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君王主张让农民“不死不活”的生活状态?

财飞来官方


史上日本的名人德川家康,在他的统治说的一句话:不要让农民有多余的财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统治者要想建造一个稳定的统治环境,那么农民就不能然他们手中有过多的财产,最好的就是刚刚够解决温饱,想要更多的就必须努力获取。

实际上在我国的封建王朝时期,统治者也正是这么做的,他们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就是“愚民”政策。老百姓没有受到过教育,没有文化的话他们就不会思考,就只会听从统治阶层的,再加上他们条件也不好,所以更多的时间就是用在养家糊口上。

古时候的农民起义和暴动主要就是因为农民觉得活不下去了,所以大多都是官逼民反。但是如果老百姓有一口吃的,他们就不会反,藏在心底的还是对统治阶层的畏惧,不是每个人都能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很多参加起义的农民,其实只是为了吃一口饭,或者是一些因为战乱的流民,混在起义队伍中求生存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统治者和老百姓从来都不是一伙的,他们天生的对立面。就像孟子说的“民为贵,君为轻”和魏征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对于统治者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皇帝需要老百姓种田生产养着,另一方面推翻王朝统治的恰恰是农民起义的最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就需要愚弄民众,给他们洗脑让他们无脑的相信自己是真命天子,再保证他们能生存下去,他们就不会反叛了。这种政策是封建时代所形成的特有政策。


SYBJ


首先,古代君王提倡的是“半死不活”而非不死不活,有一句话这样说:让农民们半死不活地生活,是政治的秘诀。有人说是德川家康说过的,但是没有确切的史料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对这一句话的出处姑且不论。不过可以看出,这句话是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话,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君王们总是把自己与老百姓的关系划的很分明,就是要统治他们。为什么古代君王会认为让农民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才是保持稳定的好办法?

其实,古代也有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君王和老百姓其实是一体的,他们是构成国家的一部分,比如孟子就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等之类的观点,可见他们也是明白这些道理的。另外,唐朝的时候,魏征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他把君王比作舟,而把百姓们比作水,说水能够载起大船,也可以使船翻覆。不过这样也是把两者割裂开来,没有当成整体。

在一方面,君王们需要老百姓们来养活他们,他们不会种庄稼,也不会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吃穿用度等一系列的物品,所以他们是特别依赖老百姓的,另一方面,他们又会担心老百姓们有一天会起来反抗他们的统治,危及他们的皇权,所以对百姓们又是百般地忌惮,生怕他们会闹出什么一发不可收拾的情况来。

因此,他们一般都会采取所谓的愚民政策,让老百姓们没有文化,不让他们学知识,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君王们服务,又不会起来反抗。我们都知道,有文化的人的思想都是灵活的,他们受到压迫就会起来反抗,并且还能抓住朝廷的薄弱地方,没有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认为这是命,人生下来就是不一样的,那些皇帝生下来就是皇家的命,普通人只能为他们服务,听他们指挥。一旦认命了,起来反抗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自然就会为君王们服务。

另外,他们还主张百姓们没有多余的财富。只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否则他们会因为活不下去而选择暴动,反对君王的统治。没有财富,他们自然就会想办法去创造财富,基本的生活有了保障以后,自然就会想要提高一下生活质量,赚一些钱,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生活好了,大家也就不会起来反抗了。因此,最好的统治方法就是让他们半死不活地生活,一直心甘情愿地为自己服务,实在是让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为什么古代君王主张让农民"不死不活"的生活状态?

换个问法,你老板赚那么多钱,为啥不给你发多点工资,总是让你在温饱线上徘徊呢?道理都是一样的。饱暖思淫欲,吃饱了就会增加无穷多的欲望,工资拿到手软,是不是开始嫌弃工作环境好不好了?是不是开始抱怨上下班时间是早是晚了?是不是开始思考工作任务重了还是轻了?吃不饱的时候就简单了,唯一目标就是吃饱饭,让干啥就干啥!



程小满的文史日记


农耕的智慧,种韭菜,割韭菜,再种韭菜,再割韭菜,周而复始,永续生长,世代被割;

农民是这样对韭菜的,君王也是这样对农民的;

农耕文明的精髓就在于此。



接盘大侠老傅


历代底层人民的反抗都是会导致政权的变更的,饱而思淫欲,所以让底层人民半死不活,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获得知识去思考,让你的意识形态始终处于被奴役的状态之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就巩固了政权的稳定,但这里也是有一个限度的,历朝历代都是因为这个限度没有把握好导致王朝灭亡的。



SVIP至尊版


这是古代统治阶级的一贯做法。老百姓太富了,太穷了对统治阶级的宝座都有冲击。


北戴河丹青


常言到,知古可以鉴今,古代君王是这样做的,现代精英也是这样做的,毕竟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百分之二十的人要占有着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而这百分之八十的财富又需要那百分之八十的创造,那么只能让那百分之八十的活着,还要保证他们不造反,那怎么办呢,于是他们就创造了这种活法,不死不活,创造了百分之百的经济效益,只给他们百分之一,保证活着,还要让他们快乐,最简单的用游戏等一些低俗乐趣来麻痹他们的心智,从而达到不造反还能继续劳作的目的


我真的不是麻瓜121


于君主而言,赋税之下皆为数据,稳定收取才是关键,以史为鉴,多少朝代,毁于个人富可敌国,朝廷入不敷出。简单讲,百姓穷,就只会着眼于生计,却也不至于饿死,那么就不会有非分之想,这是一种管理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