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道数学题用了三个小时有救吗?

妞爸_Shanghai


您好,我是一直从事高效学习方法研究、践行,也带初高中,包括高三学生,以我的经验,只要有良好的心态、正确的学习方法、系统的学习计划,就一定可以的,接下来我简单就这个问题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问题本身不够具体,所以我就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这个问题做分析。对于主观心态和专注与否的问题不讨论。

心态+方法+计划=好成绩

一、客观小题还是数学大题?

1.客观小题

如果是针对客观小题,比如选择题,填空题,如果三小时内完成的数量有限,那么就会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 基础知识掌握不是很牢固;
  • 没有良好,并且快速破题的解题技巧和逻辑体系;
  • 学习方法和时间安排需要完善提升。
  • 对于学习难度的进程设

2.数学大题

数学的大题会根据难度,在一套试卷中出现,主要目的是考察: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迁移使用、综合分析能力等,如果长时间对于题目解决毫无进展,则可能存在以下的一些基本问题。

  • 基础题目,对于基础经典考法和基础知识点不牢固。
  • 题目无法入手思考:缺乏系统的破题技巧和思路方法。
  • 经典大题:没有形成可迁移的知识逻辑。

基于以上的问题原因简单分析,给出以下相关的建议:

二、数学有效提分的措施

1、掌握基础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先理解,再记忆。

能够细分概念中的关键信息、易错信息,做到准确的记忆。


比如:小学的题目:“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很多人认为可能是0,但真确答案是1。这需要理解,而不单是死记硬背,理解才能够长久记忆,使用。如果最小的一位数是0,那么用三个数“0,1,2”构成最小的三位数就有可能是012,而不是102,因为百位最小的一位数可以写成0,但这是完全错误的。这样就能够做到理解再记忆。


再比如:二次函数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的论证,也同样可以结合数形结合的内容加以理解。学习的过程中,建议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具象学习法(具象记忆带动抽象逻辑的思考)


2、总结经典的题目思考逻辑

学习过程中,很多问题可以同类化,标签化思考学习。这样就能够便于总结,思考,快速的切入。


第一:把常用的命题语言用“小本本”记录下,比如初三数学复习中的“EF=CD”问两条线段的长短就可以转化到常规几何图形中求证:(举例:证三角形全等);高中集合命题里面的:“存在”这种比较书面的语言就可以翻译成做题比较快的理解白话“有一个、至少有一个、有的”等这样的问题。


第二:形成体系的思考路径。比如高三数学复习中的数列求通项问题,就可以将经典模型体系化成

  • 一阶线性递推求通项(8种模型)

  • 一阶非线性递推求通项(2种模型)

  • 二阶线性地递推求通项

  • 有前n向和和通项共同关系。

如此以来,基本90%的题目都可以快速求解,并且正确求解。


3、科学的学习方法

这个问题在这里不一一赘述,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其他文章和问答,有做过比较详细的概述和回答

总体来说是

  • 解决记忆:图像法+记忆宫殿
  • 逻辑理解:思维导图(MECE法则)
  • 记笔记:具象笔记法
  • 复习计划:艾宾浩斯曲线使用表

以上便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喜锅:一个专注研究高效学习方法的青年。学习可以很轻松,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私信获取更多交流细节。


喜锅学习部落


几道数学题用了三个小时,一般是孩子真不会,所以时间就浪费了。还有一种是孩子不愿做,在磨叽这玩。我家孩子就是磨叽的这种。

如果孩子不会要给他讲解,给他找方法让他理解。

我家孩子很磨叽。过后我会给他讲他如果一个小时做完,你有两个小时玩。你三个小时做完,你就没有时间玩!让他自己看着办?



冷暖的人生


楼主:这要看什么数学题,小学生做高中的做三天也做不出来。看有的回答还有哥德巴赫猜想,整个人类做几百年还弄出来,多正常!

