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简单就快乐,生活简单就知足

每天一本书


《断舍离》

原著 | 山下英子

解读 | 提拉没有米苏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新年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慈怀和您一起回顾往期经典好书,今天我们要回顾的书是《断舍离》。


人心简单就快乐,生活简单就知足


这本书的作者是山下英子,她生于东京,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是一名杂物管理咨询师。


她在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中的“段行,舍行,离行”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舍离。


随后以这种概念为基础,将这项修行视为整理技巧,落实于日常生活,并提倡应用。


从2000年起,山下英子在日本各地举行断舍离讲座,引起日本各大媒体的竞相采访,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全民断舍离的热潮,令断舍离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话题。


作者在这本书中对“断舍离”进行了一个详尽的解释,看完这本书就可以全面透彻地了解断舍离这一门修行哲学,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让你改变意识,脱离物欲与执念,从而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幸福快乐的秘诀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在很多人看来,幸福就是能够不断地拥有一些东西,等这些东西积累到了一定程度,那么,自己的人生就会圆满快乐了。


所以,我们不断地去买衣服,把衣柜里塞得像一个要爆发的小宇宙;碰上打折或者促销活动时,我们疯狂地去囤积食物与生活用品,把自己的家堆成一个杂货铺。


我们的爱情似乎有些变质了,可又舍不得去放下,宁愿委曲求全,让自己低到尘埃里,去迎合那份来自爱情的蔑视。


可是,就这样不断地去获取与拥有,我们真的感到幸福快乐吗?


打开衣柜,面对着各式各样的衣服,你感到些许失落:糟糕,又没衣服穿了。


买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被你冷落了好久,包装上都落满了灰尘。


你忘记了这句话:“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等发觉时,你会叹息道:好可惜,还没开始用就过期了,真浪费啊。


连爱情都不会天长地久。在即将褪色的爱情里一昧妥协,心会累会受伤,更无幸福快乐可言。


人生不仅仅是做加法,还需要做减法。要想让自己过得幸福快乐,不妨给自己的人生来一场“断舍离”。


通过“断”,丢掉负面的思考认知模式;通过“舍”,抛弃牵绊你前进的事物;通过“离”,放下对幸福的执念。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断舍离》,读取其中的精华。


人心简单就快乐,生活简单就知足

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这三个字听起来铿锵有力,刚接触这个概念时,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究竟什么是断舍离?


我们先把断舍离这三个字拆开来讲:


“断”是指断绝自己不需要的物品进入自己的家门。


购物时要反复思量,再三确认一下这件物品是不是自己要添置的必需物品,对自己是否合适。避免把无用的物品买回家。


“舍”是指舍弃家里没用的破烂或是不用的物品。


在收拾的过程中,仔细判断这个物品对当下的自己是否合适且必需,如果判断为无用物品,就把它赠予别人,卖掉或者扔掉。


“离”是指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让自己的身体与心灵都处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空间。


综合来讲,断舍离就是在收拾物品的过程中去整理自己的内心的杂乱无章,从而发现自我,认清自我,让人生更快乐更舒适的一种行为技术。


很多人会从狭义上去思考,把“断舍离”与整理收纳术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二者的目的不同

:整理收纳术只是着眼于怎样保管物品,怎样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


而断舍离的目的是在整理物品的过程中去整理自己的内心,从而遇见真实的自己,走出更好的人生。


其次,二者的主角不同。整理收纳术是以物品为主角,围绕着物品这个中心去进行整理收纳。拿一次性筷子来举例,如果你认为筷子可以使用,扔掉会很可惜,这就是把物品作为主角的一种思维方式。


断舍离则是把当下的自己作为主角。“当下的自己”包含了两个维度:我与物品之间的这条关系轴与当下这条时间轴。


进行断舍离时,必须要基于关系轴和时间轴这两个维度来对物品进行选择与取舍。


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的物品,才被允许留在自己的空间里。再拿一次性筷子来举例,如果你认为“现在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留下来”,那么筷子就是符合正确时间轴和关系轴的物品。


很多物品占据你的空间已久,却毫无用处,说明这些物品是关系轴或者时间轴错位的产物——我们要么把时间轴放在了过去或者未来,要么关系轴放在了物品或者他人身上。


人心简单就快乐,生活简单就知足


人心简单就快乐,生活简单就知足

为什么有些人无法进行断舍离?


很多人的住处堆满了物品,看上去一片凌乱,住在这样的场所,就像一条鲶鱼被困在了满是淤泥的水池里,无法自由游动。


而且整个空间充斥着一种自卑,否定的能量。这种负面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内心,让你感到窒息和压抑。


这样的住所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可为什么就是没有办法去进行断舍离呢?


一方面,这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商家会花费很大的力气去研究消费者心理与推销的技巧,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不顾一切地大买特买。比如他们会定期进行打折促销的活动,这正好应了顾客的捡便宜心理。


其次是自身原因。家里堆满破烂的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和担忧未来型。


逃避现实型

的人由于某些原因不愿意呆在家里,他们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减少在家的时间。


显然他们并非很忙,只是不愿意面对家庭问题以及家里乱糟糟的环境而已,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执着过去型虽然生活在现在,却活在过去,他们总是留恋从前的时光,对一些过往用品如相册,奖杯等有种执念。


这是因为他们把感情转移到了物品身上,从而触发了不想扔的机制。


担忧未来型的人喜欢过度囤积面巾,保鲜膜等日用品,尤其是遇到打折促销的时候。他们要确保物资充足,以此来保证未来不会陷入困境。


有些人符合其中的一种类型,也有些人是几种类型的混合,通过这个分类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从而更顺利地进行断舍离。


人心简单就快乐,生活简单就知足


人心简单就快乐,生活简单就知足

如何进行断舍离?


