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都認為盤古開天地是神話的開始,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前是什麼呢?

兀彧


盤古是人嗎?如果是人誰有開天劈地的本事和工具?

若是神,神在那裡,小民無緣份見到,有緣份的大師們見過嗎?何不把神請到聯合國大會作幾次報告呢?省得凡人走彎路了,能作到嗎?空口無憑用神迷信揀財是真吧?

要說,通過觀察弄明白了天地陰陽之理,白天黑夜之道,是分開了天的作用,地的輪迴規律,和厚德載物作用,找出了環境條件,為人所用才能說得過去的。


馬振廷1


從真實法的角度講,盤古開天地之前,整個宇宙就是一團虛無,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你,我,他,她,它,沒有萬法萬相,沒有一粒微塵……,那時的宇宙是絕決的,是大一統的,是清一色的。


但是,那時的宇宙也不少任何一法,萬法明靈不昧,道交感應在一起,就是一個“我”,就是一個“空”,就是一個基本“覺”,就是一個無形無相的“真人”。那時的宇宙就是現在的一切,現在的一切,當下就是盤古開天地時的“餛飩之體”。

盤古是誰?應該說,盤古也是混沌體裡的盤古,就是大道的本體,他是宇宙裡本有的、能動之性,非真非妄。盤古開天地,其實就是“混沌動”。由於天地之初的“道體”,也就是混沌體無因自動,攪亂了原來的平靜與平衡,而後隨緣現出了天,現出了地,現出了萬物萬物,萬法萬相,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一切。

但是,我們要明白,雞蛋孵化出了小雞,小雞當下就是那個蛋體。水蒸氣凝結成露珠,露珠當下就是那團水蒸氣。當初,那個明靈不昧,混混沌沌的道體,無因自動,隨緣展現為現在的一切,那麼整個宇宙當下的一切就是那個“混沌之體,明靈之性”!還是平等的,還是那個真妄一體的“0”。


今令我見


一、鴻蒙

盤古之前,世界的狀態兩個字就足以形容:鴻蒙(也叫混沌)。不同之處在於對這兩個字的理解,到底是指天地未分,還是指人心未化?

默認的理解自然是前者,這即是眾所周知的“盤古開天”神話。

說是天地最初像雞蛋一樣連在一起,盤古長成,覺得憋悶,伸手踢腿弄破了蛋殼,這才使天地分開。接著輕清的上升為天,重濁的下凝為地。盤古撐天柱地,身子隨著天地生長,直到天地堅固,終而累死,最後身子化為天地萬物。

但在最早的記載中,盤古根本沒開過天!

讓我們看看盤古神話的最早兩則記載,來自三國吳國的徐整。

其一為《三五歷記》: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

其二為《五運歷年記》:

元氣濛鴻,萌芽滋始,遂分天地,聳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

第一則天地自然開闢,盤古長了萬八千歲,但什麼也沒做;

第二則仍然如此,天地在進化到某一個階段時,自然而然就分開了。值得注意的是盤古,年齡不是大而是小了很多。第一則他與天地相伴相生,若將天地比作蛋殼,盤古便是蛋黃;這一則裡兩者毫無聯繫。天地開闢之後,生人生物之時,盤古方化生而出。這使得盤古不再具有神格,而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只不過是天地間最早的第一個人。

現在我們可以得到第一個答案:

盤古也許並未開天地;在有天地之前,宇宙如雞蛋,元氣濛鴻,什麼也沒有,但在雞蛋內部,卻孕育著巨大而令人振奮的變化。

還有個說法是說盤古開了一部分天,此出自明末小說《開闢衍繹》(又稱《開闢演義》)。天地之間分為四大部洲,即西牛賀洲、東勝神洲、北俱盧洲和南瞻部洲。三洲已有三天地,惟南瞻部洲未開,於是至高神如來令昆多崩娑那開天。昆多崩娑那即是盤古。

這裡順理成章地出現了第二個答案:

