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十五夜望月》有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

佳思佑玩爆语文


您好,您的问题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好在哪里?

我是诗林撷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中秋望日怀人的名篇佳作。全诗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圆月悬空如镜,呈现出明亮圆满和美丽的视觉形象。清辉泻地,桂香浮动,令人陶醉,它曾激起多少诗人的灵感,迸发出万千诗情。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文中,可以说俯拾皆是,这首七言绝句,既为其中的名篇之一。原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作者在中秋之夜为思念故友杜郎中所作。施总,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述,表达自己对固有无限的思念之情。

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写亭中赏月之景。那皎洁的月亮,将清辉洒满庭院,一片银白如雪,很自然使人心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地白"两个字,从视觉入手,写月色之美,给人清澄丶空明之感,让人不由得沉浸在清净悠远的意境中,躁动不安的心也慢慢沉静下来。“树栖鸦”则是从听觉着手,因为即使月光清澈,也很难看到黑色的鸦鹊,想必是白天的时候,庭院中是叽叽喳喳,聒噪一片。而此时鸦鹊都安息下来,偶尔从布满银光的树丛中透出微微几声呓语,生怕惊动了这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进一步借助感觉写月景。月夜渐深,凉气袭人,阵阵桂香扑鼻,伸手探桂,秋露不知何时已经把桂花打湿了。秋露降临本无声,而作者在这里用“无声”二字并非多此一举,因为如此寂静之夜应该连露珠的降临都听得见,只因我陶醉于这月夜美景之中,因而察觉罢了,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这圆月高照,万籁俱寂,寒气凝露之夜,作者仰望明月,凝思入神。“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此时比分拓开,从微观转为宏观,把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感推向大众,有“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之意。在这秋高月明之夜,像我一样思念亲友的人应该不少吧?孤寂之感稍逝,那么万千离人之中,谁的相思最为深长呢?诗人猛然一提,将情感推向高潮。

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向朋友表达思念之情,所以很明显,诗人是为了说自己的秋思最真挚,采用疑问,“不知秋思落水家”远比直抒胸臆,更为意韵深邃,回味无穷。这里的“落”字化虚为实,心颖妥帖,质地有声不同凡响,仿佛那秋思,随着月光洒落人间一样。

这首诗写月景层次井然,有动有静,虚实结合,和谐统一;写思情,从具体到抽象,思绪缓缓晕开,情感层层推进,情景交融,含蓄委婉,情深意远。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诗林撷英


引言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有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要回答这个问题,仔细品一品这首诗,我们就会了然于心。

解题

《十五夜望月》这个题目交代的其实挺多。“十五夜”说的是农历一个月的第十五天,这天恰好处在一个月的最中间,是月圆之时。人们常常于此时望月,我想可能因此这天被称为“望日”。诗人王建在这天就做了这件事——望月。月亮在古诗中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它所蕴含的情感往往是思乡怀人,正如李白所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当然这不是月亮唯一的含义。

中庭地白树栖鸦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往往入韵。这句中的“鸦”和后边的“花”“家”构成有押韵,押的是麻韵。其中“白”字是古入声字,所以当按仄声理解。

中庭,即庭院中央。因为月光皎洁,地上呈现出一片白色,正如李白所写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树上栖息着乌鸦,它早已熟睡,并不像王维《鸟鸣涧》中的那只鸟“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为什么要写乌鸦睡觉呢?这自然不是闲笔,都是为了衬托人。诗人为何能知道乌鸦栖息于树上熟睡呢?自然是因为诗人未眠啊!那又为何无眠呢?这自然又是因为诗人心中有所思,情愁难以排解所致。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仄仄平平仄仄平

冷露、桂花这些意象都向我们在诉说,这是一个秋季。我们常说“八月桂花遍地开”,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在一个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诗人王建有所感而写的一首诗。在讲上一句的“树栖鸦”时,我说乌鸦熟睡了,可能有人不以为然。我判断的依据有两个:一是诗人用的是“栖”字,与王维用“惊”字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意境;二是本句用“无声”二字,紧承上句的“树栖鸦”,同样描绘的是寂静无声的场景。“冷”“湿”二字先后出现,给前两句的写景蒙上了一层凄清冷寂的氛围,在为后半部分的抒情做准备。这些都是景中含情的写法。


