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CEO王振輝稱“京東物流員工月薪超2萬者同比增長225%”,這說法你信嗎?

慧慧談


覺得這些物流兄弟配得上拿高薪,這次疫情奮戰在一線的不只醫護人員。還有快遞員,外賣員,建築工人,超市工作人員,就是這些普通人構成了戰勝疫情的堅強後盾。人類之所以讚頌勇氣,是因為明知有風險,還是做我們該做的事情!


瞭西望北


去年4月,京東取消了快遞員底薪,還大幅下調公積金係數,並將攬件計入績效,直接影響快遞員工資收入。

京東快遞攬收員收一個快遞提成3.5元,派送員送一個快遞提成1.5元,如果每天攬收50個快遞,派送100個快遞,那麼一個月滿打滿算才9700左右,不到一萬元。如果快遞員包攬的片區大,也有可能月入過萬,但是兩萬還是個比較遙不可及的數字。就拿最基本的來說,在四通一達幾乎佔據了快遞界的大半壁江山的前提下,京東的快遞數量遠遠落後,在一些鄉鎮地區,一天150單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看媒體報道京東物流快遞點的一名快遞站長說,在個人快遞業務上京東並沒有優勢,時效不如順豐,價格不如“四通”,所以大部分人首選的寄快遞還是“四通一達”,再加上很多快遞員不善於與人交流,在攬件上其實並沒有增加多少收益。

微博上很多京東快遞小哥吐槽,一個月七八千都算好的,其實很多快遞員每天從早上六點跑到晚上十點,每個月幾乎也才四五千塊錢,加上取消了保底薪制,平時都不敢生病和請假,完全是壓榨式剝削。

前段時間江蘇廣電總局還報道過,從去年4月開始,就有不少京東快遞員因為攬收指標不及格被迫造假刷空單。

“我最多的時候一天刷了200多單,因為一個月的指標沒有完成,平時一天收一兩單,快月底了站長就說,別人的指標都完成了,你的指標什麼時候能完成,我就和公司同事羅某一起刷,一刷刷幾百單,刷了一蛇皮袋。”2018年7月份入職京東物流的王東說,他們在職期間經常刷單,一般流程就是套用客戶的信息,取得客戶信任,在不讓客戶知情的情況下,把他的名字或者電話寫在上面,而這些信件客戶也永遠不會收到,往往就是堆在快遞站的角落裡。

然而,快遞員面對這些身不由己的情況,往往也是苦不堪言,尤其是取消了底薪之後,自己掏腰包刷的空單,一個月甚至還要倒貼一千多。

在刷空單的過程中,京東快遞員要扮演寄件人、快遞攬收員、快遞派送員、還有收件人四個角色。在此過程中為了減少開支,他們只好選擇同城快遞,寄收費最低的10元快遞,按照公司補貼,攬收員收一個快遞提成3.5元,派送員送一個快遞提成1.5元,這樣一個空單刷完後,他們還要倒貼5塊錢,一個月下來就是一千多。

就這麼看下來,個人對於“京東物流員工月薪超2萬者同比增長225%”這一說法還是保持懷疑態度的。如果只是個例,也其實沒什麼好炫耀的。


移動智觀察


信,京東配送員有人月入10萬你信嗎,我自己身邊人,要不打死也不敢相信


懶得須


這個純屬扯淡,我小區有個京東快遞員老周,勤勤懇懇工作十多年了


是從易迅被京東收購後,納入京東快遞管理的。


人很實在,態度很好,根據他說,早期像他這種這麼拼命的,月收入在8K-10K之間


之後就急轉直下了,不但要有攬收任務,而且收入劇降到5K水平


一個40多歲的老京東快遞員,勤勤懇懇的,每次和他聊起京東快遞的收入,他就罵娘。


影視熱湯


想要月入2萬以上,必須要談到一些大客戶,如果說每天能夠發單超過1000單,那麼月收入可能都不止2萬。

10年前的圓通,中通,韻達都有很多人做到。做物流的主要依靠做淘寶的人來生存。但是淘寶並不是一個很安全的平臺。當某一種商品50%以上的流量被幾家店鋪壟斷以後,淘寶就會用各種理由刪掉產品的鏈接。幾乎沒有哪個店家是沒中過招的。

