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每一個熱愛文字的人,在年幼的時候可能都有一個偉大的作家夢。

在這個自媒體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的時代,新生作家在不斷出現,隨著作家隊伍的壯大,很多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也變得索然無味。

之前,我一直以為寫作靠的就是天賦。然而,最近讀了一本蔡駿的《24堂寫作課》後,徹底顛覆了我之前的管觀念。原來只要方法正確,技巧得當。其實作家誰都能當,小說誰都能寫。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蔡駿是國內知名的懸疑作家和編劇,這本書裡可能沒有太多專業性的理論,都是作者經過十幾年的職業寫作後對寫作最直接、新鮮的認識和感悟,小到如何給故事人物起名字,大到談一談寫作和生活的關係,感覺還是很接地氣對的。

“鳳頭、豬肚、豹尾”,喜歡寫作的人,應該都聽說過這句話。

鳳頭,就是開頭要漂亮,要一鳴驚人;

豬肚,就是中間部分要翔實;

豹尾,就是結尾要收得好看,有力或者留有餘韻。

小說是藝術品,是一門敘述的藝術。這篇文章就給大家介紹下在小說中如何寫好“鳳頭”、“豬肚”、“豹尾”。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蔡駿


一.“鳳頭”:”衝突”與”經典”並駕

讀過一些書,曾經見過很多很好的開篇,也都會順手把它們給記下來

比如:《雙城記》中的“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傲慢與偏見》中的“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 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等

好的開篇似乎總有一些共性,要麼快節奏出衝突,讓讀者產生緊張感要麼儘管沒有製造衝突,也沒有情節,卻包含著作者的情緒,足夠經典。

【那麼在寫作中如何寫出一個好的開篇呢?】

1. 設置懸念:引發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才有繼續閱讀下去的渴望,可見好奇心足夠重要。

比如,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一爐香》開篇是這樣的:

“請您尋出家傳 的黴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個戰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

看到這裡好多人可能不禁會問為什麼聽個故事還需要點上一爐沉香屑?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繫?這下,讀者的好奇心就完全被勾起來以了,讀下去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2. 設置困境:引發讀者對於主角命運的關心

《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電影,這個故事出自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集《四季奇譚》。

作者在小說開篇,並沒有介紹直接介紹主角安迪,而是開門見山直接介紹了安迪朋友瑞德犯罪並在肖申克的鑑於受罰的情況。作為安迪的朋友,由他來講述整個故事就變得順理成章了,不光給讀者營造了一種信任感,還能進一步引發讀者困惑:主角肖申克在哪?,為什麼主角命運要讓一個局外人來講?進而引發了讀者對主角命運的關心,成為閱讀下去的動力。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3. 抒發情感:讓讀者和你一起產生情緒

一直覺得《雙城記》的開篇很絕妙,一起來體會下: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這是最糟糕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頭, 這是愚昧的年頭;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 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這是失望的冬天; 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 那時跟現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 級來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

在這個開篇中“一邊是最好的,一邊又是最壞的”,為什麼又好,又壞呢?設置懸念不光引發讀者好奇心。通過大量排比句抒發出的時代情感,還進一步引發了讀者對時代的思考。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二. “豬肚”:使人物活起來+用詞精準+埋好伏筆

1. 人物: “活”起來

當看完一部小說或者電視劇後,可能其中的具體情節你會忘記,但裡面鮮活的人物會讓我們一直記得。比如,金庸的武俠小說。很多年後,你或許不記得《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這些小說裡的許多具體情節,但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蕭峰、東邪西毒這些鮮活人物,你絕不會忘記。因為,你曾為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糾結過,也曾為蕭峰的悲劇落淚過。

那麼,如何才能把小說裡的人物,寫的有血有肉讓它活過來呢?從《24堂寫作課》裡我琢磨出了一些技巧:

首先,要給人物起個好的名字;其次,再進一步對人物進行塑造,讓人物更豐滿。

【給人物起個好名字】

小說,本質上是講人的故事。 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名字,絕對會讓小說增色不少。如何給人物起個好名字呢?

