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元宵節】永定:元宵民俗“古事頭”變身疫情防控宣傳員

【網絡中國節·元宵節】永定:元宵民俗“古事頭”變身疫情防控宣傳員

永定新聞網訊(劉琦 熊川 盧傳順)在龍巖市永定區撫市鎮,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走古事”鬧元宵活動都吸引了四五萬人前來觀看,遊行隊伍浩浩蕩蕩,家家戶戶高朋滿座,場面尤為壯觀。而今年的元宵節,除了偶爾傳來的幾聲鞭炮聲,大街上只有寥寥幾人行色匆匆。

“現在是疫情防控關鍵時期,鎮、村兩級和活動籌委會決定取消這項民俗活動,提前在村裡的顯著位置張貼了相關通告。”作為今年“古事頭”——魁星的裝扮人,撫市鎮社前村村民賴鈺明告訴記者,往年的元宵節“古事頭”家裡早已人來人往,而今天只有幾個鎮村幹部在他家商量疫情宣傳的工作。

“雖然今天沒有坐上‘古事篷’有點遺憾,但是我和許多‘古事’裝扮人覺得防控疫情人人有責,於是便積極加入到宣傳隊伍中,倡議大家不串門、不聚會。”賴鈺明說。於是,2020年的元宵節,撫市的“走古事”成了另外一種場景,“古事”的裝扮人成了疫情防控的宣傳員——“魁星點鬥”手上的筆變成了防抗疫情宣傳單;“古事”裝扮人成了肩扛“防抗疫情”標識標語的“轎伕”。大家積極配合,遵守各項制度,並通過微信、視頻、橫幅、宣傳單等方式,大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倡導文明新風。

“取消活動的通知發出後,我們的壓力非常大,怕老百姓一時觀念很難轉變,出現不安定的因素。沒想到村民紛紛響應表示會全力配合政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讓民俗活動變為疫情防控的民間力量。”永定區撫市鎮黨委書記張漢鋒欣慰地說。

撫市“走古事”是指元宵節前後撫溪居民迎花燈和化裝踩街的民俗活動。這種民俗活動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

【網絡中國節·元宵節】永定:元宵民俗“古事頭”變身疫情防控宣傳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