所以一旦某個商家中了招,和他合作的那個快遞員或者快遞公司就會有損失。因此作為快遞員想要長期維持2萬以上的收入,是需要找到幾顆非常堅固的大樹的。

日出百單到簽單之間的客戶是最優質的客戶,他們的快遞費比較有利潤,和那些日出萬單的客戶相比,利潤要厚很多。

只需要有兩三個這樣的客戶,月入2萬以上肯定是沒問題的,但是這樣不安全,因此要不斷的開發客戶。手上至少要有10個這樣的穩定客戶,並且最好是做不同的行業,這樣才不會出現某一個時間嚴打,疾風驟雨,讓整個行業的大賣都死掉,造成收入下降的情況出現。

京東物流是走市場化的道路,業務員變成推銷員和別的快遞進行搶單。通過合理的價格拉攏大客戶,選擇京東物流。那些拉到大客戶的快遞員月入2萬是很正常的現象。

京東物流市場化之前相信有這個收入的業務員應該比較少的,所以做到225%也不算很好的成績。之所以只公開比例不公開人數,就是因為人數的基數還是比較小。

因此,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外語那點事


“京東物流月薪超2萬的員工數量同比增長225%”真不真實我不知道,反正京東物流越來越差是大家早已深有感觸的事。

就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前幾天我在京東商城上購買了一件商品,第二天物流查詢的時候就顯示快遞包裹已經到達配送站了。但是當天就要過去了派件信息依舊沒有更新,更沒有接到快遞員任何電話,快遞員這是在等啥呢?送到配送站就不動了?

於是我聯繫了京東客服,將問題反饋給客服,要求儘快派送,結果隔天才解決好。當時心裡就納悶了,以“快”著稱的京東物流怎麼自降速度了?

後來,在瀏覽網頁的時無意間看到了一條“央視中國之聲節目主持人青音在微博上“痛斥”京東快遞”的信息。雙十一期間,主持人青音在京東平臺為家裡老人買了4件雪蓮牌羊絨,因不合身申請7天無理由退貨,商品被京東快遞員上門取走了。然而十幾天過去了,青音一直沒有收到退款。查看訂單之後才發現,退貨退款服務單被無故關閉了。

雖然青音前後共得到了京東兩次補償:6倍運費的補償和700元,但青音透露,雪蓮羊絨衫品牌京東旗艦曾表示,她的退貨退款服務單是京東客服讓他們關閉的,且京東近期已經弄丟了他們家至少十批訂單的服裝。這是神馬操作呢?

不少網友表示擔憂:“央視主持人在京東維權都這麼難,得靠微博維權這種非正常途徑和方式,何況是普通消費者。”

然而還有更“奇葩”的事情。前幾天消費保投訴上一位陳女士在2019年的雙十一買的東西,到了2020年還了無音信。

陳女士表示,去年雙十一期間,在京東的麗巢家居旗艦店購買了一批傢俱。該訂單存在發貨時間長、投訴過程中自動收貨、屢變說辭等問題,最終陳女士等待了55天了還沒收到貨,她的新房也因沒有傢俱無法入住。

在消費保平臺,京東投訴量共有9914條,其中有768條投訴案還在處理中。而另一個投訴網站——黑貓投訴有關京東物流的相關信息也有很多。其中,搜索“京東”有36899條相關投訴;搜索“京東快遞”有3037條;搜索“京東快遞員”有957條,而且投訴日期也是很“新鮮”。

如此一看,無論王振輝的說法是否真實,但可以肯定的是,京東物流問題頻出不斷,服務時效飽受詬病,如果京東仍不加重視,長此以往,京東物流的口碑和業績受損、遭受巨大影響那無疑都是必然的。而這也將直接影響牽連到京東快遞員的薪資收入。京東物流服務問題頻出,口碑下降,你的業績又從何而來呢?

