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散文提高写作水平?

含笑7690


以我过往的经验,写好散文比写小说还难。小说题材可以虚构故事性强,只要把人物事件经过及时空背景叙述描写清楚就成功大半,而会讲故事的人都有一定的写小说基础。比如蒲松龄的《聊斋》,多是从村头巷口听野老村夫讲故事后再整理提炼出来的。

而要写好一篇高质量的散文就很难了,写好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确立主题,选好题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或二者兼有的散文,必须有一个“灵魂"(即主题思想)在里边,然后再用巧妙的结构和唯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给人以心灵启迪和美文熏陶的双重享受。

2.写好散文的精髓是"形散而神不散“,要散得开又收得拢,这就需要作者除了有丰富的语言词汇量外,还要有驾驭文章的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独到的见识见解感悟能启迪人心灵(也就是说头脑里要有货有储存)。

3.散文写作就像裁缝制衣,首先要选好布料量体裁衣,能在写作中紧扣主题迅速展开材料加工制作,关键点是把"领"和"袖"先裁剪好,其它地方就好办多了(有个成语叫提纲挈领就一语道破写作玄机),然后再把平时积累多年的金絲银线(丰富的语汇)信手拈来,经过精心组装缝纫,一件完美有质感的华服(即一篇精彩的散文)也就诞生了。

另外,散文与诗歌和绘画是近亲,所以要求行文要有韵律感和画面感,如朱自清的《春》和鲁迅的《雪》都是散文中诗情画意的经典,值得借鉴阅读。


用户思源Z


这个问题,我想通过“一文,一技,一练”

来说明吧!

【一文】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一技】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以抒情的笔调叙写了一位母亲鼓励女儿成功走出大山的奋斗故事。文章语言优美,条理清晰。它以时间为序,以“蒲公英”为线,串写了妈妈在女儿成长的不同阶段分别送给女儿绣有蒲公英的书包、连衣裙,以及绘有蒲公英的画的事情,以此激励“我”像蒲公英一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远的世界,成为“会飞的蒲公英”。

在文中,蒲公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既象征了“我”的成长,也寄托了妈妈对我的殷切希望,当然从更深远的角度来说,蒲公英更是象征了千千万万山里的孩子。同时,蒲公英的形象在文中被诗化,每个时期的蒲公英都那么美好而引人想象。

作文读者,我们可以从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中获得一些写作上的启示。

其一、线贯始终,文成一体。一篇文章如果能有一条线索来贯穿始终,就能使文章结构紧凑,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写文章一定要谋篇布局,精心构思。为了使文章有清晰的思路,我们不妨可以考虑在文章中设置一条线索。线索串起文章内容,使原本零散的字词句段成为一个整体,凸显文章的价值。这就好比精美的珍珠需要精美的丝线来串联一样,只有连成整串的珍珠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它可以装饰人体,提升个人品位。好文章也是如此,零散的思想就像散落在草丛中的珍珠,只有串成整篇的文章,思想才能熠熠生光。线索就起到了连缀的作用,一条有效的线索,能使文章的思想精髓明晰而快速地积聚起来,渗透进字里行间,让人阅读的时候,咂摸玩味,历久弥香。

其二、“象”由心生,以物征事。“象征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通过采取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上文中,蒲公英和人的成长也许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作者对蒲公英特征的突出描绘,产生了由此及彼的联想,也让我们领悟到文章要表达的含义。

作者巧妙地抓住蒲公英“飞”的特征,把蒲公英和自己联系起来。蒲公英的种子能随风飞散到各地,“我”也一步步地走到更远的地方,蒲公英的四处安家,象征了我的成长经历。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延伸了描写的内容,创造出一种艺术意境,引起人们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善用这种手法。作为象征的事物有很多,但无论是哪种事物,都一定要符合文章的立意,符合作者对主客观人、事、物的解读以及对文章内容的建构。总之,作为象征的对象一定是你内心最真诚的切实需要,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我们对文章更深彻的阅读诉求。

