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让小婴儿看电视?

李亚东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全面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宝宝们正处于对什么都好奇的年龄,电子产品当然也不例外。


正在吵闹的孩子一放动画片就不哭了,正在纠缠父母的宝宝把手机往他们手里一塞,马上就自己玩去了,看着宝宝对着电视抱着手机玩得津津有味,父母也可以乐得轻松。

事情真有这么完美吗?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曾有记者采访过他:“您的三个孩子应该很爱玩iPad吧?”乔布斯的回答却是:“他们不用iP,我们限制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乔布斯透露几乎每个晚上他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吃晚饭,和他们讨论各种各样的话题,没人会抱着iPad或手机看。因为作为研发者的他们,更清楚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危害。


第一,会对孩子产生印刻效应


<strong>

澳大利亚的比较行为学家劳仑兹提出了“印刻效应”现象。


“印刻效应”是指初生动物对第一次见到的物体的依赖性效应。劳仑兹所说的“印刻效应”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婴儿。


婴儿出生后所处的环境里大都有电视机。婴儿降生后一个半月左右,耳朵就能听到声音,眼睛也能看见东西了。如果这时就给他看电视,婴儿的头脑里就会刻上电视的印迹。这样的话,婴儿对母亲的声音反而会变得没有反应,即使母亲把看到的东西讲给他听或给他唱歌,他也会无动于衷。



婴儿大脑因电视而产生“印刻效应”,大约发生在他刚一出生到两岁左右这段时间里。婴儿这段时间过多观看电视,不仅会因单方面地接受语言,而使得语言会话功能发育迟缓,更严重是会存在印刻式危险。


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知道,人类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如果让电视画面代替父母温柔的笑脸印刻在宝宝记忆中该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情呀。



第二, 易让孩子患上多动症


香港大学医学院曾对700名幼儿做过追踪调查:孩子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越长,出现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概率越高。


爱走神,无法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各种无意义的小动作很多;情绪易冲动,容易被激怒。10个月大的孩子,如果每天多看一小时电视,到7岁时,患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几率会增加10%。


第三,会阻碍孩子注意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孩子看电子产品其实是被动的、无意注意过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培养的注意力是有意注意过程,是需要孩子花精力去控制自己思维的。


电子产品里的内容无论多么精彩,孩子没有经过思考过程却能直接、轻易地看到结果,渐渐就会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科学家认为,父母在孩子婴儿期陪伴越多,跟他说的话越多,孩子的大脑神经元连接就越发达,智商更高,语言能力更强,社交能力也更强。


但在电视、手机、iPad陪伴下的孩子,却得不到这种益处。


把孩子交给电子产品,也许可以轻松一时,但却可能后悔一生。


<strong>


第四,会引发孩子的视力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连续看20分钟投影: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视状态,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3秒,平均每分钟眨眼12.67次。

连续玩20分钟iphone: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

连续玩20分钟ipad: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7秒,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泪膜破裂时间正常值为15-45秒,少于10秒属于病态。


医生解释孩子玩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眨眼次数会减少,泪液蒸发过快,就会出现干眼。12岁前,孩子的视力都在不断发育中,任何用眼过度的行为和刺激都会影响视力发育。


儿科专家建议:18个月以下的孩子最好不接触电子屏幕。3-6岁的孩子,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积不宜超过一个小时。



我并无意将电子产品“妖魔化”,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完全不使用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但必须合理有度地使用。


对孩子来说,最美好的记忆就是爸爸妈妈温暖的陪伴;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我是黄漾,一个刚参加完高考女孩的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计算机专业副教授,目前已从教18年,专攻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领域。如果喜欢我的内容或对您有帮助,请给我点赞加关注。如果您有育儿问题,也欢迎和我探讨!


立心心理


为什么不能让婴幼儿看电视?


本来我家是有电视的,平时基本不会开,从我怀孕后,就更是不打开了,和老公商量了一下,干脆就把电视送人了,为的是儿子在小时候可以远离电视。这样,既能多些时间互相陪伴,也可以让儿子不接触电视(减少接触电视的机会),对眼睛以及成长都有好处。


网上也都有在说看电视对眼睛伤害特别大,是因为孩子如果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看电视玩手机,对宝宝的视力发育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导致宝宝眼睛近视,弱视,散光,斜视等等。

不过我家孩子即使是从小对电视接触少,小学三年级时也近视了,后来给他做安我基因检测时发现,原来他本身就是近视高风险人群。对于这类人群,要比正常人更呵护眼睛,减少眼疲劳才会避免近视,这个家长可以了解下,如果是近视风险较低人群,日常注意就可避免,而高风险人群就要家长多用心了,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这里分享六点建议:


