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總”狼式育兒惹爭議:並不是每一個楊雨辰,都能成長為郭麒麟

前不久,在《歡樂頌》中飾演“小包總”的楊爍被罵上熱搜。

“小包總”狼式育兒惹爭議:並不是每一個楊雨辰,都能成長為郭麒麟

事情是這樣的,楊爍帶7歲的兒子楊雨辰去參加綜藝節目。下車後楊雨辰沒和他走一邊,他立馬大吼:“我從哪邊走的?走回去!”

接著發現楊雨辰走路姿勢不對,繼續訓斥:“會不會走?腳尖衝前!”

剛到目的地,發現楊雨辰選的5號房子最遠,楊爍又開啟了冷嘲熱諷模式:

“5不是你的幸運數字嗎?你看這個1號是不是我要選的?你要選5號!你看你下次還選擇5號嗎?”

……

“小包總”狼式育兒惹爭議:並不是每一個楊雨辰,都能成長為郭麒麟

看著孩子一臉茫然、不知所措的樣子,彈幕裡有人直呼想衝進屏幕打人:這個爸爸當的太過份了!這還是親生的嗎?

面對網友質疑,楊爍說:養育男孩,就要嚴厲一點,這樣才能成為男子漢。果然,世上哪有狠心的父母,外人眼裡所有的不理解,不過都是“為你好”式的挫折教育罷了。

現代社會生存壓力劇增,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挫折教育,現實生活中,像楊爍這樣的狼爸虎媽並不少見,郭德綱就是其中一個。可是,同樣是打壓式教育,楊爍捱罵無數,郭德綱卻被稱為國民好爸爸。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郭麒麟出名了嗎?

當然不是,郭德綱面對郭麒麟雖然不拘言笑,規矩森嚴,但他在挫折教育的同時,注重了鈍感力的培養。郭麒麟正是具備了這種寶貴品質,才能繞道驕縱奢靡的星二代群體,一路保持低調,穩紮穩打,年紀輕輕就走出父親的光環,在文藝界獨得一席之地。

“小包總”狼式育兒惹爭議:並不是每一個楊雨辰,都能成長為郭麒麟

什麼是鈍感力?

鈍感是一個心理學名詞,與“敏感”意思相反。鈍感力由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最早提出,可直譯為遲鈍的力量,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它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說白了,鈍感力是皮實耐造,不玻璃心,是一個人厚著臉皮對抗外界的能力。當然,鈍感力不等於遲鈍,它強調的是困境面前越挫愈勇的勇氣,是一個人特有的生存能力,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渡邊淳一認為,一個具備鈍感力的人通常有下面幾種表現:

迅速忘卻不快之事;認定目標,即使失敗仍要繼續挑戰;坦然面對流言蜚語;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不得意忘形。

鈍感力能給人帶來哪些好處?

渡邊淳一是《失樂園》的作者,已故的日本著名文學家,他在知名著作《鈍感力》一書中說,在不同領域取得成功的人,無疑都擁有不同常人的才能,但同時,內心必定具備正面意義上的鈍感力。鈍感是讓人身上的才能發揚光大,開花結果的最大力量。

“小包總”狼式育兒惹爭議:並不是每一個楊雨辰,都能成長為郭麒麟

鈍感力提高心理調適能力,讓人在挫折中成長

在人際關係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鈍感力。當受到領導批評,或者和朋友之間意見不和時,鈍感力能夠讓人過濾掉負面評價,提高心理調適能力,不會因為一句話、一些小事鬱鬱寡歡,以積極開朗、從容淡定的態度對待工作和生活。

相比激進、張揚、剛硬而言,鈍感力更易在目前競爭激烈、節奏飛快、錯綜複雜的現代社會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並同時求得自身內心的平衡及與他人和社會的和諧相處。