盤古之前,已有西方佛土,其時如來已修成佛祖,靈山已有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在下界則是萬國林立,有普周虛空世界。

二、西遊

事必有所本,有證據表明,徐整的記敘實則採自當時已廣為流傳的神話傳說。

如饒宗頤先生有《盤古圖考》,認為“知以盤古作圖,漢末蜀中已流行之,則盤古之神話,最遲必產生於東漢”;馬卉欣先生在《盤古之神》一書中更採擷壯、瑤、苗、彝、白、傈僳、仡佬、土家族等數十個少數民族的遠古歌謠或師公唱本,力圖證明盤古神話的久遠。

來自瑤族的《盤王歌》說,“盤古開天又立地,置有山河與田園”;苗族古歌則雲盤古先公老人家,手握巨斧劈破鴻蒙。

也許徐整的記敘有所捨棄,也許開天傳說是後起之說,總之在流傳的過程中,開闢偉業就安到了盤古的頭上,併為《西遊》、《封神》兩本廣為人知的神魔小說所借,架構起龐大恢宏的世界觀。

《西遊》開篇詩說: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封神》開篇詩說: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子天醜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

世界由此肇生,乃有神仙、佛祖之說。

封神中,收殷洪時又有詩曰“混沌未分盤古出,太極傳下兩儀來”,聯繫開場詩可知,開天之前,封神世界亦是混沌,太極亦即混沌,兩儀即天地,說的還是無物之物。

西遊則值得細說一番。

第一回,開場詩之後便是一大段話,即從“蓋聞天地之數”到“故曰人生於寅”,暗藏機巧。

天地之數,以129600年為一元。把一元比成一天,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時辰,每個時辰該10800年。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各持續10800年。這個理論出自北宋大哲學家邵雍(世稱邵康節,傳為《邵子神數》作者),其所本就是徐整的《三五歷記》,10800年正好契合盤古的年齡“萬八千歲”。

但天地的壽元並非只有一元,而是無限元。也就是說,天地有無限壽命、無限輪迴,每一輪迴都要經歷完整的開天、闢地、生人等全過程。

第七回,孫悟空要爭玉帝皇位,如來告訴他玉帝“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可見玉帝已經歷了1750次開天闢地、1750次輪迴大數。

盤古氏之開闢,自然是第1750次之天地,那麼在西遊的神話架構中,第三個答案已呼之欲出:

本劫之前,世界已經發生了太多太多輝煌的大事。

1,世界已歷經1749次紀元,在這些偉大的紀元中,累積出現了1749個如盤古一般的開天闢地之神;

2,有1749次滄海桑田、世界變幻、王朝更迭、英雄史詩……

3,上一任玉帝是世界之主,君臨三界;

4,或許每一劫都有一任玉帝,而每一任都需修持1750劫,這是定數不容更改;

5,本屆玉帝被重點培養,才撐持過1750劫……

上述答案的前提是,假設盤古僅是這一劫的開闢之神。其實還有一個可能,盤古會不會是全部1750劫的開天地之神呢?

我們認為也是可能的。

天地渾沌如雞子,首先孕育的生命是盤古,除此再無別人。這就限制了一點:無論神仙佛祖,都不能先天地而生。沒有天地,不管鴻鈞還是玉帝,都如同無根之木、不繫之舟,沒有地方可供他們居住;天地未分,元氣未溢,也沒有元氣讓他們修行。

玉帝既然在1750劫中都居有其屋、修有其氣,就證明在這2.268億年中,天地一直都是開闢著的。

那麼還是回到了第一節的答案。

三、其他

究竟什麼是開天?