  • 每天一定的户外活动,增加户外光线暴露,可以降低近视发生率


  • 验光要到正规机构,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才能获得准确的验光结果


  • 调亮室内光线强度,减轻眼疲劳


  • 尽量少碰电子产品,长时间近距离看屏幕易使孩子“目不转睛”,眨眼频率减少,眼睛容易出现干涩、酸胀等不适。


  • 调整饮食结构,少吃甜食,因为甜食会消耗体内的维生素B1,减少体内的钙质,使眼球的弹力减弱,导致近视。


  • 保持端正坐姿,预防眼睛疲劳。

一般都知道看电视对眼睛不好,其实不仅仅是对眼睛不好,还有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妈妈们要引起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非常重要,看电视还会直接或间接导致自闭症、肥胖等,妈妈们了解一下:


容易导致自闭症


尤其对于2岁以下的小孩,长期看电视会对他们的头脑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当宝宝的思考能力亟需挖掘的时候,看电视会让他们被动地关注屏幕,电视中的内容会彻底摧毁宝宝的主动思考能力很分辨能力。守在电视前面的孩子通常会出现自闭的倾向,他们不喜欢和周围的人交流,只想生活在电视提供的想象中。

造成儿童肥胖或心律失常


有的宝宝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这样他们才有胃口,但是看电视会分散宝宝吃饭的注意力,孩子吃很多以后也不会觉得饱,很容易导致宝宝肥胖;同时,看电视吃饭容易导致宝宝消化不良而使肠胃功能紊乱。另外,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持续2周以上的宝宝很容易心律失常。



我是杨悠悠YoYooo,一位不断学习与总结的新女性、新妈妈,喜欢分享交流,如果喜欢我的内容或对您有帮助,请给我点赞加关注。如果你有育儿问题,欢迎留言!我们下一主题见!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我删除。



杨悠悠YoYooo


我的邻居有一个小孩,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父母长期没有在身边,而爷爷奶奶没有上过多少学,教育孩子的方式也非常的简单粗暴,小孩一放学之后就回到家里看电视,也不出来玩,也不出去玩,也不跟人交流,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而且一看就是连续几个小时看电视。这个孩子已经读到了小学五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考了6分,语文考了25分。这个孩子的教育问题,让我们这些外人都觉得很着急。

电子产品包括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游戏机,它们都不能关注孩子,也不能与孩子交流,更不能和孩子轮流交谈话,即使电视中有看似益智的互动环节,设置也是固定不变的。

美国儿科协会也认为,不能让两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或使用科技产品,对于孩子来说,与父母和看护人进行语言上的你来我往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要素,社会互动才会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大脑。在数字时代,屏幕正在抢占人们的注意力,孩子也不例外,然而电子产品不能替代父母给予的互动和回应。

曾经有一个研究团队,将9个月大的美国婴儿放在汉语普通话的环境中进行测试,其中一半婴儿听的是真人亲口说出的中文,另一半婴儿听的则是录音或是视频设备播放的中文,经过12次实验之后,听到真人说话的婴儿能辨别出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另一半则毫无反应,类似的实验还有让孩子观看视频和真人演示动作,实验结果同样是只有观看证人行为的孩子能轻易模仿该动作。

在看电视或者看视频的时候呢,孩子是没有办法与机器进行互动或者反馈的,而人的学习是需要有反馈的。

比如看到一个苹果的卡片,如果家长教给孩子说苹果,孩子很难理解什么是苹果。只有全方位的去接触到这个苹果,给孩子一个真正的苹果,比如用手去摸苹果,用鼻子去闻苹果的味道,用嘴巴去咬这个苹果,孩子才能真正的去理解什么才是苹果,并且在同时家长能够不断地说苹果苹果苹果,这时孩子通过亲身的体验,去感受这个苹果,全方位的去理解什么是苹果,孩子才能够真正的去理解什么是苹果这个词。

而如果与机器去交流或者纯粹看电视的话,孩子很难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去理解现实生活当中的事物,孩子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而长期看电视的结果就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将会退化,缺乏实际的去动手的能力也缺乏真正的去体验这个世界能力,所以长期看电视的孩子在进入到小学之后,与不是长期看电视的孩子,而是与家长互动的孩子之间的差距就会非常的大。

最后为了你的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远离电视,特别是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更是要严格控制孩子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


