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机数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二的中国,为何还运转着400余架二代机?

engrossment


原因很简单,省钱。

装备换代是需要钱的啊,一架战机可不便宜,就算咱们可以战机国产,且物美价廉,但那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在任何国家的军队发展中,其实都要遵循质量与数量平衡这样一个原则。不是说有了五代机,那就不要落后的三代、四代了。换句话说,提升军备是要在保证规模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如果单纯的注重质量就会何二战德国一样,虽然其生产的装备非常牛,性能上完全吊打盟军。但由于技术过于先进,导致材料成本高,生产速度慢,而且维护困难,故障率高,最终在盟军数量的优势下全面崩溃。

那么,我们在保证规模的同时,来提升装备的先进程度自然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时间。

首先,中国空军的高速发展其实是在新世纪以后这十几二十年,之前由于经济方面的压力,空军发展较为缓慢,主力战机大都是歼-6、歼-7、强-5这样的二代战机。

而由于我国是空军大国,战机数量庞大,想要在短时间对所有二代战机实现换装,显然颇有些难度。第一是三代战机的数量补充跟不上,在有限的军费预算之下,我军每年新购入服役的战机数量不会太多。为了维持国土日常防空与战备巡航,自然要保留一定数量的二代战机。

第二则是大多数二代机还未到退役年限,就这样扔掉未免可惜。像歼轰-7A/B、歼-8‖这些战机那可都是21世纪的型号,如果因为三代机的到来就将其扔掉,那显然过于浪费。

虽然这些二代机在性能战斗力上普遍要弱于三代机,但是其完全可以胜任日常国土领空巡航任务。我国领空辽阔,需要大量的战机巡航,以目前的三代机数量而言其实是比较有压力的。更重要的一点是,二代机的飞行成本要比三代机低啊,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如今二代机活动比较频繁的西北地区,其周边的国家,空军实力普遍较弱,用的也都是老旧的二代机。咱们经过改装的歼轰-7A/B、歼-8‖这些战机,虽然是二代机,但其性能绝对是准三代,其完全可以在地区内形成优势。

正所谓杀鸡焉用牛刀,让三代机来显然有些大材小用。

当然,随着空军的高速发展,这些二代机终将成为过去,但不是现在。

正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省下来的钱可以用在诸如歼二十这样的高精尖战机研发上,亦或是攻克航空发动机技术。毕竟在现代战争中,作为战争主力的,其实更多的高精尖武器。

最后再强调一点,在空军领域,维持规模的意义不仅仅是保持数量优势,更是在储备飞行员人才。这对我国的意义无疑更大,要知道我国虽然是空军大国,战机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在飞行员储备人才上,我们不占优势的。

国外地广人稀,空域开放民间,因此会开飞机的民间飞行员很多。一旦爆发战争,他们经过短时间培训就可以投入战斗。我们可不行。

飞机没了可以造,飞行员没了想要再培养,那可是很麻烦的。

举个例子,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不仅仅是输给美国庞大的工业实力上,更是输在人才储备上。日本航空队不缺战机,零式战机多到用不完。但是他么缺飞行员啊,在长久的战争消耗下,在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军已经没有足够的有经验飞行员,所在二战前期一度被誉为最强战机的零式战机之所以在后期沦为只会自杀的废材,不是飞机性能不行,是飞行员技术啊太差,以取飞行员大都是新手,完全不能打。以我们才会看到“马里亚纳火鸡”的胜景。

这就叫战争潜力。

我们用目前这些尚能发挥余热的二代机,将飞行员数量维持在一个较大的规模,以此来抵消与其他国家飞行储备人才的差距。增强我们的战争潜力。

相对于省钱,这一点我想其实更具长远意义。


白话历史君


2017年,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开的数据显示:中国空军第三代战机装备数量达到1170架,其中三代战机及其改进型号约有800余架,这其中包括:约70架歼-16重型多用途战机,300余架歼-10A/B/C中型空优战机、约350架歼-11A/B/C、24架苏-35三代半重型空优战机以及76架苏-30重型多用途战机。此外还有早期引进的数十架俄制苏-27重型空优战机以及部分准三代机改进型号例如歼轰-7A/B。截止到2019年,中国空军拥有仅次于美国空军的世界第二大第三代战机装备规模。

