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1984年的春晚是史上最成功的一届春晚,堪称经典,至今无法超越。你怎么看?

小刚搞野


当时的电视还是个新事物,除夕夜能看到一场欢欢乐乐的晚会,相对于当年精神文化匮乏的年代确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很吸引人的事情,毕竟网罗一批当年顶尖的演员拍出一个春节联欢会对老百姓来说确实可以说是一场文化盛宴了。也是从那时起看春晚逐渐变成了一个春节新习俗。至于84年春晚说是最成功的倒不至于,但是可以说是最值得回忆的一部,看看当年的晚会可以称之为简陋,但是精气神很足,现场的气氛也很好,真的是那种联欢会的感觉,已经不是现在这种演出的感觉了。就是说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才最受欢迎。


大老刘生活圈


1984年相比现在,条件真的是非常简陋了。但那次春晚是迄今为止被公认为最成功的一届。那一年首次①邀请了港台主持人和艺人,②首次增添了小品,③春晚固定的结束曲目《难忘今宵》也是从那一届春晚开始的。



主持阵容豪华

首先主持人阵容非常豪华。他们分别是是赵忠祥、卢静、黄阿原、陈思思、黄阿原、马季、姜昆、姜黎黎。黄阿原是台湾中华电视台的主持人,曾获台湾主持界最高奖“金钟奖”。陈思思是香港影星,她的作品《三笑》在内地也是广受好评。



第一个节目《恭贺新禧》

第一个节目是拜年歌《恭贺新禧》由蒋大为和李谷一等演员集体演唱。再之后的每一年春晚都延续了第一个节目是拜年歌的模式。开场节目之后的杂技《转盘子》、儿童游戏竞赛《看谁贴得快》、《狗熊猴子投篮比赛》等几个节目,延续了中国传统戏曲以丑角和闹剧的模式。



相声《宇宙牌香烟》

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先生的《宇宙牌香烟》是一直以来的经典。这是以推销香烟的口头广告为内容的一段相声,充分利用了相声的抓哏和现挂等技巧,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据说在春晚之后就有商家抢注了宇宙牌香烟的商标并生产,这款香烟从此成为热销品牌。



歌曲《党啊,我亲爱的妈妈》

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歌曲《党啊,亲爱的妈妈》更是春晚上的一大亮点。她的音色明亮、音质圆润浑厚、音域宽广。殷秀梅能够把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巧妙的结合到一起,高亢流畅,极富艺术感染力。是歌唱领域一等一的实力派唱将。



小品《吃面条》

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拉开了春晚小品的序幕。陈佩斯捧着空碗吸溜吸溜吃面的形象,真的是演技爆棚,让人忍俊不禁又不尴尬。从《吃面》之后,小品成为了春晚必不可少的语言类节目。



乒乓球比赛

还有一场精彩绝伦的乒乓球比赛。由李富荣和张燮林表演,宋世雄和李富荣做解说。



《难忘今宵》

最后是春晚结束曲《难忘今宵》。

当时的春晚总导演黄一鹤觉得缺一首跟整台节目相配合的歌曲,于是找到了词作家乔羽,希望他能为春晚的结尾曲填个词,内容要有家人团聚、祖国大团圆、亲人间的骨肉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然后乔羽写出了《难忘今宵》的歌词。

但导演组内部对这首歌发生了争议,有人说这曲子写得不太健康,软绵绵的像哀乐一样,但是黄一鹤并没被其他人的意见左右,坚持让李谷一把这首歌录了下来。如今它已成为春晚的固定结束曲。




金娱说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始截止到2018年已经举办了35届了。

很多人都以为84年的春晚是第一届,其实不然,1983年,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央视正式播出。那时还没有专业的主持人,赵忠祥在当时也只是简短的报个幕。

王景愚、姜昆、马季这3个男人加上当时最火的刘晓庆,组成了最早的一届春晚“主持天团”。



如果说1983年的第一次春晚是一次初步尝试还显青涩的话,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则是“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盛典,既汲取了八三年春晚的不足,又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这次晚会受到亿万观众众口一词的普遍好评!

有了1983年这个不错的开始,84年的春晚彻底走上神坛!