子牙说育儿


作为一个80后的晚婚奶爸,对于小宝看电视的这个问题,我是很有心得的。

我家里老婆生了一对双生小宝,所以不像其他的单胎孩子那样比较足月,我们的小宝大概37周就出生了,虽然医生也说是足月了,但是小孩就出现了眼部的一些问题,两个小宝都有轻度的近视和散光,所以在半岁小孩体检的时候,医生就明确的建议我们要给小孩多看远处,不要看电视,手机这一类的东西。又因为我和老婆的眼睛本身就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就非常的注意,从一开始就没有给小宝养成看电视的习惯,就算是在家里,也是尽量由大人陪他们玩耍玩具或者说是一些其他的活动而不开电视。

而为什么说不要小孩看电视呢?研究显示,电视每开1个小时,孩子从大人那里听到的词汇量将减少500~1000个。2岁前的婴儿若看太多电视,不仅导致语言表达迟缓,还影响大脑发育。爸妈们千万不要把电视当作“哄孩神器”,电视不仅不能“照顾好”婴幼儿,反而会阻碍宝宝的语言发展,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美国专门研究儿童行为的专家发现,长期暴露于长期暴露于电视环境中的婴幼儿,因为听得到、看得见的电视声音与画面,减少从家长那里听到或自己学说的词汇量,更加减少了婴幼儿与其照料者交流与说话的机会。这对婴儿的语言发育是一种潜在的威胁。研究还表明,除语言表达迟缓之外,过多看电视还会导致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迟钝。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语言发展是婴幼儿脑部发育的关键因素。

所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这个问题,不要让小孩子看电视,并不是说只是小孩子不看电视,其实小孩子不管是长期看电视也好,玩手机也好,这些毛病其实大都是大人给小孩做的示范作用,要控制小孩看电视,首先就是大人要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看电视,并且不能把电视作为一个安抚小孩的工具,让小孩去看电视而减少哭闹,使得大人轻松,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在我看来,我家的两个小宝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在他们,现在两岁以前,他们就是长时间的不看电视,家里的大人也不看电视,电视开的时间确实是很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尽量的跟他们多说话,多活动,建立各种各样的游戏关系,让他们能听能看能动,这样子慢慢的小孩其实自己也就养成了一个习惯,现在有时候周末把孩子们带到爷爷奶奶家里去玩的时候,就算爷爷要看电视,小孩对电视都不会感兴趣,就是偶尔看一两眼,然后就去玩别的,找玩具或者是跟大人去玩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控制小孩看电视的时间,或者是改掉这一类的不良毛病,大人首先要从自己身上去看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只是一味的强调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是最重要的,无形中的影响比你的啰嗦和唠叨更有用处。想想其实孩子跟我们相处的时间,也就短短的十几二十年,进社会早了也就10来年,就算上到大学也就20岁,后面他们就像离开父母的蒲公英,寻求自己的生活了,那么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我们的人生能有这一段神奇的旅程,为什么不拿出更多的时间来相伴,而不要让这些冰冷的器具来替代我们的亲子感情呢。


姚凯文


我是羽木舒家庭指导师,接下来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为什么不能让小婴儿看电视?

2岁半的妞妞,最近总是习惯性皱眉、眯眼睛,家人看着妞妞怪异的行为,决定带她到医院检查一番。检查结果让妞妞爸妈大吃一惊,妞妞双眼左眼近视700度,右眼近视800度。令人忧心的孩子医生的后半句,“随着年龄增长,她的近视度数还会加深。”

妞妞从1岁左右开始,每次为了哄住哭闹的妞妞,爸爸妈妈就她开电视放动画片,每次妞妞看时都会特别安静,所以妞妞的爸爸妈妈都放着妞妞自己静静看着,一看时间就长了。

仿若成了哄住妞妞的神器是电视再也不是玩具?再也不是爸爸妈妈的“甜言蜜语”?再也不是妈妈的温暖怀抱?

这样持续了一年多,妞妞就近视了。为什么很多专家不建议2岁以下的小婴儿看电视呢?不建议5岁以上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超过2小时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会影响婴儿视力发育这一点,但不仅仅只有一点坏处哦!