第二節所引《西遊》那段話並不是從子時開始寫的,而是起於戌時:

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復逐漸開明。

上一紀元運行到戌時尾,便天地昏蒙;亥時進入永夜;亥時尾永夜結束;子時天開。

從頭到尾,不但沒盤古什麼事,連這兩個字都沒出現。

這就說明了一個可能:盤古的開天,與“天開於子、地闢於醜”的所謂開天,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這就是篇首第一句說的對於鴻蒙的理解,開天闢地的傳說中,天就是天、地就是天,開闢就是劈開混沌;但在一些古典小說中壓根就不把盤古當回事,以至於否定了他並非“首生”之人,至於開闢也另有解釋,即啟發民智。

北宋理學家胡宏(世稱五峰先生,即胡五峰)說:

混沌之世,天地始分,有盤古氏者,生於大荒,莫知其始,明天地之道,達陰陽之變,為三才首君。於是,混茫開矣。

明確提出天地之分與盤古沒有關係,盤古所開者曰“混茫”,所謂“明天地之道,達陰陽之變”,通俗來講,就是民智。

明末清初有一本非常出名的講中國神仙的書,叫《歷代神仙通鑑》,首章對於天地化生有獨到的解釋:

凡物之生,必由胎卵。胎卵象圓而生於水,故水涵天外,地為天包,厥外惟寂,厥中惟靈。天一生水,如人身之有血也;地二生火,如人身之有氣也。水火既生,則有風雲雨雪施行於其間。陰陽迭為消長,日月錯行代明,有寒溫暑涼四時之候,有東南西北中五方之位。

接下來對胡五峰先生的盤古為“三才首君”又有一番演繹。

至高神叫玄玄上人,鞠育五方五老。北曰滄浪,生一人為水精子;南曰滄浪,生一人為赤精子;木公生於東之尾閭;金母生於西之崑崙;大地中央產一人名曰黃老。

五老體生生之道,遂五氣洽化,斡旋天地,成就天人,煉生一陽象嬰兒與一陰形奼女。這兩人就是真正的人類初生父母。

二子洞曉陰陽,牡牝乍交,胚胎始結,育兩男兩女。四男女承襄天化,又生四男四女。八子又生五十六人,又是陰陽相半。於是生息漸蕃,終至於摩肩接踵,繁衍到處處都是。此時方有盤古出世:

時有出類一人,生於大荒之野,身材四倍常人,頭角崢嶸,面目奇異,肢體密砌紺毛,獠牙倒出口外。明天地之道,達陰陽之變,是謂盤古氏,又曰渾敦氏。見山嶺崎嶇,川源浩蕩,彼此阻絕不通,乃教眾人於濟渡津頭,搭起浮樑,填平衝激。自審山石之精堅者,執之以椎鑿險峻巉巖,一時否塞開闢,相通往來。眾皆服其作用,相與尊奉之。盤古遂出御世,是為三才首君,始有君民之別。

