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最美逆行者"!黑龙江1个N95换5个普通口罩,更有公职人员一般不戴N95

中国基金报 安曼

今天是元宵节,基金君祝基金报的小伙伴们幸福安康阖家欢!

在这样一个元宵佳节,仍然紧张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无法和家人团圆,他们还面临着医护用品的紧缺。

刚刚,为缓解全省医用防护口罩库存紧张局面,黑龙江省政府倡议群众用一只N95换5只一次性医用口罩。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月7日24时,黑龙江省累计确诊病例295例,累计死亡人数5人(湖北省外死亡人数最多的地方),是东北三省中疫情最严重的省份。

留给

黑龙江省1:5比例进行口罩置换

根据黑龙江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挥部第8号公告,为保障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医疗“火线”和“一线”防护用品需求,缓解全省医用防护口罩库存紧张局面,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挥部倡议全省群众用医用防护口罩(或符合N95/KN95及以上标准颗粒物防护口罩,下同)置换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置换比例为1:5(即1只医用防护口罩置换5只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该口罩置换活动将率先在中省直各单位开展,由中省直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根据个人意愿,按照1:5比例进行口罩置换(1只医用防护口罩置换5只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并由各单位统一登记回收后交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置换。置换活动要严格按照标准把好质量关,确保置换口罩全新未使用。

消息发出,不少网友表示这个方法好。

留给

还有不少网友表示,黑龙江太难了,黑龙江是东北三省中确诊病例最多的省份。前期物资都捐给湖北省了,现在已经非常紧缺了。

留给

全国多个省份要求

公职人员不得佩戴N95口罩

为了解决各地的医护用品短缺的问题,全国多个省份已经在严控N95口罩的浪费。

吉林:公职人员一律不得购买和使用N95口罩

为了确保N95口罩全部用于一线医护人员使用,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已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及各类公职人员一律不得购买和使用N95口罩。并请各类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予以监督。

留给

浙江出台口罩管理10条意见

公职人员一般不得佩戴N95医用口罩

7日,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口罩统筹管理,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以下简称省领导小组) 同意,提出十条指导意见。

其中要求,要科学指导不同场所、不同人群选择合适口罩类型,不过度防护,实现有限资源精准投放。严禁公职人员私自占用全省统一调配的医用口罩。除特殊岗位防护需要外,公职人员一般不得佩戴N95医用防护口罩。

留给

除此之外,1月31日,湖南省也发出倡议,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佩戴一般医用防护口罩,如无特殊必要情况,不佩戴N95口罩,把N95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留给救治一线的医务人员,尽最大努力开源节流。

N95口罩日产仅60万

硬核专家呼吁把N95口罩留给医护人员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国内目前口罩产能每天超1000万只,可用于隔离病房等地的医用N95口罩每天产能60万只。

虽然口罩产能不断提升、全国各地捐赠流入,但“一罩难求”的难题依然难以解决。1月30日,曾发出“让党员上一线”的硬核医生——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央视新闻专访时紧急呼吁:把N95口罩留给医护人员。

留给

就在此前,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也先后向公众呼吁,普通人不一定要戴N95口罩,尽可能将紧缺的医疗物资留给接触感染病人的一线医务人员。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并不一定非要戴N95,戴普通口罩还是有用的。因为这些病毒不是单独的存在,它常常存在飞沫里,一般的口罩是能够阻挡大部分飞沫的,所以戴普通口罩是有用的。

留给

这也意味着,以自我防护、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为目的,佩戴普通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都可以。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可以选择佩戴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则必须要佩戴N95型口罩。

1月30日上午,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接受总台央视记者的专访时也表示,有很多戴口罩的误区,比如有的人员没必要戴防护口罩,有的人员还戴两个口罩,这就更不对了。

蒋荣猛表示:“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戴口罩的误区,肯定口罩是不建议重复使用的,因为口罩的过滤膜它是有最大的过滤能力的。在生活当中,经常看到很多人戴口罩的误区是戴得不对,有的同志戴上防护口罩,我认为就没有必要。

还有的人戴两个口罩,有的里面戴一个外科口罩,外面再套一个N95,这就更不对了,它会影响口罩的气密性,更漏气。另外就是戴两个口罩,我们的呼气的阻力增加了,你会更使劲地去吸气,又漏气,又使劲吸,那不就更容易被感染了。”

留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技术组副组长冯录召表示,普通公众在一般公共场所使用一次性的医用口罩即可,呼吁为更多医务人员省下N95。

冯录召表示,如果公众正常地乘坐交通工具、到公共场所,用一次性的医用口罩是可以的,是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我们不必要去佩戴N95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型口罩,虽然它的防护效果更好,但是现在资源比较紧缺。

“我们希望公众合理的选用,在日常情况下,就选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把医用防护型口罩包括N95口罩更好地留给资源比较紧缺和紧张的医务人员。”

“口罩不是告急,是用尽!

多名专家紧急呼吁将医疗防护物资N95口罩留给医护人员背后的原因,正是口罩资源的极度紧缺。

留给

1月30日,网络上开始爆出消息,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用防护物资不是告急,而是已经用尽,急需捐赠。该医院工作人员程老师称,每天筹集到一点就用一点,现在很需要大家帮助。

同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发布防护物资告急,医院通过微博急求社会各界捐赠!由于防护服仅剩6件,医护人员只能用胶片、文件袋自制护目镜!医院已开通接受捐赠通道,接受渠道正规、资质齐全的下列防护物资:防护服、隔离衣、防冲击眼罩、防护面罩、N95口罩。

留给

为了解决口罩等医用物资紧缺问题,这些一线战士们纷纷开始了“自制口罩”、“自制防护服”的工作。

留给留给

面对这样的难题,人民日报官微“物资即将用尽,武汉协和医院再次求助。不是告急,是没有了!”同时,媒体也提出质疑:究竟是物资紧缺还是物资分配环节存在问题?

留给

有网友评论称,物资紧缺,大战当前,武汉协和医院西区的一线老师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泪目!

数据显示,截至30

日12点,湖北累计接受捐赠物资615.43万件,其中,医用防护服2.66万套,N95口罩47.9万个,医用一次性口罩172.87万个,护目镜3.93万个。虽然近期捐助的物资陆续抵达,医疗物资短缺的问题仍然突出。

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在昨日举行的媒体会上表示,由于疫情发展得太快,医疗防护物品在当下也一直处于有缺口的状态。

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和调度安排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迅速组织本地区生产应对疫情使用的医用防护服、N95口罩、医用护目镜、负压救护车、相关药品等企业复工复产。

什么情况下才需要用N95口罩呢?

根据《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肺炎机制发〔2020〕20号),超市、商场、交通工具、电梯等人员密集区的公众,室内办公环境,医疗机构就诊(除发热门诊)的患者,集中学习和活动的托幼机构儿童、在校学生等

较低风险暴露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儿童选用性能相当产品)。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国卫办医函〔2020〕75号),在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等区域,以及进行采集呼吸道标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创通气、吸痰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原则上使用医用防护口罩

留给
留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