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煮酒观海


古代人是没有到首都开会的能力和习惯的。

直到一百年前,几千年来的交通能力和社会制度决定了古代人除了赴京赶考的学子之外,其他官僚无论职位高低,如果赴京不是去领罪就是被皇帝招去述职。

皇帝决定大事,与朝廷内的近臣商议就足够了,无法与外放的大臣只能书信沟通,无法及时商议,更不存在去首都开会一说。

~~~~~~~~~~~~~~~~~~~~~~~~~~~~~~~~~~~~~~~~~~~~~~~~·

以江南到长安的距离1千多公里计算,沿途还算安全与平顺,一般人骑马或坐车一天能走一百华里,则从江南道长安单程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期间还不能有下雨、生病、过河等耽搁。

所以,那时的交通手段和行政距离,决定了那时的社会制度必须以高度集权才能管理和控制如此幅员辽阔的国土。

~~~~~~~~~~~~~~~~~~~~~~~~~~~~~~~~~~~~~~~~~~~~~~~~~~~~~

而到了近代,随着交通能力的飞跃时提升,信息传递和人员流动的能力都大幅度提高了。

即使近代最开始时,以袁世凯手下那么强的能力,用假的《盛京日本》新闻糊弄袁世凯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很快就露馅了。

所以,可以说现代的交通能力、信息通畅时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也是进步必须的需求和结果。

~~~~~~~~~~~~~~~~~~~~~~~~~~~~~~~~~~~~~~~~~~~~~~~~~~~

未来,随着信息更容易扩散和社会生活的更方便参与,社会结构的扁平化趋势不断深入,我们的生活方式、观念、能力还会有更多的改变。

适应了这种改变,生活就能变的更好、更幸福。


理得心安


古代不搞这一套,不需要其他地区的大批官员聚集到首都开会。

古代,对待那些封疆大吏们,除非有特殊缘由,否则尽量不召见。

一般来讲,一任高级地方官员,都是启程之前跟皇帝及有关部门见一面,直到卸任之后才前往京城述职。在官员任职期间,皇帝偶尔会派其他大臣前往视察,更多的时候,都是通过御史直接向皇帝反映官员以及官员领地的情况。

每三年,朝廷会搞一次大型的审核,比如在明清两代称为“大计”,这样就基本能够知道官员及其领地的情况了。

外放的官员是不可以擅自回京的,这是法律的硬性规定,违令者轻则责刑,重则褫官,再重则杀。

若有特别被皇帝召见的外官,一路入京,要报备各个驿站,由驿站及时向朝廷报告官员的行程。通常来讲,官员启程时会发付有司衙门订一段时间,作为行程时间,违例者当然也要罚了,因此,这段时间一般都订得超长,比如清代吴三桂从云南进京,朝廷规定的时间便是六个月,几乎比吴三桂真正用的时间多了一倍(吴三桂走了三个多月)。对于某些较穷的外放小官则更加宽松,给足一年时间也是有的。

至于交通方式,爱坐车爱骑马坐轿坐船,有能耐的话,长翅膀飞到京城都行,只要在时限内就可以。

皇帝每次召见,也不会同时召见太多人。即使巡查到当地,住在行宫,也并非一次性召见当地全部官吏,每次一人或几人而已。

当然历史上也有过临时聚集大批官员“开会”的时候,但绝对不能在京都,全是远离京畿重地的地方,并且,不许封疆大吏们带大部队来,跟随人数有严格限制。

主要是为了防造反。

皇帝是非常忌讳官员们“结党”的,皇帝希望的是让所有官员谁都不认识谁才好,绝对不想给他们提供互相接触的机会。有些文臣武将甚至一辈子没互相见过面,这样的事例大有人在。因此,就不用搞什么把大家聚到一起开会的事了。


纯钧LHGR


自古以来就没有不想上京的地方官,但古代可没有高铁,需要舟车劳顿,离得近的还好,但也要走个几星期,远的就崩溃了,要走上好几个月!