渡邊淳一先生講了他早年的同事S醫生的故事。S醫生剛入職時,遇到的那位主任教授在手術時總愛指責部下。S醫生是教授的第一助手,所以他被訓斥的最多,以致別人都偷偷在心裡表示同情。可不管教授怎樣訓斥,S醫生的回答永遠是“是”。

S醫生每次回答是時,一邊完成作為助手的工作,一邊不斷近距離觀摩教授手術要點,幾年後,S醫生成為當地最出色的外科醫生,還當上了院長。現在,他75歲高齡,無病無災,一副神采飄逸的樣子。

看看我們周圍,那些身體硬朗的老人,基本上都心胸豁達,不會為別人一句話耿耿於懷,做事不瞻前顧後,不輕言輕信。可見,心態穩定的人,能保證專注的工作和學習熱情,事業上更容易獲得機會,也利於保證身心健康。

“小包總”狼式育兒惹爭議:並不是每一個楊雨辰,都能成長為郭麒麟

鈍感力的背後是強烈的自我認知力,讓人變得內心強大

自我認知力是知道自己優勢何在、自己能做什麼、自己要往什麼方向去。在這個浮華喧囂的社會中,自我認知能力能夠讓一個人判斷出自己優勢與劣勢,快速地找準自己的位置。

華人首富李嘉誠早年生活貧困,在香港的茶樓裡做侍應生。雖然身份低微,但李嘉誠有個夢想:就是要成為一名實業家。可是,像他這樣沒有後臺、沒有本錢的人,該從哪裡做起呢?

17歲時,李嘉誠大膽地邁出了新的一步,他辭掉了茶樓裡的安穩工作,去一家塑膠廠做推銷員。在辛苦的推銷生涯中,經歷了種種困難和打擊,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遲鈍地去回應各種嘲笑,一步步艱難地抵達輝煌的終點。

在渡邊淳一還是文學界新人時,加入了一個名為“石之會”的文藝沙龍。這個沙龍里有一位大家公認的最有才華的男作家O先生,那時O先生就已在文學雜誌上發表小說了,只要讀了他的作品,其才華便一目瞭然。

因為都是新人,O先生和渡邊淳一一樣,也有過無數次被退稿的經歷。每次收到退稿,渡邊淳一會埋頭喝酒三天三夜,酒醒之後擺脫了鬱悶,“好啦,我要重整旗鼓”。而O先生卻不一樣,他拿著退稿不是撓頭就是嘆氣,根本沒有了創作新作品的慾望和鬥志。

時間長了,O先生慢慢失去了發表作品的機會,幾年後,在文壇的主流雜誌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名字,他在文壇上消失了。而渡邊淳一如今卻享譽世界。

這個世界上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鈍感力能讓人保持強烈的自我認知力,讓人變得內心強大,在充滿壓力與挑戰的成功路上,保持初心,不斷努力前行。

“小包總”狼式育兒惹爭議:並不是每一個楊雨辰,都能成長為郭麒麟

鈍感力催生強大激勵力,讓人面對困難愈挫愈勇

《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因為從小捱打,特別膽小、愚鈍、沒見識,既聽不懂別人的暗示和諷刺,也看不懂別人的臉色,更不會猜忌。新兵訓練剛結束,就被踢到了方圓幾百裡不見人煙的草原上,可謂是拿了一手根本沒法翻身的爛牌。

許三多對別人的反應特別遲鈍,這種鈍感力讓他只關注自己在做的事情,該晨練的時候晨練,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沒有心理壓力。許三多不打牌,他認為打牌“沒意義”,他有句名言,“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好好活。”

因為鈍感力,許三多的心裡開出了一朵朵小花,讓他從一個特別膽小,特別自卑的“龜兒子”,成為了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心的真正的男子漢。許三多的成功也是一個自我激勵、自我超越的過程,天生的“鈍感”形成強大激勵力,使得許三多在一連串的挫折面前愈挫愈勇,最後加入老A,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特種兵。

