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在当下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作为老百姓、每一个可能被感染的我们,在这场抗击疫情当中,我们应该明白什么?去做什么?怎样做好自我防范措施?

首先,我们要明白,由病毒引起的肺炎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它的传播途径主要就是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也就是患者咳嗽,喷嚏等,把含有病毒的痰液、呼吸道分泌物,喷到空气中,形成带有病毒的微小液态飞沫,悬浮在空气中,当我们把这种含病毒的飞沫大量吸入体内后,就有可能被感染。这就是空气传播的途径。

另外,当我们的手接触到病毒后,揉搓眼睛、鼻孔、嘴巴,也有可能把病毒带入呼吸道内。这一病毒主要是感染呼吸系统,即肺部。也有可能经口进入消化道而感染。

所以说预防这种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就是,切断一切接触途径,让我们远离病毒。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首先就是避免接触到有这种病的人,由于患有这种疾病的病人,在出现症状之前,就已经向体外排出病毒,具有了传染性,这种没有症状时的病人和正常人一样,看不出来是病人,难以区分,这种具有传染性而没有症状的潜伏期病人,在出现症状之前,时间最长可达14天左右。这就是这种疾病能够传播扩散最大的隐患

所以对于我们来讲,避免接触到这种病人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每一个人都不能排除是病人的可能,那么,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隔离自己,尽量远离他人,居家生活,尽量减少外出,少接触,尤其是人多密封不通风的空间,极易造成传播。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必须外出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做好防范措施。具体就是:

1, 因为是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所以外出必须正确佩戴可靠的口罩,尽量和他人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少去人多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密闭场所。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2, 外出时,尽量少用手接触他人和环境物体,必须接触时,能佩戴一次性手套最好,或者用纸巾隔离来接触(如电梯按钮等)。回家后,很有必要用消毒液擦拭双手,晾干5分钟,或用肥皂水反复清洗双手。这样虽然有点麻烦,但能一定程度上免受双手造成传播的可能。世间命为大,绝不能拿命来侥幸。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3, 由于病人很可能把含有病毒的痰液吐在地面上,所以我们的鞋底上可能会被沾染上病毒,当我们进家门前,一定要用消毒液喷洒鞋底,最好装入一次性鞋套内封闭,再拿入室内。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4, 当我们进入人员密集的室内后,由于空气中可能有含病毒的飞沫落到你的衣服上,所以回家进门时,最好也用无损衣物的消毒液喷洒一遍,衣面朝里翻转迭起放入室内,再次出门时,最好拿到室外穿上,千万不要穿衣进屋内,更不要在室内张扬。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5, 关于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有别于飞沫。空气中液态飞沫的水分被蒸发后形成含病毒的干燥微粒就叫气溶胶,它会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在室外空旷的环境中由于空间巨大,且有风的作用,这种气溶胶很快会被冲淡稀释,即便会漂浮到远处,也很难造成人的感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远距离气溶胶传播感染的病例证明。但在相当小的密闭空间里有没有气溶胶的传播,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尚待证明。现已证明病人的粪便中含有病毒颗粒,冲马桶时,管道内会形成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理论上这种管道中的气溶胶可能随着冲马桶的反冲气体进入卫生间,造成传播,或者因为卫生间地漏没有水封,再或者地漏因长时间不使用,水封已干枯,造成卫生间与主管道直通的现象,使主管道的气溶胶直接流入卫生间而造成传播。而实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上下楼之间通过马桶管道被传染的病人。其可能性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无论怎样,为了预防,我们还是要做到避免发生的可能。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以上是五种主要的病毒传播途径,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全社会的安全和责任,作为我们每位公民,应该响应政府号召,切实做好防范措施。管好自己,远离病毒。

下面我就把五点传播途径的预防方法,仔细的说说:


第一, 口罩的使用:

口罩作为防止飞沫传播是最有效的预防用品,预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口罩的种类型号有很多,有医用的普通口罩,有手术室专用的N95口罩,还有带换气阀的口罩等等,无论哪种,其作用都是隔离空气中的病毒飞沫,只有佩戴正确,才能确保发挥其作用。正确的佩戴方式就是:有色一面朝外;有钢丝的一边朝上,形成与鼻梁完全贴合;完全遮挡住口鼻,四周必须密封严实。口罩按其面料的密度分为N90、91、92、93······,我们能正确戴上确保质量的N90以上的口罩都能够起到预防作用,密度更高的N95当然更好,但密度越高,呼吸舒适度就会越差。按照结构说,确保质量的口罩分为三层:最外面一层为疏水层,也就是不易沾水的一层,飞沫是液态的,疏水层就起到减少含病毒的飞沫沾到口罩上的作用。中间一层是过滤层,能过滤掉吸入空气中的大量飞沫,最里面一层是亲水层,也就是俗话说的,吸水层,它可以吸附呼气中的水分,就像尿不湿一样,使人皮肤感觉更舒适些。基于此,只有确保质量的口罩才能更好的起到预防作用。请大家一定要佩戴确保质量的口罩。至于口罩能反复应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短时间使用的口罩,如几十分钟,并且也没长时间呆在人员密集的密闭空间内,理论上是可以再使用的,但最好外表面用消毒液喷洒一遍晾干,并且不要用手触摸到内层。使用4个小时以上,并且到过密集人群和密封室内后,请更换新口罩。用过的口罩,一定要反面折叠后丢入污物桶内,如有可能喷洒消毒水后再丢弃最好 。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第二, 洗手:已经确定的传播途径,除了飞沫传播外,最重要的还有接触传播,手就是接触传播最主要的环节。手在日常活动中是可能接触到病毒最多的部位。正常的手部皮肤可以屏障病毒入侵,一般是不会感染的,但沾染病毒的手可以把病毒带到可被病毒入侵的呼吸道,如通过眼睛、口腔、鼻腔等部位通向呼吸道。经手——口——消化道也是一种感染途径。所以,清洗消毒双手,就是我们预防的另一重要环节。最好最可靠的方式就是进家后在没有触摸室内物体和衣服之前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双手,最好用消毒液消毒双手保持几分钟。这样基本上就能把手上沾染上的病毒彻底的清除掉。避免我们感染的发生。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第三, 鞋子:外出时鞋底有可能粘上病人的痰液,如果不消毒清理,就会把病毒带入室内,所以当我们外出回来后,进屋之前一定要把鞋底用消毒水喷洒消毒,保持几分钟后,最好用一次性鞋套装上,然后放在阳台的外面,下次出门时再拿到门外穿上,这样就确保你家室内不会带入病毒,确保生活环境安全最重要。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第四, 外出穿的衣服帽子:如果进入到人员较多的室内,空气中的飞沫有可能带有病毒,这种飞沫落到帽子衣物上,如果短时间就回家的话,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到家中。所以当我们进家门前最好将帽子和外套喷洒无损衣物的消毒液然后正面朝里反向折叠起来,放到阳台或避静之处。下次出门时再拿到室外穿上,千万不要在室内张扬,以免把病毒飞沫张扬到空间。请不要怕麻烦,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家人最重要。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第五, 有关气溶胶传播的途径,有待进一步证实,但电梯内的狭小空间,以及抽水马桶的冲洗和地漏的水封问题,无论有没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我们还是谨慎的好,做好马桶的清洗消毒,地漏水封的密闭,以及电梯内的防护措施,都是防患于未然的可行措施之一。没有需要不需要的问题,只有堵住所有可能的传播途径,才是保护自我、保护家庭的必须手段。

回家,上下班······该如何防护?一篇看明白



其实居家不出门才是最简单最彻底的预防措施。

为了自我,为了家庭,为了国家,请大家一定做好防护措施,请一定不要怕麻烦,一定不要靠侥幸心理来对待生命。

因为生命仅此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