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退休年齡後,你是想留在城市生活還是回農村生活?

談談二手車


毫不考慮的,我選擇回我農村生活,有天有地還有田,種種花,種種菜,養幾個雞,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我現在才三十多歲,為孩子讀書在城裡生活,但是每個節假日我都會回去,就回家院子裡坐一會都覺得很全身輕鬆的。


三菇涼99588856


退休之後,我選擇回到了家鄉農村老家的院子裡居住,這個也是我和老伴兒多少年來的心願。


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他(她)們都在農村裡居住,我父母共養育我們兄妹九個,我的家族很大。小時候我們相親相愛相護,長大後各自成家另立門戶,特別是工作的這些年,我常常在外,有很多時間不與他們聯繫。還有那些小時候的玩伴,讀書的同學和附近的鄰居們,我都有忘不掉的回憶。退休回家居住,也是對經常在夢中情景的一種追憶,也算是圓了我落葉歸根的思念。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山山水水,更愛家鄉的父老鄉親。家鄉的地美,糧香,水甜,人親。即使是家鄉的坎坎凹凹,圪梁圪塔,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我在農村的宅院很大,那是祖輩留下來的遺產。我對房子早年進行了重新修建,我將土院牆換建了磚牆,可過去的撥風街門依然在原地方沒有動,雖然不適應現在交通工具,出入有點不方便,可那是一種對於老一輩祖先的尊重,也是一段美好的留念。

我愛我的鄉,我愛我的村,我愛我的家,更愛家鄉農家人。


李增喜3


答,我一定會留在我現在居住的地方,原因是,如果我真的返回老家養老,那以後等我生活不能自理時,床前絕對空無一人,說難聽點,躺下等死去吧,是,我對家鄉情有獨鍾,可孩子們從小就很少回過老家,而且,她們還不熟悉家鄉的人情亊故,即便我想讓孩子們回去照顧我,也是𣎴可能的,路遠,費時費力,如果把我照顧好了,孩子們的家庭咋辦?這也是個全方位的問題,不能只簡單的考慮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從而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年青時由著自己的性子是咋也好辦,但年老時在由自己所想做亊,真還不是那麼回亊了,而且必須的認真去思考!


李德才21


說實話,我雖然離退休還有二十年,這個問題還真認真考慮過。把理想和現實都認真衡量後,最終還是決定繼續住在城市裡。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從上大學開始進入城市,工作、生活、孩子上學都完全在城市裡,現在已經徹底是城市人了。

偶爾回老家,住著乾淨的農家小院,吃著自己小菜園裡的新鮮蔬果,鄰居街坊的串個門拉個呱,趕個大集,在院裡曬個太陽,生活別提多愜意了。忍不住和老公就設想,等退休了回這小院子裡住吧。到時候好好拾掇拾掇,院子裡一半種花,一半種菜,搭個葡萄架,鋪條青石小路......想遛彎了就去田野地頭走走,聞聞莊稼的清香;在大門口擺個象棋棋盤,約三五好友對弈;廊下用玻璃做成陽光房,支把躺椅,音樂咖啡一本書......想想這應該是神仙般的生活。



在村裡轉轉,有很多面孔都不認識了,我從初中就在鎮上學校住校,週末回家也是宅在家裡做作業,離開家時間太長了,回去次數又少,現在認識的就只有初中之前認識的那些老人了。同齡人很多也都生活在外,還在老家的感情也很平淡,甚至聊起來都比較尷尬,沒什麼聊頭。何況是到了退休的年齡,老家裡更是物是人非了。所有的朋友,同事,人脈圈子都在城市,和老家的交集是越來越少了。

不僅如此,年齡大了,就醫方便更是首先要考慮的,城市裡的醫療資源還是比老家更豐富,即便是去上一級醫院,或者是出門旅遊,城市裡的交通也更便利。以後孩子回來看望我們,不論火車、飛機、自駕,到城市都比再回老家更方便省時。



我家姐弟三人,在北京在天津,親近的堂哥姐妹們也都不在老家,所以,老家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念想,和對兒時的美好回憶。

所以,把理想和現實綜合衡量後,我和老公最終還是達成了一致,就目前的發展勢頭來說,我們退休還得在城市。


四條魚的愛


我選擇繼續留在城市,因為我的城市是生態涵養區,景色優美,交通發達,環境整潔,特別適合生活!!城裡有熟悉的家人,親戚,朋友,同事。這裡一切都那麼熟悉,舒適!!農村也有我的老家,已經破敗不堪了,有人勸我爸房子翻一翻,我的同事很多都把家翻了,偶爾回去住住,感覺也很好。可我選擇不回去了,畢竟再城裡生活快三十年了,一切的味道在城裡,兒時的回憶在老家,可回去真的適應嗎?我不敢保證!!還是選擇在自己的最舒服的環境吧!!











