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月報」查世霖:暫時不相往來(小小說)


「小說月報」查世霖:暫時不相往來(小小說)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嚴峻,國家和政府一邊組織防控,一邊大力宣傳,發動群眾,萬眾一心,群防群控。

這種病毒,在人與人之間,是通過飛沫傳染的。有消息說,人們打一個噴嚏,出口的飛沫最遠可飄飛到四十米之遠。也就是說,健康的人與病毒攜帶者之間,相距四十米都有可能被傳染。距離越近,越容易被傳染。如果雙方觸膝談心,那更是輕易就會被病毒攜帶者的毒飛沫“秒殺”。多人聚會的時候,如果病毒攜帶者非常健談,高談闊論時,“口沫橫飛”,言語間,一呼一吸之間,不知道要噴射出多少新型冠狀病毒來。許多病毒“乘”著許多飛沫,在周圍的空氣中“群沫亂飛”,參與聚會的人們沒準就被動吸入了。那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極強,一點都沾染不得。沾染一點,人就很快中毒了。感染了病毒,毒株滋生蔓延,幾天,十幾天,“病來如山倒”。病魔像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裡面的孫猴子,在人體內部“亂踢亂踏”,蹂躪人們的肌體和破壞免疫力。它主要是“薅撓”柔嫩的肺葉,使之發炎,形成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這種病非常兇險,起病突然,迅速惡化,很短時期,就可能會要了人命。

所謂“新型”,就是以前不曾有過,它是個“不速之客”,搞突然襲擊來了。人們措手不及,沒有預防它的疫苗,也沒有對症治療的藥物。人們臨陣磨槍,倉促應對。專家臨危受命,應急研究,一時半會兒,也拿不出針對治療的特效藥來。也就是說,沒有特效藥可以對付它。這比沒有藥好一點。話說得委婉,其實很無奈。反正是,嚴加預防,最好別被傳染。

而要想“潔身自好”,不與病毒“有染”,最有效的防範措施,就是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湊熱鬧。包括家庭聚會,包括親戚來往,甚至,鄰里之間,連串門都有風險。“穩穩地宅好,就是最大的貢獻。”不要東遊西逛,不要走親訪友,不要多人聚會,不要給國家添亂。

這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趕在春節前爆發,是最陰險惡毒的。新春佳節,普天同慶。在這歡樂的節日裡,三親六戚,無不想互相拜拜年,聚會聯歡。在此非常時期,這也是國家和專家最最擔心的。我這個宅男,聽從號令, 深居簡出,老老實實“做貢獻”。拙荊耐不住寂寞,老是想往外跑。

春節期間的鄉村,大家都休閒。隨便到哪家,燒一堆柴火,火上坐一壺茶水,左鄰右舍,男女老幼,圍著熊熊燃燒的山柴火,喝茶,聊天,逗打笑鬧,猜拳吃酒,鬥小地主······賤內更是熱衷那樣的場合。年年春節都是這樣過著的,今年,冷不丁兒地不讓串門了,她在家呆得直髮慌,於是,就登陸家人群,找親友微信聊天。

妻的孃家那邊微信群裡,眾親友聊得正火熱。

“貴州已經二十九例了,家人們不要再往外跑了。安全第一哈!”

“最近都不要會面了,請互相理解!”

“疫情當前,還是相互不要走動。如果無聊,就發發紅包吧。”

發紅包,搶紅包。妻上線的時候,躬逢其盛,順便也搶了幾個紅包。這樣,紅包占了屏,妻沒有看到上面大家的聊天內容。紅包雨一停,妻照例像往年一樣邀請各位至親:

“大家來我家玩嘛!”

她喊得很熱情,回應卻寥寥幾無。大傢伙的思維還停留在早先的“共識”中哩。都說好了暫時互不來往的,她這卻“不管不顧”,不合時宜地“唱反調”,情何以堪?!

親人們並不知道她還沒有了解上面的“暫時互不來往協議”,所以才不合時宜。不知她是何用心,所以不好言語,一個二個冷眼旁觀。或許,有的還覺得她不可理喻了吧?

她見親戚們沒有回應,直捅捅地說:

“要不然,明天我過去找你們玩!”

這更不得了了。大家都提心吊膽,“嚴防嚴控”,希望彼此卻步,都達成了“共識”的,正鬆一口氣哩。不成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她居然要回孃家去!自己家的姐妹,那邊的至親們不好說“不”,很多人保持緘默,靜觀其變。

女兒一上線,就不客氣地搶白她的母親道:

“您硬是迷糊得很!非常時期,國家都要求鄰里之間不要串門,親戚暫時別忙來往哩!”

趁這個機會,妻子的弟弟、孩子們的么舅出來說話了:

“非常時期,相互不要走動是最好的!”停了一下,覺得還需重點提醒一下姐姐,又發了一條文字:

“切記!”

女兒也趁熱打鐵,說話敲打她的媽媽:

“她聽不懂!老是想往外跑。”

妻弟似乎也還有點不放心姐姐,又發了一條文字:

“感染的病人一天比一天多,鍾南山流淚了!拜託大家,都配合一點。在前線工作的醫務人員,用生命在為我們‘打仗’,而你們,僅僅因為無聊,就往外跑!抱著僥倖心理,有可能前功盡棄!不需要點贊,只希望別亂竄。”

內弟知道,雖是胞姐,但說話“輕了不行,重了也不好”,生怕傷了姐姐的心。所以,他一直用模糊語言,不直接針對她,而是旁敲側擊,希望她自己領會他的用意。他知道,要是直接這樣說他的姐姐,光最後那“別亂躥”,有可能就要引起姐姐的反感和責怪。

還好,妻終於“省悟”過來,沒有急著回孃家了。

繼武漢封城之後,鄉村之間也開始實行管制,“暫時不相往來”了。有的村莊做得很徹底,在村口路上設置屏障,把路攔斷,外面的不許進,裡面的不許出。我們村子位於小鎮郊區,通衢大道邊,緊傍三二四國道,南昆鐵路,貴昆高速,還有好多鄉村道路,都從這裡經過。在這高原深處的山間壩子裡,我們的村莊算是個“通都大邑”,四鄉八鄰的人都要由此經過。因此,不可能封村,像別的村莊那樣一堵了之(後來國家也明令禁止了這種封堵道路的不理智行為)。可是,也想把病毒阻攔住,不讓它進村呀,怎麼辦呢?村組領導把守各個路口,對路人逐一排查。這樣,道路一樣的暢通無阻,病毒也沒有空子可鑽,兩者都兼顧到了。

封村堵路,彼此不允許往來,感情上是有點過不去。但是,這樣,有利於監察和把控疫情,是對村裡人負責,也是為了防止疫情蔓延的有效方法。這是村與村之間的“暫時不相往來”,類同於親戚、鄰居之間的“暫時不相往來”,是對彼此的保護機制。

封村堵路,封堵的是病毒,隔離的不是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