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證開滴滴的人和在大型商場內擺地攤的人有什麼區別?

橡皮鴨子w


無證開滴滴的人和大型商場內擺地攤的區別其實挺大的,首先是授權方不同,然後是影響範圍不同,最後是危害面不同。

對於擺地攤來說,要在大型商場裡面擺攤,正規情況下,就是經過商場的管理費授權許可,交納一定的費用,就可以擺攤了。但是大部分的商城都是不允許這種行為的,因此,如果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去商場擺攤,那自然就是違反了商場的管理規範。一般就是被保安人員清離出商場,最嚴重的,也就是報警,讓警察清離並賠償一定的錢或者沒收一些銷售的商品。

如果是開滴滴,首先是需要運管部門的許可,這是一個國家的行政部門。因為開滴滴也是一種網約出租車的運營業務,都是需要運營執照的。其次,還需要行駛證、駕駛證以及滴滴的授權許可,不然是無法在滴滴平臺上接單的。如果無證開滴滴,那唯一的可能就是使用了他人的相關證件。一經查出,最輕的後果就是被滴滴吊銷運營資格,重的話,可能會被行政處罰。

再說一下影響範圍

作為在商場擺攤,影響的就是商場的流動人群,可以說影響範圍是比較小的。因為攤位是固定的,是一種完全被動的接受交易的方式。唯一的提高交易量的行為,也就是吆喝一下。

作為滴滴車,影響的範圍就比較大了,可以是一個城市的範圍。因為滴滴車是隨時在流動的,因此,是一種半被動的交易方式。而且滴滴平臺會不斷的進行訂單的推送,如果存在無證運營,那麼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最後說一下危害面

對於擺攤來說,不一定會對消費者造成危害,更多的其實是影響商場的正常經營次序。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也可能會出現賣到假貨,商品有瑕疵或者造成了一些輕微的人身傷害。但整體來說,危害不會很大。

但是如果無證開滴滴那風險就比較高了。如果沒有出現交通事故或者人員傷害,那還好說,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算是別的車輛違規撞到你所乘坐的車輛。但是由於沒有運營資格而開展運營行為,保險公司是不會進行賠償的,作為消費者,就只有向滴滴車司機索賠。而這種週期就很長了,如果滴滴車司機拒不賠償,那還要走司法程序,可能一兩年都不一定有結果。

消費者自己和其家人就必須自己去承擔著一些的損失,可以說是莫名的就受了傷、花了錢,還沒處說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