不让小婴儿看电视的几个因素:

第一.不利于婴儿视力发育:

有多少奶爸奶妈喜欢抱着几个月大的小婴儿看电视,让婴儿看电视就像看画片一样,美其名曰“起教育作用,能提高智力。”天大的误解。这种方式一点都不适合用来做早教的方式,而且对婴儿的智力开发起到的作用几乎为零。

因为小婴儿眼睛的调节功能还很差,小婴儿眼睛还在发育中,视力还未完善,成年人看电视的标准距离一点也不适合小婴儿。否则就很容易造成小婴儿内斜视,就是我们常说的“斗鸡眼”。

另外,电视机光亮度变化大,强弱交替,小婴儿特别难于调节适应,加上电视图像与画片一样,强光刺激和画面的快速闪动,婴儿无法快速接受变化,眼肌就会出现疲劳,特别容易造成屈光异常、近视、远视、斜视等。

第二.影响婴儿智力发展:

电视画面转化太快,小婴儿的接受能力不完全,会引起小婴儿注意力紊乱。习惯性久了,会使小婴儿未来难以集中精力专注,比如学习专注力不集中。

再者,看电视是一种被动性动作,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一种“缺乏活力”的大脑活动模式,多表现为反应迟缓,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育。

第三.婴儿语言表达能力变弱:

曾看过一份美国科学家在2个月到4岁之间小婴儿做的一项科学测试。在房间中电视每次打开1小时,观看后,小婴儿从大人那里听到或者模仿到的词汇量将减少500~1000个,而且小婴儿与人的对话几乎完全没有了。

另外也有数据显示了,2岁以下的婴幼儿看电视的时间越长,语言表达能力越弱。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小孩子语言反应敏捷,而有的小孩子迟钝语言不利索的原因之一。

第四.婴儿易出现行为问题:

小婴儿看电视时间一旦过长,他们参加室内外的活动时间减少,从而小婴儿缺少玩伴,久而久之,小婴儿便会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经历,小婴儿不需要交往?错!没玩伴的小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削弱,甚至出现一些怪异的行为问题,比如性格孤僻、言行粗鲁、侵犯他人等。

爸爸妈妈作为养育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面对小婴儿看电视这个话题,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有效的陪伴,因为小婴儿看电视的原因无非是哭闹和没质量的陪伴。如何做才是对小婴儿最好呢?

有两个小妙招:

1、每一次陪伴要有“真材实料”,即爸爸妈妈的以身作则。很多爸爸妈妈在陪伴小婴儿的时候都是把他放一边,自个玩,时不时瞄两眼,不哭不闹就好,而爸爸妈妈则捧着手机刷刷刷地玩。放下手机,回到现实世界,与小婴儿一起玩,才是最好的教育。

2、拒绝用电视哄哭闹的小婴儿。因为小婴儿的成长之路,本来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多一些小游戏、户外活动、看绘画本、涂鸦之类的,而渐渐成为一个“电视控”的孩子,如果未来某一天,孩子完全迷恋电子产品时,又或者出现深度近视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小婴儿是可爱的小天使,父母让他健健康康地降落人世间,得为小婴儿成年前的人生和教育“买单”。近视是小事,那么深度近视呢?彻底看不见了呢?别等小婴儿明亮又闪烁的大眼睛变得暗淡无关才惊觉,彼时一切都晚了。

愿每一位小天使都健健康康成长!

欢迎小伙伴们在朋友圈发表不同意见,或者一起讨论呦


舒允聊育儿


为什么不能让小宝宝看电视?

很简单,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是爸爸妈妈的爱,而不是冰冷的电视机,更不是电视机里面那些花花绿绿的图案。

我家乐乐宝贝现在17个月,我们新家刚好装修完,本来是不打算买电视的,但我妈妈说必须买,因为过年过节的热闹一些,拗不过她,那就买吧!

偷偷告诉你,我心里想的是,买了电视平常也不看,等家里来客人再说,哈哈哈

因为电视看多了对小宝宝真的不怎么好,特别是会影响眼睛的发育,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稍微长大一些之后,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规定每天看多久,看什么内容等等。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再加上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愿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爱笑宝妈欧丹丹


昨儿还和一个朋友讨论说,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感觉电视已经是可接受范围之内了。

小时候,记得电视还是新鲜东西,家里经常坐着很多邻居,来一起看电视,家里那时候对我是不怎么限制的,吃完饭,写过作业,电视剧开始时,邻居们就陆陆续续来一起看连续剧了。

现在很多父母为了图省事,特别是几家聚会时,为了让孩子不吵闹大人们聊天,就会扔给孩子一个手机,孩子兴致勃勃的看动画或者打游戏。

小婴儿实际上是最不能接触电视的。因为:

  • 小婴儿的视网系统一直处于发育状态,视网膜也是很娇嫩,当他长时间盯着电视时,电视里的蓝光也会辐射到孩子的视网膜,造成损伤;

