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第十四世孫,歷經清代五朝皇帝,未中秀才卻當上大官

明末清初,大清和大明鬥爭激烈,清朝入關後,朱家子孫四散逃跑,並且隱姓埋名,生怕清朝斬草除根。

其中有一支是朱元璋第十八個兒子朱楩的後代,從北京一路逃到了長沙。直到後來清朝局勢穩定,朱家才恢復了正常的輩分排序。

一、從窮教書匠到富甲一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都曾找過他

曾經皇子皇孫的後代,在清朝中前期,多是當醫生和教書匠,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世孫朱昌琳的出生才改變了這種狀況,朱家再次轉運發跡

朱元璋第十四世孫,歷經清代五朝皇帝,未中秀才卻當上大官

朱昌琳原本也是個教書匠,一年下來,工資僅僅32吊錢,其父親朱玉堂倒是做點小生意,只是目光短淺,做不成大生意。倒是朱昌琳看問題非常深刻,總是能夠把握商機。

1847年正是道光年間,稻穀價格非常低廉,很多稻穀因為賣不出去都長了芽。朱昌琳敏銳地意識到其中的商機,想問父親借錢屯糧,但是父親不借。無奈之下,朱昌琳只得到他教書的唐蔭雲家借錢,他用這筆錢囤積幾千石低價購買的稻穀。

次年,湖南歷史上爆發天災,洪水氾濫,災民遍地,一斗米的價格都漲到了好幾千文。就這樣,靠著低買高賣,朱昌琳賺滿了第一桶金

朱元璋第十四世孫,歷經清代五朝皇帝,未中秀才卻當上大官

此後,朱昌琳一發不可收拾。1864年,曾國藩在湖南時,為了籌措軍費販賣淮鹽,便招募商人領取鹽票。眼光獨到的朱昌琳,不僅購置了很多鹽票,還成立了自己的鹽號。1866年,李鴻章在湖南為了籌錢,直接將賣鹽的權力交給了鹽票商,朱昌琳再次購進鹽票,一躍成為湖南的鹽商老大。

鹽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不論什麼年份,鹽幾乎都不愁銷路,更何況朱昌琳的鹽商經營還有政府背景。朱昌琳的鹽商生意越做越大,一度佔到整個湖南總運鹽量的20%,發了大財,但是國內的生意已經滿足不了朱昌琳,他再次抓住時機,把生意做到了國外。

朱元璋第十四世孫,歷經清代五朝皇帝,未中秀才卻當上大官

1868年,左宗棠在湖南招募茶商,將茶販賣至大西北,朱昌琳自然不會錯過這次機會,開始聯合當地商人,控制了70%的茶葉生意。最鼎盛的時候,他藉助大西北的茶葉生意,把湖南黑茶一直賣到俄羅斯,賺錢賺到了國外

朱元璋第十四世孫,歷經清代五朝皇帝,未中秀才卻當上大官

二、有人問朱昌琳為何如此富有,他只回答了六個字

朱昌琳的家產到底有多大呢?舉個例子,朱昌琳的後代曾經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將家中一處房產朱家花園租借給政府當兵工廠,後來兵工廠發生意外爆炸,炸了兩三天才炸完,足見朱家花園之大,而這,只是朱昌琳家的一處房產而已。

朱昌琳的大生意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羨慕,當有人請教他致富秘訣時,他只說了六個字:"務審時,如治國",縱觀朱昌琳的生意之道,他確確實實非常善於抓住時間,又意志堅定,魄力十足,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富甲一方。

朱元璋第十四世孫,歷經清代五朝皇帝,未中秀才卻當上大官

不過,朱昌琳並沒有為富不仁,相反,他的名聲一直很好,從道光到咸豐到同治到光緒到宣統,他經歷了清代五個王朝,最後在民國時期去世,活到了90歲,而他的後代同樣繼承了朱家優良的家風。

朱昌琳雖然沒有考中秀才,卻憑著很多善舉和朝中官員的良好關係,被朝廷賞賜內閣大學士、三品卿賢和光祿大夫等官職。每次做好事,朱昌琳都是毫不吝惜,每次都是大手筆。比如在災荒之年,朱昌琳給災民提供糧食,救活數千人;幫助湖南巡撫陳寶箴設立官錢局以穩定貨幣;出巨資鑿通瀏陽河、湘江和碧浪湖等等。

朱元璋第十四世孫,歷經清代五朝皇帝,未中秀才卻當上大官

朱昌琳的後代靠著祖上恩蔭也有多人做官,但都為官清廉,贏得當地民眾的良好口碑。這種清白門風,在朱氏家族代代相傳,延續朱家的家國情懷

參考資料:《湖南朱氏家族探秘》《朱姓家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