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戰,召必應,戰必勝!為了心中的誓言,瑞金醫院136人醫療隊開拔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2月9日報道:“選我,我曾經在感染科工作過,我哪裡都能去!”“健康所繫,性命相托,這是我們的醫學生誓言,碰到疫情,我們義不容辭!”.....2月8日晚八點,瑞金醫院收到緊急任務,要組建130人的醫療隊務馳援武漢,從這時起,瑞金醫院各個群裡提示聲此起彼伏:這是醫務人員們在主動報名。136人的醫療隊當晚就集結完畢!

國有戰,召必應,戰必勝!為了心中的誓言,瑞金醫院136人醫療隊開拔

隊員們在出徵前理髮(瑞金醫院供圖)今天,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部署,由瑞金醫院副院長鬍偉國帶隊的136人瑞金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出征武漢。醫療隊由30名醫生(其中24名黨員),100名護士和6名行政管理人員組成,涵蓋重症醫學科、呼吸科、感染科、護理等學科,其中有66個黨員,33個團員。醫療隊領隊、瑞金醫院副院長鬍偉國說:“我是一名近30年工齡的醫生,作為一名臨床老兵熟悉各種臨床問題和情況,抗擊疫情是我們醫生職責所在;同時我也是一名老師,去年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對瑞金進行臨床教育評估時就對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培養表示讚歎,我想,此次出征,作為一名老師我也要做好醫學生的表率,今後,我們的醫學教育也將繼續重視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瑞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劉嘉琳受國家衛生健康委指派作為專家組成員,剛從山西督導完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工作回到上海,立刻馬不停蹄地報名馳援武漢。作為一名重症醫學專家,她曾多次被派往全國各地參與到應急事件的處理工作中。面對此次疫情,劉嘉琳告訴愛人要去武漢的決定時,愛人出奇地淡定:“去吧,這是你的工作。” 還在讀小學的女兒,少不更事。知道媽媽馬上要去外地,要去給別人去看病,這幾天特別地黏媽媽。劉嘉琳說:“作為一個醫生,有家庭責任,也有社會責任!希望這次出征,自己和隊友們平安。”

國有戰,召必應,戰必勝!為了心中的誓言,瑞金醫院136人醫療隊開拔

陳巍是瑞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曾在2016至2017年援藏,今早在呼吸科出夜班後立即整理行囊準備出發。“從這個疫情開始,我心裡就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我是呼吸專業的醫生,也是黨員,還有援藏的經驗,我覺得我去武漢太合適了。整個春節期間,我和科裡同事一起參與了疑似患者的排查診療工作,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相信到了前方,一定可以用的專業知識為這場疫情作出貢獻。我太太也是醫務工作者,所以對我非常支持。過年的時候本來打算全家旅行,後來因為新冠疫情工作就放棄了,之前準備的行李到現在還沒空打開,這次正好派上用場,出了夜班稍微弄一下,我就可以直接奔赴機場了。我覺得這次舉全國之力去抗擊疫情,肯定必勝!”

感染科副主任醫師辛海光,已經連續2周在發熱門急診一線工作,看到緊急通知,立刻報名投入新的戰役中。“我從大年夜開始就進駐瑞金醫院發熱門急診了,連續奮戰了兩週。上週五知道自己即將輪換出來,我就和科主任還有黨支部書記提前報名,如果需要馳援武漢,請一定安排我先上!這次疫情形勢嚴峻,作為曾經的一名軍人和老黨員,在這個時刻理應衝在第一線。我們科裡男同志少,龔啟明主任也都作為金山的後備力量隨時準備去一線,我也很感動。昨天接到通知比較晚了,為了不影響家人休息,我沒有馬上告訴他們,今天他們得知後雖然很擔心和不捨,但也都一如既往地支持和理解。”辛海光說,“在發熱門急診不能回家的時候,最想念的就是和家人吃一個團圓飯,嚐嚐媽媽親手做的餃子!這次走得急,原本以為還是趕不上了。沒想到媽媽一大早就為我做了餃子,說一定吃了再走,完成使命,平安回來!一定會的!”

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陶然君曾經是2018-2019年的援疆幹部,“我們急診科的報名非常踴躍,在這次疫情當中,急診科本來就在第一線的,所以如果需要醫院派出醫療隊的話,我覺得急診科是應該衝在前面的。所以早在上個月,我就和科主任主動請纓,取消新疆回來的援建休假,回到崗位上;如果需要馳援武漢,我責無旁貸。而且因為我有援疆的經驗,也積累了一定的遠赴他鄉工作的經驗,希望可以在醫療隊裡幫助到更多戰友,做好大家的心理後援工作。前幾天,我還得知我參加援建的喀什二院也派出十名醫護人員援馳武漢,也是非常感動的,我願意和大家一起並肩戰鬥!”

