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一些女人争孩子姓,实际是为外公夺姓,否则子孙就是百家姓”,你怎么看?

酷猪小李哥


起初,天地初创,人们就是随母亲的姓,而母亲也是随的母亲的姓。后来文明昌盛,女子称姓,男子称氏,为了避免后代近亲繁殖,中国的先人们就规定了同姓不婚。不同的氏可能来自同一个姓,比如秦国嬴氏和赵国赵氏本是同姓,互不通婚,秦国更倾向于迎娶姬姓的晋国和芈姓的楚国公主。

中国上古八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妊等姓,皆是女字旁,这是上古造字者记录下的历史,华夏的文明起初由母系世族来创造,华夏文明始祖们无一不是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从根本上讲,后代随母姓还是父姓都有其历史根源,我国现行婚姻法也规定了孩子可以跟父姓也可以跟母姓。

但是题主所提的问题与此无关,更与所谓的女权平等也无关。题主自己都说了,是跟姥爷姓,所谓母姓本质上依旧是男权社会传统的体现。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前段历史时期的计划生育运动,让社会出现了众多独生女孩家庭。随着年龄的增大,独女父亲的老旧思想死灰复燃,无后为大的隐痛开始出现,又赶上现在放开二胎,所谓再生一个孩子随姥爷姓的现象甚嚣尘上。

这只是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一个无聊的插曲,不会持久,但是只要有一两代人普遍的出现这种现象,就会造成社会伦理体系的混乱。无论子随父姓或女随母姓,如果可代代相传最就可以让后代记住祖宗是谁,如果子女随意改换姓氏,两三代人之后,便失去了祖先记忆。

我们经常讲我们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炎帝姜姓是我们的母族,黄帝姬姓是我们的父族,如果没有了代代传承的姓氏,就比如那些被融合进汉族而失去父姓的少数民族后人,怎么知道自己的祖先也曾驰骋草原?


麻爪工学院首席瞌睡家


争孩子跟谁姓是很愚昧的一个行为。

父母争夺孩子跟谁姓既愚昧又有风险,愚昧的是不懂文化传统。其实中国古代已经将男女氏姓分列了,姓为女生,是指母系,氏为父系。农村地区写个家谱、写个天地国亲师都是使用氏这个字。我们的传统在某些层面模糊了,在当代更是走入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文盲通道。

父氏母姓是应该分开传承的,互相本就不该受影响。只是后世妇女地位不高,就使得母亲也跟随父亲姓氏了。于是这个文化也就开始模糊。最早姓氏是指民系民族,是标注这个民系的父系和母系用的,例如夏后氏为姒姓。最早氏都是双字,少数民族和日本保留的其实是我们早期的氏名文化传统。

今天面临着子女跟谁姓的问题,完全可以建立姓氏分开传承的制度。这样一是解决了矛盾,二是体现了男女平等,还能成为引领世界的一个文化热点。今天那些所谓的国际化小丑最大问题就是慕洋和跪洋,盲目鹦鹉、尾随、拷贝西方,从来不设身处地的独立思考一下。会独立思考的话,把姓氏传统恢复,既体现了自己的优秀人文,又能自信而独立地行为。而不是像他们那般在人家屁股后面闻着屁的可耻人生。姓氏分开传承还会使得生男生女观念改变,因为父母只能将自己的姓氏传给子女,要再往下传,根据父传氏、母传姓的规则,你有儿子才能把氏传到第三代,你有女儿才能把姓传到第三代。可不生男生女就都有需求了。

父母争夺孩子的姓氏权,你让你儿子没了父氏,对他有什么好处呢?整个社会都是跟随父氏,你搞这么一出,那这个问题就会反复被人问及和提起,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你让孩子跟母亲姓,就需要你准备好合理的说法给孩子解释清楚,还需要准备好让孩子回答他人疑问时的话语,还需要在心理上让孩子准备好他人的议论和异样的表情眼光。如果外界搞出一个你儿子可能不是他爸亲生的流言又怎么办?流言蜚语可是能杀死人的。我有个同学,他爸生他晚,一头白发,于是同伴斗戏称他爸为他爷爷,这个话题一直困扰着他。所以这凭空搞事情得不偿失。

在国家没有吸纳传统文化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大小名方式解决,大名跟父氏,小名用母姓。这样的话平时叫得多的是母姓小名,而面对外界又是父氏大名。免除了很多问题。