而在上个世纪末,在西方空军强国普遍大规模装备第三代主力战机的情况下,如美国空军装备F-14“雄猫”、俄罗斯空军装备苏-27“侧卫”,甚至连台海对岸都已装备幻影-2000,而同时期的我国空军主力战机却仍然是以歼-6、歼-7、歼-8、强-5为主要型号的二代战机,单机整体性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空军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空军强国。面对同西方主力战机上存在的巨大代差,中国空军的国土防空战略相关建设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为了跟上世界空军发展潮流,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俄罗斯引进苏-27“侧卫”,后又从俄方引进苏-30MKK多用途战机;2004年,中国空军开始装备首款国产第三代中型空优战机歼-10,拉开了中国空军追赶世界空军先进水平的序幕。到现在侧卫家族已经在中国开枝散叶,相继衍生出歼-11、歼-16及其他改进型号等国产战机,歼-10也已发展出A/B/C型等多个先进型号,国产第四代重型隐形空优战机歼-20已经服役,中国空军的发展脚步已经走在了世界多国空军的前列。

歼-20的

成功入役曾让我们一度赞叹:中国空军终于迎来了四代先进隐形战机时代。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空军第三代战机的换装压力依旧不小。目前随着歼-10系列、歼-11系列等第三代战机服役数量的逐步增加,部分机体寿命较为老旧、技术性能较为落后的二代战机如强-5、歼-6等已经逐步退役。但在空军序列中至少还有400余架二代战机如歼轰-7A/B、歼-8‖。由于二代战机在役的基数较大,因此在三代战机服役比例方面中国空军相较于世界其他几大空军而言仍然较低。因此三代战机换装压力仍然较大,空军战力结构仍亟待完善。

本世纪初,中国空军在引进俄制苏-27以及开始量产装备国产歼-10战机后,在前两者尚未形成一定规模与战斗力的同时,基于国土日常防空与战备巡航需求,仍未放弃对歼-7、歼-8等二代主力战机的量产与服役。因此目前中国空军现役的第二代主力战机普遍机龄较新、机体寿命仍然较长 ,如歼轰-7A/B、歼-8‖等型号战机大部分是2004年-2012年生产的。如果伴随着三代战机服役数量的增加而匆匆退役则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所以部分二代战机如歼轰-7A/B在经过现代化技术升级性能后仍在为中国空军发挥余热。

歼轰-7A/B换装了多普勒机械扫描雷达,装备了数字式双余度电传操控航电系统后,增强了电子战能力;用国产涡扇-9“秦岭”发动机取代原先进口英国的“斯贝”发动机,提高了飞行性能;武器载荷由5吨增加至7~8吨,可携带多款不同种类的攻击武器弹药。在具备颇为强悍的对陆对海攻击能力的同时兼顾相当的空战自卫攻击能力,拥有较强的多用途攻击能力,整体技术性能达到准三代战机水平。在我国歼-16重型多用途战机还尚未完全形成战力之前,针对空军现役第三代空优战机如歼-10、歼-11注重于制空能力而对陆对海攻击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歼轰-7A/B可较好地弥补我国现役第三代空优战机缺乏对陆对海攻击能力的不足之处。

歼-8‖则退居二线,不再频繁参与高级战备演练任务,更多执行的是日常国土领空巡航任务。我国领空辽阔,目前三代战机数量相对于执行日常国土领空巡航执勤任务方面而言则略显不足,而歼-8‖的加入则能有效缓解巡航任务压力,再者二代战机的飞行成本较为低廉,在执行巡航任务方面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所以目前在中国空军的日常国土防空战备巡航中仍能看到歼-8‖的身影活跃其中。此外,目前我国空军现役第三代战机在机体寿命指标方面仍然不如西方同代战机。例如我国早期引进的俄制苏-27SK机体寿命只有2000小时,而美国空军的F-14“雄猫”机体寿命则高达8000小时。其有限的机体寿命无法长时间承担日常巡航与战备演练的双重消耗,否则会大幅缩短战机服役时间。而用歼-8‖去分担第三代战机的巡航任务压力,可有效节省第三代战机宝贵的机体寿命,延长服役期限。

除此之外,二代战机还可改造成多种特殊机型如教练机、无人机、靶机等。而重要的是目前中国空军用以培养战斗机飞行员的教练机大部分均是由二代战机改造而来的如由歼-5、歼-6改造而来的歼教-5、歼教-6教练机。二代教练机是中国空军战机飞行员的重要摇篮,许多三代战机优秀飞行员均驾驶过二代教练机。由此可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二代战机将是中国空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语胜似有语


为啥?因为有啊?还没有到保质期,还没有到退役的时候,就这么扔了不可惜吗?实际上,截止到2012年,我国的歼8IIM最后一批才完成了生产,我国当初从来没有预计到自己能够发展的这么快,实际上包括我国自己都没有做好如今这么强大的准备,因此当时我国就这么生产了大量的二代机,谁让我们对手那么强呢?


