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你是否也将自己变成影片中的“傻子”?

《三傻大闹宝莱坞》:你是否也将自己变成影片中的“傻子”?

文丨卿心君悦

那一年,观看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时,正值青春年少,从影片中看到的是无数笑点的堆砌与浓郁友情的渲染。多年过去,在生活中洗掉了曾经的轻浮与幼稚后,再次回味,原来“三傻”不仅是影片中虚构的搞怪形象,还存在于每个人的身边,甚至就可能是你,我。

“一傻”——“南辕北辙”的生活

影片以大学校友兰彻、法罕与拉加三人为剧情推进的线索,三位挚友,三种思想,三种价值观,汇聚在同一所大学的同一寝室,就这样开始了啼笑皆非的别样生活。

《三傻大闹宝莱坞》:你是否也将自己变成影片中的“傻子”?

《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先来说“三傻”中的法罕,一出生就被父亲安排了未来的生活——考入帝国理工学院(当地最好的工程大学),成为一位有前途、有声望的工程师。出于家长理性的眼光与长远的打算,未曾征求过儿子法罕的意愿,可能在父亲的眼中这样的规划也不会存有质疑,在父亲看来,这是儿子最好的出路与前程。

但法罕长大后,却发现自己更为喜爱摄影,尤其是拍摄野生动物,他的这一爱好从父亲察觉的那一刻起就予以了否决,不问缘由更没有商量,在父亲积威已久的形象下,他从不敢提出相反的意见,更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

最终,他还是以刚好合格的成绩考入了父亲理想的学校,因此结识了室友兰彻与拉加。在入学典礼上,校长“病毒”在欢迎他们入校之后,提到了考入这个学校的难度与价值,还流露出自己儿子复习三年未曾考入这所大学的遗憾,但这个遗憾只属于“病毒”一人,随着剧情的发展,他的儿子意外身死,原因不是自杀,而是“病毒”不愿意相信的“谋杀”,是他亲手逼死了儿子,因为他儿子的理想并非是工程师,而是作家,当然这个故事的真相法罕并不知道,但若非在大学里遇到兰彻,或许他的未来也是一片黑暗。

《三傻大闹宝莱坞》:你是否也将自己变成影片中的“傻子”?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第一次相遇,法罕就十分崇拜兰彻,无论是入学当晚兰彻将大家都知道的初中物理知识(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化为实用来整治高年级学生的欺辱,还是在入学典礼时,他当众质问得校长哑口无声,但是他如此崇拜的兰彻却并不讨学校老师与校长的喜爱,第一堂课就因对机械定义的独特解答被驱逐出课堂,可就是这个白天很少正常上课,夜晚也不过多复习课本的兰彻,大学时期永远是同届的第一名,让天天熬夜苦读的“消音器”查尔图只能屈居第二。

身为朋友,他为兰彻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但是同为“三傻”的他与拉加却次次成绩垫底,又实在有些尴尬,好在三人的友情化解了这个原本可能产生隔阂的危机。在毕业前夕,一次三人喝醉时,兰彻说出导致法罕成绩不高的原因,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他志不在此,学到的知识与他的理想是南辕北辙的,兰彻曾在他家中看到过他拍摄的照片,寝室的密切生活又让兰彻发现了他藏在书包中一直未曾寄出的信——想向他所喜爱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学习,兰彻劝他,不要浪费天赋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

“要是迈克尔·杰克逊他爸强迫他去做拳击手,想想这将是多大的灾难?傻瓜一个,深爱着摄影,却选择工程。”

兰彻希望他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将天赋发挥出来,但是对于法罕而言,父亲的安排成为了他选择梦想最大的阻碍,他没有勇气去对抗,后拉兰彻私自把这封信寄了出去,收到对方的回复后,劝法罕勇敢的选择自己的生活:

“就这一次,抛开你的恐惧,要不然以后哪天你进棺材都要后悔,只有一点勇气,你就可以改变生活。”

我们有时总会厌倦生活的无趣,有时还会厌恶自己的一事无成,我们看似朝着理想在努力,可过程中却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我们会将此归罪于他人的安排,还会为这种安排施加种种不可抗拒的因素。然而事实上,自己才是生活最大的决定人,让他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本就是一个笑话。

