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钱包的未来很美好,但不是靠“单打独头”完成的

互联网将世界一分为二,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之中,智能企业的典型特征是“将大众创造出售给大众”。譬如,你通过微信与朋友聊天,你即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你使用谷歌搜索,你的每次搜索选择都促使谷歌更加“聪明”的原因;你使用YouTube,你即是视频的提供者,又是视频的收看者 ……

如果没有你(消费者),微信、谷歌、YouTube等企业将毫无竞争力可言。因此,在虚拟世界,消费者替代员工成为创新的主体,成为竞争力之源。这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方式,使智能企业具有零就业承载、零成本的特征。谷歌、百度、腾讯、阿里等智能企业核心业务单元的净利润率都能轻松超过50%,这在实体领域是不可想象的。

某种程度上来讲,智能企业只从大众口袋拿走钱,而几乎不为大众提供就业机会。每个智能企业都像一个自强化的现金黑洞,吞噬着实体世界的现金。当现金由实体世界单向流向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的自我强化与实体世界自我弱化,必然相伴发生。阿里市值超越中石油是虚拟世界自我强化的明证。底特律、通用汽车、诺基亚的破产是实体世界自我弱化的缩影。

在自我强化的机制推动下,虚拟世界的企业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并将智能化的触角伸向实体领域。智能化全面入侵实体,“亏损潮”随之而至。这是我们感觉钱越来越难赚和幸福从指间“溜走”的根本原因。在零售领域,电商可以覆盖所有的用户群体,几乎所有的实体零售商都在电商的打击范围之内。电商的成本会随着规模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而不断下降,而实体零售商的房租、人力成本却会随着房价的上涨而持续上升。

两者之间的竞争是不对等的,京东们像开着飞机向地面扫射的特种部队,而实体零售商则像拿着大刀长矛的义和团。京东们每亏损1元钱,都可以打掉实体零售商百元级别的利润。这种杠杠效应让华尔街愿意支付给京东们更多的炮弹,以“伤己20,杀敌2000”的毁灭方式来完成对传统零售业的颠覆。

显然,这种颠覆的终极埋单者是大众,因为利润是市场的氧气。在服务领域,团购网站并不创造价值,却强行将成本分摊到饭店、酒店、洗浴、桑拿、美发等服务商头上。腾讯推出的“1分钱洗车”,看似有利车主,实则是垄断的前奏。在运输领域,谷歌推出的无人驾驶技术日趋成熟,并开始在商业运输和出租车领域替代人力。在生产领域,立体农业和无人工厂正在取代农民和产业工人,使生产加速进入智能化阶段。……

要么颠覆,要么被颠覆!中间道路是很难成立的。这是智能化全面入侵实体产业和人类就业的真实写照。在原有的机制下,无论人类如何努力都无法与智能机器、智能软件匹敌,因为智能企业的核心盈利方式是将大众创造出售给大众,是一种自强化的“现金黑洞”。

我们如何摆脱被颠覆的命运?《智能社会》给你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云钱包的未来很美好,但不是靠“单打独头”完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