寫到了盤古的樣貌、功績、稱帝。

天、地、人合稱三才,盤古教萬民搭橋治水、鑿石開山以通往來,人們得到了交流、整個民智就會上升,自然稱得上是開天闢地的大事。

而在盤古出世以前,天地生於胎卵、玄玄上人降生、五方五老化生、人類在大地上繁衍遷徙這一系列事件,便是本題的第四個答案。

我已經寫了500來期封神,願景是:十年光陰,千期篇幅。歡迎關注,共賞神話。

王事情


盤古開天地這句話是軒轅黃帝留下來的。這句話意思是說有了羅盤和古人的智慧,才打開了天地從此人類才知道了宇宙大自然的運行規律。古人指的就是伏羲,伏羲夜間觀星發現了,北極圈兒。他發現北極圈的星星都是一致的在走動在轉圈。他用北斗星定位又發現了北斗星,每天的晚上出現位置都是不同的。他在想這是為什麼,最後他想出來了,這不是星星在走,而是地球在轉,並且還是繞著太陽轉。經過長期的觀察,他又發現了有8顆行星也是在繞著太陽轉。伏羲把他的發現向世人發表。為了能夠講清楚道理,他畫出了一張講解圖。畫出了一個圓圈,裡面有兩個魚。圓圈是代表地球裡面的魚是代表不停歇的轉。黑魚代表黑天,白魚代表白天。是逆時針的再轉太陽東出西落就順理成章了。圓圈的外圍畫有8個不同的符號,8個符號代表是有8顆行星也是繞著太陽轉的。這張講解圖紙後來被軒轅黃帝命名為八卦太極圖。伏羲的發表沒有得到世人的認同。人們想到的是,地球如果轉到下邊,一切東西都會掉下去的。但是他得到了神農氏和軒轅黃帝的認可。軒轅黃帝為了向世人證實這個道理,他製造出了兩部羅盤。用羅盤定位才證實這個道理,兩部羅盤,就是兩部測繪羅盤儀。一部是無極測繪羅盤儀,一部是太極測繪羅盤。無極測繪羅盤儀用北斗定位,準確的測出了夜晚的準確時間。以北極星為準用無極羅測繪羅盤儀給北斗定出了4個方位。這4個方位就是上下東西。北斗星這4個方位是分辨出春夏秋冬的。以半夜子時為標準。冬季北斗星是在北極星的東邊。夏季北斗星是在北極星的西邊。春季北斗星是在北極星的上面。秋季北斗星是在北極星的下面。在這裡我再給大家講解一遍無極測繪羅盤儀的使用方法。首先先說,為什麼他叫無極測繪羅盤儀。就是因為它是無限極的定位。它是以北斗星的斗柄和北極星來做定位的。因為北斗星每天晚上出現的位置都是不同的,所以就出現了無限極的定位。使用方法就是把北斗星的斗柄和北極星拉成一條直線。每天晚上8:00才開始測繪。無極羅盤儀的12個時辰是逆時針排的。無級羅盤儀是放在高處,從下往上看。沒天晚上8點把戌時放在北斗星和北極星的那條直線上。隨著斗轉星移,下一個時辰這條直線就會走到亥時。以此類推,每個時辰的準確時間就都會順理成章了。這就證實了地球是在轉的。北斗星四季變換位置也證實了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是地球變換的位置,而不是北斗星變化的位置。這就是真實的,盤古開天地。所謂的混沌世界,意思是說,在沒有知道宇宙大自然運行規律之前,人類對天地的認識就是一種模糊的世界。根除邪教神論,還原自然人文。破除迷信理念,實事求是做人。神話傳說的盤古開天地是封建統治階級用迷信愚民論述來鞏固他們的貴族與賤民的地位。封建統治階級是不敢說出宇宙自然的真相。因為如果人類都知道了自然的真相,神話就自然的消失了。神話要是消失了,他們都貴族是天生的天神派下來的,也就不成立了。賤民也就不會再歸順他們了。


程林4721


盤古開天闢地是神話的開始,在盤古開天地之前是什麼呢?這個問題提的好,由於《山海經》沒有具體提到盤古,我們就拿有最早記載的《三五曆紀》開始說起。<strong>

盤古開天闢地

《三五曆紀》說天地是渾沌一片,像個雞蛋,這雞蛋拿來幹嘛的呢?

孕育盤古!盤古吸取了足夠多的營養,慢慢長大,當有一天醒來,睜眼一看,這黑咕隆咚的是個啥?於是掏出盤古斧,左左右右、上上下下一陣亂砍,要叫黑暗不染他眼,要叫束縛不縛他身!

盤古縱身一跳,出了蛋殼,這天地還是該死的狹窄,於是肩扛力舉,一天一長,硬是把天頂出了九萬里。

盤古拍拍手,開始制定規則,眼化日月分晝夜。

盤古後面覺得天空就掛個日月有點太那啥了,寂寞還是孤單?於是先用髮絲填滿天空的星辰,再來完善地面。四肢化山川五嶽,血液成河,肌肉變土,皮膚做草木,最後乾脆又添了金石珠玉,只要能想到的,全留給後人,等天地像那麼回事了,這才笑了笑,化成清風輕輕地吹。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

混沌之外是宇宙

既然混沌孕育了一個雞蛋,就當它是個中心,中心外是什麼?