最后我还是呼吁赶紧制定父氏母姓分列的制度,这还可以解决同名同姓多的问题。比如郭襄 黄姓,杨过 穆姓。


國病


中国女人是一个逆天的存在!从以前的三从四德变成了现在的三夺四得,凡是能抢的都抢到手,包括财政权、话语权,凡是需要接受约束的例如贤良淑德、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呀,通通是有多远躲多远,整天就是买买买、吃吃吃、喝喝喝、玩玩玩,还要男人记得每一个“纪念日”,而且都要送礼物。回头说说彩礼的事,古代有彩礼是因为真的是男娶女嫁,女人嫁到男家,真的是要侍奉公婆保持家务相夫教子的,一年到头也回不了两次娘家的,那个时候真的是嫁女,所以男方付彩礼理所当然!现在呢,男女平等结合,是结婚,而且大部分小两口都是独立居住,根本不是嫁到男家,是独立组建家庭。男人孝敬父母的,女方照样同等孝敬她的父母,过年去哪方过年也是一年这里一年那里。最最关键的是,现实情况是男方孝敬岳父母绝对比女人孝敬公婆要多及更到位一些,所以女方家庭多了半个儿子,男方家庭往往是少了一个儿子,你还要哪门子的彩礼?彩礼的目的何在?根基何在?不要你女方付彩礼已经不错了好不???


fvki


男的跟爸爸姓好,因为同姓等于同族,你到爷爷这边会得到家族的认可,我是指潜意识的认可。我切身体会。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所以跟我舅舅这边比较亲,因为从小都是我那些舅舅表哥带我,我爷爷家很遥远,几年难得回去一次,也比较生疏。现在我外婆家有什么事,不管大事小事一般都不会跟我商量,因为他们觉得我是外姓,我妈妈是嫁出去的,即便平时关系再好,也没办法和他们血亲比,虽然他们以前也很疼爱我,但外姓人的孩子始终融不入氏族。我爷爷那边就不一样了,不管我什么时候回去,我都被视为家族的传承,都被视为家族未来的希望,即便我的堂妹比我更优秀一百倍,家里不管什么事,都要通知我,后来我爷爷奶奶相继过世,分家产也有我一份就是没我堂妹的,我没要,给了我堂妹,因为老人从老到死都是她在照顾。


苟文周


就算夺去了又能怎样,将来还不是百家姓。

假如生了一儿一女,男方同意两个孩子都跟孩子外公一个姓,比如孩子外公姓李,那么俩孩子也姓李。将来孩子长大男孩要娶妻,女孩要嫁人。假如男孩妻子姓王,女孩丈夫姓周,男孩将来有了孩子,姓王的妻子也会要求孩子姓王,男孩不同意,姓王的妻子不干了,你就是跟姥爷姓,为什么孩子不能跟姥爷姓,男孩哑口无言,男孩他妈妈,他姥爷无语以对,于是男孩的孩子姓王。女孩跟她妈妈一样,也为孩子争取到了姓李,于是一个外姓出现了。再往下延续,凡是男孩娶妻有了孩子的,孩子都跟姥爷一个姓,女孩嫁人有了孩子的,孩子也跟姥爷一个姓。不断延续不断有外姓出现,总会有凑够百家姓的时候。如果想保持后代姓的纯洁,那只能跟同姓的结合或者本族内通婚,甚至到一定程度只能近亲结婚,比以前封建社会皇室血脉传承还要严格,这是要统一宇宙的节奏啊!

无论是夺姓还是随传统孩子随父姓,要的其实都是血脉的传承,而姓则是最直观的体现。关于孩子将来随谁的姓,按传统一般都是随父姓,这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法律规定则是随父姓或者母姓都可以,绝大多数还是沿袭传统随父姓。双独生子女结合的双方都希望自己的血脉可以传承下去,也有协商解决的,第一个孩子随父姓,第二个孩子随母姓,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可能会把父母的姓都用上。招上门女婿的情况也有,孩子一般随母姓。这种问题上遇到矛盾还是需要协商解决的,毕竟都是为了血脉传承的目的。个人见解,希望能有所帮助。


白衣如水


我和我老婆说的孩子跟你姓可以,不过你首先要改成你母亲的姓,这也是言传身教,以后也能跟孩子解释,我们这孩子要是不从父姓族谱都上不去,只有一种情况可以从母姓就是做上门女婿,接着老婆和我说第一个孩子跟我姓,第二个孩子能不能跟她的姓,我说不可能的,想都别想,这样的话我生完第一个孩子就结扎也不会让第二个孩子跟她姓的


男小卫


讲彩礼就说娘家卖女儿,要男女平等!讲姓氏就说约定俗成,要尊重传统!总而言之在两性关系中,凡是对女方有利的事情就是影响社会发展破坏家庭和谐的;凡是对男方有利的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家庭和谐的需要!