可是如今我们的第四代战斗机已经有了1000架左右了,这些二代和三代飞机却还在大量的服役,还有近600多架没有退役,他们目前起到的作用其实也不少,比如第一个就是维持了日常巡逻的密度和强度,毕竟这些飞机用起来便宜,性能也足够巡逻和警戒所需,也能够对一些进入领空的飞机进行查证。


然后像歼8IIM和飞豹这样的新国际标准3代飞机目前还可以大量的用于前线拦截和紧急升空等情况,这些飞机飞行速度较快,还能用来对敌人的攻击机、运输机、侦察机、轰炸机等进行拦截,还能够打击敌人的直升机和无人机等飞行器,因此作用还是有的,实战的价值也还是有的,实际上,我国经常在主要压力方向上布置大量的第二代和三代飞机,这样就是为了保障随时出动的密集度。


其次他们可以用来培养飞行员,这些飞机还可以对飞行员的驾驶技术和作战技术进行训练,毕竟昂贵的第四代和五代飞机用来培训这些新手太奢侈了,第三代和第二代飞机使用价格低廉,而且造坏了也不心疼,就让这些新手可劲造,而且这些飞机还能超音速、二倍音速飞行,能够使用武器弹药,是真正的战斗机,飞行员可以在上面体验到教练机带不来的实战感觉,这样的感觉非常重要。


最后,这不是他们还没有到退役期呢嘛,急啥啊,有了奥迪就不要哈弗了?不是吧。。。


海事先锋


为什么中国还有二代机400架!

首先分析一下这些二代机是啥?估计就三样:歼7,歼8,歼轰7!

1.中国战斗机缺口太大。

【备注:以下战机以苏联标准分代】

中国近几年国防发展非常快。有人形容军舰,飞机像下饺子一样!事实上我们确实也很快!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要补的课,太多了!

中国在冷战高峰期战机达到5000余架。但绝大部分是被美国早已经淘汰的二代机歼6(对比美国F86—100)。精锐战机是歼7和歼8(对比美国三代机F5,F4),美国已经基本淘汰完毕!

当中国引进了苏27时,美国已经准备淘汰同类的F15(四代机),全面转向F22(五代机)。

也就是说我们和美国差距是两代。

还好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放慢了研发新战机的脚步,而中国因为经济全方面发展,给国防也带来了促进作用。我们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珠海航展两年一届,每届我空军都有新战机服役。我们空军也在下饺子!

到了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的战术空军和世界第三的战略空军。

战机上我们凭借几十架五代机(J20)和1000余架四代机(J10.11.15.16)已经完全可以碾压俄罗斯。但我们的竞争对手是美国,不是别人。

美国空军战机数量都在中国之上,虽然相差无几,但我们还是有信心与之抗衡的。

但关键是美国是把本土飞机分成了四个部队: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国民警卫队!国民警卫队战机较少。海军陆战队通常是被杂志分到海军。但美国海军非常强大,其数量和美国空军基本持平。这就意味着中美战机之比大约是1:2。甚至更大!

为了保证飞行员的数量,我们不得不保留有一定能力的就“旧”战机!这是核心原因!军队压力太大!

2.这些战机也不差!

以著名的歼7为例。歼7存下来的应该是最先进的歼7E改进型号!歼7E被成为世界上改进的最好的落后战机。最好是其机动性超强,可以和四代机中的F16媲美。落后是没有中距导弹发射能力,只能进行近距离格斗。用于战术防空还是可以的。

J8目前比起歼十速度快一点!2.2.马赫对2.0马赫。而且具有发射中距导弹的能力。用于要地防空还是可以的!

所以这两型都是在地面指挥的引导下用来搞搞防守。

至于歼轰7属于战斗轰炸机。最新改进型在俄罗斯演习中还大杀四方。更不会退役!