是宇宙!如果把盤古開闢的天地當成一個星球的開發,於是我們看到了這個星球能用肉眼能看到的一方天地,這片天地是有限的。

為什麼說這片天地是有限的呢,在《山海經·中山經》中結尾有這麼一段話,禹說:“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照此推斷,地球直徑大概是3000公里,而現在的實際直徑是6000公里,那麼少掉的一半直徑哪裡去了?

《三五曆紀》給出了答案: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

曾經人們把《山海經》當成一本吹牛的書,但通過《山海經·中山經》、《三五曆紀》兩者相對照,我們似乎看到天一直上升,地一直下沉的一幕,直到天地之間的磁性消失,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即是如今看到的天地。

這片天地其實也有變化,只不過不如當初那麼明顯而已。

這個學說叫做地球膨脹論,古人早已經說的很透徹。

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把地球當做一個粒子,其實現在天地還是混沌的一個雞蛋,只是蛋殼碎掉了,這裡面的盤古把原本狹窄的空間給拓寬了而已。

這個理論有道理嗎?雲南滄源巖畫給出了實證。

雲南滄源巖畫

1、雲南滄源巖畫是原始人的作品,用赤鐵礦粉與動物血調和成顏料,然後繪製在距地面高2至10米左右的石灰岩崖面上,距今三千多年的歷史。

其中有幅巖畫據專家考證為2萬年前的作品,內容是一個人頭上發光,左手石斧,右手木把(極大可能是火把),兩腿直立,傲立於天地之間。

這幅巖畫的人跟神話中盤古開天地的形象非常契合。

頭上的光,可以看做是太陽,也可以看做是創世神的神光;木把可以看做原始人的武器,也可以看做當初黑暗照明的火把,無論是太陽還是火把,都是對光明的崇拜。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畫中人認定是盤古,那麼盤古神話在2萬年前已經存在了。

2、雲南滄源巖畫中內容很豐富,而且聯繫起來會有一定的發展趨勢在裡面。

最早是雙手高舉祭祀,向天地跪拜,旁邊有人載歌載舞。

人們空手去捉魚捕殺野獸,後來用上了簡單的木棍,最後用上了弓箭。

出現了畜牧業,不再是簡單的狩獵,出現了戰爭場面。

因此我認為盤古開天地是神話的開始,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前是一片混沌所在,即使後來發展到一定的文明,也不過是滄海一慄,不過是宇宙的一粒塵埃。


西遊夢紅樓


盤古開天前為鴻蒙混沌世界,那沒有時間,地火風水,沒有萬物之靈一切地一切皆混混沌沌灰灰朦朦



夢幻國度786


盤古的傳說,未見於先秦文獻,最早也是漢代以後的事情。這個傳說,很可能起於西南少數民族,與伏羲、盤瓠的神話有關。

關於盤古,最早見於三國吳人徐整的《三五曆紀》,這部書已佚,宋代的《太平御覽》,保存了其中一些段落。其曰:“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據說,更早的南朝梁任昉的《述異記》、唐代的《藝文類聚》也有記述,均佚失。

這就是盤古神話的大概了——遠古時的天地,混沌得像個大雞蛋,盤古生於在“雞蛋”之中。經過一萬八千年,天和地分開,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居於天地當中。他智慧超過天,能力超過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子也每天伸長一丈。 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極高了,地極厚了,盤古的個子也極長了。他臨死時,呼出的氣成了風和雲;聲音成了雷霆;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四肢五體變成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血發和髭鬚變成天上的星星;皮膚上的汗毛變成草和樹木;牙齒和骨頭變成金屬的礦物和岩石;精液和骨髓變成珍珠和美玉;流出的汗,變成雨……。總之,盤古以自己的身體,化成了世界萬物。