所以说:以后提问题,要准确点,做到有的放矢,别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

学习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为了一时的困难而放弃。

几道数学题就把你给难住了,真是不应该,这或许是你的逃避现实的一个借口罢了。不管做什么事,要看清自己,想想在决定,那些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要少做。

作为一个学生要做与学生的事情,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学校要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方法。不能逮着难题偏题一罐去做,给自己添加压力。

最后祝你天天进步,开开心心,学业有成,心想事成。





小成城


首先要告诉题主,你这个情况有救。

题主这个问题,其实分为两种情况。

第1种情况是,做数学题的时候不专注容易走神。

第2种情况是,没有走神,就是做题花的时间长,解决问题慢。

针对第1种情况,主要是解决专注力的问题。

一、休息好。

从表面上看,休息跟注意力似乎没太大关系,但实际上如果休息不好,那么很难集中注意力,而像做数学题这样非常需要注意力的事情,一定要在休息充足的情况下,才会冷静地去思考去分析。

而且做一段时间要给自己休息时间,因为大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通常是25分钟左右。

二、排除障碍,一次只做一件事。

把影响自己做数学题的,其他的东西都拿走,桌面整理好,只放眼下的这个几道数学题告诉自己接下来的时间只做题,不看手机。

很多时候我们分心就是因为障碍太多,查个百度,顺便再看看信息,时间不知不觉就被吞掉了。

三、番茄工作法。

把闹钟设好25分钟,在这个时间内不喝水,不上厕所只做题,所有注意力都在眼下这道题上,并且一道接一道做。如果做好了就多下一道,到了25分钟就休息5分钟。

然后接着往下做。

当你解决了注意力的问题,做题速度自然能提高。

如果解决了注意力的问题,做题还是太慢,那么一方面可能题目太难了,另一方面可能是你没掌握好知识。

如果题目确实超过你的认知,那么花时间长是正常的,多花一些时间去解决,没关系。

如果是在认知范围内的,就是做得慢,那么可能基本知识巩固不够扎实,可以回过头去再去复习一下课本。

当你知识掌握牢固了,有足够的专注力,做题速度自然会提升。

我是云姐讲坚持,希望对你有帮助。

谢谢。





云姐讲坚持


难吗?

不难的话那肯定有问题,只有多做题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举一反三。

难的话就非常不错了,比如高考最后一大题,你能用三小时做5道相似的话就比较厉害了。

高斯用了一晚上才做出一个正17边形。



小鸟飞吧吧


傻孩子,不考试,你一天解决一个难题都没问题!

学习是熟能生巧,解题方案就是这些,你能做出来证明脑子里面有东西!

做题有做题的要求,

考试有考试的要求,要区分开!

加油^0^~!


北漂广西佬老陈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理科科目,所以做数学题目在精不在多,几个小时搞定一个类型题目,就算是一个题也是有很多收货的,加油,继续努力。


心里藏着小星星


首先,如果基础很差或者题很难是有可能的。
其次,只要想主动学习,不妨降低一下难度,从基础做题开始,慢慢的结合弄懂公式和原理,不会的题要思考,这一步非常重要,通过思考总结一下,知道是哪个知识点环节出错。这样做到一定题量以后,速度会提上来,知识的连贯性也慢慢融会贯通。像下山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势不可挡。


最后,希望你别泄气,几道数学题怎么就能没救了,加油加油,做最棒的自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e3882a1311a4c2c82c1decc9c1418df\

588688988English


有救,孩子的专注力不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做语文的时候,你就帮他读,你读他写,这时候他必须要专心致志,要不就跟不上节奏了,数学的话类似的题再出几题让他做,事先让他知道,如果做的快,就不加题,如果写的慢,就加。


qingpingguoqidongfen


有,我之前就是这样,但是你可以给做题做得慢的人耐心,让他多刷题,并让他给自己规定时间。这样继续下去一个月,他的速度会非常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