今夜月明人尽望

平仄仄平平仄仄

这一句算是彻底落实了,这首诗的确是在八月十五的中秋夜写的。“今夜月明”是中秋节的自然特征,“人尽望”是中秋节的民间习俗。人们都在中庭赏月,都能看得见月光皎洁,地白如霜,都能闻到桂花的馥郁芬芳。只是有些人是一家人团聚,共坐中庭;有些人却只能独立中庭,与家人“千里共婵娟”罢了。因此,有些人是喜悦的,而有些人则是黯然神伤的。同样的中秋节,却因处境不同,有着不一样的心境。

不知秋思落谁家

仄平平仄仄平平

诗人王建是哪种人呢?是一家团聚于中庭了,还是“千里共婵娟”的一类?从前两句的铺垫来看,我们的诗人不大可能是第一种人,应该是第二种人。一家团圆必是赏月的热闹场面,那么他就不会敏锐地发现“冷露无声湿桂花”了。最后一句诗人问“不知秋思落谁家”,虽然别人有没有“秋思”不敢肯定,但是自己肯定是有“秋思”的。“秋思”也就成了本诗的诗眼,这是诗人写这首诗最终要表达的情感。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个题目就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中的“秋思”表达的就是对朋友的怀念。

如果仅仅是这样,这首诗也就没什么奇特的地方了。这首诗之所以令人称道,广泛传诵,是因为这首诗写的不是一人之情,而是写出了人类的普遍情感。今夜月圆明如水,诗人王建能看到中庭地白,能看到乌鸦栖树,能看到冷露无声湿桂花,其他的人也是可以看到的。这是这个季节,这个夜晚普遍的一种景象,不是诗人所独有,只是被诗人发现了而已。几家欢喜几家愁,诗人发现的就是其中的愁。今夜满怀愁绪的岂止诗人一人?后世读诗之人中,尤其是在中秋之夜吟诵起这首诗,满怀愁绪的也不止一人。这首诗它引发了读者的感情共鸣,尤其是最后一句,代入感特别强烈,每一位读诗人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诗人。

这一句的用字也特别讲究,尤其是“落”字。秋思,那是一种情感情绪,没有实形,是很抽象的一种东西。诗人偏偏给一个“落”字来形容它。这“秋思”就仿佛有了形状,有了重量,它从天空掉落而下,一直掉到人们的心坎上,让人心情沉重。这“落”字化无形为有形,无抽象为形象,让我们这些读诗人一下子就能察觉诗中的愁绪,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结语

王建并不是一个特别有名的诗人,但是他的这首诗确实非常出众,我觉得主要好在以下几方面:

  1. 情景交融。前两句写景,用白描手法,非常简洁概括,形容月光只用一个“白”字,形容乌鸦只用一个“栖”字,形容露水只用一个“冷”字,形容桂花只用一个“湿”字,却非常好地营造出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让人身临其境。

  2. 抒情具有普遍性,引发读者共鸣。最后的抒情从个人的狭隘情怀中跳脱出来,写出了人类的普遍心理感受,代入感强烈,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

  3. 炼字讲究,尤其是这个“落”字,将抽象无形的情绪写得形象可感,打动人心,可谓是一字千金。


小锅煮书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出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图。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无疑,这首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不仅仅是景物的描写,更是末尾转入的抒情。

1.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时间不详,但我们可以知道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而且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2.关于此诗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的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3.赏析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就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一样。诗人开篇就给我们营造了一个鹊鸦伴着月光入睡、积水空明、澄净素洁的优美氛围,而“地白”二字,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李白的千古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让读者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写露水打湿了桂花,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也许是诗人看到眼前的桂花树,闻到阵阵花香而作,也许是诗人看到月亮而想到月上的桂花树和寂寞孤独的嫦娥,有感而发。这句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的同时,仿佛让读者也能闻到桂花飘香一样。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大家共赏一轮圆月,在家乡的人和离乡之人互相思念,望月怀远,情到深处,自然而然吟出这两句。诗人不是正面写自己的思乡之情,而是用一种委婉的语气道出那说不尽的乡愁会落在谁家,这就将诗人的情思表现得含蓄深沉,实在是高!

整体来讲,这首诗营造的意境非常优美,而且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幅中秋望月图,把读者带入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之中,再加上最后意味无穷的结尾,将离别思聚之情表现得委婉动人!


不定时读书


王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有哪些地方写的特别好?

