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詩歌與古詩哪個重要?

用戶9785539270429


你認為詩歌與古詩哪個重要?

一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講:都重要!古詩在自己產生的當時階段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同時,現代詩歌也一樣。

二是從繼承與發展的的角度講:古詩比現代詩重要。我國有五千歷史燦爛文化,古詩作為母體時刻影響著詩歌的發展的。

三是從社會核心價值觀上講:運用那個體裁宣傳革命道理,那個就重要。例如:毛主席寫的都是古詩詞,每一首在中國革命歷上都有痕跡。你說重要還?



王延秋590


詩歌是現代文學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它能及時,高度凝練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反映出時代的特色,更為重要的是它能鼓舞人心,振奮人心,激勵人心,真正意義上成為時代的號角。而其有個獨特之處,那就是說是詩就是詩,譜上曲子就是歌,所以稱為詩歌。

古體詩分為七絕,五絕,五律,七律,還有長篇敘事詩。後來又出現了詞,各種格式的,各種明目的詞牌層出不窮,而且還留下了不少優秀,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好作品。我們把古詩詞統統稱之為古詩,這並不為過。

從藝術規格和藝術造詣方面說,唐詩宋詞,這就是時代的符號。古詩在唐朝達到了巔峰,而詞則在宋代達到了頂峰,這些東西都應該劃歸為古詩詞的範疇。

你非得要分出個高低來,我覺得委實不易。詩歌應該是新時代的產物,而沒有古詩的寫作技巧,沒有古詩的博大精深,沒有古詩的靈活睿智,我們又怎麼可能產出出現代詩歌呢?

你說是詩歌重要還是古詩重要?我覺得這個問題誰也不好回答,我只能說各有千秋,各有所長,另外就是現代詩歌是從古詩詞的基礎上逐漸演變而來的,你說誰更為重要?

我覺得它們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古詩詞應為本,也就是根本,也叫母體,而現代詩歌應該是子體,它們的關係也不僅僅就這麼簡單。反正一句話,沒有古詩詞,就沒有現代詩歌。而所謂的早起詩歌就是勞動人民的傑作,那時候的作品唯有《詩經》才是最早流傳下來的作品,那個時候詩就是詩,歌就是詩。只有到了唐朝,才出現了樂府詩,這種詩其實就是現代的歌詞。

詩歌和古詩都重要,這是我的看法,此觀點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鄭州梁國彥


詩歌裡面包括古詩嗎。這個問題問的很離奇,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吧,對不對的充個數。

詩歌是歌詞、不合樂的現代詩、散文詩、與古代律詩、古體歌行、古風、雜言詩、古詞、古曲等所有具有音樂美、建築美、意境美的文體的一個統稱。

各有各的用途,不能說誰重要誰不重要。

歌詞是押韻和合樂的,現代詞人寫的歌詞也都有一定規律,不安規律寫,唱不出來。這種類型的詩歌必須合乎音樂。你不按照樂聲規律寫,恐怕無人會唱的出來。當詞人不合格啊,砸了飯碗,可不是在論壇挨幾句罵了啊。

至於自由詩,也有它的用途啊。可以不押韻,不格律,分行分節奏就行田間的《假如我們不去打仗》就是這種類型。雖然和傳統不同,但他振聾發聵,這就是好詩。

與之相反,某文聯主席的一首辱罵疫區群眾的詩,雖然炫耀不少文采。又是伊朗戰機又是九頭鳥的。立意不正,用在了冷漠齷齪的地方,就很難說是一首好詩了。

自由詩嗎,喜歡就好隨意就成,只要不反動不歧視,都好都好。

古體詩嗎,以前帖子囉嗦許多,還因為一些留言招致許多掛著文聯詩人名號的所謂詩人威脅。板敢光明正大說,只敢在私信裡威脅刪除評論。就不多嘴了。反正,現在吃一塹長一智,自從遇到一些惱羞成怒的玻璃心名號大的所謂文聯詩人的威脅,他們寫的不管古體詩還是現代詩,我都不看了。那就是碰瓷店,發表了,是為了叫人叫好的哪怕他掛羊頭賣狗肉。

許多作者本身重視的東西,其實往往不那麼重要。少了誰地球都在轉。

自己認為重要,就當寶貝自己護著,別人隨意就好,隨意就好。詩人嗎,本來就是孤芳自賞的嗎。


若羿文學屋


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這個定義,無論古今中外,放之四海而皆準。

而古詩,望文生義,就是古代的詩歌啊。外國詩歌我們不說,我們只討論中國的詩歌和古詩。

中國詩歌包括現代詩和古詩詞。

現代詩是以白話文為基礎的感物抒情言志、不拘格式韻律的詩歌體裁。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代詩分為近代詩和當代詩,是以民國時期現代詩初創、各種嘗試和當代正在進行中的詩歌創作來區分的。

