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为什么要把捷达给独立成一个品牌呢?

风骏俊


近年来汽车厂家出于对品牌拓展方面的需求,都热衷于将自家大单品战略的核心车型打造成独立品牌,这样的操作模式比另起炉灶再开拓全新品牌的风险要低很多。早些年吉利的帝豪、英伦、全球鹰以及奇瑞的瑞麒、威麟、开瑞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反倒是长城吸取了对手失败经验,在热销单品长城哈佛cuv的身上成功“嫁接”了一个年销近百万辆的SUV品牌——哈佛

我们把目光转回到一汽大众捷达身上。这款车型从1991年引入国内,直到2019年6月停产,28年时间共计生产了4418287辆。这样一款历久弥新历久弥坚的传奇车型,毫不夸张得讲直接影响了三代人。所以无论它作为一款单一车型还是一个汽车品牌都是自带光环的。相较于当年的哈佛cuv以及长安欧尚,捷达的品牌影响力更为深远。这也为后期捷达拓展为品牌创造了足够的条件和可能。

大众把捷达单拎出来打造一个品牌是受到长城的启发。那么其目的就是寻找车市下一个增长点。大众汽车年销量迈入千万辆以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取得高额增长,而且一直与老对手丰田在销量上“纠缠不清”。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同时拉开与丰田在销量上的差距,所以选择在其第二故乡中国,开拓一个全新品牌是当前最好的出路。

在大众集团的品牌矩阵里,已经没有合适的品牌供中国市场选择,特别是车市不断收缩的今天。倘若贸然推出一个品牌,那么成功的概率很低。比如直接移植来自西班牙的品牌西雅特。虽然大众mqb模块平台引入车型的门槛并不高,但是西雅特品牌的认知度在中国普通消费者心中几乎为零。如果“操作不当”恐怕比百年品牌斯柯达在华的处境更为尴尬。所以唯有牺牲捷达一个车型来换取一个全新品牌。况且10万以下的消费市场一直是合资品牌的盲区;捷达的名字在低端市场又十分接地气,那么选择捷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我国10万元左右的SUV市场,向来是各跨国车企的真空地带。曾经日产小试牛刀推出的小型SUV劲客也未达到销量预期。合资品牌的市场号召力虽然强大,但要凭借价格高、配置低、做工用料廉价的小型SUV来与自主品牌紧凑级SUV形成差异化错位竞争根本行不通,浪费自身资源不说且极有可能拉低自身品牌形象。大众集团各子品牌与竞品的对位关系虽然清晰,但是它缺少一个亲民务实的廉价品牌与自主品牌竞争。如日产的达特桑或者雷诺的达契娅都是面相发展中国家打造的品牌。因此为了抢占肥厚的市场份额,大众必须健全自身的品牌网络,物色一匹“下等马”与自主车企展开正面竞争。

或许有人觉得斯柯达品牌完全可以充当“下等马”或者大众已经放弃了斯柯达转而启动捷达品牌。其实大众在华的野心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小,自家的奥迪对位奔驰宝马。核心品牌大众觊觎高端品牌销量的同时,还要打压处在同一层次的丰田、日产、别克等。而中端品牌斯柯达不仅要做大众的影子,待大众品牌升华以后而直接对位丰田、日产等普通品牌。新独立的捷达品牌其实就是大众用心编织的最后一张绝户网,用来围剿残噬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


吾悦車


首先,你这个问题,我觉得问得并不妥当,到底是德国人想把捷达独立出来,还是一汽-大众想把捷达独立出来?

众所周知,在国内,存在着南(上汽)、北(一汽)两个大众,它俩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近亲,还不如说是“死对头”。

细数一下一汽和上汽手里的底牌:

  • 一汽手里握着一汽-大众和高端品牌一汽-奥迪;

  • 上汽手里握着上汽-大众和低端品牌上汽-斯柯达。并且眼看着奥迪马上就要和上汽合作,未来再出来个上汽-奥迪也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所以,未来对于上汽来说,低端品牌有上汽-斯柯达,中端品牌有上汽-大众,高端品牌有上汽-奥迪。

而一汽却只有中端品牌一汽-大众和高端品牌一汽-奥迪,并且上汽-奥迪还是从一汽手里硬生生“夺”过去的,这势必会影响到一汽未来的营收。

所以,如果你是一汽的领导,你觉得,这时候,一汽缺什么?

当然是缺少一个和斯柯达定位一样的品牌,这时候有人说了,是不是正好可以把西雅特引入国内?

显然,一汽-大众并没有这么选择,因为西雅特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汽车品牌在,这时候把这样一个陌生的品牌引入国内,是非常不明智的,而一个绝佳的策略就是——直接把捷达独立。凭借着这些年来捷达这款车积攒下来的口碑,这个品牌绝对更容易打动消费者。


涡轮滚滚


摆脱低端品牌形象非常非常重要!!!

很多品牌都是终生与高端无缘!

在生产制造领域

世界各厂家都在奋勇拼搏

不惜重金摆脱低端形象低端品牌的

关键时刻

居然有人推出低端品牌

摆脱还摆脱不掉

还有打造低端品牌

请问低端品牌用打造吗?

我没问别人没问专家

就想问关心这个事的朋友们

假如您买车的时候

4S店告诉您这是低端品牌

请问您怎么抉择?

曾经大众做过高端辉腾

高端就是指制造奔驰600宝马760系

当初就是为了摆脱低端品牌形象

不惜重金打造大众的超级汽车

产品推出震惊寰宇

震惊原因就是一个

一个低端品牌形象推超豪华车型

不知道决策者是怎么发出的号令?

是大脑一热?还是德国也有三拍人物?

拍胸脯做保证状

拍脑门做顿悟状

拍拍屁股他从决策机构走人辞职?

世界上通行的成功做法是

逐年提高品牌形象逐步摆脱低端品牌形象

然后进入中端价格市场

最后该品牌只能是中端品牌形象

比如中端汽车丰田本田日产

如果他们想打造高端品牌形象

就必须全新推出相应的新商标

就是让世界都知道的高端

雷克萨斯 讴歌 英菲尼迪

这样比肩奔驰600宝马7系

一个公司从做中端再到做高端

应该做到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

就是丰田从不跟市场上说雷克萨斯

是我丰田投资的

雷克萨斯也不说丰田是我的上级部门

高端品质就是干干净净的自己存在

按朋友老吴的话

但是打造低端品牌形象

还是第一次听说

真有把豆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