还好可


中华民族重视姓氏。每个大的姓氏都有起源。

姓氏当然是父系遗传的产物。独女户利用女儿生娃夺姓,同样是维持父系遗传的必要,尽管 遗传基因是假的。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有些封建传统保留形式比如姓氏。其中也有变通的做法,比如女方父母强制外孙(外孙女)随自己姓,利用经济优势,强人所难并入家谱。单凭这一点,旧社会是不可饶恕的。也是全体族人一致反对的。因为,这种假姓,带来了外来的基因,造成基因混乱,俗称”野种”即是。

即使当下,谁骂谁”野种”,就是莫大的侮辱——它不但侮辱了本人,也辱没了祖先,而生身母亲首当其冲。”野种”二字,就是针对姓氏而言。

男女平权,同工同酬,这是时代进步产物,但过犹不及。矫枉过正,就会母鸡司晨。许多娇生惯养的女孩,嫁了丈夫还飞扬跋扈。偏听偏信,叫自己的娃娃改姓,就是霸道之举,违背了传统的妇德。

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是其先决条件。我华夏民族最忌讳什么?断子绝孙。

儒释道劝人行善,都和子孙挂钩。作恶多端,我们就诅咒他断子绝孙。反之,积德行善,不用祷祝,自然会子孙绵远。这是历经千百年劳动人民在实际生活里总结出来的常理,也是真理。”天道昭昭,报应甚速”,只是本民族有人该信的不信,不该信的,奉若神明。


化外万民胡少峰


这个问题无论怎么回答都会有拥护派和反对派。法律也有明文规定,孩子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但我的观点还是随父姓好一些。

争孩子随母姓产生的原因

1.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2.一个时期实行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的政策,使部分人“传宗接代”的愿望成为了泡影。

3.当初那些独生子女现在正处在婚育年龄,又遇上了放开二胎的政策,使一部分当姥爷的人又重新燃起了“传宗接代”的希望。部分人年纪越大愿望越强烈。

4.争孩子随母姓,主要原因和动力绝大部分来自姥爷及其家祖,大都抱着“延续香火”的美好愿望。

5.这种争夺有历史原因,有客观实际需要,有其必然性。

随父姓符合传统,随母姓会带来很多问题

1.其实,从家族延续和家谱传承以及民俗传统来讲,随父姓便于代序划分,也便于血缘认同及归属管理。历史上的许多名门望祖的历史传承就说明了这一点,一些姓氏的家谱也说明随父姓有利于培养管理。

2.若今后随母姓的孩子越来越多,户口本上将出现多种姓氏,孩子的隶属关系会形成混乱,今后要介绍谁和谁是什么关系都要费一番周折,亲兄弟两个姓,向外人介绍要费一番口舌。“子孙成为百家姓”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3.既然是争姓,必然会造成许多矛盾,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如果看得开,想得明白,就会知道,争姓氏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1.现在有传宗接代观念的人,要知道,生活绝不会按人为设计好的路线前进。现在争姓,绝大多数会出现矛盾,增加不愉快,等自己百年之后,自己的美好愿望将变得毫无意义。

2.还是按约定俗成的办法,顺其自然最好。否则,就象这个问题中提到的,一个家庭有好几个姓氏,会成为家庭“百家姓”,你自己都会把亲人的名字喊错了,还有什么凝聚力,将来会出现“打仗两姓亲兄弟,上阵两姓父子兵”。

3.只要是“争”,好结果不多,真正的明白人,绝对不去自寻烦恼。


5真自在


小孩子姓什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以男人的姓流传下来的,但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也有隨母姓的,也可以随母姓,比如,过去一个家庭出生的孩子中只有女性,沒有男性,女性在招婿后出生的小孩子可以隨母姓,在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我的一个同学,生了三个孩子,全部都是女性,三个孩子中有两个外嫁,留下来一个招婿,留下来招婿的要生育两个小孩子,一个属母姓,一个属父姓,属母姓的小孩子在村里享受同村人的待遇,属男性的不享受母亲村里的待遇,属男性的小孩子户籍回归父亲村里,享受父亲村里的待遇,女婿的户籍可以留在自己村里,享受同村人的待遇,这个方法从以前就有,到今天有什么不可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