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鹿邑這位“巾幗書記”火了

疫情當前,鹿邑這位“巾幗書記”火了!

——記鹿邑縣楊湖口鎮新臺田村黨支部書記劉秀梅

2020年新春,一場前所未有的疫情在華夏大地蔓延,河南省各區縣都在大力宣傳如何隔離防範。鹿邑縣楊湖口鎮新臺田村黨支部書記劉秀梅結束了一天的宣傳工作,拖著疲憊回到自己家中。就在劉秀梅打算休息的時候,上級領導打來了電話,她聽著聽著,臉色逐漸凝重起來。“出啥事了?”丈夫田文臣急忙問道。“咱鹿邑有確診的了!這個病毒太厲害,光宣傳不行,大家意識不到嚴重性,老覺得遠著呢!”劉秀梅一邊穿外套一邊說,“你快點起來,跟我一塊去村室,今天晚上就得拿出個方案來!”看著劉秀梅給村兩委班子成員打電話,雷厲風行地組織開會,田文臣知道劉秀梅這個晚上又無法休息了!事實上,從2018年7月份回來,劉秀梅就再也沒閒下來過……劉秀梅嫁到新臺田村後,沒幾年就跟著丈夫田文臣到鄭州做生意,經過二三十年的打拼,不僅打下了殷實的經濟基礎,三個孩子也都撫養長大參加工作了。劉秀梅性格堅毅爽快,為人又熱情,多年來村裡人到鄭州辦事,都是找她安排吃住。劉秀梅雖然不在村裡住,老鄉們對她比對誰都親。2018下半年時,村裡要開始換屆選舉了,村支部書記年紀大了,徵求了鄉親們的意見,推選劉秀梅來接任村支部書記。劉秀梅一開始婉拒了,認為應該讓能力更強的人來做。大家懇切地說:“你要是不行,就沒人能行了,再說請你回來不是享福的,你回來村裡看看就知道了……”就這樣,幾年還難得回一次老家的劉秀梅,專程回家了一趟,看到村裡還是十多年前的樣子,甚至連個村室都沒有,對比城裡舒適優越的條件,她的眼眶不禁溼潤了!傷感之餘,劉秀梅內心升起一股豪情,她要讓新臺田村變個樣,讓老鄉們過上便利舒適、環境優美的生活!正如田文臣所說,劉秀梅一回到新臺田村就投入了緊張忙碌的工作中,像今天這樣的情況實在太常見了!劉秀梅召集大家一起開會,討論制訂防範疫情方案,大家一致認為在村子四個方向的路口設卡、隔離防範是最好的方法。但是,新臺田村僅有200餘戶,總人口才1000人左右,要抽調人力24小時輪班守住四個路口,僅憑黨員和退伍軍人遠遠不夠,這該怎麼辦呢?“要不就和其他村一樣,把五保戶和低保戶組織起來?”有人提出來。劉秀梅一口否定了,說:“五保戶和低保戶本來就老的老,病的病,各有各的困難,防範疫情這麼危險的工作怎麼能讓他們來呢?年輕人身體好,抵抗力強,咱們組織村裡的年輕人參加!”大家聽了面面相覷,都不出聲,為啥?因為這個新型冠狀病毒太危險了!一線肯定是最容易接觸到病毒的,老鄉們雖然都淳樸善良,可是這麼危險的事,誰捨得讓自己家的孩子去呢?大家的擔憂並不是多餘的,村裡的鄉親們接到這個通知後,嘴上不說什麼,但明顯都有顧慮。有些大爺大娘們甚至說:“劉書記,這個啥病毒聽說怪厲害,傳染上就不能活了,孩子都年輕輕的,以後好日子長著呢!你看這樣中不中?我替我家孩子去!”劉秀梅又心酸又感動,心酸的是為人父母者,一輩子都在替孩子打算,感動的是即使在老鄉們看來“傳染上就不能活了”,仍然願意影響村裡的號召,這是多麼可貴的品質啊!“叔,嬸,你們先回答我一句話,我回咱村裡工作兩年,你們信得過我嗎?”“那咋信不過啊?自從你回來,咱村裡和以前都是兩個樣子了!”大家紛紛說。劉秀梅環顧村裡,這兩年間,她帶著鄉親們排除萬難、沒日沒夜地操勞苦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臺田村建起了村室和牌坊,通了自來水、安裝了路燈攝像頭,綠化環境也好了,村裡空地和路邊種滿桂花和果樹,新臺田村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新的現代化村莊正在崛起。這片土地,劉秀梅傾注了太多太多的感情。劉秀梅胸中湧動著澎湃的豪情,激動地說:“既然大家相信我,我就說兩句掏心窩子的話。咱村能建設成現在這個樣,是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的,咱村就是一個大家,先把大家顧好,才能過好小家的生活!這次疫情咱們一定得嚴防死守,守好咱的大家,顧好咱的小家!我家文臣是黨員,責無旁貸跟我一起參加,現在年輕人裡,我給田威先報個名!”大家一聽,都很受觸動。田威是劉秀梅的小兒子,從小在鄭州生活、工作,這次是因為劉秀梅過年顧不上回城裡,他才特意回村陪伴媽媽的。人家一個城裡長大的孩子都能為老家抗擊疫情出力,自己家的孩子還不是應該的嗎?就這樣,劉秀梅一家三口都守在了抗疫第一線,村裡的年輕人紛紛主動加入進來,將新臺田村的路口卡點守得固若金湯。有人問劉秀梅:“你自己上就算了,還拉著老公上,兒子也被你拉過來,你就真不擔心他們傳染上新型肺炎嗎?”一向剛強的劉秀梅聽了這句話,眼圈都紅了,回答:“咋不擔心?可是疫情當前,總得有人上啊!一線守住了,大家才能都平安度過疫情期。”這樸實的回答背後,是劉秀梅以大局為重的胸懷!除了田威跟在自己身邊抗擊疫情,劉秀梅另外兩個孩子也在鄭州單位的帶領下,投入到各自的抗疫陣地。一家五口人全部參與抗疫,劉秀梅的家庭被當地人一傳十,十傳百,個個提起來都豎大拇指。但是,劉秀梅也有不為人知的心酸,她因為在新臺田村工作繁忙,已經很久沒有回鄭州看看兩個孫子了。在回新臺田村之前,兩個孫子最愛黏著劉秀梅,帶兩個孩子逛超市去遊樂場也是她最大的樂趣。現在別說帶著孩子游玩,連見一面都是奢侈的。一到晚上,兩個孫子纏著媽媽要和奶奶視頻,劉秀梅抽空和孩子們說兩句話,內心充滿虧欠,每次掛斷之後都得好一會才能緩過來。幸好兒媳通情達理,又非常支持她的工作,不但不埋怨她不能幫忙帶孫子,還好言好語安慰她,讓她沒有後顧之憂,全力投入到新臺田村的工作中去。“我經常說,咱這個年齡能為家鄉做點事,辛苦點不算啥,穆桂英53歲還掛帥呢!我是個不服輸的人,幹啥事就得幹好,鄉親們支持我,我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劉秀梅在連日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依然幹勁十足。疫情還沒解除,新臺田村的老鄉們內心卻已經踏實了,一戶戶安心在家,不慌不躁,胸有成竹。因為在通往新臺田村的要道卡點,劉秀梅和村裡的年輕人已經站成了一堵牆,將新型冠狀肺炎的病毒牢牢堵在外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