这就是为啥我们还保留这些“落后战机”的原因!


斗天斗地斗自己


因为我们总规模大。目前我国空、海军加一起,战机总规模在1800多架左右,其中1050架左右是3代机、3.5代战机以及4代的歼20战机;有300来架是歼轰7、歼轰7A战斗轰炸机;强5已基本退役。所以,剩下这400来架的空额,只能是2代机以及相关改型喽。

不少人说,留着它们干嘛啊,又没多少战斗力;不如直接退了,然后大量生产3.5代战机以及歼20来代替——这就是所谓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放眼全球,目前军费在500亿美元左右的主要强国,其先进战机数量基本在200-400架范围;俄罗斯能达到700多架,那是因为一半以上是苏联“遗产”。我国以1750亿美元左右的军费,维持着1000架以上的3代、3.5代机,以及其他七八百架战机,也属正常水平。

当先进战机数量没那么多时,就直接把2代改型退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老式战机在培训飞行员、维持训练,以及保持编Z等方面的作用还是不小的。况且,以我国的周边形势,不是所有方向都拥有强大对手的;这些2代改型,维持下平时的巡逻还是不错的。

有些文章称我国年产3代机百架以上——这是不可信的,这种生产速度,以战机30年的服役寿命看,那是要打造3000架规模的空军的(比现在的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的战机/攻击机规模还大)。也有些文章喊,有大量的老式3代机需要替换,其实也就哈哈。苏30MKK来到我国19年了,有退役一架吗?歼11从服役到现在,20年了,有退役一架吗?就连90年代到来的苏27SK/UBK,20多年了,除了最初那一批(92年)训练时寿命损耗比较大外,其他的也基本还在呢。苏27系列算我国3代机中寿命最短的了,像歼10这种,寿命基本翻倍,服役30年那是一点也没有问题啊。

现役的歼7、歼8改型也一样。别看他们机型老,机龄可不怎么老。大量的歼7E、歼7G、歼8F、歼8H、歼8R啥的,都是90年代后,甚至是2004-2012年生产的。而且一个问题是,他们的飞行寿命,那可比苏27长,大概长个50%吧——想扔你都不好扔。想等他们彻底退役,等2035年以后吧。


晨曦谈兵


三代机数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二的中国,为何还运转着400余架二代机?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原创不易,敬请随手关注。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作者先来罗列一组数据——我国2018年的汽车产销量统计:全年生产2780.9万辆,销售2808.1万辆,仅长安汽车一家车企的年销售量就达到213.78万辆。作者用这组数据来说明我国已经成为工业强国,各种工业产品的产能和生产速度时令世界为之惊叹,我想有人对我国这样的工业强国依然装备大量第二代战斗机所产生的疑惑一定是来自源此,作者想说的是昂贵的战斗机属于集各种尖端科学技术于一身的高价值的军事装备,无论是价值还是性能,绝非普通汽车所能相提并论的。一辆家用顶配宝马5系汽车官方报价为49万,顶配的进口路虎揽胜行政版售价也只是300万人民币而已,而2.5代的枭龙FC-1战斗机的造价成本为4800万人民币(巴基斯坦空军采购价),出口单价则达到3100万美元(巴基斯坦生产并出口),我们抛开复杂的装配工艺不谈,单是这种二代战斗机的价格就能让许多欠发达国家吃不消,更何况是采购价接近一个亿的第三代战斗机和造价超过6个亿的第四代战斗机。制约战斗机更新换代的因素除了资金以外还有许多大众百姓不了解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剖析。下图为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JF-7战斗机(即FC-1枭龙战斗机),该型飞机划代为2.5代,今年年初巴空军就曾使用这种二代机击落了印军的三代机美制F-16。