其三、以物载情,情物交融。“无情不文章”,没有一篇文章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不同的只是表达方式而已。有的直接而浓烈,有的间接而婉转。依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记叙文或散文中直接抒情的文章其实并不多,更多的则是把感情蕴蓄在某个载体之中。读这样的文章好比茗茶或品酒,我们并不希求冲下开水的刹那就浓香四溢,或打开瓶盖的瞬间就弥室生香。我们只是认为真正的好文章是值得慢慢品味的,尤其是作者的情感不需一进入文字就触到情感的激流,有一种喷薄而出的傲慢之势,它看似猛烈,实则简短肤浅,没有悠远长久的活力,它可能一瞬间就消耗殆尽,使你一下子就陷入了情感枯竭的尴尬境地。因此,茶就得慢慢品,越品越入味;酒就得慢慢酌,越酌越有劲。

含蓄隽永的文章中,个人情感的流露就像溪水的流注,从石缝间汩汩而出,溪水长流,汇溪成泉,汇成心湖。

【一练】

父亲的船

父亲到现在也没什么特别喜欢的事物,麻将?扑克?呵——据我所知,父亲从小到大最喜爱且唯一不变的喜好也就是捕鱼这件事了。 

父亲从小在河里长大,对河有关的事可谓是无所不知。只要与他讲到那些和捕鱼搭边的事,父亲的眼睛就会发光,他不会感到疲倦,说话的语气时高时低,就像置身于江河之上,波涛汹涌,连绵不绝。

自打换了新房子,家边就多了条河。父亲很满意,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从那以后,父亲买了艘船,每天凌晨几点,都可以看见一个清瘦的男人驾着小船,用力地划着桨,自在地穿梭于清静的水面之上。小船划破平静的湖面荡起阵阵涟漪,就如父亲眼角边一圈又一圈的笑意。有时,摇得高兴了,男人会迅速地立起身子,摇摇晃晃,像个小孩。

每天都这样,风雨无阻。曾几次,因父亲腰不好而想去劝阻他,但每次看见父亲撑着船靠岸,一手扶着腰,一手拎着一桶子的生鲜从船上下来自在而满足的样子,我那些所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的“豪言壮语”就再也不忍说出口了。

每当那时,父亲总会把一满桶的河鲜往地上一放,微笑着催促我说:

“快,儿子,快去把氧气泵拿来!今天的鱼很鲜呐!”

这时,我也就很乐意为他效这个小小的劳了。

父亲很快乐,我也很快乐。

曾几次,父亲也因身体不适休过几天假,但只要天一放晴,身子也仿佛好了。他会连忙带上装备,踏上“战舰”,离岸“出征”去了。

他说这是他的爱好,他一辈子也没干出个“伟大”的事,他就是爱抓鱼……但我从父亲的话语中听出一丝不甘。是啊,父亲从小在河边长大,又少年出去,闯荡江湖,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也好不容易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但也积攒了一腰身的病痛,迫不得已,才渐渐淡出“江湖“。

父亲也没另外特别的爱好,尽管已经放下了十几年的本事,但只要一提到船,他便有说不完的话,一见到船,他便像见到了老友一样,为什么?我也说不清楚。

也许,船就像父亲的父母也像父亲的孩子,既教会了他成长也把他带回童年,始终不变的还是他爱的船及船爱他的那棵心。

【点评】

习作借鉴例文,准确找到线索,贯穿全文,并成功塑造出父亲的形象。同时,文章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化语言,平淡质朴,如诉家常,娓娓道来。另外作者融情于“船”,船走情流,让我们体味到语言美的同时,也体味到至真至美的人情。