盤古這個神話,很可能起源於西南少數民族。因為,其和《山海經》所載的燭龍神話很相似。《山海經》,吸收了不少楚地,就是西南少數民族的傳說,包括伏羲和盤瓠。據傳說,盤瓠為帝高辛之犬,因為殺了戎將,口銜頭顱而來,被帝高辛以女配之,盤瓠化為人形,與之結為夫婦,子孫繁殖,分佈於西南各地。

流行於西南少數民族的儺戲中,有很古老的《盤古開山》。中國現代著名學者鍾敬文,寫過《盤瓠神話考察》。

關於盤古,宋代以後,又有一些神話演義。

就是這些了。盤古之前,也沒什麼了。


一老沈一


以下通過科學的方式來解釋神話故事:

上個紀元的宇宙坍塌成一個黑洞,科學上稱為黑洞奇點,神話裡稱為混沌,或稱鴻蒙,其特徵在科學和神話裡的描述是一致的:沒有時間,沒有空間,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科學上只有數學特徵,即數學0的一切運算特徵,神話裡只有道學特徵,即道可道非常道的不可言、不可知、不可念、不可見、不可感等一切反正怎麼說怎麼有理的特徵。

盤古是誕生在混沌中的宇宙第一個生命(神話),科學上是指誕生在這個奇點中的蓋亞意識。

盤古本能地意欲掙脫鴻蒙的束縛,也既這個宇宙蓋亞希望掙脫奇點。

不斷的掙脫導致奇點大爆炸,即盤古開天闢地。

大爆炸的起始時,從無到有,奇點中的一個零,分裂成一個正物質和一個負物質,引發連鎖反應,奇點爆炸成宇宙,該過程神話裡稱無極生太極,這個零俗稱盤古斧,也即盤古斧劈開天地。

爆炸過程中,奇點化宇宙,即盤古化萬物。

清氣化天,濁氣化地,即純能量填滿宇宙空間,純物質化成日月星辰。

盤古的意識融入整個宇宙,形成宇宙意識,宇宙不斷擴大,蓋亞意識覆蓋整個宇宙,目前科學能解釋的是量子糾纏理論;而在神話上,即盤古意識化作天道,化身萬千,遍於宇宙萬地,全宇宙的智慧生命都會時不時的感受到這個蓋亞分身的意志,中國俗稱鴻鈞、天道,老外俗稱上帝,宇宙某星系的人類稱為始神,阿凡達里人們稱為伊娃。

然後是宇宙萬物的形成的神話演繹,盤古左眼化日,曰東皇太一,右眼化月,曰望舒,骨骼化山,經脈化河,皮膚化林,老外的神說要有光、要有電、要有那啥啥,等等等等,各種說法。

經過若干億萬年,本紀元結束之際,所有物質和能量歸於下一個黑洞奇點,也即宇宙寂滅。

為什麼宇宙萬物最後又匯聚起來,歸於一個黑洞?科學的解釋是宇宙是個曲面,在三維空間裡因為大爆炸而距離越來越遠的兩個星球,在高維空間的宇宙曲面裡,居然會相匯到一個點,就象在中國兩個人朝相反的方向出發,最後居然在阿根廷相匯了。

