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最终追求的是实用性,还是艺术性?

临池管窥


硬笔书法最终追求的是艺术性还是实用性?本人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看。

应该说硬笔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新产物,属于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是以书法艺术为终身职业者来看,硬笔书法的习练创作肯定要想方设法地追求硬笔书法的艺术价值,不断是提升硬笔书法的笔法,章法,结字,布局的艺术水准,同时,更要在毛笔书的博大营养中传承创新,使自己的硬笔书法作品不偏离书法艺术的轨道,呈现传统书法艺术的中正浩然之气,所以说艺术性是专业书法艺术者最直接,最根本的追求目的。

因为硬笔书法是当代的书法新生物,它的实用范围之广更是远超毛笔,是全民最实用的大众艺术。所以说,实用性是其最直接,最广泛的标志。一手好的硬笔字,不仅能展现书写者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才华,同时它一样具备毛笔书法的修身养性之功能,在正常工作中大放异彩之余,还可随手铺纸取笔,或手抄歌词诗赋,或临学古帖,或写文抒情。可以说实用性是大众习练硬笔书法的最广泛,最直接的目的。

本人是硬笔书法的忠实爱好者,以下是本人学习硬笔书法的手稿,希望有机会与更多同道交流学习心得。











一生是少年


在硬笔尚未普及、毛笔一统江湖的年代,毛笔书写也是实用性第一、艺术性次之。硬笔书写更是如此。



古代有专职的文人,但没有专职的书法家。司马相如一篇赋文价值千金,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只能换只大白鹅。像范曾这样人还健在作品就成天价的,古代基本没有。古人写字,确有附庸风雅的成分,但修心养性、陶然自乐的多,毛笔书法实用性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

自从硬笔书写普及大众以后,毛笔书法正呈现出逐渐脱离工具性、实用性走向纯艺术性的趋势,因此传统的毛笔艺术也越发显得珍贵了。虽然当代毛笔书法的艺术层次水平与古代相差甚远,但必须承认今日书法市场是相当火爆的,远甚于历朝各代。



硬笔书写主要是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工具性与实用性为主,但硬笔书法不同于硬笔书写,既然提升到“书法”的高度,艺术性必然就成了第一追求。之所以需要特别强调这一点,抱庸觉得,从书法艺术的内涵与高度上讲,硬笔并不比毛笔低矮,在书法艺术内核上,软笔硬笔都一样。

硬笔书法才走过一百年,硬笔书法艺术的开拓开垦刚刚起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技法开创,都还有宏阔的空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书法历史不会一成不变,硬笔虽小,受众极广,实践最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抱庸妄谈。


抱庸詩書


观点:人各有志,每个人的追求并无对错之分――只要规矩练字,不论练的是古或今、楷行魏、隶篆草、妍美或拙朴,都应尊重!

就我而言,追求的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平衡,而且确信,硬笔书法与实用有折衷平衡的――相对而言,更为侧重实用性!


在我看来,硬笔书法艺术能表达的书法美,不但软笔书法都能表达,而且能表达的更好。软笔书法的表现力,其书法美的广度、深度,确实要超过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的实用性,是相对软笔书法为数不多的独特性。

练硬笔,若不注重实用性,要追求纯粹的书法艺术,倒不如直接就练软笔书法,当然,这还是就我而言的。

其实,硬笔书法,有的是偏向书法艺术的,偏向书法艺术的对实用性帮助不大。

比如:若是临的九成宫,哪怕临的再好,你可以观察下,对硬笔的日常字帮助不大!

若是临的是古代行书,对硬笔实用性帮助就大了一点。

若临的是现代行书,实用性帮助就更大了,因为现代行书字贴字的结构,还原并尊重了硬笔笔尖的物理特性,这是古贴做不到的,但现代行书字贴的书法艺术性肯定相对要差一点。

所以,这是有些辨证关系的,也牵涉到取舍。鱼与熊掌有时能兼得,需要动脑筋,下功夫。


行书一点通


很高兴能回答题主的问题。

首先,既然提到了是最终的追求,我想结果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艺术性。

硬笔书法是从传统书法中发展而来的,主要用于取代传统书法中实用的价值,传统书法也是一样,起源也是基于实用。所以,硬笔字的出现到发展非常迅速,但他的发展始终没有脱离传统书法的影子,并且也是沿着传统书法的路子一直在发展。

我们每个人从实用出发接触硬笔字,他伴随我们很多年,很多场合也要用到硬笔字,但是,不是真正的爱好者,随着自己钢笔字使用面的缩小,没有人会太多的去关注他。只有爱好者才会始终坚持,当然,对于他们而言,就不是单纯的实用了,他们追求的是艺术,所以,坚持到最后的,都是艺术的路子,于写的好不好没有太大的关系。





壹庸诗书文


我也写写




管戈


我个人认为,写字,追求实用性,而书法,追求艺术性。

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应该是既谈不上实用性,也谈不上艺术性。因为刚开始的基础练习阶段,还不需要太确定的方向。这有点像高中分班,只有到了高二,基础科目基本掌握后,在开始选择方向。

个人建议:在基础练习阶段,不论硬笔还是毛笔,先暂不考虑方向,根据练习中的思考来进行选择。


西廨七叔


硬笔书法最终追求的是实用性,还是艺术性?