  • 看电视是孩子在被动接受信息,没有主动有意识的在相互交换信息,也没有促进孩子的思考能力提升;

  • 电视图像频繁闪动,对孩子眼睛来说也是一种伤害,正如现在很多护眼台灯都会提到自己的功能是不频闪一样。频闪能够使孩子的眼睛变得干涩,容易流泪。

孩子视力的发展过程

孩子在1-3岁左右,视力是0.1-0.6之间,4-6岁,视力基本发育成熟,6岁一般能达到1.0

从孩子发育角度来看,这段时间如果视力发育受到损伤,会造成孩子近视。所以家长平时要多陪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亲子游戏,不要直接把孩子扔给电子产品。


我是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做灵魂有香气妈咪,更喜欢分享自己在养育宝宝过程中实战经验, 原创不易,码字不易,如果喜欢我的文字或者帮助到您,请给我点赞并加关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络删除。


jason妈咪有办法


不让小婴儿看电视,是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发布的指南的,然而不看电视还不够,还不能让小婴儿看手机、IPAD及其他带屏幕的电子设备。

WHO刚刚发布了第一个儿童屏幕时间的建议,重点是5岁以下儿童的屏幕时间不可过多,每天不要超过1小时,1岁以下婴儿不能有任何屏幕时间。这个建议和美国儿科科学院(AAP)的建议接近,AAP建议18个月以下幼儿不能有屏幕时间,除非和父母视频。

具体的建议是:

  • 1岁以下:每周活动几天,至少30分钟的趴躺时间;在儿童床、高椅、背包中的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无屏幕时间;3个月以下每天14-17小时睡眠,4-11个月每天12-16小时睡眠。

  • 1-2岁:每天11-14小时睡眠,每天180分钟锻炼,屏幕时间不超过每天1小时。

  • 3-4岁:每天10-13小时睡眠,每天180分钟锻炼,包括60分钟中度到剧烈锻炼,屏幕时间不超过每天1小时。

这个建议发表后,受到一些专家的质疑,因为最近对于儿童屏幕时间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的认为健康有害,有的认为没有害处,认为屏幕时间过多对健康有害的证据并不充分。另外电子设备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是有益处的,在这些益处和潜在的害处之间怎么样才能权衡?

少看屏幕,主要是因为这样会占用孩子的活动和休息时间,儿童应该保证每天足够的活动和睡眠时间,还有和家人一起玩耍的时间。如果看屏幕养成习惯了,将来也会养成少动多坐的生活习惯,那样的话对一生的健康都会有影响。

至于看电视和其他屏幕对于健康来言,目前并没有可信的直接影响健康的症状,除非电视节目内容不健康,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污染。

如果有可能的话,请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建议,宝宝在1岁以下不要让他们看电视和其他屏幕。


京虎子


我儿子今年5岁,两岁之前也会看一会儿电视,因为是老人带,老人总需要看电视充实一下生活,很难完全杜绝看电视,但到目前为止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总共加起来不超过半小时,合理控制看电视时间才能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婴幼儿看电视的危害

我家孩子3岁之前都是给他看的《巧虎》,的确能帮助他认知自我、认知世界,然而如果看电视时间过长或者太频繁,也会带来不少伤害,除了眼睛的伤害,还会影响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电视会减少婴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探索兴趣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练习和经验以及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通俗点儿说,就是婴幼儿是需要主动去经历才能更好帮助他们认知,然而电视只是眼睛看,被动接受各种信息,吸引他们的更多是声音和视觉的冲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时,就显得索然无味了,影响婴幼儿探索世界。

记得我儿子2岁多时,有一段时间就是电视看多了,对其他任何事都没兴趣,不看电视就哭闹,还好宝妈休假半个月才把儿子的“电视瘾”戒掉。

2、电视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看过国外一个科学实验:两组孩子,要求画一幅白雪公主,一组是先听故事再画;另一组是先看动画片再画。结果是第一组,每个孩子画的公主都是不一样的;第二组,基本都画的一样。

电视画面固化了孩子的思维,所以当画画时,都会不自主地去画电视里的形象。而听故事的孩子,则是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去描绘自己心中的公主。

大家都知道,婴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想象力最好的阶段,因此多给孩子讲故事、看绘本比看电视要强上很多。因为电视是被动学习,对于孩子以后主动学习其他知识技能,主动拓展自己的思维是极其不利的。

3、电视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看电视时最认真了,一动不动,结果除了电视,做其他事都是三心二意,注意力很难集中,这是因为看电视的专注是“假专注”。