很多人觉得84年的春晚最经典,也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第一次:

1、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荡气回肠,点燃了亿万观众的爱国之心,唱响了华夏大地。现在听起来,满满的爱国情都油然而生


2、朱时茂陈佩斯联袂出演《吃面条》,让人记忆犹新,让人记忆犹新,到现在都是最经典的小品。


3、李谷一老师的《难忘今宵》,1984年至2018年34年一直延续,成为春晚最经典的曲目,成为了春晚的符号和代表。


1983年到2019年, 30多年走来,春晚已经成为一种标志,可以说“无春晚,不过年”。

不论你爱,或者不爱,春晚它都在那里 是你永不能缺少的一道年夜饭。


猫不知小姐


节目单一亮,你品,你细细品。

编辑主持人:赵忠祥 卢静 黄阿原 姜昆 姜黎黎 陈思思(已故,2007年10月 香港演员) 1、片头 参加演出的演员介绍 2、拜年歌《恭贺新禧》 (集体演唱) 演唱:蒋大为 李谷一 于淑珍 苏平 沈小岑 朱明瑛 茅善玉 郭颂 3、杂技《转盘子》 表演:李春来 4、游戏竞赛《看谁贴得快》 表演:幼儿园小朋友 5、儿童节目《狗熊猴子投篮比赛》 解说:姜昆 李文华 6、相声《宇宙牌香烟》 表演: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7、杂技《伞衣帽》 表演:李春来 8、歌曲《幸福在哪里》《党啊,亲爱的妈妈》 演唱:殷秀梅 9、歌曲《甜透了咱心窝》《串门》《山水醉了咱赫哲人》 演唱:郭颂 10、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妈妈教我一支歌》 演唱:沈小岑 11、河南豫剧《迎春曲》 演唱:牛得草(已故,1998年6月) 12、哑剧小品《淋浴》 演唱:游本昌 13、粤剧《故乡行》《南海渔歌》 演唱:丁凡 林锦屏 14、京剧《定军山》 演唱:谭元寿 15、京剧《将相和》 演唱:方荣翔(已故,1989年4月) 16、小品《吃面条》 表演:陈佩斯 朱时茂 17、黄梅戏《女驸马》选段 演唱:马兰 18、哑剧小品《电视纠纷》 表演:王景愚 李辉 19、歌曲《莫愁啊,莫愁》《大海啊故乡》《回娘家》 演唱:朱明瑛 20、歌曲《滦水香茶献亲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月光照着太湖水》 演唱:于淑珍 21、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天女散花》《阿里山姑娘》演唱:奚秀兰(香港) 22、评书《赠羽扇》 表演:袁阔成 23、乒乓球比赛 表演:李富荣 张燮林 解说:宋世雄 24、越剧《慧梅》选段:《无限欢颜喜在心》 演唱:王文娟 25、游戏《金银猜》 表演:现场观众 主持人:黄阿原 姜昆 26、相声小段《春联》 表演: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零点钟声 27、合唱《辞旧迎新歌》 演唱:蒋大为 李谷一等8人 28、歌曲《萨拉族花儿“大眼睛”》《妹妹的山丹丹花儿开》 演唱:苏平 29、沪剧《燕燕做媒》《太湖美》 演唱:茅善玉 30、歌曲《我的中国心》《垅上行》《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演唱:张明敏(香港) 31、气功表演(父子、女一家3人)⑴《砸核桃》表演:侯伟(6岁)⑵《踩鸡蛋》表演:侯春雪(16岁)⑶《撅铁柱》表演:侯树英(54岁) 32、歌曲《友情》《默默地祝福你》《天黑黑》 演唱:黄植诚 李大维 黄阿原 33、独唱《三笑》插曲 演唱:陈思思(已故,2007年10月 香港演员) 34、相声《夸家乡》 表演:姜昆 李文华 35、歌曲《要问我们想什么》《战士与梅花》 演唱:蒋大为 36、歌曲《跳吧,年轻的伙伴》《那就是我》 演唱:李谷一 37、花鼓戏《刘海砍樵》 演唱:李谷一 姜昆 38、主题歌曲《难忘今宵》 演唱:李谷一





冷眼看娱乐


如果今年的央视春晚像1984年春晚那样经典,我肯定全程一个节目不落地看完,而且还会在当晚狂发微博、朋友圈分享观感。



但现实是今年春晚肯定比不过1984年春晚,因为那一年的春晚已成经典,根本无法超越……

那一年,香港歌手张明敏以一身新派书生的造型和醇厚声线演绎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征服了内地观众,相信时至今日依然有上亿男女老少可以哼唱这首经典歌曲。



除了张明敏一唱成名,打扮时髦的奚秀兰用一首《阿里山的姑娘》不仅拉近了两岸的距离,更以甜美悦耳的歌声演绎了当时流行歌曲的“正确姿势”。



那一年春晚经典的节目太多,但我还是觉得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最有趣。至今依然记得陈佩斯吃面条吃得连蹲都蹲不下去,而朱时茂还一本正经地让他继续吃。