一車天下


我來自農村,68年出生。對於退休生活也曾滿懷憧憬。我的回答是:

回不去的故鄉。

父親是海軍,70年退伍返鄉,後來去了縣城,安排了農資公司工作,全民企業職工退休。

母親是村幹部,曾獲省人大代表資格,從鄉鎮企業退休。

我家85年在農村第一家蓋了四下三上樓房。85年,我妹妹考取南通師範。87年我考取常州財校,畢業後分配至建行工作。在80年代,我們一個生產隊,陸續的7個孩子考取了學校。

父親在縣城分了一套房子。我勸我母親把樓房賣了,動員母親進城和我們一起生活。

娶妻生子,妻、子都是城市人。

91年,爺爺臨終前,要求我父母負責啞姑奶奶撫養和送終,把三間老屋交給我父母。我和父母把老屋翻新,給啞姑奶奶一個幸福的晚年。

94年,建行又分配一套住房。

99年,把2套房子賣掉,置換一個120㎡的房子,和父母親住一起。

就這樣,父母親逐漸年老,孩子在成長。

2018年父親節,我從縣城步行回家,12.8km,2.5小時,走父母曾經走過的路。

家鄉有了縣鄉公路,門前有了省道,交通越來越好。自來水、有線電視、汙水處理都逐漸到位。

又把老屋再更新,砌了圍牆,有了一個小院。衛生間、淋浴房也到位了。

故鄉已經很陌生卻又熟悉。留守的都是老人,左鄰右舍的孩子都去了南京、蘇州,有"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感覺。

妻、子不熟悉農村生活,待上一天半宿還可以,這裡已不再是他們的家。

父親早上早早的回家料理一下家園,然後帶上蔬菜回家忙飯。母親喜歡在沙發上跟劇,等待孫子早早學成回家。希望孫子畢業後回縣城工作,享受天倫之樂。

離家久了,想追求田園生活,已是過往。家的掣肘,讓你只能守著父母,陪著妻子,與過去工作的同事或朋友一起去玩。(玩指打牌、喝酒、運動)。

父母在,不遠行。寄情于山水只能是一個人的嚮往。

人有嚮往,才有希望。

故土已遠離我們,那裡曾經是你我生活的片段,但不是一個家的嚮往。🙏

附上我家小院的圖片。



顧小兵1


退休之後

我36歲是土生土長農村外出務工的一員,現在在外打拼了19年,有穩定的家庭,還有有自己的小事業,和不怎麼好的房子和車子,還有一個總尊稱我為老頭的壞閨女。

關於退休之後在城市裡還是農村老家,我和媳婦意見是一致的,就是回農村老家養老,雖然在城裡打拼了這麼久,但是我們還是嚮往農村自由自在的生活,農村現在規劃的特別好應有盡有,空氣還清新,物價還不高,還能種種菜開個農場。

至於給子女看孩子的事,我想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能再綁架老年人最後的生活方式了,老人回農村養老,為的就是不想給兒女增添負擔,還有就是放鬆心情多活幾年,我這個沒文化的粗人也確實帶不了孩子,子女們也能理解。

最後奉勸現在為你們子女帶娃的年輕人,老人百分之七八十都不願意給你們經管,你們自己能不能設身處地的為老人想想,為你們撇家舍業的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出門誰都不認識,天天半夜裡哭,有時候孩子看不好,你就鼻子不鼻子臉不是臉的說個沒完,想想老人的感受,讓老人自由點不好嗎?

永遠支持農村有房有宅基地的老人退休之後回農村生活


大鵬日常生活666


退休之後?我家住西鹹新區農村,任教位處城郊一所完全中學近三十年,退休前買不起城裡的高樓,只得住在鄉間老屋農家院。這是我生活了半生的地方,十分有感情而不願久舍分離。

退休後曾在城市生活了幾年,任務是與老伴一起帶外孫。這是退而不休的一段日子,伴孫嬰小至幼兒直到上小學。那段時月,開著自買的老年機動車,除了接送孫兒上下幼兒園外,無事還拉客掙點小錢,好不快活!