第一點: 根據人物性格與特徵來取名字

《紅樓夢》之所以能成為永恆的經典,除了優美文筆、故事架構外,能否根據人物特徵為其取出賦有象徵意義的名字也極為重要。

比如,賈寶玉,他出生時嘴裡含了一塊玉,並且自身性格溫潤如玉,在故事的最初和末尾的地方也都出現了石頭。賈寶玉這個名字就很有象徵意義。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第二點:根據劇情伏筆來起名

小說人物名字作為文本中最直接的線索。用名字來暗示人物命運和故事走向,也是小說家最常用的技巧。

比如,《天龍八部》裡的蕭峰。在小說前半部分中,蕭峰在自身身份未明時,叫作喬峰。“喬”有喬裝、作假之意。也就暗示了在其前半段經歷中, 會常處於精心策劃的迷局中。之後,在自身身份顯露後,則改為“蕭”姓。“蕭”是當時遼國位高權重的大姓,如,歷史上出現過著名的蕭太后。 所以,在這部小說中,不管是姓“喬”還是“蕭”,都與故事情節絲絲相扣。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第三點:根據時代背景來取名

每個人的名字,都有一定意義,好多更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在我身邊就有好多長輩,名字叫“建國”“建軍”“國慶”“小軍”之類,細細瞭解後會發現,這群人當時生長的年代,恰是中國風雲變革之時。在小說裡也經常看到根據時代背景來給人物的取名,這樣的人名不光寄託了時代的思緒和主題,也更具有真實感。

【讓人物“活”起來】

讀小說時,真的會發現有的人物活靈活現、有血有肉、讓人過目不忘。比較優秀的人物塑造不僅會在合理細節的鋪墊下人物情感有變化,還會性格分明、行為合理。

那如何讓人物“活”起來呢?

第一點:讓人物的矛盾屬性共存

一定程度上,人本身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當面對重大事情時,會因為權衡利益而猶豫不決。

比如,在莎士比亞悲劇《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在面對殺父仇人時, 感覺選擇很艱難。最終留下了“是生存,還是死亡”這樣經典追問。

哈姆雷特可以說脆弱、悲觀與勇敢並存,這就是他矛盾屬性的直接體現。直接讓其形象非常豐滿,令人動容。

第二點:把人物放置在場景之中

最近大火的影片《少年的你》改編自同名小說《少年的你》。

故事從校園霸凌引發,由復仇了斷歸零,但它不只是在講高考、不只是在講生死甚至不僅僅在講霸凌,《少年的你》還有更為深邃的思想和更為深刻的隱喻。

而故事中的人物之所以能立起來是因為他們都存在於一個個場景中,母親跑路、同學冷暴力、胡小蝶跳樓…. 只有在場景中才能鮮活起來。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第三點:人物有要自己的特點

這種特點一般是性格上或外貌上的特點。

比如,關羽,我們可能不能記不他所有的故事,但只要一提到寒面、綠袍、紅臉、大刀,第一反應必然是三國中的關二爺無疑了,因為他鮮明的外貌、性格的形象特點已經活在我們心中了。

這樣鮮明的人物形象,無論經過多少歲月,他已經流傳成了經典,成了永恆。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2.用詞:” 精準”

通常來說,一部小說,幾萬、百萬、千萬字不等,沒有足夠的詞語量,根本無法創作。

好的詞語運用並非故作驚人之語,也不一定要辭藻華麗,最重要最基礎的標準是:精準。

“精準”就是把正確詞語放在正確位置上。聽著簡單,實則操作起來並不容易。因為很多人詞彙量並不豐富,而詞彙量的多寡,又將直接決定創作者的上限。

詞語量匱一般來說,一般來說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積累太少;二是,不會鏈接詞語,形成了思維定式。針對這兩種問題也各有各的解決方法。

積累不夠,怎麼辦?】

第一點:針對性閱讀

此法雖笨拙,但也最為便捷、有效。在閱讀中,我們會在故事中直接感受到作者對詞語的運 用。

遇到好句子、好詞語,把它記錄下來,當自己寫作時,就能加以挪用、化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就類似於現在新媒體寫作中的素材積累,只有肚子裡有料、有貨才能“下筆如有神助”。

第二點:清晰瞭解每個詞彙的意思

在一些敘述中,同一件事件可能會有不同的詞語來描繪。儘管字面意思大同小異,但傳達給讀者的情緒卻又天壤之別。

比如,歐陽修在《新五代史》裡,用了數個詞語來形容戰爭性質。攻打一座城池是“伐”;戰爭 獲勝、佔領了土地,叫作“取”;如果戰爭艱難獲勝,叫作“克”;如果這個人,帶著土地來投降,那就是“附”

每個詞語,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意思,也表達出戰爭的不同性質,這也是精準用詞的前提。

第三點:將描述同一事物的詞彙分等級、分程度積累

我們要有意識地按照不同類型和程度來積累詞語。

比如,小說裡經常會有關於“笑”的描寫。會心一笑、微笑、假笑、大笑、苦笑….,每種笑都有不同意思,也都有人物不同的情緒表達。

由於這些不同層級的詞個人感覺往往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平時就要有意識地按照不同類型和程度來積累詞彙。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不會鏈接詞語,形成思維定式怎麼辦?】

