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但油價一跌,為何受傷的總是俄羅斯?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雖然新能源不斷地被開發出來,但石油作為世界能源主力的地位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仍然不會動搖。而放眼世界,不少國家的經濟極度地依賴石油出口帶來的紅利,沒有石油出口提供的資金,這些國家的經濟根本發展不下去。這其中,包括俄羅斯、沙特、阿聯酋和伊朗等國家,這些國家的共同特點是經濟結構單一,極度依賴石油出口換取資金。目前,國際油價基本在50多美元一桶徘徊,對於石油出口國而言,這隻能算是勉強可以接受的水平。

美國是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但油價一跌,為何受傷的總是俄羅斯?

然而,過去多年來有一個趨勢似乎越來越明顯,既石油價格過低的時候,最受打擊的似乎總是俄羅斯,俄羅斯的國力和國民經濟在石油價格低下的年頭,遭遇的挫折似乎是最大的,而阿聯酋和沙特這些石油和出口國受到的影響卻似乎遠小於俄羅斯。表面上看這樣的情況難以理解,但如果分析一下俄羅斯和那些中東產油國之間的差距就會發現,油價低迷對俄羅斯的影響遠大於對中東國家的影響。

美國是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但油價一跌,為何受傷的總是俄羅斯?

油價大跌,那麼賣出同樣多的石油獲得的資金會變少,對所有石油出口國而言是壞消息,這一點無須多言。然而,沙特和阿聯酋和俄羅斯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些中東產油國是富裕國家,通過石油出口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而且由於是地區國家無需承擔俄羅斯負擔的大國競爭成本。在有足夠財力積累的情況下,短期甚至為期數年的石油價格低迷雖然有影響,但不至於決定性打擊經濟,沙特等只需要多出口一些就能夠彌補損失。而俄羅斯財政本來就是捉襟見肘,在沒有餘糧的情況下收入減少,影響自然就立竿見影地展示出來了。

美國是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但油價一跌,為何受傷的總是俄羅斯?

其次,油價下跌對於某些產油國家而言,並非是完全的壞事。美國從過去的石油進口國,現在已經變成了石油淨出口國,但他們仍然希望偶爾油價大跌。沙特作為石油出口大國,在某些時段卻聯合盟友做空原油,人為地製造油價的低迷,這在2015年發生過。究其原因,這些國家各懷鬼胎。

美國是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但油價一跌,為何受傷的總是俄羅斯?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度因為中東石油禁運而陷入經濟衰退之中。其中美國的損失最為慘重,“石油衝擊”之下美國佈雷頓森林體系直接崩潰。痛定思痛,深知能源重要性的美國,開始走上了能源獨立的道路。21世紀初,美國出現頁岩氣革命,使用水力壓裂法,藉助高壓,把化學物質與大量水、泥沙的混合物注入地下井,壓裂附近的岩層構造,進而採集石油和天然氣。頁岩油產業實現產量翻倍。美國對全球原油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並且美國已經同沙特和俄羅斯一起,主導著全球石油生產。目前美國已經憑藉著頁岩油革命,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平均1787萬桶/日,佔全球產量的18%。導2019年下半年,美國還正式實現了70年來的首次能源淨出口,成為石油淨出口國。

美國是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但油價一跌,為何受傷的總是俄羅斯?

美國希望石油減價,以此作為經濟武器打擊俄羅斯,由於美國原油出口的依賴不大,他們可能願意選擇這種殺敵一千自損一百的手段。而沙特一度打擊油價的原因是為繼續佔據市場,當年美國頁岩油大量開發之前,沙特做空原油的目的是打擊美國頁岩油的開發,短期內自己也受損,但是打擊了對手的原油開發,就能獲取較為長期的市場利益。從這點意義上說,美國和沙特這些石油出口國從油價下跌中,有時會獲取一定的政治和商業利益。

美國是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但油價一跌,為何受傷的總是俄羅斯?

除此以外,俄羅斯雖然也是原油開採大國,但是論原油的價格,俄羅斯和中東產油國相比沒有優勢。據估計,中東地區開採原油的價格極低,基本上每桶原油開採成本為10美元左右,而沙特這些國家把原油運送到本國港口,成本更是在7美元/桶左右,如此低廉的價格,油價怎麼跌他們都不至於虧損。而俄羅斯則不然,其石油開採成本大約為17美元/桶,相比之下,價格差距一目瞭然,這也是為何油價下跌對俄羅斯的打擊較大的原因。不過,不能忘記有的國家面對油價下跌比俄羅斯還慘,例如伊朗和委內瑞拉,這些國家在極度依賴原油出口的同時也是經濟更加困難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