後來“送給”自己的克里米亞,太難了!

這個就沒有太多討論的空間,烏克蘭自從被美國蠱惑走上街頭革命、寡頭政治開始,連坦克都無法制造了,還談什麼跟俄羅斯動武?

另外,東烏克蘭現在事實上被俄羅斯控制,如果未來美國蠱惑烏克蘭繼續搗亂,甚至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東烏克蘭就會成為俄羅斯與北約的戰略緩衝區!而事實上北約秘書長也說了:烏克蘭加入北約日期未知。


英武


回答:俄烏“克里米亞”問題有幾方面:一,蘇聯時期將克贈與烏的。二,克進行了全民公投。三,烏與俄對抗實力不濟。四,美操縱烏“顏色革命”搞亂了自己。五,烏東弄獨立還未完。六,烏上層缺乏戰略平衡人物。


太行風韻


因為他沒有那個實力!如果動武的話很可能烏克蘭東部區都保不住了,所以這就是一個美國攪和下的啞巴虧。連美國自己都大跌眼鏡,沒想到普京會如此強硬和動作。


左右評說


他們本來就是一家人,現在是弟兄幾個分了家。雖然分家了但是還是親兄弟,親兄弟打架就會讓美國人成人之危來打劫。


天崖浪際無為無胃無行


那是因為沒能力,所以寧願得罪近鄰,也要跟著英,美。無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