战斗机的产能

我们以目前我国生产速度最快的歼-16重型战斗机为例,歼-16重型战斗机的化代属于3+++,除了不具备隐身以外,其它性能接近4代机。自2018年开始该型战斗机的年产量从2017年的24架提高到40架,40架/年的产能就已经达到“高产能”的水平了,这是因为战斗机的生产不像汽车那样可以在高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每一架战斗机的零部件虽然100%由机器生产,但是从开始组装到出厂80%的工艺都要靠人工手动来完成,复杂程度难以想象,这样的工作是无法用自动化流水线来代替手工作业的。这只是二代机和三代机,如果是歼-20这样的四代机产能更是感人,据透露,成飞生产的四代机歼-20在2018年的年产量为10架,今年扩建生产线后有望达到24架/年的高产能。以这样的生产速度计算,即使达到“高产能”水平的生产线每年也只能为空军提供40架三代新战机(还不够装备一个航空团),基本上每两年才能完成一个空军航空团的换装,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对两个航空兵师的换装任务,而四代机歼-20的产能就更感人了,一年的生产的24架仅能换装一个飞行大队。下图为我国空军装备的四代隐身战斗机歼-20,该型战机的造价即便远远低于美军F-22夸张的1.5亿美元,采购单价同样不低于5个亿,关键是产能才刚刚突破24架/年。


战斗机的价值

老白姓常有“一分钱一分货”的俗话,对于尖端军事装备而言,同样有“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越先进的装备就越贵。我们以美军的F-22“猛禽”隐身战斗机为例,美国空军原计划采购该型战斗机750架,用来作为空军的主力装备,但是其高达1.5亿美元的单价令人望而却步,只能在预算增加和量产成本降低的情况下采购了200架来装备空军(其中5架坠毁,现役195架)。国防预算几乎是我国5倍的美国尚且只能购买4个团的四代机,可见制约战斗机更新换代的主要因素还是钱。说完昂贵的四代机,我们再来说说三代机,就以我国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5为例吧,2018年俄罗斯向我国交付了首批12架苏-35重型战斗机(俄罗斯苏-35生产线的产能为24架/年,其中一半卖我国,一半装备他们自己的天空军),这是我国第一次订购战机交付,本次采购开销为24亿美元,相当于1亿美元的单价,折合人民币约为6.7亿,真的太贵了。这仅仅为采购价,倘若再算上每次起飞训练加注的半箱4.5吨燃油、弹药、维修、零部件损耗,每架苏-35在6000小时的寿命中估计要花掉采购价2倍还多的资金,开销之巨大可以想象。下图为美国空军装备的四代机鼻祖F-22隐身战斗机,该型战斗机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财大气粗的美军也只玩得起195架,目前用四代机全部替换三代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的。

战斗机的寿命

以我军典型的二代战斗机歼-8II为例,该型战斗机设计寿命为3000小时,如果按每名飞行员平均每年150小时的飞行时数计算,3000小时刚好20年。但是战斗机并不是只有一个飞行员在飞,假设每2名飞行员装备一架歼-8II,那么3000小时的设计寿命仅能飞行15年,而研发一种新型战斗机则需要12~14年的周期(从论证开始计算),即使开始量产也受到产能限制,不可能所有部队同时换装新战机,所以战斗机到达设计寿命以后还要为其升级延寿,直到计划换装的新战机交付才会退役老战机。我国目前仍有大约400架左右的歼-7和歼-8二代战斗机,这些仍然在役的老战机正是因为机体还在寿命期内,只有在寿命耗尽同时新战机交付时才会更换装备三代机或四代机。下图为被网友誉为“八爷”的空军版歼-8II型高空高速战斗机,它将逐步被三代机歼-16取代。

虽然二代机相对于三代机和四代机而言在价格上要稍微便宜,但是再便宜也是几千万人民币的价格,绝对不可能在其还能发挥战斗力时就弃之不用,况且受到新战机产能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有部队同时换装新战机,在等待新战机到来之前,这些老旧的二代机只好“缝缝补补又三年”。上述提到的高价引进24架苏-35正是为了弥补新战机产能不足情况下的无奈之举(总共需要引进48架),我国第一代引进自俄罗斯的三代机苏-27已经经过了三次延寿和升级,在退役前实际使用寿命达到了7200小时,青黄不接之际只好先用少量引进来解决燃眉之急,之后随着新战机产能提高并陆续交付部队以后,那些老旧而落后的二代机才会逐步退役。这种换装模式会一直持续下去,比如未来我国成功研发第五代战斗机以后肯定也是与现在一样,新型五代机以发展为主、四代机以普及为主、三代机则是以逐步淘汰为主,如此循序渐进换装,俗称“可持续发展”。下图为我国改进升级的歼-7各种版本,歼-7源自于前苏联的米格-21战斗机,是一款被我国军工人员将性能发掘至极限的第二代战斗机,目前我军的空三师教导团仍在装备,需待三代机歼-10B交付后这款老飞机才会退出现役。


兵器知识谱


我国各型三代机的总数已经超过了1000多架,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依旧拥有数以百计的第二代战斗机,老旧不堪的歼七与歼8依旧在我国军中服役。

那么为什么我国不将这些战斗机赶紧扔了,大步走向新时代呢?

