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線就是你的“高光時刻”

閃閃發亮的可能是燈塔

也可能是迎著陽光的汗水

還可能是每一個普通人的“高光時刻”

...

_

_

_

_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開展以來,截至2月7日,西安共有1732名普通人遞交入黨申請書。他們中有70後、80後、90後,他們是每一個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位,也是每一個崗位上閃閃發光的一員。

_

_

_

_

_

_

2月1日:社區工作 守土有責

在一线就是你的“高光时刻”

2020年的2月1日,是1979年出生的丁濤,會特別記住的日子。這一天,曾7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的他,如願成為一名預備黨員。他說:“在社區工作,就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丁濤是蓮湖區學習巷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從2012年開始,先後7次遞交入黨申請書,於2019年8月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學習巷社區是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他一直在這裡工作,生活。

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年三十晚上,丁濤一直忙到了凌晨3點多,在這個地處市中心的社區,他和同事們每一個酒店、旅社、民宿挨個入戶走訪,為防控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1月19日至今,他沒有休息過一天,每日兩次的消殺工作,他們社區一次也沒落下。在這個常住人口3600多戶,10700人的社區中,正式工作人員一共只有10人,大量的入戶宣傳和走訪工作都是丁濤和他的同事們加班幹出來的。

春節前,丁濤69歲的父親病重住院,直到2月6日出院,他也沒時間去醫院一次。心中,總是覺得愧對父親。但老人打電話來卻總是叮囑兒子:“你不用來,我都挺好,你把崗位守好,要讓社區沒有一例疑似患者。”

學習巷社區至今確實沒有一例疑似患者。丁濤知道,他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下一階段他要密切關注返鄉人流的管理工作,為10700位社區居民守土盡責。

什麼時候回民街又人流如織了,我的防控工作就算勝利完成了!”丁濤說。

2月2日:加大生產 保障醫護

在一线就是你的“高光时刻”

2020年2月2日,24歲的馬雨亭,在西安住邦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疫情阻擊戰臨時黨支部召開的黨員大會上,被接收為中共預備黨員。這個臨時黨支部組建的目的,只有一個——加大馬力生產口罩、酒精棉片。

馬雨亭2019年8月遞交入黨申請書,2019年11月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2020年1月27日,當全國都出現口罩告急的情況時,原本只是西安灃京工業園企業綜合黨委工作人員的她,第一時間被派往西安住邦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車間一線,進行口罩包裝工作支援。在這個日產N95口罩5000只,醫用一次性口罩2萬隻,24小時生產酒精棉片的企業裡,她不僅要包裝口罩,分裝棉片,甚至還要搬運原材料。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具體工作是什麼,我是革命的螺絲釘,哪裡需要去哪裡。”馬雨亭笑著說。

工業園附近的交通並不便利,最近一段時間,馬雨亭都得步行1小時才能到廠裡,早上7點出門,深夜才能回家已經成為常態,有時候中午吃飯的間隙,靠在椅子上她都能睡著。

為什麼這麼拼?

沒有為什麼,疫情面前,我身邊沒有人計較自己的得失。廠裡的工人都是兩班倒,12小時一換班,大家再累也沒有放棄。醫護人員需要物資,這個時候不能讓他們上戰場沒有保障。

”馬雨亭說。

“這段時間過了,我最想做的事,是好好睡個覺,自然醒的那種。”小馬的笑聲,很爽朗。

2月4日:卡口特殊 擋住危險

在一线就是你的“高光时刻”

2020年2月4日,50歲的張祥在他工作的譚家公路收費站接到了黨組織接收他為預備黨員的通知,那一刻他看看身後的黨旗,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張祥是西安市交通運輸局收費公路管理中心譚家公路收費站的副站長,2016年開始,他多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1月27日晚上8點,譚家公路收費站正式設立防疫卡口。

張祥的工作是在這裡配合相關部門對過往車輛和人員進行管控,分流、疏導、檢查,同時還要做好後勤保障工作。這段時間他最高紀錄是3天沒睡覺,“根本顧不上,對於我們來說有很多第一次,硬件、軟件都要準備到位,小到一個電源接口都要提前想到。” 張祥說。

但你問他具體都做了哪些事時,他卻說:“說起來也沒啥,都是普普通通的事。我們都是普通人,身後有自己的爹媽、還有兄弟姐妹,咱就是給大家做好防線。”這些天,讓張祥最感動的是,好多老百姓到卡口義務送飯,捐東西,還有人送自家蒸的包子。

張祥的母親81歲了,身體並不好,但最近老人總是打電話說:“我身體特別好,不用操心我。聽黨的話,堅守自己的崗位。”在母親的囑咐下,這些日子張祥一天也沒離開過崗位,他相信,心手相連,就能擋住危險。

“疫情過後,我想回去告訴我媽,我也入黨了,也是她的同志了!”張祥說。

2月5日:與病毒鬥爭 醫者無懼

在一线就是你的“高光时刻”

1984年出生的張靜,是長延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醫療科科長。她2018年9月6日遞交入黨申請書,2019年6月25日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2020年2月5日,她被批准為預備黨員。

在此次防控疫情的“戰役”中,她大年初一接到單位的電話後,把6歲的孩子交給家人,就直接從藍田老家趕回一線開始工作。由於長延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擔負著轄區長安南路高速收費站執勤工作,作為設卡的第一道防線,她不顧寒冷和危險,耐心對所有出站車輛人員進行體溫檢測,詢問流行病史,並對重點人群做好轉運工作。

當得知單位需要去轄區能康醫院監護密切接觸者時,她想都沒想就報名去了。不怕嗎?“也怕,但我是科長啊,這個時候我不上,其他同志們怎麼上?”在能康醫院工作的一週內,她幹在一線,衝在一線,守在一線。在她的影響下,科室內6名同志先後主動報名去能康醫院工作。她說:“我沒想到,大家面對疫情這麼勇敢。”

2月5日那天,她下載了學習強國的APP,最近天天看,看防控知識,也進行理論學習。她說:“我雖然沒有去武漢,但回到門診後,天天與病人打交道,基層醫生,用辛苦指數換取老百姓的安全指數,這是責任。”

面對疫情,學醫的人更清楚危害性,但是與病毒鬥爭,醫者無懼。”張靜說。

_

丁濤、馬雨亭、張祥、張靜,他們只是近段時間西安按照規定程序,接收的15名預備黨員,確定的13名積極分子中的代表。

他們每個人的“高光時刻”,都是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一幀畫面,等著我們去一一發現和珍藏。

_

_

感謝這些畫面

在困難中教會我們堅強

在黑暗中給予我們力量

沒有這些平凡人,哪來厲害的國!

供稿: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佳

出品:西安報業傳媒集團新媒體中心

在一线就是你的“高光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