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能一眼看出中医开方的好坏,水平的高低,怎么做到的?或者怎么去辨别?

夏虫语秉


中药忌十八反、十九畏,讲君臣佐使,只要方不违忌,君臣佐使关系扶抑关系分明,方能对症,针对性強,应该能大致从中辨出高下优劣之分;针对病症多读多思多琢磨名方经典方,日久自见组方之窍之妙也就水到渠成;当然,需要医理基础的支撑,否则,一眼看出方之水平高低是不易的。


正道行953554


一眼能看出子好坏的不一定是好中医,都是辩证后的合理汤头方。如脾肾阳虚型的慢性结肠炎,你开出了附孑理中丸加四神丸治疗,同行一定说用药合理,好方子。可是患者吃后是治不好的,如果有智慧的中医不按汤头开方,又看不出是治结肠炎的特效方,专家同行会说,这是什么方乱七八糟的,并会背后会说不够中医。最近我治愈了一个血小板增多症,西医化疗效不佳,北京权威中医专也治疗效不佳,我按中医最主要的也是普遍必忽视的理论指导自拟一方,表面看根本不是治此病的,结果五剂药就降到了正常,巩固治疗月余,停药不复发。我冶恶性肿瘤特效方,表面是看不出冶何病的。结论,用汤头方的一看就知道治何病,对证的就象上边说的是好方孑,效果好坏不管,考试定是满分。我自拟的冶疗血小板增多症和肿瘤的方子,专家考官看不出治啥病,不合他们预想的答案定给0分。这就是不求真能力的现实,只有重复失败的答案才是学得好,才能晋级。


肝病创新


有的人一眼能看出中医开方的好坏与水平的高低,泛泛的讲,这种人掌握了中医学的综合知识,并能科学灵活运用。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的药学药性、方剂的结构理论,即君、臣、佐、使,及中医临床经验与实践。

具体来说就比较复杂了。中医开方的水平高低,方子的好与坏是以治疗效果为前提的,开方的依据与前提是诊断,只有在正确的诊断的基础上开具的方剂才有可能有治疗效果,诊断错误,看似再好的方子治疗也不会有好效果的。何况中医的特点是个性化治疗,同病在治疗上可以不同方;同方可以治疗不同的病。这是因每个人的体质的不同,病因病机的不同所致,这也正是中医的合理性、科学性与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医艰涩难学不易把握之理。

说到此,结果有了,那就是不要轻易的判断中医开方的好坏与水平高低,起码不要单凭方子来定中医的好坏与水平高低,当然如果方子中有明显的错误,违背了“君、臣、佐、使”的规律,或是出现了十八反与十九畏的情况哪另当别论。评价中医的水平高低与所开方子的好与坏的唯一标准是疗效,唯有疗效才能证明中医医术的高低,好的疗效是建立在正确诊断与科学组方基础之上的!


木易笃行


一句话:如果某一医生开一百张处方,里面有一半的处方开上了十味药的中医不是好中医。道理不必说。我是内行,希望大家不被骗了。


只说事不说人


那是一般常规的,有些病是一种药、没有君巨佐使的;只有医者和病者知道。水平的高下是从方看不出的,一般来说医生开出的药,能预先告诉病人有什么反应和现象,病人服后都有预知的反应这就是对症下药。这个就是好方

。我开二味看有没有人知道天麻20克兰花根20克。用于进入ICU的救命药,治什么能猜出吗?


小船佬


最简单直接,看药价,骗子喜欢开大方子,一次开很多付。真正的中医,药一般一次三付,而且药不多,价格也不高!


明轩64312136


一眼看出就是要看阴阳五行,君臣佐使!

比如伤寒的方子,我们都知道得了伤寒肯定会有胃口差,浑身无力等表现!

那么你的方子里面如果没有健脾养胃的药物,就不是好方子,只能治疗一时之病!反而会伤到脾胃,时间一长,就是另一种疾病产生!


古音丝竹


我说过,学中医,不是件简单的事,学中医,不光要勤奋,还要有极高的悟性,有名师传承更好!

就是现在普通的大专中医院校课程也不少,你光要学好中医基础学,中药学,人体学,解剖学,物理学等等太多了?传统的四大经典,四小经典,还有地方草本,象浙江本草,滇南本草都要,历代圣贤书,象韩非子对中医“腠理“的认识,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深也!就是受风寒后不及时治疗,会加深病情!!

我们祖上,听说七岁在药店扫地,三十岁才拜师,中医没有二十年功底,别想称郎中,不是你学个四诊八纲,四气五味就能开处方的!!!


周永宪


中医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珍宝,是宝贵的财富。中医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适合自学,久病成医说的就是中医,再加上很多中药饮片都是药食同源的,中医中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就很正常了。

你说的“有的人”能够一眼看出来开方的好坏以及水平的高低,其实并不难。

  1. 汤头歌里面常用的中药饮片也就300多种,能够用到100种的已经是国医大师、凤毛麟角了,省级三甲中医院里面最好的中医也就是能够熟练用上几十种,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2. 现在的中医组方好多都是用的经验方,也就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方子。病的久了或者身边有病人、经常去抓药,对方子心里都有些数,医生开出的方子是不是对症、用药是不是合理就不是秘密了,久病成医就是这个道理。
  3. 因为对医生和医院看病的不确定,很多人也会同时去几个医院、找几个医生看病,都是一种病开出来的方子稍微对比一下就知道不同了,查询一下用药的区别,也就成为专家了。


医健连心


很对,人无头而不走,鸟无头不飞,行军打仗不离元帅先行,用药必有君臣佐使,钱克两分制标本重要,好中医亦药方不超十二位汤药,丸散合修,炮制为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