路上几个月,可能皇帝都换了(开玩笑的),这里就给大家讲一个明史中因为上京考核路程太远导致的大冤案——空印案。


对不上的账本

按照明朝规定,每年布政使司(省级行政长官)都要派吏员(会计)到户部(财政部)报告地方的财政收支情况,如果地方上报财政收支数额与户部掌握的不符,表册就要被驳回重做。

这对于河北山东这样离京师很近的省份还好说,但对于广州、四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省份来说,哭的心都有了,来回一趟大半年就过去了,还对个什么帐!谁知道路上这几个月地方的指出和收入多了还是少了?不然又得返工!

所以这些吏员之间留流行一个潜规则,预先把公章盖好的空白公文准备好,如果遇到驳回的就在京师重新填写,省去了来回折腾。这种做法本是不得已之举,发明者更是可以追溯到元朝!是常年混迹官场中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可咱们的明太祖朱元璋是和尚出身,压根就没听说过!于是当朱元璋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

“这不是做假账呢么!”

“统统给我砍头!”

从上到下,朱元璋杀了一批官员。其中还包括建文帝的宠臣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一个好官方克勤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朱元璋的屠刀之下。后来朱元璋也意识到是自己误会了,但人死岂能复生,还能让皇帝偿命不成?

所以在古代去首都开会不仅可能升官发财,还可能掉脑袋!


后记:方孝孺带着悲痛的心情安葬了父亲,事后遵照父亲生前的安排,师从宋濂继续学习,后来成为建文帝的肱骨之臣,靖难之役后,因痛骂朱棣谋朝篡位而被诛了十族,亘古未有,忠臣如此!


船夫聊名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便利,从最开始的只能选择离家近的地方步行去上班,到了有自行车可以通过骑行去上班,再到后来的开车上班甚至于现在很多人会选择的乘坐高铁跨市上班,交通工具的发展给上班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现在很多人的家距离工作的地方都比较远,更不要说有不少的公司会经常派人去外地出差了。



但是好在现在的交通系统已经很完善了,已经很少存在像古代一样在路上就耽误个十天半个月的情况。古人没有像现代社会一样这么发达的交通工具,那么如果古人要去首都开会的话,又会怎么去呢?而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这个问题讨论其实的并不是普通的古人,而是专门指古代的官员。毕竟古代的普通人不会说随随便便就上京城开会,即使是某一些产业遍布全国的商人,他们最多的也是去各地视察,就算是真的让手下的人汇报,也很少真的会有选择首都作为开会的地点的现象,但政治会议就不一样了,这一般都是要在政治中心——也就是在当时的国家首都才能够开的会议。



对于古代的官员来说,进京开会并不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因为古代中国版图依旧很大了,大多数的官员都是被外派到其他地方而非是留在京城里的,他们不可能经常性的就去首都开个会,毕竟这样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因而我们现在所以为的官员每日的上朝,基本上也就是在京城留任的官员才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且根据官员品级的不同,开会的规定也不一样。

比如说唐朝就是以五品为一个界限,五品以上的官员每天都需要上朝,而五品以下的官员只需要初一十五去上朝就好,而且古代的官员是有“休沐日”的,这其实就相当于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放假,所以即使是五品以上的官员都不是一年到头每天都要上朝的。尤其是有一些朝代并不要求官员天天上朝,甚至于还有皇帝自己都很久都没有上朝的事情发生,因此古代官员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惨。



而说到这些官员怎么去都城开会,那就要分成两个情况来进行分析了,第一就是在京城里做官的官员,而第二中就是在外地做官的官员。

