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紅袖章”志願者抗擊瑤鄉疫情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乳源瑤族自治縣2.4萬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在疫情防控中主動出擊、積極應對、甘於奉獻,為乳源瑤鄉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一份堅實力量,灑下了一份辛勤汗水,付出了一份艱辛勞動。至2月8日,乳源全縣無確診病例,無疑似病例。

雙語廣播打通疫情防控信息最後一公里

乳源瑤族自治縣地處粵北山區,大部分村莊分佈在崇山峻嶺之中,較為偏僻閉塞。為把疫情防控的科普知識傳到千家萬戶,乳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瑤鄉志願者,把疫情防控基本常識、注意事項、防控措施要點等內容,錄製漢語、瑤語和客家話三個版本的音頻,並利用100多個村(居)大喇叭、19臺廣播巡邏車、235輛廣播宣傳摩托車,在全縣範圍內進行循環播放。至2月8日,共播放瑤漢雙語廣播、公益宣傳片、標語等300萬餘次。

乳源:“红袖章”志愿者抗击瑶乡疫情

與此同時,該縣誌願者將疫情防控《致公眾的一封信》、疫情防控健康教育知識等宣傳資料,貼到家門口,送到老百姓手中,傳到老百姓耳中……至2月8日,志願者發放宣傳資料20萬多份。志願者成為疫情防控宣傳的骨幹,為打通疫情防控信息最後一公里起到關鍵作用,得到瑤鄉老百姓的喜歡和認可。

家住乳源遊溪鎮大寮坑村的瑤族村民趙志財說:“今年80歲了,第一次聽到用瑤、漢兩種語言廣播疫情防控的聲音,看到貼在路口、村口、門口的宣傳畫,見到穿紅色服裝、帶紅色袖章的志願者走村訪戶的身影。他們不怕苦、不喊累,還好言好語對待村民,所做的一切,就是好!我敬佩他們!”

第一個堅守檢查站,挑起疫情防控重擔

為把疫情防控做實做細做準,乳源志願者不辭辛勞,不畏寒風冷雨,遍佈瑤鄉村寨和大街小巷,城鄉東西南北到處都有奮戰疫情的志願者。自今年春節以來,志願者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挑起疫情防控重擔。

該縣設立聯合防疫檢查站後,一批又一批的志願者協助公安、農業農村、醫療衛生等單位的執勤人員開展排查工作,不論颳風下雨,還是低溫寒冷,都堅持在高速公路、國道、省道、鄉道、村道入口和村口,熱情主動、認真仔細地檢查車輛是否攜帶野生動物,測量司乘人員體溫,登記司乘人員信息……儘管數量大、任務重,但志願者不但沒有半句怨言,而且不厭其煩,精神抖擻不停工作!如志願者袁素蘭,從今年春節那天開始,至今十多天,一直堅守在京港澳高速乳源出口檢查站,為司乘人員測量體溫。儘管苦與累,但她毫無怨言。她說:“有時,一天要測量500人左右,遇上人多的時候,接近1000人,累到腿都發軟、打顫,但為了做好疫情防控,我一刻也不能停,一點也不能大意!”

乳源:“红袖章”志愿者抗击瑶乡疫情

該縣疫情防控實施網格化管理後,3000多名“紅袖章”志願者,分赴全縣1066個點進行排查,並且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參與排查的志願者李玲說:“由於社區居民住的是不同人群,作息時間不一樣,個別住戶不容易見到,來訪時不在家,在家時沒有遇上。為了準確掌握住戶的信息,一次不在再來一次,再來不在就來第三次……見到為止!”她還說,為了見小區某李姓的居民,兩天時間前後跑了6次才見到。這棟9層的樓房,由於未裝電梯,每次上樓要走近200級階梯,走得上氣不接下氣,兩腿發麻。但她也沒放棄,堅決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第一個發起捐贈,為疫情防控獻愛心

2月5日,乳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乳源義工協會黨支部舉行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捐款儀式。廣大志願者積極響應,熱情參與,慷慨捐贈,捐款2.7萬餘元、口罩2000個、消毒水200升、飲料150箱……在捐款活動中,該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謝向軍,縣直工委書記朱遠娥等黨員志願者帶頭捐款。

該縣義工協會會長、黨員志願者潘國華介紹,此次捐贈,乳源轄區內屬首次,其意義在於鼓舞全縣人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表達志願者的一份愛心。期望更多的愛心人士有力出力、有錢捐款、有物贈物、有智獻智,只要人人都貢獻一點,抗擊疫情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強大!

眾志成城,防控疫情。面對疫情嚴峻局勢,乳源的志願者一而戰,再而戰,以越戰越勇的精神氣概拼搏在防疫一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記者/潘俊宇

通訊員/賴南坡 歐輝 鍾華 饒雯婷

【作者】 潘俊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