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區:加強小區封閉管理 築牢疫情防控第一線

二道區:加強小區封閉管理 築牢疫情防控第一線

二道區:加強小區封閉管理 築牢疫情防控第一線
二道區:加強小區封閉管理 築牢疫情防控第一線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如何在小區尤其是無物業小區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為此,二道區及時下發通知,對全區87個有物業小區、120個無物業小區提出加強登記排查要求,特別是針對老舊散小區、棚戶區、平房區等無物業管理狀態,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二道区:加强小区封闭管理 筑牢疫情防控第一线

“防護網”+“三站”,築起無物業小區防線。

“咱小區棄管了,心裡沒有底兒啊。這回咱小區門口突然多了一個‘把大門兒’的,棄管小區‘不棄管’,關鍵時候政府管,咱老百姓放心了……”記者來到二道區遠達街道昊澤小區,昊澤小區2013年建成,共有15棟居民樓,864戶,2672人,2015年物業棄管,去年業主委員會解散,如今新澤社區接手小區管理後,社區工作人員衝在了防疫最前線,對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確保小區大門把得住、病毒進不來。小區的各進出口有都設立了卡點,工作人員實行輪流值班制,做好登記排查測溫,同時小區還拉起防疫條幅、小區的公告欄還張貼著預防知識海報、大喇叭也響起了溫馨的提示語…..小區6個平均年齡65歲的樓棟長們還自動請纓,當起了小區的“把門人”,組織消殺小分隊每天定時對各個樓院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消毒工作,重點對垃圾箱、垃圾桶進行特別處理,以保證不出現消殺盲點。

“現在我們棄管小區有了封閉式管理,出入測溫登記,我們放心多了。”二道區榮光街道對轄區無物業管理的棄管小區、散居小區,在8個具備封閉條件的小區拉起了100道防護網。布控了43個固定式的“疫情防控排查點”7輛流動式的疫情監測車。在排查點,二道區黨員衝鋒隊、榮光疫情防控先鋒隊及各個社區工作人員200餘人,不畏冬日嚴寒堅守崗位,共同對外來人員和車輛進行著詳細的問詢登記,逐一測溫放行,轄區的11名網格長、32名黨員樓棟長也走街竄巷地“地毯式”拉起防控“宣傳網”,用大喇叭向居民科普防控知識,對小區內的人員密集行為進行及時勸阻。

二道區對具備封閉條件的棄管小區、散居小區和棚戶區,超前謀劃及時採用防護網進行封閉,科學布控固定式“疫情防控排查點”及流動式監測車,由區“黨員衝鋒隊”、街鎮疫情防控先鋒隊及社區工作人員,共同對外來人員和車輛進行問詢登記,逐一測溫放行,堅決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對於不具備封閉條件的無物業小區,設立宣傳站、排查站、服務站,通過打電話、公告、居民須知以及戶外大喇叭、宣傳車等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全區共設303個疫情防控排查站、測溫點,為卡點配備218臺摩捷車提供保障服務,1670監督員值守一線,各站點全天攔截非本小區車輛237輛,勸止(返)快遞、外賣小哥105人次,經過測溫、登記放行1998人次。

二道區東站街道十委大院建立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大院中的黨員和群眾自發集中到門崗,採取輪休制,對所有外來車輛和人員進行登記,進入大院的外來人員必須先測量體溫,自行組織定時消殺。“不串門、不集會、不聚餐,勤洗手、戴口罩、講衛生”這些詞幾乎成了大院居民的口頭禪,不少春節期間來串門的人都被大院居民給“擋”了回去。

二道区:加强小区封闭管理 筑牢疫情防控第一线
二道区:加强小区封闭管理 筑牢疫情防控第一线二道区:加强小区封闭管理 筑牢疫情防控第一线

“一宣、三督、一服務”,把牢有物業小區入口。

“一宣”即通過電話詢問、懸掛條幅、張貼展板、公告、居民須知、戶外大喇叭宣傳等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宣傳。“三督”即配合物業辦,督促每個小區只開一個出入口;派專人統一佩戴袖標在崗值守,督促物業對本小區居民進入一人即測量體溫並做登記,嚴格管控外來人員和車輛;督促監督物業做好每日消殺工作。“一服務”即做好外省返長人員登記,發現異常及時上報。

記者隨機走訪了二道區的有物業小區,踏查封閉管理情況。

記者來到二道區長青街道城建世紀家園小區,目前小區已經關閉回遷區和商品房區共5個小區出入口,對唯一的出入口設置卡點,針對進入片的車輛,人員認真排查,測量體溫,仔細詢問,登記在冊,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城建社區徵集單元門志願者9名,在每棟樓的單元內設立一人一崗,每天對進門的人員測溫登記,尤其對每戶的外來人員做好詳細登記,記好到訪和離開時間,進一步嚴防死守,切實摸清底數、掌握最新人員流動動態。

記者來到二道區萬科上東區小區,發現小區已實行嚴格封閉管理,在小區門口設置測溫點、實行出入登記表制度,只允許本小區業主出入,小區業主的直系親屬進入小區的要經過測溫、登記,不允許在業主家過夜,當天必須離開。對於外賣、快遞的送貨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小區,物品統一放置在指定門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