《三傻大闹宝莱坞》:你是否也将自己变成影片中的“傻子”?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我们知道自己的路在哪个方向,却又乐于让时间来冲淡内心的渴望,最终理想未达成,生活也并不快乐,一生遗憾,想来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无怨无悔的去追求让心灵不安的东西——与当前生活南辕北辙的东西,而那才可能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不要妄想时间能解决一切,也不要因为恐惧而无限推迟,就像《孟子·滕文公》中写道的:“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明知不对的事情,又怎能交给时间来解决,耗费的不仅是生命,还可能是自己最渴望看到的风景。

“二傻”——负重前行的生活

与法罕相似,拉加也是一个“傻子”,但是他的傻与法罕不同,法罕尚有相对安稳的生活,然而拉加父亲重病瘫在床上,治病的花费让他母亲变成了一个不停唠叨与抱怨的人,在那次三人一同回家时,拉加的母亲一直念叨着生活的不易:

“秋葵十二元一斤……你的姐姐多年未嫁就因没有嫁妆钱,一家人的希望全在拉加的身上。”

拉加的家庭状态,让他与法罕对兰彻的崇拜不同,法罕的崇拜是一如既往的,而拉加的崇拜却是几经波折的。最初入校时兰彻的另类让校长极为抵触,对此曾给拉加与法罕的父母各写了一封信——为了你们儿子的前途,请让他们远离兰彻。

《三傻大闹宝莱坞》:你是否也将自己变成影片中的“傻子”?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因为兰彻的理念——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凭此换取财富来享乐人生,兰彻认为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来临。

在这并不是要讲成功学,因为成功从来都不是由他人经验汇聚成的一门固定学科,成功无法模仿,兰彻的意思也并不是在说如何成功,虽然他后来确实成功了,他只是觉得做事情不需要考虑太多,就像在学校学习,将知识学好,一些该有的或能够拥有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过于在乎结果,只会让你与结果之间横生阻碍。

但最初拉加并不理解,那时因为校长与家庭的压力,让他短暂的离开了三人的寝室,来到了隔壁学校公认好学生“消音器”查尔图的寝室,后来兰彻用“不太妥善”的办法让拉加再次回来(擅自修改“消音器”的演讲稿,只知道死记硬背的他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以致成为了学校的笑话,也因此“消音器”与兰彻订下了“十年之约”)。

后来兰彻的人品,彻底让拉加折服,在他父亲重病时,是兰彻的帮助才让他父亲幸免一劫,虽然他与兰彻的友情后来越来越浓郁,但是每到期末公布成绩时,内心还是会有无法接受的痛,因为他与法罕是同届的垫底。同样是三人喝醉的那一天,兰彻提出了法罕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到了他存在的问题,他与法罕不同,法罕的天赋并不在于此,而他却热衷于工程,对此也有天赋,之所以努力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皆因他在学习中是负重前行的,压力并没有成为他前进的动力,反而分散了他学习的精力,成为他前进的障碍,对此兰彻说:

“因为你太懦弱,害怕将来,总想着考试、姐姐的嫁妆还有工作,总是担心明天,又怎能把握好今天,你又怎么去专心学习。”

人的精力有限,压力并不会让你异于常人,当然生活并不轻松,至少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不轻松的,因为对于太多人来说,诗和远方的美好,就在于对眼前苟且的痛恶。如今养老、养小、房贷、车贷、生活的质量成为多数人不想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并不是说这样的生活不对,即便不对那也是现实,只是一度过于在意又似乎对生活毫无助力。

《三傻大闹宝莱坞》:你是否也将自己变成影片中的“傻子”?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总有人说,凌晨四点的夜是慰藉压力最好的景色,但并非完全是因为压力才让你去面对凌晨四点的夜,可能换一种心情,换一种心态,凌晨四点的夜并不漆黑,也并不孤单,毕竟那是最接近日出的时刻,压力让你看到的是夜的黑,而忘掉压力才能让你在黑夜中破晓,生活的真谛从不是在痛苦中煎熬,而是要在享受生活中对抗煎熬。