第一,战机换代需要一个过程,总不能上来,就把二代机全部扔了吧?

第二处于保留编制的角度考虑也不能将原有的那些第2代战斗机直接退役。

第三军方也想啊,但是三代机产能不够(低速生产)而且人大老爷也不给那么多钱。

第千点,我国依旧服役的第2代战斗机是歼7E/G和歼7B/BH,最先进的型号来其中歼7E/G这些战斗机基本上是21世纪,前十年生产的,机体状态良好,所以退了怪可惜的。

至于八爷?现役的八爷包括歼8D,歼8F,歼8H,歼8FR等等,不过数量不是太多,但是你要考虑到歼8fR是侦查机!退役想太多了....咱们国家跑的最快的就是这个人操火箭,退了用啥?


啸鹰评


哨兵小虎第509条回答。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二代机呢?说到底就是两样:没钱、没人。

何为没钱?

没钱也分两样。第一是军费不够大规模的装备三代机。

一架三代机的生产单价是相当高的,几乎都在1亿人民币以上,国家每年的军费也就几千亿,还得分给海陆空、火箭军、武警等,还有军人的生活工资待遇,海军的航母等。所以一年能列装个50架左右的三代机就非常厉害了。

何况三代机列装不是一劳永逸的,自身也是要升级换代的,以前的老版苏-27和现在的歼-11D,早都不可同日而语了。一屁股生产那么多战斗机,过几年过时了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军费?


当然了,如果足够土豪,比美军再土豪100倍,那绝对可以随便生产了,大不了下一波再换,但目前好像没有国家具有这个实力。

第二是大量的二代机不能浪费。

大量的二代机何止300~400架,要我看600架都挡不住,这些二代机好多也都没到寿呢,再飞个10年、20年的也不是问题,作为日常的训练、非高强度的作战是完全没问题的,所以,何必要浪费呢?

何为没人?

没人也分两样,第一是一个成熟的三代机飞行员培训周期较长。

一个三代机飞行员成长要经过飞行院校4年,训练基地2年,作训部队1年才勉强具备基础的技战术资格。也就是说通常需要7年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初始资格的战斗员,而要成为一个各格的三代机飞行员,至少需要9~12年时间。而培养一个飞行员基本需要等身的黄金。。。

你要是一口气全换成三代机,这个时候如果打仗,广大的二代机飞行员没有了飞机,和步兵有什么区别?


第二是飞行员作为空军的宝库,其储备量都在二代机里。

二代机飞机至少有600余架,那么飞行员则至少有1000多名。国家培养了这么多飞行员,你把二代机全部撤掉,这大量的飞行员岂不闲置了?闲置必然会造成流失,国家要经过7~8年才培养了1000多名战斗机飞行员,一次性把他们都流失了,岂不是可惜,所以绝对不能一次性让二代机全部撤换。

当然了,其他世界强国目前也都大量列装着二代机,比如日本、以色列、印度等。美国甚至还有部分二战时的一代机在列装呢,当然是后来重新列装的野马P-51战斗机。


哨兵小虎


就军事装备而言,一般情况下,当然是越先进越好了,但先进和落后,都是相对的,军中装备并非越先进越好,保留相对落后但依然堪用的装备,是各国军队的普遍规律。

即便财大气粗的老美,也不可能在装备最新的F-35战斗机以后,就淘汰所有非最新的战斗机譬如F-15/16等机种,这两型战斗机依然是空中主力。

同样的道理,在歼-10/11/16等第三代机数量上千架的背景下,中国空军依然保有上千架歼-7/8等第二代战斗机,是有充分考量的。

除了最新型的歼-20战斗机以外,歼-10/11/16等第三代机事实上也都是高性能战斗机,且价格都不菲,动辄数千万元人民币一架,歼-16这般大航程大载弹有“炸弹卡车”美誉的战斗轰炸机,价格上亿元人民币一架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因此,在执行边境巡逻、前线截击支援、对闯入防空设别区内的外来航空飞行器进行识别查证等任务中,出动歼-7/8等第二代战斗机,显然更具有性价比,以及能保持较高的出动率。