古詩則是以文言文為基礎的詩歌體裁。相對於現代詩而言,有格式、韻律各個方面的限制,在感情表達上則比較含蓄,講究“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甚至發展出獨特的意在言外、意在詩外的中國傳統感情表達方式。

而古詩詞又細分為古體詩、近體詩和詞牌。其中古體詩是指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各種形式的詩歌創作,又統稱為“古風”。近體詩是和古體詩相區別的,就是唐以後嚴格遵守平仄格律的詩體,分為律絕、律詩和排律三種格式。古體詩、近體詩兩種形式一直在中國傳統詩壇齊頭並進、共同發展,雖然在是否遵守平仄格律上觀念不同,但相互之間並沒有衝突。

平仄格律的誕生對古體詩長短句帶來衝擊,產生律古,到後來的詞牌,就完全是格律體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古詩和詩歌的意思是否一樣?

當然不一樣。詩歌包含了古詩,所以沒辦反類比,要比也只能在中國詩歌中,對比現代詩和古詩。

至於這兩者的不同,上面講得很詳細了,就是文言文和白話的區別。


華夏曆史永流傳


首先,古詩文這個詞它是一個泛指,而非明確的一個定義;古詩文在內涵上,主要包括古代詩歌和古代散文,所以題主的問題按我的理解,其實是問古代詩歌和古代散文的區別。不過我想指出的一點就是,我認為說古詩文這個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這種說法欠妥,至少我個人沒有看到學界有這樣的說法;而且就如我上面所言,古詩文這個詞實在是一個泛泛而談的詞彙。

回到問題,古代詩歌和古代散文有什麼區別?要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古代詩歌和古代散文這個概念。

先說古代詩歌。古代詩歌或說古詩,是指古代中國人創作的詩歌,廣義上包括詩、詞、曲(或曰散曲),狹義上專指詩;而詩又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種。從時間上來講,學界有說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詩歌都屬於古代詩歌,這個大概是從詩歌的內容出發而做的劃分;不過以我之見,應該以新文化運動為界,新文化運動以前的屬於古代詩歌,以後則屬於近現代詩歌,這是從形式上考慮了。

接著說古體詩和近體詩。這兩種都屬於古詩範疇,古體詩是指唐以前的古詩,分四言、五言、七言等;近體詩起自初唐,又叫格律詩,相比於古體詩,近體詩在字數、句數、平仄和韻律上有嚴格的要求,大致包括絕句和律詩兩類,比如我們常說的五絕、七律這種,都屬於近體詩的形式。

再來說古代散文,清代桐城派的姚鼐曾經對中國古代散文的形式做過歸納,說古代散文分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說、頌讚、辭賦和哀奠等類;所以據此來看,楚辭漢賦這兩種體裁,仍屬於古代散文的範疇,而不應歸入詩歌一類。廣義的散文,是指除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所有散行文章,狹義的散文專指文藝性散文。所以綜合來看,楚辭漢賦屬於散文,而明清小說卻不能歸入散文之列。

以上是對中國古代詩歌和古代散文的簡單介紹,相信題主對兩者之區別,心中當是了了。




早上煙火


1、定義不同:

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指的是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

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

2、體裁範圍不同:

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

古詩詞,古體詩一般又叫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

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3、表現手法不同:

古詩按照表現手法的角度分,有內容表現手法和結構表現手法。內容表現手法按作用範圍從大到小的順序,表現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

古詩詞的表現手法很多,中國最早流行,且至今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乖乖單眼皮xo


文體不分好壞,只是文字表達的優美程度不同而已。

無論是詩歌還是古詩都要符合身處的文化根基,時代潮流。

誰最能代表時代精神,引領時代精神就能代表這個時代文化的頂峰。

譬如李白,杜甫;徐志摩,楊牧,葉維廉等等!


荒漠的春天


這同等重要啊!!!古代散文分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說、頌讚、辭賦和哀奠等類;所以據此來看,楚辭漢賦這兩種體裁,仍屬於古代散文的範疇,而不應歸入詩歌一類。廣義的散文,是指除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所有散行文章,狹義的散文專指文藝性散文。所以綜合來看,楚辭漢賦屬於散文,而明清小說卻不能歸入散文之列。


張華東999


當我們在談論詩歌和古詩時,我們談論的是同一種東西,詩歌的範疇包括古詩,詩歌有現代詩歌,古代詩歌,外國詩歌,中國詩歌,分類的依據不同而已。至於詩歌和古詩哪個重要這個問題,本身存在矛盾。


亦瀅


古詩稱為“國粹“特別是"格律“詩最為重要。現代詩歌也很重要。前者繼承,後者發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