这个小品如果放到现在,估计要贡献很多表情包。


南瓜报告


这个是有道理的,因为那一年创造了很多记录,很多后期无法超于的记录

所以,是那些参与参与春晚的老艺术家们撑起了春晚的品牌。和现在不一样,现在是依靠流量明星来支撑春晚

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1984年春晚也是第一次采用直播形式的春晚。

当然了,那个时候能有台电视就算是富人家了。

基本上春晚当天,有电视的人家都是满屋子的人。那时候的气氛也是很热闹。

回到话题本身,1984年除了采用的是直播形式之外,另外的一个亮点就在于开播之前的后来被称为艺术家的人的介绍。大家也来回顾一下吧。

除了节目主持人之外,还有四个人的串联主持人:马季、姜昆、阿元、陈思思、姜黎黎

接着就是演员介绍

来,看一下这些个被称为老艺术家的演员都有谁

这个是朱明瑛,代表作《大海啊,故乡》、《摇篮曲》

豫剧名家牛得草,代表作《七品芝麻官》

丁凡(华),没听清

哑剧表演艺术家:王景愚

蒋大为,这个不用多说了吧?

奚秀兰,《八仙过海》的主题曲演唱者

李谷一,从那年开始演唱《难忘今宵》

于淑珍

张明敏,那年唱红了《我的中国心》

相声演员,赵炎

京剧演员,谭元寿

京剧花脸,方荣翔

评书演员,袁阔成

戏曲表演艺术家,王文娟

朱时茂、陈佩斯,这对儿大神刚登陆春晚,《吃面条》一战成名

歌唱家,郭颂

哑剧演员游本昌,也是《济公》中济公的扮演者

总指挥,窦鹏

三个体育界的代表,自左往右:李富荣、宋世雄

苏萍

马兰,余秋雨的对象,《西游记》唐僧的母亲扮演者

李文华,德云社孙越的外公

殷秀梅

好吧,暂且截这么多。现在再回去看,那个时候还真的是这么多的艺术家撑起了春晚的品牌。

除了这些艺术家的参与之外,另外一的使得84春晚留名的是那台春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马季的《宇宙牌香烟》、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

除了这些有名的节目之外,人们在哪个舞台上还看到了评书、相声、哑剧、豫剧等等不同的艺术品类。而且,还都是后来成为大师的人的本人表演。这一点就很难得。

这个也和现如今的春晚有很大的不同

现如今的春晚是谁家的爱豆又上春晚露了个面,谁家的爱豆又唱了一句话。

呃,还有一点

谁知道这个最后的小姑娘是谁?


娱扒府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可以说陪伴了很多人成长,至今都是除夕之夜大家必看的节目!其实从1979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就想举办一场晚会,但是毕竟那个年代全国电视机不超过485万台,所以大部分家庭看不了,就算举办这场盛大的晚会也没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到了1983年才正式举办央视春晚,每一年的春晚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不过经过小编了解发现,至今很多人都对1984年的那场春晚印象深刻。

当然有些85后,90后和00后可能没看过那场春晚,但是相信你们看了小编的介绍以后应该也能体会到那场春晚经典之处!毕竟那一年春晚能一直被大家记得,说明那场春晚真的很精彩很经典!今天小编主要和大家介绍一下那场春晚的歌曲内容,毕竟歌曲也是春晚整场的灵魂所在。小编看过一本关于春晚的书,大家可以看看。

当年春晚开场歌曲是《恭贺新禧》,由李谷一和蒋大为两位大神级别的人物带着其他歌手一起演唱。那个时候他们的服装并不华丽,但是他们的歌声却非常欢快淳朴,特别像改革初期人们都努力创造新的生活一般,也把中国风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开场歌曲都如此叫好,更何况后面的节目喽!

后来轮到殷秀梅登场,1984年殷秀梅才28岁,还是属于娱乐圈新秀,当时那一年她在舞台上演唱了《幸福在哪里》和《党啊,亲爱的妈妈》人气暴增,毕竟这两首歌旋律至今听都是非常的优美,而殷秀梅的演唱又很接地气,所以观众们不仅视觉上感觉好看,听觉上更是享受。如今那么多年过去了,殷秀梅依然是很多晚会上压轴出场的演唱家,毕竟喜欢她的观众还是很多的。

继殷秀梅之后出场的是郭颂老师,他当时唱了三首歌分别是《甜透了咱心窝》《串门》和《山水醉了咱赫哲人》。这三首歌都表达了改革开放后农民和渔民们一些巨大的好的变化,歌词完全就是唱到人的心坎里去了。不过很不幸在2016年郭颂老师离世了,所以如今也听不到郭颂老师的歌声。

郭颂离场以后轮到沈小岑上场,那时候沈小岑演唱了《请到天涯海角来》和《妈妈教我一支歌》,现在这两首歌已经成为了经典,特别是《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首歌要是在如今的春晚舞台上演唱,估计就是免费给海南岛做广告了吧!