“小包總”狼式育兒惹爭議:並不是每一個楊雨辰,都能成長為郭麒麟

孩子的挫折教育,應該從培養鈍感力開始

● 不過多幹預,客觀對待孩子受到的“傷害”

人是群居動物,孩子之間難免會出現矛盾甚至衝突,有時候磕磕碰碰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有些家長唯恐自己孩子吃虧,動不動就出面幫孩子討公道。

很多情況下,孩子自己並沒把事情放到心上,家長的做法,反而是在暗示孩子,他這樣做對你是不公平的,你在這件事上受到了傷害。長此以往,就會提升孩子對人和事的敏感度,降低孩子的抗挫能力,甚至變成玻璃心,孩子就更容易受傷。

所以,孩子之間的矛盾或衝突,如果不是很嚴重,家長儘量不要介入,而是要鼓勵孩子去自己解決。就算孩子不能自己解決,也應該大事化小,因為小孩子之間的不快,是很容易忘記的,轉頭就又成了好朋友。

如果孩子身體受了傷,家長也不要大驚小怪,先詢問是自然傷還是他人傷,如果是他傷,是故意的還是有意的。家長客觀冷靜的處事態度首先給孩子一種正能量,以後遇到事情,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如果孩子真的受了欺負,幫孩子討回公道是必須的,但也要通過正確渠道公正處理,讓孩子知道什麼對,什麼是錯。

“小包總”狼式育兒惹爭議:並不是每一個楊雨辰,都能成長為郭麒麟

不強調責任,引導孩子敢於面對失敗

小孩子難免會犯錯,很多孩子做錯了事,家長會用埋怨的口氣說:都怨你!如果不是你,就不會出這種倒黴事了。

其實,孩子犯了錯一般都很內疚,也很害怕,家長過分強調孩子的責任,是在增加他的內疚和恐懼心理。有些孩子怕埋怨,就會為自己的錯誤找藉口,甚至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在這個時候,正確的做法是,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裡,積極尋找補救措施,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

同樣,面對孩子的失敗,家長要首先讓孩子明白,成功和失敗都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失敗了沒有關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吸取經驗教訓,慢慢改正過來就好了。

父母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要對著孩子抱怨。你的擔當,你的淡定從容是最好的榜樣,在孩子身處逆境的時候,他們就不埋怨,可以理性地分析原因,從自身出發尋找問題所在,慢慢從失敗中站起來。

“小包總”狼式育兒惹爭議:並不是每一個楊雨辰,都能成長為郭麒麟

不溺愛孩子,不讓他以自我為中心

現在的家長普遍溺愛孩子,一家人圍著孩子一個人轉,有求必應,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這樣的孩子往往唯我獨尊,凡事以自我為中心。這樣下去的結果,走出家門,孩子還得重新適應社會。經常有新聞報道,有的學生老師批評幾句都受不了,一次考試不理想就情緒崩潰。

以致現在郭麒麟在家裡吃東西,也會先問一聲:“爸,我能吃嗎?”得到允許後才敢吃。

2012年,郭麒麟助演岳雲鵬相聲專場,結果演砸了,郭麒麟立馬在微博上致歉,郭德綱隨後轉發稱:“因此事大罵郭麒麟至半夜,天下說相聲的都能胡說,唯獨你不能!第一你是我兒子,第二你是德雲社的。”

郭德綱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吃虧要趁早,我在家說你,總好過以後你出去被別人說。把孩子罵夠了,出去之後就沒有人再罵他了。

“小包總”狼式育兒惹爭議:並不是每一個楊雨辰,都能成長為郭麒麟

慣子如殺子,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最真的愛:今天我慣你,明天到社會上誰會慣你呀?今天我不教育你,明天社會上就會有人狠狠地教育你!


用通俗的語言普及科學育兒知識,關注煙火日常,解決育兒難題。一鍵關注頭條號 ,育兒路上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