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副業兩萬,又有人開始不正經了,副業基礎篇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介紹副業的。現在據說副業已經成為了剛需,月薪3000,副業2萬才是人生贏家。如果不搞份副業的話,似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社會人了。

1

副業和前兩年流行的一個概念斜槓青年不同,斜槓青年更多是發揮自己不同的特長,這些特長可以用來賺錢,也可以用來娛樂自己。不過自從有個暢銷書作家,號稱自己是主持人、民謠歌手、酒吧老闆、禪宗弟子…….黃金左臉(這是個什麼鬼)之後,大家已經不好意思再說自己是斜槓青年了。


月薪3000,副業兩萬,又有人開始不正經了,副業基礎篇


今天我只說副業,也不灌雞湯,只談副業賺錢。其實我是不太贊成副業。大部分人兼職無非是外邊擺個攤、開個小店、或者當個微商。做生意,畢竟有風險,賺錢的都是少數,大部分外行是連行業的平均回報也無法取得的。

至於微商,看起來賣貨提成風險小,但實際上大部分時候是在用自己的信用給一些劣質產品做背書,不信的話,看看你們自己拉黑了多少朋友圈的微商吧----這說明微商大部分還是不受人待見的。而信用,其實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這點以後有機會再談。

退一步講,即便是賣的商品不錯,但這樣的兼職其實都賺不了什麼錢,基本上都是靠發展下線來收取智商稅,實際上還是在消耗自己的信用。我經常說,想靠微商養活自己(不是賺錢),先看看你的微信通信錄,有沒有1000個好友吧。我猜,99%的人好友數量都在500以下。


月薪3000,副業兩萬,又有人開始不正經了,副業基礎篇


2

我們每個人能力就如同經濟學家李嘉圖說的那樣,是有比較優勢的。想要達到利益的最大化,就是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哪怕你有很多種優秀的能力,也只選擇一樣用來賺錢,畢竟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做你最擅長的才是你最能夠賺錢的。

如果你真的對本行業不感興趣,準備轉行,那麼可以做你擅長且喜歡的事來當做副業。否則,你應該將精力放在自己本職工作上,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才是正途。而當你的副業收入能夠養活自己的,或者達到自己本職工作收入60%以上,就應該考慮直接轉行,發揮你的比較優勢了。

月薪3000,副業兩萬,又有人開始不正經了,副業基礎篇


除此之外,實際上,搞副業是個划不來的事情。副業有一個很大的成本,被大多人忽略了,就是所得稅。舉個例子,按照規定,如果不是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其他所得,去掉800元的扣除數,一律收取20%的勞務所得稅。什麼開店、擺攤,朋友圈賣貨,理論上也是需要納稅的。相信絕大部分搞副業的都沒交過這些稅。當然,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普遍性違法,但並不意味著沒有風險。

20%的稅率,大概就是月入兩萬左右的稅率了。所以如果月收入沒有達到2萬,真想要多賺點錢,不如找個996的公司,當然是給加班費的那種,也比副業靠譜的多。當然,本人再一次反對996,偶爾出現意外情況加班可以,靠加班當做競爭優勢,最終的結果是全民加班,大家又回到一個起跑線上,這是現在的流行詞彙:內卷。


即便是你的副業收入還不錯,記住,不要在同事面前炫耀。如果我是老闆,碰到上班幹私活的,一律炒掉。如果發現你用業餘時間幹私活,而本職工作僅僅一般或者更差,我也會考慮開掉或者不再續聘。

3

還有一種副業,就是靠資本來賺錢。當然,這個本質上其實應該不叫副業了,資本總體的回報率就擺在那個地方,基本不依靠勞動。靠資本來賺錢,首先得有資本,需要靠自己的本職工作來完成原始的資本積累,或者家裡有礦。


月薪3000,副業兩萬,又有人開始不正經了,副業基礎篇


選擇指數基金一類不需要投入精力的投資,早幾年買房收個租,或者直接炒房,也在這這個範疇裡面。至於炒股,長線可行,買了就別盯著K線看,一個月看一次,保證比你天天盯著賺得多,因為我見過太多人好股拿不住。千萬別玩短線。除非你已經有資本,能夠穩定獲利了,這種情況那麼就乾脆全職炒股吧。

別聽那些副業賺大錢的瞎扯淡,那些搞副業培訓的,基本上都是收的智商稅。少幹副業,畢竟勞務所得要交20%的稅,而資本利得目前還沒有收稅呢(據說要對房租收稅了)。你看人家大強子,每年給自己發一塊錢工資,然後拿幾十億股票,呵呵!所以,還想勞動致富嗎?

2020年是一個不一樣春節,大家一方面要防禦病毒,一方面還要想辦法掙錢,如果這段時間你還沒有合適的副業,可以私信我副業,給你一個簡單易上手還能掙點錢的副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