對京東來說,現在顯然不是炫耀“京東物流員工月薪超2萬者同比增長225%”的時候,解決問題、改善服務、提升口碑才是消費者最關心的。


互聯網亂侃秀


今天京東快遞員來時告訴我丟了一件手機件,三天白乾了,手機紅米8A,不到7O○元,看來這月也就七至八仠吧,忙得要死


我也走541966


謝謝您的問題。我大致相信京東王振輝的話,但是有些數據會有水分?

王振輝的本意是什麼。王振輝說,京東物流員工月薪超過2萬者同比增長225%,2019年京東物流超額完成了收入、利潤的目標,外部收入佔比超過40%。王振輝強調的是京東物流調整薪酬結構的科學性,即取消京東物流員底薪,增加快遞攬件任務,將攬件數量計入績效,以此激勵物流員工多勞多得。



京東物流員高薪的條件。京東物流調整收入結構,已經使物流員工減少月薪一兩千元,要拿到高薪只有拼命。第一,有運氣因素,產業園的快遞就是比農村快遞多,很難改變。第二,要穩穩拿到大客戶(企業)的訂單,才能旱澇保收。第三,才是優質服務與勤奮,讓客戶產生粘性。比如,京東物流員工黃少波,所管片區正好有家企業進駐,將全部發件業務交給黃少波,優質服務很重要,但是他1個月攬件13萬件、1天攬件量4333件、月薪近8萬元,只能有大客戶才能做到。每月七八千的收入,也需要每天數百件快遞量做支撐。劉強東推出這個政策,對京東物流員工是極大的考驗,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體力、腦力與情商。


京東物流員高薪的暗操作。快遞行業利潤空間已經壓縮到3%至5%,京東物流員工沒有底薪保障,又有分攤的攬件指標,僅僅依靠運氣和營銷推廣攬件具有一定不確定性。為了增強穩定性,媒體報道,部分京東快遞員為了完成攬件任務量,自己發件到付,再拒收,被稱為刷單造假。不過,一個空單需要京東物流員工倒貼5元左右,一個月往往倒貼上千元。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京東物流員工月均收入超過2萬的一線員工數量同比增長225%",就像很多網友們說的,這說法就只是京東玩的一個文字遊戲而已。

"任何只有百分比,沒有實際絕對數量的公司數據都是耍流氓"、"平均收入本身就是個搞笑的事兒"、"原來有1個人月入兩萬,現在3個人,所以就同比增長了200%"、"增長快是因為基數小"、"認真你就輸了"……大家對京東的這個說法其實心裡早已經明明白白了。

相比於公佈百分比,難道公佈"月薪超2萬的快遞員工達到XXX人"不更有說服力嗎?若這事真的這麼令人驕傲,京東為何不公佈月薪收入超過2萬的快遞員工的具體數量來展現自己成績呢?這也是相當耐人尋味。就這麼看來,王振輝這說法實在沒有很大的研究性,和很多網友一樣,個人還是持一定質疑的。

就像之前京東說京東快遞小哥月入8萬不也玩了把文字遊戲套路嘛。

記得當時"京東快遞員取消底薪、公積金係數下調、攬件計入績效"一事剛剛發生,公眾對取消底薪後京東快遞員小哥的收入情況十分關注,網上也出現了不少吐槽京東的聲音。就在這時候,京東出來了,為了鼓勵快遞員攬件,特意聲稱已有京東快遞員通過攬件最高月收入超過了8萬元,讓很多此前質疑的人一下子震驚了。

據說這個京東快遞小哥月入8萬當月,一共攬了13萬件,平均一天攬4333件。按照每天工作10個小時,平均每小時攬件433件,平均每分鐘需要攬件約7.22件,就算是快遞代收點也很難做到這樣大的規模。

後來就有人扒出,這個快遞小哥之所以能有這麼多的攬件數,是因為其片區有電商大客戶。月入8萬元這件事算是特例中的特例,是很難複製的。京東用這樣的特例來做宣傳,又能真正鼓勵到多少普通的快遞員呢?

