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6条”为企业战疫注入“强心剂”

当前疫情下,先有西贝发出“疫情2万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发一个月”的感慨,后有各地为了防控疫情不断推迟复工时间。毫无疑问,疫情的发展给各地经济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到企业的运行。2月7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深圳16条”),用以支持企业共渡难关,保障城市平稳运行和经济稳定增长。

对于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深圳来说,“深圳16条”的出台对当前企业的生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细看可以发现,这些措施大多与“钱”相关。究其原因在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许多中小微型企业为了响应政府、社会的号召,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都纷纷推迟了复工时间,而这也给企业的运转、个体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此前深圳各区纷纷发出减租倡议书,为公众和企业寻求减轻生存负担的解决措施,这次新出的16条措施更是进一步为企业和个体共同对抗疫情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以减免作保障,让更多中小微型企业“活下去”。值此特殊时期,盈利已经不是众多企业的首要目标,“活下去”才是大部分企业的心声。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相较于资金相对充沛的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面对着更大的生存挑战。在此紧急关头出台减免租金的措施,无疑能帮助这些企业“喘上一口气”,有效地帮助企业减少运行成本,减小企业的生存压力,为后续企业恢复运营“松下一口气”。同时,除了减免物业租金之外,“深圳16条”中涉及减免的措施还包含了污水处理费、用电成本、税款、融资成本等企业基本费用,这些措施为进一步纾解当前企业所面对的困难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持,为企业战疫提供了多重保障。


“深圳16条”为企业战疫注入“强心剂”

以扶持作助力,提升企业对抗疫情的信心。“深圳16条”中的第一条便是“强化对抗疫情重点单位的服务”,其内涵在于为疫情相关的生产商、相关物业管理服务企业、重点“菜篮子”经营企业等提供财政资助与补贴,其中,对于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设备购买资助达到50%。当前,抗疫之战仍在不断进行中,防疫物资的充足与否关系着社会与市场的稳定、社会公众与企业的信心以及最终防疫的效果,加强扶持与疫情相关的企业有助于帮助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此外,诸如“加大产业资金倾斜支持”“加大稳岗力度”“加大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补贴力度”等措施,都为受此次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了助力,增强企业对抗疫情的信心。

另外,深圳还提出“实施灵活用工政策”,用以应对疫情时期的办公状况,为企业在特殊时期的运行提供了有效解决的方案。当前预防疫情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是减少出门,降低人群集聚的感染风险。此条措施的出台,顺应了科学防疫的趋势,贯彻了当前全民防疫的正确理念。对于企业来说,这些政策既是落实疫情预防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体现。

事实上,“深圳16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深圳企业的“近忧”,对生活在深圳的普通民众乃至整个深圳可持续发展亦有助益。企业的稳定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帮助企业也是在帮助成千上万个体以及其背后的家庭,更是当前稳定深圳经济发展的必要“良方”。纵观疫情的发展,“深圳16条”势必将成为深圳市取得抗疫胜利的重要基石!(田思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