个人认为不必将二者孤立开来,实用性和艺术性实为互补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理,硬笔书法亦然。毛笔书法也是由实用而上升到书法艺术的,反过来又会推动毛笔书法普遍应用水平的提高。实用是基础,艺术是升华。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相应的各种文化也应顺应发展这个潮流。个人认为,硬笔书法没有最终的追求,只有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说的不一定对,大家斧正……








杨军108398491


硬笔书法最终追求的是实用性。硬笔书法再怎么上蹿下跳,也无法超越毛笔在书写间的出神入化的"怪异生",毛笔由于性软,扭捏之间便可产生展示出意想不到的笔情墨韵,正是毛笔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恃性,成就了毛笔字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这书法艺术,它直叩书者之心扉,"书为心画”是也。这是硬笔书法远远无法到达的书写境界,只因为,硬笔书法受制于一个"硬"字,这"硬"硬是将表情达意给硬生生给截住在笔梢毫未,致使书法那千般柔情万种媚态无法表现,硬笔再怎么不情不愿也无法扮得出"艺术性”出来蒙人吗?故因此,硬笔书法的最终归属只能是实用性,而不是艺术性。"既生俞,何生亮",灭了毛笔字,硬笔字当然具有艺术性。附上几幅毛笔字,以志永垂不朽。











林庆逢358


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民族,从汉字的产生就足以说明他的与众不同。古代著名书论家张怀瓘曾在《书断》中对我们祖先创造汉字有这样一段描述:“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纹鸟兽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为古文。”世界上众多民族中唯有书法只产生于中华民族,他凝聚了我们祖先超高的艺术想象力、概括力和表现力,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书法,特别是硬笔书法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传递信息等,都离不开写字,人们常说字是人的门面,所以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把字写好,不仅要求书写迅速、正确,更追求美观漂亮,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当今社会,物质高度发达,人们越发追求精神文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重任,教育部也曾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纲要明确指出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硬笔书法不仅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更具有超强的艺术性。二者紧密相连。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现在也正在今日头条中跟随硬笔书法教学视频学习,看到那些硬笔书法,真是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羡慕至极,把能写出一手美观、漂亮的字,作为自己后半生的最大心愿。书法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用心写好汉字,跨入书法艺术的大门,通过练习写字,养心愈疾,畅达延年。灵心焕发,无疾而寿。中国书法艺术一定能够代代相传。


王凤云wfy


硬笔字,好比快餐文化,极具广泛性和普及性。在短短不足百年的历史,发展速度惊人,迅速达到巅峰。有着数亿人书写硬笔字,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大事件,也是书法史上的一大创举。这一壮观的历史现象,固然有诸多因素,也与硬笔的特性有关:

一是便捷,不需要毛笔书法的笔墨纸张,随身一支笔就搞定;

二是书写性强,笔法不像毛笔字复杂,随手写;

三是实用性强。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到处 都需要。

她的诞生,是文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最接地气的文化现象。而当她的接地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被手机、支付宝、淘宝等现代工具所替代之后。她就像满街的快餐店,一夜之间消失。硬笔字的实用性,仿佛已离我们远去。

失去了实用性之后,按理应该凸显其艺术性。好比邮票,失去了通信的主功能,收藏价值就越发得以体现。但她又不同于收藏品,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与毛笔字相比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一是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受众体明显缩小。虽然,她还将在较长时间里,在某些特定邻域继续下去,但她的影响力已大大减少。

二是不像毛笔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三是笔法简单,相对固定的笔性和书写的形式,都将影响硬笔书法的发展空间。

硬笔书法究竟何去何从,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坚持硬笔书法特性。硬笔笔法不像毛笔复杂多变,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在硬笔书法实践中,不断总结笔法理论。硬笔书法主要靠指力掌控笔,通过手掌和拇指、中指、食指等的合力,形成执笔姿势,而运笔动作依靠腕底部与桌面的支撑,并通过手掌和腕的联动,完成书写。因为硬笔尖不像毛笔那样有弹性,但也具有一定韧劲,只要熟练而灵活运用腕力,就能实现如毛笔书法一样的提按、使转以及调锋,从而实现硬笔点画的丰富变化和笔势、结体的灵动之美。

二、形成硬笔书法特点。作为硬笔书法,虽然有着毛笔书法的共同之处,都是以文字作为依托,兼实用、艺术与一体,五体皆能。但硬笔毕竟不同于毛笔书法,自身定位要明确,如何建立起自己的书法语言体系,有着自身的审美取向,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当代许多硬笔书法家的风格还不够成熟。庞中华、顾仲安等硬笔书法,虽具有大家风尚,但影响力不够。黄若舟先生的“快写钢笔字”,最具有硬笔书法特性,值得硬笔书法爱好者的学习和研究。我把硬笔书法之特点归纳为:点画流畅又挺拔,提按使转要自然。笔势灵动牵丝带,呼应联系皆分明。结构分布需匀称,错落有致随其形。

三、背靠大树好乘凉。绑定毛笔书法,走互相结合之路,既与毛笔书法保持距离,又自创一条新路。最近,看到网上有许多类似弹性软笔(非毛笔)、或硬笔,书写的字体,有一笔书、简书、快写体以及与古老文字如甲骨文、铭文等相结合的象形书体。这些书体以实用为原则,兼顾艺术欣赏,可充分发挥硬笔或中性笔的优势,同时,汲取毛笔书法特点,在当代书法走向低迷的时候,不失为书法的一条新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