负重前行的重点并不在于负重,前行自能承受生活的重。

“三傻”——另类独行的生活

很多人会不被身边人接受,其中确实存在部分着实不该受到待见的人,但也有一些不被接受的人可能自身并没有错,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费尔明娜·达萨曾对社交下过一个定义:人与人交往的关键,在于控制恐惧,陌生会带来恐惧,所以很多人不得不去与人交往,同样,价值观念不同也会带来恐惧,这种恐惧的存在让彼此之间莫名产生了敌对的姿态,因此不被接受、抵触尚有可原

要知道大多数人的观念未必就是正确的观念,当然同化是让生活变得更为舒适的一种简单方式,将自己的观念、想法融入集体之中,自然就不会产生抗拒,但也因此你需要接受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结果——失去自我,你的未来与大家一样,身边人的观念决定了你未来的极限。

兰彻就是一个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不被周围人认可的存在,在入学典礼时,校长“病毒”讲述伟大的发明太空笔时,兰彻就提出了何必大费周折的研究,用铅笔不就好了;又在第一堂课上,老师问他机械的定义,他又脱离书本,给出了与老师想象中完全不一致的答案——凡是能节省时间,节省力气,便捷的都是机械,他的说法没有错,只是与书本不同,所以不被接受,因此被老师赶出了课堂,而他会再进入另一个课堂继续学习,对于知识,只要是有用的、不懂的,对他而言就是一种学习。

《三傻大闹宝莱坞》:你是否也将自己变成影片中的“傻子”?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可就是这么一位不被周围人认可的人,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他说这一切源于他对工程的热爱,其实可能更源于他独特的学习方式,他没有被学校竞争的气氛、传统的教育体制所影响,他坚持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更是为了学以致用,所以他从不背书本上的知识,更注重理解,他认为书本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的方向。

正因如此他才会在校长女儿难产时,用自己学到的知识重新连接上了电,用吸尘器制作了特殊的助产设备真空吸盘(<strong>剧情需要,请勿模仿),这一切对于校长“病毒”来说都是难以置信的,自己也无法做到的,所以即便他厌恶兰彻,仍在最后将那一只意味着最优秀学生的太空笔给了兰彻而非学校公认的杰出学生“消音器”。

毕业之后,“消音器”查尔图成为了成功人士,来找兰彻兑现“十年之约”(毕业十年之后看他与兰彻谁更成功),过程中却发现曾经的校友并不叫兰彻,真实的“兰彻”毕业后做了一名普通的教师,而就当“消音器”洋洋得意时,却发现所鄙视的“兰彻”,正是一直祈求想要合作的大科学家——冯苏·王杜。

《三傻大闹宝莱坞》:你是否也将自己变成影片中的“傻子”?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注定,也因此会有不同的想法、理念与价值观,这是每个人区别于他人最根本的标志,可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加,我们却带上了生活给予每一个人相同的面具,我们恐惧自身存在的差异,因为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后果是他人的远离与抵触,甚至会因此不被人认可。

人人渴望“社会大同”,但是真正的大同从来都是兼容并存的,差异的存在才体现出了包容的重要性,差异的存在才让社会缤纷多彩,差异的存在与相互的碰撞才产生了前进的动力,差异并不可耻,但这种差异不是刻意求之的,不是哗众取宠的,不是践踏着原则与道德之上的,这种差异只是你与他人与众不同的细微之处。

有些人明明厌恶着一些事情,却强装成喜欢——喜欢安静的,却强迫去交际;喜欢喝茶的,偏偏要去喝酒;想要上进的,却伪装成无所事事……我们活着活着将生活的意义完全赋予在他人的眼中,在从众的河流中,我们漠视了内心灵魂的嚎叫,也因此我们忘记了最初的样子,更不认识镜中的自己。

然而实际上呢,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活出自我,而存在的差异才是生命赋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三傻大闹宝莱坞》:你是否也将自己变成影片中的“傻子”?

卿心君悦,头条原创作者,高级心理健康指导师,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