之前京東物流的一個站長介紹過京東站點快遞員攬件提成的構成,通常是一件3塊錢,外加運費的5%,比如一件運費11元的攬件,提成就是3塊5毛多,路遠的單子攬件提成可以到4元左右。而快遞員派件通常提成1.5元一件,就按攬件4元派件1.5元來算,如果每天攬收100個快遞,派送150個快遞,那麼一個月也才18750元,而且一天攬100件送150件這數量並不少了,有多少快遞員能有這個量呢?

對快遞員來講,月收入2萬,恐怕也只是一張吃不到的大餅,只是這餅要比8萬小那麼一點。最有說服力的還是京東現身說法,再公佈個"京東物流員工月均收入超過2萬的一線員工數量同比增長225%"的具體數量,不然這文字遊戲大家還是看看熱鬧就好。


互聯網獵奇


京東物流的誕生是在京東經營狀態還不太穩定的情況下,劉強東強制推出一個業務,當時還遭到了很多公司高管的反對,後來劉強東採用強硬的態度執行下去,放在今天來看京東物流無疑是京東電商非常有利的補充,物流是電商健康發展的堅實基礎,在電商發展初級階段阿里巴巴並沒有太在意物流體系,最後還還是入股了四通一達,構建了最大的物流體系,在快遞江湖明顯已經出來了合併的大趨勢,在這種大環境下京東物流還是堅持自我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也是遇到了很多的瓶頸特別是在2019年,被動之下的京東物流開始了強勢自救,首先開啟了對外接單的模式,以前的京東物流還是顯得比較清高,只是關注自家的產品,在危機面前京東物流開啟了自救模式。

從服務質量上京東整體給人的感覺還是十分的放心,特別是次日達的模式讓很多用戶的體驗感覺特別好,但這種對於城市和物流的壓力還是非常大,首先在偏遠的地區這種模式很明顯不成立,只是集中在大規模的城市中,在壓力之下京東主動求變,首先提到的一個關鍵詞下沉市場也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京東物流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鄉鎮上,一個大的物流系統的發展離不開全面化,而且在2017年京東物流獨立之後,明顯在競爭力上相對之前提升了許多,並且獨立運營還能提升自身的能動性。

所以在業拓展的快速階段,自然會有很多員工收益會變得非常大,畢竟在快速的擴展階段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底層首先現實了很多放權,並且在業務快速的拓展階段員工的收益提升也是必然的,對於快速行業月薪兩萬是一個非常高的收益了,畢竟作為快遞員門檻不是很高,能達到這種收益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

這種收益對於快遞行業來講不是常態,這也是京東物流宣傳自己品牌的選出的一類的個例,一個在快速發展期的企業一直相信這個企業並且在始終不渝的跟著的員工,收益會變得更多,但不能代表著整個快遞行業競爭的激烈性,特別是阿里巴巴整合的四通一達快遞行業的洗牌已經是在進行,很多小的快遞公司已經舉步維艱了,度過了快速的發展期之後就是實實在在的洗牌期了。

京東物流快速的度過適應期主要得益於京東這些年在業內做出的口碑,很多用戶喜歡在京東上購物還是得益於快速的送達的能力,所以很多人購物首選還是京東,而且京東上很多的產品的質量保障還是非常過硬而且在發票以及別的服務上也非常的到位,雖然拼多多勢頭很猛對於一些比較傳統的人還是更加能夠接受在京東上購物,這些也是京東快速起到的一部分作用,可能在初期階段京東快遞顯得難 一些,但從長遠看對於京東的電商體系幫助還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兩者能夠起到互相彌補的作用,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