首先来说第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京城里做官的官员如何应付“开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虽然说在京城做官的官员确实是比外地的官员要方便很多,但是京城毕竟也是一座城,还是很大的,而古代的京城住宅分布也是很讲究的,官做得越大,距离宫廷的位置也就越近,官越小,距离宫廷越远,如果说你官做得不是那么大,为了能够准时到达“开会地点”,你就要比比你官职大的人早起不少时间。尤其是古代上朝的时间一般都很早,天都没亮就要爬起来收拾好自己赶去上朝,睡懒觉什么的简直就像是在做白日梦。

当这些还打着瞌睡的官员们到了宫廷大门口之后,除了被皇帝特别批准的人以外,坐轿子的要下轿子,骑马的要下马,然后步行进入宫廷。不过宫廷也不是随便就能进的,这是有时间讲究的,不到那个时间点门是不会开的,就只能够在门外候着。这要是夏天还好,冬天和初春就站在那里都能够被冻得直哆嗦。

上面说到了古代上朝的时间都很早,因而在这些官员到达宫廷并且被成功放进来时天可能还暗着,一般的官员就只能够摸黑进宫,而获得特批的大臣却能够提灯,这些能提灯的大臣就成了“香饽饽”,在他们的身边一般都会围绕着很多的官员,就是为了蹭一下这点光亮,免得自己因为看不清眼前的道路而发生意外。

说完第一种情况,那就要来说第二种情况了:在外地的官员应该怎么进京呢?这其实不是简单两句话就能够说得清的,而是要是分成很多种不同的情况来说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

首先要说的就是步行,虽然放在第一个说,但是这并不是在说步行就是古代官员进京的首选,相反,古代的官员很少通过步行的方式进京。除了单独靠着步行很慢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丢面子。

古代讲究士农工商,而做官就是士人的最高追求,古代的读书人大多清高自负。步行时间很长,中途很耗费精力,而且一路上历经风尘,人自然会显得有些憔悴。大多数的人都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颓废的一面,有身份的读书人更是如此。并且做了官那就不是一般人了,那是要讲究点排面的,步行那多丢面子?因而古代的官员很少有步行进京的。

接下来要说的方式就要比步行高级一点了,那就是骑马!马的速度快,而且只需要喂食草料就可以了,是真的物美价廉。但是骑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拿最简单的来说,长时间骑马很容易会把大腿磨伤,因而除了武将以外,也就只有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上京汇报的官员会选择骑马,一般很少有官员会选择骑马进京。



说完了比步行高级的骑马后,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更加高端的马车了!在很多影视剧之中都能够看到马车,而马车也确实是古代富贵人家常用的代步工具,马车的车厢能够遮风挡雨,而且还能供使用者在车内睡觉,偶尔挑起车帘就能够看到窗外的风景,一路上简直就像是在旅游!

接着要说的那就是比马车还要高级的多的轿子!轿子在古代的交通工具里的地位就像是现在的劳斯莱斯、法拉利,而且轿子可不是随便就能坐的,它也是有讲究的,《清史稿》之中就很明确的记载了当时对不同等级的官员所能使用的不同种类的轿子的规定,如果说违反了规定的话,是要被判刑的!

古代的路可不像现在的柏油马路,古代的路很少有平整的,马车的速度又比较快,颠簸是常有的事情,乘坐马车有时候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但是轿子就不一样了,本身人就能够尽可能的避开一些坎坷的地段,而且就算是走不平整的地段,只要不是轿夫故意要折腾轿子上的人,基本上也很难让轿子上的人觉得颠簸。

上面所说的都是陆地上的交通,这最后要说的就是水上的交通工具——船了,在红楼的开篇就提到了林黛玉通过水路从姑苏到了金陵。古代的官员们要上京的话除了选择陆路之外,有时候也会选择水路,尤其是在路过一些大江大河的时候,船是他们必须使用的交通工具。

不管是在京城内还是京城外的官员,为了“开个会”,他们都很不容易!不过就像现在的年轻人辛苦上班一样,这都是为了生活。


夏目历史君


相比于现在,古代的交通确实很不发达,古人出行的交通方式没几种。至于说官员如何去京城办事,这个要分情况讲,京官就不用多说了,他们本身就住在京城里或京郊一带 ,古代的京城不像现在的大城市那么幅员辽阔,所以京官去面圣主要应该就是坐轿子吧,可能也有少数人坐马车或骑马去的。

