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山西柳林传统"盘子会“为防疫情而停办,明年咱们再会

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正月十五,山西省柳林县的传统古节"盘子会"非常的冷清,处于停滞状态,从县城到农村都一片的寂静,丝毫没有一点热闹非凡的场面。


不过,疫情是暂时的,随着防控力度的增加,疫情的有效遏制、必将取得防疫决定性胜利,明年的正月十五日将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言道: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待到平安吉祥如意时,那就是昔日柳林正月十五盘子会的盛况。
正月十五,山西柳林传统​一,柳林盘子一个正月元宵节的特殊盛典

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活动独具特色,当地群众围绕一个叫“盘子”的特殊物品,举行一系列富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这一活动被称为“柳林盘子”,这个柳林盘子”在当地叫法不一,有的叫“搭神棚”,有的叫“天官会会”、“小子会会”。由于它集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于一体,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浓缩的庙宇艺术”。

“柳林盘子”活动一般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二、三开始至二十六,到正月十五达到高潮。
正月十五,山西柳林传统​二,柳林盘子为“三晋一绝”,是集大成艺术

柳林盘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集雕刻、绘画、建筑、面塑、民间祭祀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柳林盘子源于古代民间祭祀的“搭神棚”活动。最早是一个简易的棚,棚内供奉神官,后来发展成了精雕细刻、油漆彩画的庙宇模型。

据考证,柳林盘子大概出自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随几经战乱或时代变迁,但盘子仍然保存完好。

之外就盘子的规模而言,大小不等,一般以高四米,长、深三米为多。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柳林盘子不但有木制的,还有铁制的、水泥的,甚至汉白玉的。据统计,现在柳林县共有盘子200多个,在这众多盘子中,木制可拆装的盘子是最正统的,制作也最精细,无论木刻、彩绘都十分考究。经核查现存最古老的盘子在距县城两公里的穆村镇沙曲村雷家前头。

作为传统的柳林盘子会早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08年的时候,柳林盘子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月十五,山西柳林传统​​二,柳林盘子是一种特别的地域文化

从地理位置看,柳林东依吕梁山,西邻黄河,交通便利,素有秦晋门户之称,明清时期,黄河岸边设军渡,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这里,形成了特有的商业文化,并发展成为商业重镇。

每到逢年过节,人们将对来年生意兴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以盘子祭祀的形式得以寄托,从盘子上“天官赐福”、“麒麟送子”的神话故事彩绘和雕刻不难发现这一历史痕迹。

柳林盘子作为柳林县特有的一种民俗性载体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有着突出的民族性和民众性,它是集节日庆典、工艺美术等多种内涵为一体的民俗和柳林传统历史文化的象征。

在柳林盘子会活动期间,柳林县整个县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当地各街巷相隔不远就有大小不一、形式各样的盘子,张灯结彩、高搭彩盘、遍点社火,或配以秧歌、弹唱;或佐以转九曲、斗活龙,汇聚十里乡亲,载歌载舞,共庆节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正月十五,山西柳林传统​就在元宵节当天,柳林盘子会达了高潮,当这天夜幕降临,柳林县全城市民几乎倾巢出动,街上人山人海,民众或上香祈福,或转九曲,或扭秧歌,街头巷尾处处可见伞头秧歌、唢呐吹奏、转九曲、天官会、火炉则等一系列活动,大家一起载歌载舞,共庆佳节,整个县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