歼-7这个机种,自60年代中末期开始,一直生产到2006年,先期的已逐步退役,现役的歼-7E/G被外界称为米格-21终极改进版,空中格斗能力不亚于F-16战斗机。

因此,歼-7E/G是最起码可以使用到2030年以后,所以机体状况良好,能满足以上非战斗巡航任务之需,而无须动用价格昂贵的歼-10/11/16等第三代机。

至于歼-8II,具备了非常牛叉的“双2”指标,即实用升限2万米,2倍音速的飞行速度,“双2”指标,即便大都数的第三代战机在设计时都放弃了,一般实用升限在1.5-1.8万米区间,飞行速度在1.5-1.8倍音速区间。

在有了空中预警机、地面反隐型雷达以后,装上新型火控雷达,改造提升后能装上4枚中远程防空导弹的歼-8II战斗机,被空军赋予了新的作战使命。

即在预警机和地面指挥所引导下,具备了居高临下打高性能战机的能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歼-8II迎来了其服役生涯的第二春。

以前,曾经一段时间,战斗机高空高速被说成毫无用处,特别强调战机空中狗斗性能,西方许多第三代战机基本上放弃了高空和高速。

却不曾想,在有了高性能空空导弹,在体系内作战时,有预警机指挥、地面指挥所引导,飞得高飞得快的歼-8II战斗机,居然能居高临下打高性能战机,是许多军迷所未曾想到的。

此外,歼7也是培养飞行员的绝佳空中飞行平台,出勤时油耗什么的都要比第三代机省,毕竟是一架单发轻型战斗机,具备使用成本低,飞行效率高,且维护简单等特点。


国平军史


有了奥迪,就把奥拓砸了?

中国建国以来空军发展速度惊人,已经拥有战机3000多架,其中三代机总数有1300多架,占我空军战机总数一半左右,飞机总数排名仅次于美国。实际战斗力也仅仅在美国之后,与俄国各有千秋。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尽管中国空军装备有自主研发的歼-10和歼-11系列,以及俄制和苏-30系列为数众多的三代战机。但截至目前,还有为数众多的二代机仍在服役,担负着巡逻,侦查和随时投入战斗的使命。


我空军的二代机主力是歼-7系列,已经服役20多年,性能自然适应不了战场的需要,飞机机身的强度也不适合继续服役。而飞机的使用年限最多也就30年,可见我们的二代机多数已经到了快要更新淘汰的时候。

还有我们上世纪90年代引进的苏-27战斗机大概有100架,而这些苏制战机属于老式的三代机,平均寿命不如美制飞机,也就是20年左右,这些苏制飞机也到了淘汰的时候。

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这些飞机,而是让它们继续服役。

对于二代机,我们主要采取的是改装和淘汰两种办法。二代机中,强五系列战斗机有200多架,已经全部完成使命,光荣退伍。在飞的二代机,需要淘汰的只是歼-7系列的,而这样的飞机还有200多架。但是一些较为先进的歼7改型,依然可以充当训练和巡逻任务。


其实,“二代机是落后的”这个概念,只在中美俄等军事大国中存在。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二代机是绝对够用的。像阿根廷这种国家,空军连二代机都没有,只有几架六十年代的一代机死顶。

二代机并不是全都落后,像歼8系列这样的高空高速战机的实力还相当强大,不仅有先进的制导功能,还能空中加油,战斗力并不一定逊于普通的三代机,所以这部分二代机还能在短期内担负重要任务。一部分改装后的侦察机还是我国空军电子侦察机的主力,肩负着繁重的侦察使命。


目前我国的三代机生产能力,据估计是每年100架左右,加上四代机每年40架的生产能力,将全部的二代机更换完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况且在此期间,还会有性能不适应的战机需要淘汰,未来的形势会不断变化,我们也不能一口气生产太多我们现在认为是满足需求的飞机。就像直到2012年,我国最后一批歼8才停止生产,但是后来看来当时的生产是不合时宜的。

另外,每一架三代机的造价在2亿人民币左右,一架四代机造价是3到5亿元,昂贵的成本注定了不会像生产汽车那样开足马力,所以二代机仍然将会在我国空军中存在一段时间。

不过随着我国国力增强,军工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未来我国空军一定会越来越先进,二代机早晚有一天会全部进入博物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