电视的声画内容是非常多的,对于婴幼儿来说根本接受不了那么的信息,更不会对信息做加工处理,从而吸收精华。长时间的看电视,会让他们变得麻木,只是被动接受信息,看过就忘,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学习。

所以,婴幼儿时期看电视太多,等稍微大一点而,需要学习记忆书本内容时,专注力不假,记忆力差就会凸显出来。


看电视的确不好,但有时候却很难做到不看,而且有些电视节目的确很有教育意义,那该怎么办

1、合理控制电视时间

选择婴幼儿的影片时,尽量选5分钟以内的,看完一个就休息,规定好观影时间,每天不超过10分钟,也就是最多看两个。

看完电视后,建议匹配电视内容,进行故事或者绘本或者小实验等方式,进行二次强化,多维度地刺激小孩的思维。

而且,看电视时,最好父母能陪伴一起,陪伴的过程不仅增进亲子关系,而且也能引导孩子进行表达和思考,让电视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体验。

2、陪孩子玩耍

让婴幼儿不看电视最好的方式不是强制阻止,而是用其他东西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其中陪孩子玩耍是最好的方式。

我家小孩想看电视时,我一般就会说:“我们去玩游戏吧?”“我们去看新书吧?”“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就对世界充满了探索欲,只要我们家长愿意去陪伴,他们往往很乐意跟随我们去玩耍,而不是一个人看电视。


结语

总而言之,看电视对婴幼儿有利有弊,我们家长要学会利用电视资源,合理控制电视时间,多陪伴孩子,让电视为我们所用,帮助孩子快乐成长。

我是铭儿爸爸,以一个父亲的视角,每天与您分享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感谢您的点赞和转发,期待您的关注和交流~

铭儿爸育儿笔记


对于电视手机这类电子产品,我的建议是在孩子3岁之前都应杜绝,原因如下:


1. 严重影响大脑发育

孩子的大脑发育在3岁之前飞速发育,在3岁时候孩子的脑容量达到成人的75%,这也是人的大脑发育的高峰期。


人们常说,脑子用则进,不用则废,婴幼儿更是如此,因为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大脑会保留孩子经常使用的那些神经元和突触,而没被使用过得则会被淘汰,所以,早期大脑发育需要各种各样的刺激来激活神经元。


这些刺激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运用看,听,摸,嗅等最直接的方式来体验,这些体验是立体的,现实的,生动的。


而电视等电子产品的输入是平面的,二维的,没有空间感,对大脑的发育没有任何好处。


很多人会觉得,我可以给小盆友看人与自然啊,里面有各种动物,还有讲解,这不也是教育么?

需要注意得是,这种输入是直接的,单方面的,不需要孩子过多去思考,孩子总是被动输入信息,这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是极大的伤害。


电视里说秋天来了,树叶落了,那什么是落呢?怎样落呢?孩子没有直观的感受,就不会有生动的印象。


下面这幅图是看电视和看书的大脑构造

其实,大人也是这样,看书更过瘾,边看书时大脑会对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展开联想。


2,影响孩子视力发育


2岁以下的孩子眼睛还未发育完善,看电视容易引起近视,弱势,散光等问题,小小年纪带起了眼镜,这恐怕是最直观的损害了。


3,影响孩子专注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常看电视会降低孩子的大脑敏感度,使孩子变得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冲动,暴躁,由于看电视多是听,剥夺了孩子语言表达的机会。

这个影响不仅是对孩子,对大人也是一样的,怀孕时我每天都在刷剧,从早到晚,后来就觉得自己越来越焦躁,无聊,只有看书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电视就像快餐,好吃没营养,我们要给孩子顿顿吃快餐么?


其实,孩子看电视的危害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就是做不到,因为孩子烦人的时候给个手机就安静了,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家长身上。其实父母可以在背包里随时装着绘本或者方便携带的玩具,如果自己真的很忙无暇顾及孩子的时候,不如给她绘本和玩具,好过给手机。


我家宝宝出生到现在,家里的电视就是摆设了,也不会让宝宝接触手机,看手机,这是家里的“红线”。和宝宝一起看书阅读,让他知道书的魅力,另外就是一家人一起多带宝宝接触大自然,丰富孩子的感官刺激,增进亲子关系,何乐不为。


我是坚持科学育儿的墨仔妈妈,也是一名婴幼儿睡眠指导顾问,有关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辅食喂养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与我分享交流。

------------养育孩子不仅需要爱,还需要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