至于地方官员如何进京?首先应该要明确一点,古代的地方官很少需要亲自进京开会之类的,很多事可以通过信函、奏折等方式取得沟通,除非是奉旨进京面圣等事。地方官进京的交通方式,我认为也有几种情况:

其一,京城周边城市的地方官应该会选择马车,然后走的是驿道,毕竟驿道安全性高,途中还有驿站可以休息,驿站里还有专门负责接待的人员。如果是年轻的武官,也可能骑马进京,简单省事。

其二,远离京城的地方官进京,在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很可能就是选择走水路或者是水路和马车等交通方式都用,毕竟有些城市没在水路沿线边上。走水路要平稳的多,不会像长途马车或骑马那么累,而且也比较快。


历史守望者


古代的交通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发达,但是自秦朝建立郡县制度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的交流就越来越频繁了,这种交流在时间上因为使用不同的交通公工具可能会有不同。关于古代人怎么到首都开会,我想要明确几个问题。

第一,古代那个时候的会议会比较少,而且中央朝廷会议只有京官才参加,而且是有品次的人才能参加,这些京官往往住在京城,离中枢比较近的地方,不然的话他们就赶不上朝会了。

第二,地方官员是不用到中央去开会的,但是地方官员会定期到都城去报道接受考核,比如明朝就规定:县官每三年要到吏部报道,接受考核,这些官员会提前很早就从所在地出发,大多数应该会选择马车之类的。

第三,古代有科举制度,一般在本省首府也就是省会参加考试通过之后才会到京都参加考试,至于到首都去参加考试的方式肯定也因为家庭条件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交通方式了。

古人的交通方式无非就是走路、骑马、马车、船等等,时间肯定会比较长,距离远的肯定就要早点出发了。

另外,古代的条件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官方为了加强各地的沟通,也都有驿站等住宿歇脚的地方。比如我们杜牧的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的就是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命人千里想送的场景。



长青大侠在线上


最近在看一本书,写的是关于一些有

确切的史料作为佐证的历史大事。

刚看一点了一点,但也足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书中提到:春秋时期,即韩赵魏韩赵魏三国未分晋之后,各国之间的道路是很坎坷的,根绝历史残留的文件记载:孔子周游各国之始,第一次离开路过前往齐国时,路上花了三月有余。然而等过了几十年后,濒临战国时期,再次从鲁国前往齐国只用了十天不到。

由此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由于各国之间的征伐,路已经很重要了。

中间不知,且说唐朝,长安城内有南北向大街十一条,东西向大街十四条,其中通南面三门东西六门的“六街”... 各街路面皆中间高、两侧低,两侧并建有宽2.5米左右的排水沟。

由此可见,在哪个年代,道路也是很发达的,再备以牛马车来回首都也是很方便的。

至于为什么有人看电视说进一次京要走好几个月,要知道现在的大多是清朝剧,幅员辽阔,就现在从广州到北京坐高铁都要七八个小时


鸣心


古代官员上班比起我们今天的官员们那要辛苦百倍千倍。当时没有什么现代的交通工具,也没有现代通讯手段,所以,什么事情都需要官员们亲力亲为,而这最辛苦的事情莫过于赶路了。



在古代,地方官要进京,一般来说是坐官船或者走驿道。当然,不赶时间的话,能坐官船的绝不走驿道。因为坐船平稳,而无论是骑马还是坐马车,那都比较颠腾。所以,很多地方官员奉诏进京一般都要提前一两个月出发,主要还是因为行船太慢。

比起地方官员的折腾而言,其实最辛苦的还是京官。因为地方官员进京可能两三年才一次,而京官上朝那可是五天就一次的。皇帝和官员们上早朝的是固定的,上午五点,称之为点卯。



皇帝不上朝,官员们会担忧,可是皇帝太勤政了,官员们会累得够呛。以清朝为例,康雍乾三代皇帝都非常勤政,所以大臣们大多晚上是没有多少工夫睡觉的。皇帝只有冬天住在紫禁城里,一般到了三月份就会搬进园子里去了。

可官员的家大都在北京城里,要去圆明园上朝,这一路得一两个时辰。而且官员们还不能迟到,迟到的话轻则罚俸,重则打板子。所以很多官员凌晨一点就得出发。可是天还没亮,北京城外连个灯都没有,只能是几个官员约着打一个灯笼,或者去蹭灯。还有官员因为摸黑上朝掉河里淹死的呢。