骅骏


有句话叫做实践出真知,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看书太少,而是实践活动太少,许多青少年写作文都拼了命的用所谓的修辞、成语等等技巧,可是技巧只不过是确定了作品的外表,内在有很多东西是技巧弥补不了的,不是让你出去打工或者是干什么具体的工作,只需要你看看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比如农产品种植、家禽养殖或者是天文知识,物理化学知识,让这个世界在你脑海里不再是空洞的泛泛的唯心的事物,减少你华丽辞藻下的无病呻吟和来自青春期对未来的不安的躁动。人分为社会属性和个性,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人个性最强烈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所谓的修身养性打磨棱角,当然,学校的无聊事情已经够烦了,所以不妨看一看那些改造世界的书,而不是宣泄感情的书,无营养的成功学和各种心灵鸡汤、碎片化阅读的知乎和微博,都是在慢慢消磨你的锐气你的意志力,比玩游戏带来的伤害大多了,你要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性格,这样一来你写文的深度就有了保障,将来写出的文章就会回味无穷富有生活气息,把那些堆砌华丽辞藻的同龄人比下去,何乐而不为?


小学快乐课堂


对于学生来说,散文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入门文体。但是散文要想写好,还是比较难的。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跟着课文上的散文,仔细学习散文技巧。

第二,要多练习散文的写作。

第三,要多看些经典的散文著作和名篇。第四,要看一些关于散文写作技巧的书。当然了,如果说能得到一些散文作家的指导。这对孩子的散文写作,效果非常明显。




壹读写丘河


首先多看一些,散文,注意散文的开头,结尾,段落格式。

其次把一些优美的有个性的语句背过,尤其是开头或者结尾的句子。

收集一些著名散文里面的名人名句,背过,并运用到写作当中。

最后,写作之前先想好大致的题纲,写的时候边写边调整提题纲,无论你是想写抒情散文还是叙事散文,都要看很多文章,而且要看懂,这样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茶疗小天使


怎样通过写散文来提高写作水平呢?

1要善于观察,善于掌握在生活中发现的素材。

2要勤练。

要善于动笔,不要光想不写。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不经常动笔,时间长了,对写作会产生畏惧。

3.要多修改。

文章写好后,自己先认真读几遍。每读一遍,都会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修改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4.揣摩修辞和造句。

仔细揣摩修辞和造句,可以锻炼用词准确的能力


慈云祥


散文是一种笔法灵活的文学样式,同时,散文的生活气息浓厚,而且散文篇幅可长可短。因此,选择散文写作来提升写作水平,是一种很好的写作训练策略。

那么,怎样通过散文写作来提升写作水平呢?

首先,写作能力第一方面就是写作选点的问题。散文写作的触点往往是在生活点滴中寻找,一触即发,皆成文章。所以散文写作可以提升我们捕捉写作灵感的能力,写得越多,捕捉写作触点、触发灵感的能力就越强。

其次,散文写作特别关注语言审美。因此,散文写得多了,语言诗意化的能力也增强了,写作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即语言表达的能力,得到了最好的锻炼,语言审美的水平也就水涨船高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如果你长期写散文,就养成了关注生活的好习惯。一个关注生活的作者,永远都有写不尽的生活题材。


写作与语言密码


形散而魂不散是散文的精髓。把描述心境的语言文字写下来,然后排排序。然后喝酒至微醺,再改写一次。接下来封存起来,一年或两年后拿出来再酝酿。这样慢慢就找到你这篇文章的精神了。

不知你能否这样做?太多人写文章是为了出名。早就没有那个时代了,写一篇文章吃一辈子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心境的培养和傲气的养成,这需要静心,随时保持清醒的正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聒噪,不争名……


宋彬Max


首先要多掌握词汇,办法之一是多看书,也可掌握生活中的鲜活词汇,还有背词典,背成语词典,第二多看别人文章,特别是名家散文。第三掌握写作技巧,有这方面书,散文有形散神不散之说。第四多参加社会活动,多经历各种事情,有感悟有内容可写,总之要多花功夫,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


手机用户59997360250


想提升散文写作能力。重要的是多看书。书看多了自然而然就有灵感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