第一點:多運用動詞

動詞是最有效率的詞語,它能迅速勾起讀者興趣,喚起讀者想象,讓句子更有畫面感。

比如,蔡駿在《鎮墓獸》中,有段描述:

“他悄悄起身,推開 房門,走進月光清亮的院子。只見書房燈還亮著,隔著窗戶紙照 出父親的人影,正在書桌前伏案疾書。那麼晚了,父親在寫什麼? 突然間,書房裡浮現第二個人影,幽靈般舉起一把利刃。”

舉起利刃,刺向仇德生,動作乾脆利落,讀者也一目瞭然。

美國著名懸疑作家史蒂夫·金,也曾在《寫作這回事》中曾經說過:

“在創作過程之中要多用動詞,而少用副詞、 形容詞。”

第二點:在形容詞方面推陳出新

有時一些看似普通的詞語,作者稍加運用,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比如,蔡駿在《鎮墓獸》中,還有段描述:

“下課鈴聲響起,他抓起書包飛奔出學校, 腦後細長的辮子,貓尾巴似的飛著。幾個中國同學招呼他,要不要去看拉洋片?仇小庚笑著搖頭說:‘你們要跟我下象棋嗎?’ 結果無人敢應,因為他自七歲起,下象棋就再也沒有輸過。”

描述中貓尾巴與長辮子, 巧妙組合,能給人活潑之感,仇小康跳脫的形象也就這樣出來了。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3.伏筆:“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伏筆是小說中難以被察覺到的暗示,往往暗示著故事的未來走向。它不光是作者留給讀者破解文章的線索。更對故事發展、小說昇華等都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那該如何製造伏筆?】

第一點:讓伏筆得以前後照應

埋下的伏筆,只有前後照應了,才會顯得有意義,才會使故事邏輯更具合理性。

比如,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最後一片葉子》中,開頭描寫到天氣惡劣、肺病肆虐,老人身體不佳。都為之後老人去世埋下了伏筆。

老人不顧個人安危,給生命垂危的女孩畫最後一片葉子, 伏筆剛好有了前後呼應,這樣的情感張力更加強烈。

第二點:用文學梗來做伏筆

如果用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人物IP做伏筆,由於我們早已知道他們命運的走向。所以,這樣的文學梗用起來不光方便,還能提升小說文化底蘊。

比如,《海賊王》漫畫中就出現大量經典文學、海盜歷史的梗。而這些梗則往往暗示著人物的命運。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第三點:將細節當作伏筆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在文學作品中,一些隱晦的線索和伏筆,往往是串聯小說的關鍵。

比如,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在詞中如此描述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小說詩詞的唱和中,就大致地勾勒出了王熙鳳的性格與之後的命運走向。

除此,《紅樓夢》中的一些細節,比如各自的人名,或寫秦可卿死亡,每一回都有可玩味的地方。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三. “豹尾”: “留白藝術”

精彩的小說開頭,會讓讀者欲罷不能;而完美的小說結尾,便會讓讀者對作家產生信任

金庸在《神鵰俠侶》的最後,就留下了郭襄的故事懸念。《倚天屠龍記》也就順理成章地推了出來。金庸的真正厲害之處並不是去講郭襄的故事,而是講張無忌的江湖奇遇。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如何寫出好的結尾?】

1.抒情式的結尾

比如,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結尾就有一段這樣的典型描述:

“蓋茨比相信那盞綠色的燈,它是一年一年在我們眼前漸漸遠 去的那個美好未來的象徵。從前它從我們面前溜走,不過那沒關 系——明天我們將跑得更快,手臂伸得更遠……總有一個明朗的 早晨……於是,我們奮力搏擊,好比逆水行舟,不停地被水浪衝退, 回到了過去。”

“綠燈”, 是在作品中不斷出現的意象。蓋茨比與黛西的家,也正好隔著一條河, 作者用小說的意象和充滿哲理的抒情句子作結尾,可以說很完美了。

2.懸而未決的結尾

在金庸的《雪山飛狐》結尾裡,胡斐與苗人鳳終於在雪山上對決, 苗人鳳一招“提撩劍白鶴舒翅”只出半招,全身就被胡斐豎刀所籠罩。此時,如果胡斐一刀劈下去,苗人鳳必死無疑,他也報了殺父之仇。但他又答應過苗若蘭,不傷害苗人鳳。如果他不劈下去,等苗人鳳的劍招使完,胡斐也必死無疑。

在這個關鍵時刻,金庸並沒有寫打鬥的場面,反而寫起了他的心理和所面臨的選擇困境。

所以,好的結尾一定是留有餘韻和空白的。但如果把所有的情節、情感都和盤托出,也會索然無味。


蔡駿寫作三談: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鳳頭”、“豬肚”“豹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