夏天如此,冬天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大臣们四点必须到值庐。北京的冬天那可是冻死狗的节奏,而且皇帝御门听政,大臣们都得跪在乾清门外的广场上,皇帝在门洞里坐着。上朝的时间一般看事情的多少,如果事情太多,一两个时辰也是有的。所以,大臣们上朝前都是全副武装,嘴里还得含片人参来提气。


傅斯鸿


在古代,官员按照“上班地点”可以分为“京官”和地方官(还有“外任”:京官外放)。

京官就是在京城上班的官员,包括京城“六部”的官员和京师附近的地方官。

以清朝为例:清朝皇帝给京城官员开会,就是“御门听政”制度。地点在乾清门的门洞里,而不是在金碧辉煌的金銮殿。电视剧中演的百官在“金銮殿”中和皇帝开会,还三跪九叩高呼万岁,还跟皇帝在朝堂上争论,这都是虚构的。只有“三节两寿”等节日的时候,皇帝才在太和殿,接受官员上表庆贺。

真实的上早朝(御门听政),每天(具体频率,就看皇帝了)拂晓到奉天门(太和门)参加朝会。官员要按照部门职责分别轮流觐见,等前面的官员汇报完走了以后,后面的官员才能上前奏事。而皇帝真正和大臣商议国事的地方,是内阁和军机处。

清朝时,六部官员和在京的四品以上地方官,都能上朝。不过,没事的话,也可以不上朝。

地方官就不需要去京城开会。

古代交通不便,官员在外放之前,跟皇帝见一次面就行了。此后,一直到任期结束前,官员有事和皇帝沟通的话,就是靠“书信”了,不用回京开会。在清朝时期,有了密折奏事制度,督抚等地方大员可以将“所见所闻”通过“密折”上奏皇帝。这个“密折”内容,不局限于军国大事,就算是结头巷议、民俗风情,都可以跟皇帝说一说。

而放外任的京官和钦差,在整个外放期间,也不会跑回京城。一般情况下,直到差事办完,或者任期时间到了,才会回京。

最后,官员出行,首选坐马车和船,比较轻松。次选骑马,文官和年老的武官一般不会选择骑马。轿子是不适合出远门的,一般没人坐轿子回京城。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古代地方官还没有陷入文山会海,也没有技术条件开电话网络会议,在自己的任职地点把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就可以。

开会是京官的事,那叫做上朝,会议精神自有专门机构传达,按照重要程度给你快速或慢速送到地方上,你老老实实照做便是。

做地方官的这一辈子没有特殊问题意外情况,除了当年考取功名时要过殿试那关,那段人生必须要在京城度过,其余的人生只有奉诏才可入京,很大概率是进入皇帝考察视野,要给你升升官或找你的茬问罪干掉你。级别不到封疆大吏的档次,皇帝才懒得见你呢。不用说入京,就连离开自己的任职地点,也必须先打报告请事假病假。

在皇帝的统治思维和制度设计里,你地方官就不应该结交京官,有这种想法和实践的地方官一定心里有鬼,要么是想勾连造反,要么是想跑部钱进,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地方官要是非经奉诏,擅自入京,管你见谁不见谁,轻者判你擅离职守,褫夺官位,重者跟武将入京一个待遇,视同造反,脑袋不保。

在京的官员就不一样了,到了一定官阶,你必须上朝面圣,不想见皇帝也不行。

在唐代,五品京官必须上早朝(监察御史类的低阶官员也在此列),九品以上的每逢初一十五上大朝。

明代和清代,四品以上的京官必须上早朝。

从制度方面看起来,地方官似乎被杜绝了相互结交、跑官要官的可能性,但在实际上,大家都有变通之策,那就是驻京办。

驻京办的作用从古代到近代都很重要,送礼行贿、打听风声,没有比这个部门更能担当了。

汉代时,驻京办是制度化的一种机构设置,各地藩王和郡必须要有驻京办,藩王的驻京办叫做国邸,郡守的叫做郡邸,考核地方官政绩、选送地方人才、上传下达,连办公带住宿,职能全面,享受国家财政拨款。

唐代时,州级别以上的地方政府也都要向京城派出驻京办,但驻京办工作人员和各种开支中央政府不再负担,改由地方政府自行负担。中书省将每天的政策内容等需要让地方上知道的文件统一编成朝报,公开发布,各地驻京办就做成手抄报,汇编后再通过驿路系统往回传达。头脑灵活的驻京办主任,还在手抄报里夹带地方官需要的私货信息,尽量使地方官能从手抄报中得到更多对个人升迁有益的提示。


到了明代,朝廷看出了地方上设置驻京办的坏处,取消了这种机构设置,改设“通政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驻京办机构只好转入地下,改为民间会馆的形式,但实际上仍然充当了驻京办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