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⑨:生死时速 默默在心底给我们“战队”点个赞

编者按:真正的抗疫一线是什么样子?很多医护人员在报名参加一线志愿者时对这些还没有具体的印象,直到真正走进隔离病房,开展实际工作,才会有切身感受。不喝水、不吃饭、不方便上厕所、汗湿了又干、所有的生活护理兼卫生员工作全部要承担......2月8日,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医护人员驰援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工作的第8天,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勇用笔捕捉“战疫”最前线的点滴感动。

战疫日记⑨:生死时速 默默在心底给我们“战队”点个赞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亚男 通讯员 李晶 符晴 整理报道

2020.2.8天气阴

连续数天的隔离病房救治工作,让人精神高度紧绷,每天只有看到危重患者顺利度过黑夜、迎来黎明后,我才敢长舒口气。今天一早接到四病区的会诊电话,原来是一位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紧急情况,医护小组第一时间进入病区开展抢救,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抢救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搭班的医护团队可能是我见过的最能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抢救小组了,虽然隔离衣的厚度让我们的动作笨重了一些,但是我们依然稳定快速地进入了工作状态,医嘱执行、药品查对、设置呼吸机参数,一切抢救工作的执行力极强,整个团队配合十分默契。

紧张的抢救结束后,医护人员防护服里面的衣服也早已浸透,看到患者生命体征稍趋于平稳,医护人员所有的疲惫也随之释然,临近中午我快速扒几口饭,就来到四病室准备穿上防护设备去为其他抢救患者查体检查,因为我们有规定,气管插管病人的防护级别进一步提升,护目镜加防护面屏,防护服上再加隔离衣,一身的“装备”准备完毕,还没进病房已经开始呼吸费力,觉得每一次顺畅的呼吸都成了奢想。

跟我一起查房的是我们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郭萃蓉,互相写上名字,握拳加油打气后便进入病房,先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心率偏快、血压在升压及强心药下仍偏低,到底是心源性休克还是分布性休克?容量如何?是该补液还是脱水?一系列的问题带给我们巨大的挑战。仔细分析患者的结果,发现血流动力学检测提示容量不够,心排量低、血管阻力尚可,血管外肺水增加,我们决定使用超声验证,检查值果然跟我们的评估完全匹配,升压、强心治疗方案的效果很明显,患者慢慢转好,不禁心里暗自欣喜。

这是我们在前线平凡的一天,也许正是这一个个平凡的一天,终将铸就充满希望的明天,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