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腳步,在這個“談毒”色變的當下,有的人徹夜不眠,有的人奔赴前線,而疾控中心全體幹部職工勇往直前,衝鋒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寧津縣疾控中心女同志居多,她們家中有嗷嗷待哺的嬰兒、有臥床重病需要侍奉的雙親、有像陀螺一樣同樣戰鬥在臨床防控一線的親人......但是在嚴峻的疫情面前,她們是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疾控人,是當代巾幗英雄!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來臨之際,還有幾個月就要退休的張俊玲大姐,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位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忘記了主管醫師要求臥床休息的囑託,風馳電掣般地往返數次搬運應急防控物資,同事們心痛地勸阻她,她笑答:“沒事”。而她的丈夫是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此時此刻,也正戰鬥在防控疫情一線。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由於疫情突發,全國應急物資短缺,物流不暢,為了保障一線防控人員生命健康安全,充足的防控物資供應是關鍵。藥械科郝春英科長使出“全身解數”,一刻不停地打電話聯繫,一天下來,嗓子已經啞得說不出話來。外科醫用口罩、N95口罩、防護服、防護靴、護目鏡、鞋套、手套、消殺藥械等,解單位燃眉之急,斷職工後顧之憂!而此時她的父親還住在重症監護室,她只能藏起焦慮的內心,讓家人隨時傳遞父親的病情消息。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流行病學調查是用傳染病學的方法進行調查研究,將疾病、健康或衛生事件的分佈情況真實地展現出來,是傳染病防控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規範高效地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中心主任帶領流調專家立即對流調組成員進行技術培訓,強調工作重點。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姐妹們作為流調小組的成員,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做流調工作。通過流行病學調查,排查出所有的密切接觸者,第一時間對其進行隔離醫學觀察,防止疫情擴散。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國家下大力度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對所有密切接觸者實行核酸檢測,以防無症狀感染者“漏網”,成為新的傳染源。採樣隊員中張春茹、呂翠翠、王俊青,巾幗不讓鬚眉,冒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認真完成這項艱鉅、危險的任務!大疫面前有大愛,大疫面前顯胸懷。敬佑生命,把病魔擋在身前,保護大眾平安。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為備戰一線,姐妹們認真練習穿、脫防護服,增強自我保護的同時保證隨時應對突發疫情。傳染病科的兩位小姐妹做示範,雖然看不清她們的容貌,但她們是疫情面前盛開的最美麗的姊妹花。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大疫面前、全國聯防。2020年1月31日21時,接青島市疾控中心的協查通知,我中心3名流調組專業人員薛桂軍、盧維紅、任召軍連夜到柴胡店鎮對青島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指導柴胡店衛生院醫務人員落實醫學觀察。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看,我們的姐妹是不是很厲害,為保障安全的工作環境,她們嫻熟地配置消毒液,對工作環境進行預防性消毒,絕不放過每一個角落。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這位年輕的二胎媽媽叫劉海南,疾控中心傳染病科科長,負責24小時監測疫情。2020年1月31日凌晨1時,突然接到德州市疾控中心的緊急報表任務,她二話不說,叫醒熟睡中的愛人,連夜開車把她送到單位。

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寧津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支巾幗戰隊

古有花木蘭,今有疾控妹。流調、採樣、消殺,處處留下姐妹們的身影;備戰、應急、搬運,處處印有姐妹們的足跡。後備司機,小張、小馬、小鮑......,一聲令下,穿上防護服;夜幕降臨,義無反顧衝鋒陷陣;緊急彙報疫情,有條不紊;彙總流調資料,仔細認真......,平時看似文質彬彬的姑娘們,工作起來那叫個雷厲風行!

疫情不退我們不畏,巾幗風采時刻展示。我們堅信,眾志成城、共克時艱、萬眾一心、不畏艱險,全力戰勝疫情,必將迎來春暖花開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