從老家鄉村到城中女兒家,老年車兩點一線穿梭大街小巷和鄉野小道,看遍了高樓大廈商貿繁華,閱盡了田園屋舍稼禾蔥鬱,經歷過鄉村的純樸厚誠,也體味過城市的快捷便當。這一靜一動的景緻深印腦海久映不去。

如今住在鄉間老屋歷時十多年,快快活活過起了二老世界的日子。我們修繕了老房子,改造成兩室兩廳一廚一衛,院落裡自建微型假山,栽植果木修竹,劃分菜地花圃,四季水果鮮菜不斷,半載賞花悅心,實感幸福無比。

女兒及我孫輩們隔三差五電話視頻問候,噓寒問暖聊天陪伴,格外暖心體己,令人十分快意。我們經濟獨立,吃喝用度自己盤算,低調中呈不高不低,混跡於普通一族,與鄉鄰零距一片,說笑打鬧,相互幫扶,其樂融融。

老伴三畝承包田地,流轉一畝人家,自種兩畝有糧有果。我們量力而行,權當運動保健,閒來田間地頭轉悠,欣賞田園風光,觀察糧果長勢,雖然比上不足,但也比下有餘。心同農家,祈盼風調雨順,翌年糧果豐收。

經城歷鄉,各有長短。住城未必不好,居鄉未必有差。退休之後,無論住在城市高樓或者回歸鄉野田舍,應該由個人時勢心境所決定,順其自然。觀察現時社會,許多年輕人居住二元化,城裡一套房,鄉間一院落,進退自如,相權取優,真是明智之舉。


識途de老馬二


如果有一天我幹不動了,我肯定會回到農村,落葉歸根。

我本人比較喜歡農村生活,我已過而立之年,這些年來基本上沒有離開過農村,只有青年時在外求學與工作五六年是在外地,其餘的時間都在家鄉。

這些年我見證了家鄉的鉅變,現在的農村越來越宜居,環境各方便都好了。十幾年前農村還是處處泥巴路,垃圾到處亂丟,各方面都比較混亂,而如今一切井井有條。如今農村就生活條件來說,與城市差不了多少。

我來說我喜歡農村的幾個原因,農村安靜,我這人不喜歡喧囂,不喜歡人來人往的擁擠,我喜歡農村的這種安靜。每天吃過晚飯村子就萬籟俱寂,就算是白天也不喧囂,而城市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都是車水馬龍,夜晚也是喧囂依舊,可能是跟性格有關係,我不喜歡城市的這種熱鬧,我更喜歡農村的安靜。

農村自然條件好,我雖然還沒到養身的年紀,但是我覺得農村更適合人們生存。農村的水比較乾淨,因為農村普遍來說沒有什麼工業,水源基本上都沒有受到汙染。空氣也新鮮,春天有春天的氣息,比如山花爛漫的花香味。夏天有夏天的味道,比如田野裡稻穀散發成熟的味道。秋天有秋天的蕭條,秋天田野和山上樹葉紛紛掉落...而這一切你在城市是體會不到的,在農村你和自然更接近。

第一今農村各種配套設施也比較齊備,就拿我們村來說如今已經戶戶通路了,所有村民門口都修了水泥路,這些路都可以開車的。而且我們村旁的公路最近又在新建拓寬,以後農村交通真的是四通八達。路好了,很多村民都買了車,出門辦事什麼的也很方便。開車去集鎮只需要幾分鐘,去趟縣城也才半個小時。

第二再說到飲水方面,村裡有一家自來水廠,他的水供應我們整個鄉,現在用水也很方便,家裡裝了自來水,一打開水龍頭就來了水,和城裡一樣。

第三就是各種通訊設施在農村也普及了,在我們村裝寬帶也很方便,很多運營商都已經把線路鋪設到了村裡,有線電視也早年就進了村裡,在農村上網也方便了,這點和城裡沒啥差距。

第四就是現在農村物流也方便,快遞點已經到了鄉鎮,我們還不是集鎮,也有一個快遞收發點,村民寄取快遞都不用跑什麼路了。

第五如今農村購物也方便,現在農村你除了騎車等大物件買不到,城裡有的東西農村商店和超市裡也有。我們村有一家小型超市,還有無數家雜貨店,賣菜的門店也有好幾家,而且我們村距離集鎮騎個車去也就十來分鐘,買東西購物很方便。

所以綜上所述,我覺得農村生活也挺好的,這也是我喜歡待在農村的主要原因


高宗1986


退休後留在城市養老還是去農村養老,這個問題現在有很多人在思考,特別是北方人,北方的空氣汙染嚴重,冬天氣候寒冷,不宜老人的養老居住,有許多人在尋找去南方適宜的地方養老。我也喜歡農村,喜歡回到生我養我的老家,那裡有人生最美好的童年生活,小時候爬樹淘鳥窩,夏天光著屁股在小河裡抓小魚小蝦,抓來青蛙生堆火,把小魚小蝦青蛙放進火裡烤著吃,當初的那個美味記憶猶新,大家幾個小夥伴吃的滿臉變成小花臉。現在老了回到童年時的老家,老家的面貌雖然改變很大,但依舊保持著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原生態自然環境,回到老家可以象兒時那樣,去各家串串門,聊聊天,約上兒時的幾個小夥伴,現在的小老頭一起打打牌,喝杯茶,生活優閒自在。回老家養老生活閒置,空氣清新,早上聽聽鳥鳴,心情舒暢,是老人養老的理想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