當宇宙萬物再一次匯聚成一點時,黑洞形成,下一個宇宙輪迴開始。

再一次宇宙大爆炸,再一次盤古開天地。


大全棧老張


想像加傳說。我從數學角度來解釋這個盤古的一畫開天,這只是我的理解。我們的宇宙是無中生有的,從數學角度來看就是零,零的概念代表著虛無,不存在。但是零又包涵著無窮大,比如正數和負數相加只要為零,正數和負數是可以無窮大的,所以這個混沌的虛無是可以包涵著無窮大的虛擬與真實對等的穩定態,所以他可大可小,我們可以把他想像成為量子狀態,好這就是混沌之初,然後盤古大神帶著他的斧子來了,盤古大神肯定是開啟了智慧的一縷意識,斧子是什麼呢?沒錯斧子就是時間,時間就是一根虛擬的線,有始有終的。由於量子是特性,量子的世界裡進入了一個有智慧的意識,所以虛擬和真實分開了,宇宙從此誕生了。宇宙從零進入到了一維,這是一個點的世界,入目所見都是點狀物,我們連一條真實的線條也沒有看見,一維世界的法則,就是點的法則,你死我活。所以可以推論出,我們人類肯定不是點的世界能誕生出來的,我們人類應該是高維度設計出來的智慧生命,我們人類存在的任務應該是把這個點的世界,進化成為線,面,立體的,還有更高級的,把物質世界進化成為大於虛擬的,不再以零的狀態存在。


咯58434025


從漢語文獻的記載來看,根據饒宗頤《盤古圖考》的研究,盤古圖像最早出現今成都的漢代文翁石室的周公殿壁畫中。漢代文翁石室,今香火相傳的即今成都石室中學。

在道教經典中,盤古被尊為元始天尊。不管是講盤古也好,還是講元始天尊也好,在他未誕生之前,他們生存的空間都視為一個鴻蒙未判的世界。對了,有些朋友可能會想到華為的商標“鴻蒙”了。華為的商標命名確實多有深刻的中華文化元素,這應該也是能讓許多中國人能從文化上認同華為的一個重要原因。

話收回來看,從先秦時期的老、莊之說,到後來的《三五歷記》、《述異記》等文獻的記載,都有對這種混沌的世界意象的描繪。比如《莊子》說:”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又如《天問》的從”遂古之初“一直說到”陰陽三合,何本變化“,以及後來的《三五歷記》:“天地混沌如雞子。”等等,不一而足。

正是基於這種混沌觀念,今天我們熟悉的太極圖才能應運而生(據說是由宋代的陳摶首先創制)。混沌觀念與盤古創世的密切聯繫,也正是道教會把盤古稱為“元始天尊”的根據。

如果對這個問題進一步探索,我們就會發現,其實這種思想還有更為久遠的歷史來源。根據筆者的研究,這種思想來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三星堆時代。三星堆是一個神權社會,其宇宙觀即蓋天說的前身。蓋天說思想廣泛存在於《山海經》、《楚辭》、《周髀算經》等文獻裡。

在蓋天說的觀念裡,球形的天穹包裹著球形的大地,猶如雞蛋殼包裹著雞蛋清。這種觀念正是《三五歷記》把世界比喻為“雞子”(即雞蛋)的原因。從這個觀念出發,我們可以把握古人是如何理解世界的: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在這個“蛋殼”表面運行。人們住在蛋殼的內部,內部中央有座中央大山,就是後來說的崑崙山。隨著太陽運行到蛋殼的另一面,人們生活的空間就進入黑夜;反入,則為白天。這就是《周髀算經》中提到的:

“北方日中,南方夜半;日在極東,東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極南,南方日中,北方夜半;日在極西,西方日中,東方夜半。”

太陽圍繞世界大山旋轉,形成了陰陽相生的世界。這二分的世界觀,也是今天中國文化的一個核心特徵。

江曉原等學者發現,中國的蓋天說宇宙模型與梵語文獻《往世書》以及佛教文獻《佛祖統記》記載的須彌世界非常相似,從而提出了中國的蓋天說源自印度。其實這是非常不可靠的。

中印之間的文化耦合現象非常多,除了這個宇宙觀相似,還有李約瑟曾經提到的二十八宿起源問題,以及中印之前幾乎一致的夷夏觀念,以及印度密教與道教和種種聯繫,都說明中印古代文化之間的關係非同尋常。筆者在研究三星堆文化中,確實發現了造成這種耦合現象的歷史原因。當然,限於本文的論述主題,這一內容我們就不再往下談了。如果有對先秦史研究感興趣、對古代中外文明比較研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有機會讓我們一起討論。

本人以研究三星堆和先秦史為主。我的口號是:研究三星堆,關注古史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