紧接着轮到朱明瑛上台,当时她演唱了《莫愁啊,莫愁》《大海啊故乡》和《回娘家》三首歌,小编虽然是90后,但是对这三首歌都是比较的熟悉,所以可想而知春晚歌曲的流传程度了吧。据说当时朱明瑛演唱《回娘家》这首歌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原来这首歌是邓丽君的歌曲,只是那时候两岸没有开放,所以朱明瑛直接把这首歌改成了河北民歌。后来春晚播出以后,河北省的民歌专家还给朱明瑛写信说河北没有民歌。后来两岸开放,大家才真正听到邓丽君的原唱,但是毕竟大陆观众对朱明瑛的演唱已经先入为主,所以大家还是更喜欢朱明瑛的版本。

当然后来还有很多大神级别的歌唱家演唱,不过小编就不一一介绍了,但是0点以后的演唱者张明敏小编还是想聊一聊的,毕竟如今春晚0点一过,很多观众都去放炮或者关灯睡觉,但是1984年的春晚零点一过,张明敏出场后更是达到收视的巅峰啊,那时候他演唱了一首《我的中国心》更是唱哭了很多观众,后来这首歌也被评为那一年最打动人心的歌曲。

最后小编想说如果没有看过那年春晚的小伙伴,看了小编的介绍以后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真的很经典。


娱乐时尚大神


随着大年三十越来越近,春晚被讨论的沸沸扬扬,无可否认,年味儿越来越淡,春晚越来越无聊,熟悉的主持人都走了,不免对以前的春晚要怀念一番。

1984年的春晚是无法超越的一版,因为它开创了很多第一次,所以无法难忘。

电视机。

1984年,差不多几个家庭能有一台电视机了,其乐融融、很多人围在一个家里看电视,想想就很热闹,哪怕不看电视,几家人在一起聊天打牌也是非常有年味儿、有温情的。这样的氛围,自然难忘。

节目形式已具雏形。

很多类型的节目都在1984年春晚上首次亮相,小品,这个形式一直保留至今;聚齐两岸三地的艺人,齐贺新春,这个也是保留到现在的;更不要说难忘今宵了,这简直就是春晚必备,假如没有这个节目,那还叫春晚吗?

节目串烧,耳目一新。

独唱、合唱、舞蹈、杂技、魔术、相声、小品、京剧……不管男女老少,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节目。那时候,没有什么奇幻的舞台,也没有什么高科技,更没有假唱,只有明星和观众情真意切的互动、演出服虽然朴素,但是却更平易近人,像朋友间的“联欢会”。

现场互动。

这个形式现在也有,一直都有,只不过以前是打电话,现在手机摇一摇就可以。那个时候主持人说,电话不能放,一放肯定就会有人打进来的。


入行娱乐


84春晚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的春晚,是因为它是创造出来了几个第一!第一次现场直播!第一次邀请港台歌星上春晚!


第一次一人演唱好几首歌的春晚!《难忘今宵》第一次亮相春晚,至今仍然成为春晚压轴歌曲!第一次有小品这一艺术形式登录春晚!第一次没有广告的春晚!
第一次没有政治内容夹在里面的春晚(没有诸如道德模范评选之类的)!第一次没有念贺电的春晚!艺术家最多的春晚!非常合民意接地气的春晚!


雨雪霏霏62801659


那时候的春晚确实是经典中的经典,演员都是实力派,没有现在的小鲜肉靠颜值吃饭的。

以前的时候,娱乐项目少,没有什么可看可玩的,能在过年看上一场春节晚会那是一件幸福的事,不像现在什么都有,什么娱乐项目都有,看的人们眼花缭乱,人们的选择性更多,有营养性的东西现在是真的很难看到,都是为了走流量。

再说说现在的人,都是一些当你挺火的明星,有可能是因为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就火了,说实话,我还是愿意看那些老戏骨演的电影电视剧,看着都上瘾,再看看现在演的,一点演技都没有,每部电视剧都一个样,不一样的角色,要演出同一种状态也是厉害。

以前春晚之所以成为经典,那是现在无法超越的,那是有众多实力演员共同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