断舍离说起来很容易,可真正实践起来并不轻松,这需要觉悟和勇气。


进行断舍离,首先要打开突破口,要集中于一点开始收拾,比如从整理钱包或者一个抽屉开始。


在收拾之前,要先思考一下,我想通过断舍离得到什么?然后选择一个你最想突破的场所。


如果想得到健康和安全,可以从卧室,厨房,洗手间这些生存的基本场所开始。


如果想改变内在的自我,可以选择自己在意的场所,比如尘封已久的收纳箱等。


如果想改变运势,可以从玄关,卧室开始收拾。


如果你不擅长收纳,可以先从不分类的场所入手,如只放鞋子的鞋柜,只放食物的冰箱等。


总之,要集中于某一个场所,挤出时间并完美地去完成这个任务。这样就可以打开收拾的突破口,激励自己进行下一步。


接下来,要学会扔东西。以自己为主角对物品进行取舍,把不用的物品进行垃圾分类。


在扔东西时,要对物品说“对不起”,对自己说“没关系”。通过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绪充分表达出来,会让你更快地调节自己的心情。


整理收纳的时候,要尽量去掉物品的盖子和橡皮筋等,让东西一下子就可以拿出来。这样可以去掉多余的动作,减少把东西拿出来或者放进去的压力。


把T恤,内裤等卷成筒状,尽量不让它们散开,让物品“立”起来,因为这样看起来会有一种自立,自由,自在的感觉。这种理念可以影响到你的潜意识,也让你慢慢变得自立,自由,自在。


在进行断舍离时,最重要的方法是“三分法”


拿厨房来举例,厨房里的物品可以分为食材,烹饪器具,餐具三大类。而餐具又可分为盘子,容器,杯子。杯子又可以细分为玻璃杯,茶杯,西式杯这三类,以此类推下去,会越分越细。


不断地重复三分法,可以让物品变得井然有序,全部落在你的掌控之中。


断舍离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七五一总量限制原则”


像橱柜,衣柜等看不见的空间,要遵循“七成收纳原则”,不能全部塞满,要有三成的留白。


这三成的留白空间将成为物品进出的通道,会让人产生一种想收拾和整理的心情和欲望。


而在看得见的收纳空间里,比如玻璃柜等,要遵循“五成收纳原则”,如果超过五成,会严重影响美观和心情。


对于装饰性空间要采用一成收纳原则,也就是要尽量少地放东西。


比如说,有很多幅画,都很漂亮,但如果把画贴得满满一墙,看起来就会感觉杂乱不堪,失去美观。


如果减少画的数量,一种高级的品味感就会油然而生。


人心简单就快乐,生活简单就知足


人心简单就快乐,生活简单就知足

断舍离的意义


和慧小姐在厨房进行断舍离的工作时,把不适合自己的不锈钢餐具全部处理掉了。不可思议的是,她却把便利店盒饭上赠送的塑料勺子摆满了整个抽屉。


收拾衣服的时候也是,她把过时的廉价裙子都收入了垃圾袋,最后还是舍不得扔掉,又一件一件地从垃圾袋子里取出来。


为什么对这些便宜又没有用途的廉价产品恋恋不舍呢?


物品可以映射出未知的自己,通过物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真实价值观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


通过断舍离进行物品的筛选,可以带来自我察觉,重新认识自我进而提升自我。


当和慧小姐开始直面这种不可理喻的心态时,她发现自己潜意识里很敬畏那些高价,奢侈的物品,感觉自己只能配得上那些廉价物品。她发现了自己潜在的问题——

严重的自我贬低。


这时,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改变,如何改变自己,决定了自己的人生。


这种改变最初体现在物品的世界里,如果与物品形成更好的关系,一切都会随之发生改变。比如说,可以试着让自己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等使用这些物品时发觉不安感已被舒适感代替时,说明自我形象已经提高了。


通过断舍离提升了自我形象之后,就能找回对自己的信任,慢慢地,你会发现,周围人对待你的态度和方式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断舍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总之,通过断舍离,可以夺回被物品占用的空间和能量,会让你的身心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这些会让你放下“拥有”的执念,放下过去的自己,让你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于此同时,那些看不见的时间也在悄悄变化,慢慢地,你就会拥有一个全新的自我和不一样的人生。


人心简单就快乐,生活简单就知足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


当你无助时,当你困惑时,当你失落时,可能不是因为你拥有的太少了,而是因为你放不下的太多了。


必要时,可以跟自己的房间,跟周围的生活以及自己的感情,来一场真正的断舍离。


在断舍离的进行曲中,去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让每一件物品都能在恰当的位置绽放它们的美感。


在断与舍的交替里,放下对物品的执念,让自己达到轻松自在的“离”人生状态。


让自己在断舍离的修行中,不断地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从此遇见更好的自己。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文:提拉没有米苏,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喜读书,爱写字,用笔收录一切美好。公号:提拉没有米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