國有戰,召必應,戰必勝!為了心中的誓言,瑞金醫院136人醫療隊開拔

這幾天,是25歲心外監護男護士陳家暉工作的第三個春節,原本定於今年2月結婚。除夕的傍晚,得知他已經報名準備遠赴武漢馳援當地醫院時,未婚妻體貼地問他:“要不,我們提前領證吧?”陳家暉說:“等我回來,我們結婚。”談及父母與未婚妻,小陳說:“家人肯定會有所擔憂,但是在與他們認真地交談過後,他們都支持我的決定。相信在武漢,通過自己的業務知識,包括操作ECMO設備、透析等,我想我會實實在在幫助到當地患者。”

“這場戰役是持久戰,我們做好後續人員儲備工作,一旦啟動,就直接派人了。”“收到。”

1月26日大年初二,神經外科唐蓮護士長就成了瑞金醫院援鄂醫療隊的備員,可能隨時會接到出發的命令。唐蓮大學畢業後進入瑞金醫院重症監護室工作。有13年的重症監護經歷,她一直認為自己是“重症人”。她知道,武漢疫情爆發後,武漢的醫院人手緊缺,尤其是缺重症監護方面的人手。“我沒有想很多,只是覺得自己是名‘重症人’,又是黨員,應該去。”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後,他們一開始都不太能接受,擔心她的身體能否勝任高強度的工作,尤其是還在讀預備班的兒子比較懵懂,比較擔心媽媽,不想讓她離開。唐蓮的愛人明白,這是她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擔當:“支持你,你肯定都可以。”他表示,把家裡照顧好,是對即將赴第一線的愛人最好的安慰,也想對所有援鄂的醫務人員說,願大家早日凱旋。

此次出征的眼科護士陳嘉儀出生於1997年,是瑞金醫院年齡最小的醫療隊員,也是一名學生黨員。昨晚她還在病房值夜班,接到通知後,凌晨就回家為出發做準備了。“我是2018年7月入職的,工作經驗和前輩比起來比較少。但是我自從大三入黨以來,就清楚自己的身上有責任,國家有難,我必前行,所以一開始就報名參加發熱門急診的儲備隊,爸媽雖然捨不得,也有些擔心,但還是尊重我的意願。昨天晚上接到通知後,科室就找了其他老師來接替我的班,朋友們、老師們都第一時間通過微信為我加油,讓我照顧好自己,保重身體,等回來後給我補過生日。”1970年出生的手術室護士長王曉寧,是此次醫療隊中年齡最大的護士,她在誓師大會上作為代表發言:“我覺得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我也沒有任何猶豫,就加入到這個戰隊中了,我們手術室是個非常團結的集體,在召集的時候,手術室微信群裡110個人立即響應報名!能夠出徵我覺得非常光榮。我在瑞金工作有30年了,輪轉過很多科室,有著豐富的經驗,我想我一定能在前線起到一個很好的協調作用,帶領好100位護理姐妹不負重託、不辱使命!當然,我也要保護好大家的安全,一個不少地回到上海!我對家人還是有些愧疚的,但是我的先生非常支持我,不過,我還沒有告訴我的老父親,主要還是怕他擔心。相信這場戰役在我們的眾志成城下,不會太久的! ”

杜威是呼吸科住院醫師,他年初四剛結婚,還沒來得及度蜜月。他說:“要出發馳援武漢了,其實我心裡還是比較平靜的,因為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了,作為呼吸科醫生,我們一直準備著。我是年初四剛結婚,還沒來得及去度蜜月。但我太太還是非常支持我的,她雖然不是醫務人員,但是我和她詳細科普了疫情的相關知識,應該說她被我成功‘洗了腦’。但是我還沒有和爸媽說,老媽比較敏感,我怕她過於擔心。”醫務處副處長楊之濤也是一名急診科醫生,曾經在2017年援疆。他說:“疫情發生以來,我一直和發熱門急診的戰友們奮戰在一起。我是感染專業的博士、又是急診科醫生,還是一名醫療管理者,馳援武漢號令一出,我覺得自己必須擔負起這份責任,用我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參與到這次抗疫最前線的戰役中,和大家一起,完成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家人肯定會有不捨和擔心,但是他們從一開始就非常支持和理解,他們也是我強有力的後盾。”

周增丁是瑞金醫院燒傷科主治醫師,也是2019年援滇志願者,還是二寶爸。大寶問:“爸爸你又要出發了,什麼時候回來啊?我想你!”“爸爸很快就回家!”一歲多的小寶說,“爸爸,抱抱!”“寶貝,爸爸喜歡抱抱你,你們健康快樂成長,爸爸很高興、很開心、也放心。”其實,一得知醫院要招募援滇醫療隊員,周增丁就第一時間報名了,他說:“這就算是援滇的一種延續吧,我覺得無論是從醫生的職業,還是從一個黨員的責任來說,只要祖國需要,我肯定第一時間站出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其實醫務人員都是有家國情懷的,國家有難的時候更加會義無反顧,我想大家都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