回答

这是王健在中秋夜,望月亮寄给杜牧唱合诗。

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简述

中秋子夜的天井,披撒着柔和而银白色的明月光,并且见到了桂树上栖着乌鸦。随着夜深凉意,冰冷的露水悄无声息滴落在了桂花的上面。

今天中秋夜里这圆圆的明月,普天下的人都尽情的凝望着,不知道秋天的思绪情怀都哪家里有?

诗人在后两句,虽然是写给一个人的诗,却显示出了胸怀广阔,着意到了全天下人的望月情思,这是此诗的写作独到之处。

🌿🌾🌲

🎄🌴🐫





野骆驼9005184025938


王建(768—835),字仲初,颖川人(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度从军,约46岁入仕,世称王司马,约64岁官拜光州刺史。

《十五夜望月》全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此诗以景起以情结。前两句写:月光照在庭院里,地面泛起了白光,树上栖宿着乌鸦,轻盈无迹的冰冷秋露浸湿着桂花。夜深寂静,月光白洁,庭院树栖鸦,丝丝寒意,轻轻袭来,露冷湿桂花。后两句写:皓月当空,有谁不在望月思深,却不知浓挚的秋思落在谁家?月明人远,委婉情长,别离思聚,悠然不尽。

全篇炼字精准,无堆砌做作之感。地白、冷、无声、落,点睛出彩。


彼岸明光


唐代诗人王建写的《十五夜望月》,原文如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从通篇的字里行间来看,题目中的“十五夜”应该是指中秋月圆之夜。分别描写了中秋夜月下的景色和望月怀人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寂寥、凄清、冷落、沉静的中秋之夜的画面。此诗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意境优美,韵味悠长。

“中庭地白树栖鸦”,诗人开篇点出了望月的地点。以“地白”二字,给人以积水空明,素洁清冷之感。又以“树栖鸦”三字,凸显出夜的寂静和空灵。全句无一字着人,却已抓住了读者的心,时时都在窥探清宵树影里的孤独清冷的望月者。

“冷露无声湿桂花”,承接首联,借助“冷露”和“桂花”,的景象,进一步渲染出中秋夜色下望月的情景。“露”是“冷”的,于无声处,将“桂花”浸湿。也于不声不响处,点明了时节。如此重笔,既写出了一个具体的可触摸的中秋夜月,又表明了夜的深沉和寂静。让人感觉桂花飘香,寒气袭人,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今夜月明人尽望”,颈联一笔宕开,从单纯的写景,转到了写望月的人。由己及人,从一个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的望月人。同是“望月”,每个人都有着感秋之意,怀人之情,而每个人所感所思,却又不尽相同。

“不知秋思落谁家”,尾联以问作结,有明知故问,心知肚明的深情流露。诗人怅然于亲人的离散,在本该阖家团聚的时候,只能凄清孤苦地望着一轮明月,遥寄相思之情。心中的苦闷,是不言而喻的。他的“思”是深沉的,是浓烈的。然而,诗人却并不从正面着笔,直接抒情,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用了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浓浓的思念会落在谁的身上。似虚而实,将对月怀人的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委婉含蓄。

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结构上,起承有序,转结自然,浑然天成,而无雕琢痕迹。通过形象的语言,丰富的联想,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氛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特别喜欢“冷露无声湿桂花”和“不知秋思落谁家”二句。运用平实的语言,蕴涵了无尽的意境。





老猫一九七一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写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词。

这首诗好在什么地方?

且我认为,这首诗好在三处:意境、画面感、情感表达

首先:意境

这首诗,不需要看内容,只需要一个标题,就知道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诗人王建夜晚佳节到来,这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是我却不在家。

内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思念着家乡啊?这两句,不但将家乡的故人思念远离的亲人,远处之人对月望天,思念家乡的感觉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两句词,不但对词工整,而且寓意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意境:就意境二字所言,这首诗写的意境非常的幽美,生动形象的词语,丰富的现象,渲染出中秋佳节,在外游子望月思念家乡,故人思念游子的情绪表达得很好。把月明人远,人人都在感叹的意境给勾勒出来。

且我认为:就诗词的意境而言,这首诗已经将诗情画意体现出来了。而且将离愁表达得非常婉转动人

画面感

这首诗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画面感十足,不管是开篇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还是结尾的今夜月明人望尽,不知秋思落谁家。

都是很体现画面感的。

中庭地白:这四个字,不是写雪,而是在写月光,皓月当空,月光照落下来,打在地上,让大地有一种雪白感。在加上“树栖鸦”,想象一下画面:

在窗口边站着诗人王建,洁白的月光打在院子的地面上,院子边上有几颗老树,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月光斑斓的照在上面。何等冷寂?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一句不需要解释,同样是用想象的画面感。

外面很冷,冷气袭人,院内有几颗桂花树,桂花的香气缓缓袭来,而外面的天气极度寒冷,不需要用眼睛去看,只需要看着月亮,闻着花香,思念着故乡,吹着冷风。就知道那几株桂花上面已经挂满了露水。

当然,这个桂花也可以解读为,天上的月亮,因为月亮上面也有一颗桂花树不是!反正不管哪一种解释。画面感都非常强。

今夜月明人尽望,这一句的翻译,就已经是画面感出现了。

今天是中秋十五,如此美好的佳节,如此明亮的月光。有无数的才子与家乡的亲友,同时举目望着天空,看着月亮。共同思念着彼此。

<strong>

情感

作为一首中秋佳节的诗词,乡愁二字少不了。这一首也不例外。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词,把“情感”二字演绎到了极致。皎洁明亮的皓月当空,如白皑一般的月光洒向大地,无数背井离乡的游子纷纷在这一刻举目望月,思念家乡。那遥远的家乡之处,是那盼望着游子早日归来的家人,也在举目望天,思念着家人。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王建不说自己在思念家乡。只是借用前三句,表达所有人都在举目思念。最后一句,不知道这中秋佳节之日的思念之情会落到哪一家?其实是在自叹。


总结一下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是名气不小的,抒写中秋佳节思乡的诗词。这首诗之所以如此推崇,最主要的就是从“画面感”的描述,“意境”的展开,以及情感的共鸣。三重寓意,把这首诗推到了顶峰

以我看来,这一首诗词最妙的地方,就在于不正面写作者的思乡之意。而是描写了宏观场景,每一个读到的人,都把自己带入了诗之中。自然而然的在眼前展开了一副中秋思亲的画面。尤其是最后一句落谁家?更是来自灵魂级别的考验,谁人不思家?


歪叔随笔


第一,意境美。诗歌选取月光、树木、露水、桂花四个意象,月光与湿露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象,意象的组合形成了一种清冷的气氛,与诗人的思乡情感相一致。

第二,感情真挚。中秋望月是中国文人的永恒主题,但是各自表达的感情有异。李白“床前明月光”之诗用质朴的语言写出诗人对故乡的怀念;杜甫“今夜鄜州月”以妻子的视角别出心裁的写对妻子、儿女的怀念;苏轼“明月几时有”表现出虽无法相见但仍然对彼此的祝福。此诗为单纯的写思想,“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家”一暗含对比,以大家都在赏月之乐与自己之孤独作对比,“秋思落谁家”之问,说明天下间流离失所的人们都在此日对月寄怀,于此,诗人将一人之情扩大至万千之情,增加乐感情表达的力度。

第三,情景交融。写景,选取的是清冷的意象,情感呢,抒发的是旅人的思乡之情,二者结合,将中秋的主题,思乡怀人的寄托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少女心与文士梦


《 十五夜望月》

  •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鉴赏

题中的“十五夜”,应指中秋之夜。

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

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

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

  • 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

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

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

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 “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 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

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

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

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

  • 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

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

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

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

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

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

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

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

  • 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

  • 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

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


古今书史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王建(768一835),字仲初,颖川(今河南许昌)人。

庭院之中满是白色。足见月光之明亮。扣题,"十五夜",明,则鸦惊不能宿,所以曹操"短歌行"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里说"树栖鸦"是区别夜深月斜的时候了。由于夜深,所以露水打湿了桂花。"桂花"是秋景。"无声"是秋露初生,还不很浓,故虽沾花而未下滴。这体物可够细了。这个夜晚赏月的人可多了,所以说"人尽望"。但是,在许多人当中。谁是满怀秋思的呢?(思字,在这里念去声,指对家乡,亲属或爱侣的怀念。如,女子在家怀念丈夫,可称为室思,怀念丈夫的女子可称为思妇)。这里的一句潜台词是:恐怕只有我了。(谁家,即谁。家字在这里是句尾助词,无实义。)此诗的第二句体物极细,写得很好。第四句,中秋夜月,众人皆同,而秋思满怀,唯独有我。其秋思之深,跃然纸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